甄树人从来都没有思考过,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为什么一年会有四季,太阳下山之后又去了哪里。
可今日与林清泉的一番交谈,却好似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果然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林清泉不但文章做得好,竟然连数学都十分擅长。
这样的人,如今要与他同榜竞争,可真是刺激。
甄树人越发觉得自己该在功课上多下下功夫了,他虽在国子监出色,可国子监之外的一番天地,也大得很呢。
他早晚有一天要闯出一番天地,决不能总是自己埋头苦学,闭门造车。
甄树人突然有了一个胆大的想法,他要离开国子监,跟着林清泉一起读书。
虽然会试在即,人家未必有空搭理自己,可甄树人还是不想放弃这个机会。
他打定了主意,但还是要先告知一下家里,尤其是五什图大人,一向对他的事情异常重视。
五什图收到甄树人的帖子时,还有些摸不着头脑,如今可是考前关键时刻,莫非是出了什么大事,自家侄子才如此着急的来找自己。
寒冬腊月,京城再度飘起了厚厚的雪花。
甄树人顶着一身白色进了屋里,屋内的银丝碳烧的正旺,甄氏看到侄子冒着风雪进来,不禁心疼的说:“作孽哦,你这孩子也不怕冻着,到底是什么大事,就不能等到过年了。”
早有在一旁伺候的小丫鬟接过了甄树人手里的暖炉,为他取下了披风,在一旁打趣道:“福晋今天早上还说呢,那败了许久的腊梅花今日又开花了,说不定是有什么好事发生,这没过一会儿甄少爷就到了,可不巧了嘛。”
甄氏听此,也乐得笑了起来:“就你这丫头嘴甜,快去灶上取来红枣乌鸡汤,知道你要来,我特意命厨房熬的,快趁热喝一些,暖和暖和身子。”
“谢过姑母。”甄树人拱了拱手,他着急见姑父,并不在意这些汤:“姑父可回来了?”
“本是回来的了,可临时又被圣上召见了去,想来这会儿也快回来了。怎么,可是国子监出了什么事?”
“是侄儿昨日在明净书斋遇到了一位江南的举子,林清泉,此人颇有名气,是苏州府的头名,两年前本该与我一同进入国子监,可他却选择外出游学,踏遍万里河山,昨日侄儿遇见他,受益匪浅,想与他一同读书。”
甄树人见姑姑追问,索性先说了出来,不过以他对姑姑的了解,恐怕姑姑是不赞成此事的。
果然,甄氏听完之后忍不住皱了皱眉:“树人,开春就要下场了,此时去跟人家读书,是不是有些不太妥当。”
“姑母,我与林兄一见如故,林兄是有真本事在身上的,绝非普通学子之才,我欲与他同行,故而才来与姑母姑父商量此事。”
“这科举之事,我一个妇道人家,是不太懂的,不过你既然要与人家读书,可知他在京城所居何处,家中可有亲人,你毕竟是一个外男,万一他家中有女眷,你又该当何处?”
甄氏的话点醒了甄树人,他一个男子,从未考虑过后宅之事,自己虽只身一人,却忘了问问林兄是否娶妻,家中又有何人,若是冒昧上门,确实有几分失礼。
甄氏看出自家侄子有些许犯难,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能趁早打消他这份念头就好,同时又暗暗有几分忧虑,这老大不小的人了,也该找个媳妇为他操持家事了,自己一个当姑姑的,又不能处处看着他。
然而,甄树人并没有打消这个念头,反而坚定的说道:“姑母,我与林兄虽然相识时间不长,可林兄却并非迂腐之人,想来他就算娶妻,也定然会是个钟灵毓秀的女子,定然不会阻挠林兄会友,再说了,甄家在京城本就有宅邸,这几日我命家仆收拾一番,让林兄到甄家来与我同住便是了。”
甄氏没想到甄树人竟然如此坚持,不禁眼前一黑,有些郁闷的说道:“罢了,你且去问问你姑父的意思吧。”
恰巧此时外头的小丫鬟端上来了刚刚出锅的红枣乌鸡汤,二人也不再继续这个话题,甄树人轻轻掀起盖碗,汤还飘着热气儿。
他尝了一口,温度刚刚好,想来是姑母一直在灶上煨着的。
这些年姑母对他的关心和爱护,他都记在心里。
甄家虽是皇商,可到了甄树人这一辈儿,却是全力培养他读书,而他也不负众望,在十五岁的年纪就取得了杭州府的头名。
有些人一辈子都考不上秀才,有些人考上了秀才,也一辈子考不上功名。
如甄树人这般少年英才的,确为少数。
而甄家看到子孙如此有出息,更是从不允他做与科考无关的事,若在平常的官宦人家,这个年纪的少年郎即使没有定亲,也该有几个预备着的通房丫头,可他身边服侍的全是清一色的小厮。
还有他平日里交往的朋友,也都是五什图亲自考察过的可塑之才,他才被允许与这些人交往。
甄树人是一个被家族保护起来的金疙瘩。
他的言行举止,无一不恪守君子之风。
他从小以这个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可自从见到林兄弟,他才意识到,其实人生可以有另外一种活法。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般肆意洒脱,难道就不能成为君子了吗?
甄氏看甄树人沉默着喝汤,一时有些后悔自己刚刚的态度是不是太武断了,她柔声道:“你说的这个林清泉,是苏州哪个林家?”
见姑母似乎又松口的迹象,甄树人立刻回答道:“正是巡盐御史林如海大人的本家,姑苏林家。”
甄氏闻言,脑海中不禁闪过一个俏丽的身影,她的嘴角似乎有忍不住的笑意。
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她才刚跟嫂子去了信,看中了林如海的女儿,自家侄子竟然就遇上了林家人,还一脸跟随人家的模样,难不成这就是传说中的缘分。
甄氏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她心里的那杆秤已经开始倾斜了。
这些年来一直未曾给甄树人定亲,一个是因为他要科考,另外一个就是他的出身算不上显赫,想找一个门当户对,又两情相悦的妻子实在太难。
若是等到来年金榜题名,又能与心仪之人永结同心,那岂不是人生两全。
甄氏似乎已经脑补了自家侄子穿上喜袍迎亲的场景,看着眼前似乎有些走神的姑母,甄树人不禁产生了一丝疑惑。
姑母在想什么?莫非她与姑苏林家之人有些瓜葛?
不过,还没等到甄树人多问,外头的丫鬟便进来回禀道:“大人回来了,请表少爷到书房一叙。”
甄树人这才止住了好奇心,拜别了甄氏 ,起身跟着丫鬟离开。
而甄氏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家侄子似乎对自己刚刚的反应起了疑心,看着他没有追问,她才松了口气。
五什图才出了宫门,便瞧见自家管家一脸焦急的模样站在寒风里。
他吓了一跳,还以为府上出了什么事,听到是甄树人要过来,五什图心里更是一片心惊,这都到了年根儿了,眼下各家走亲会礼,正是忙碌的时候,若不是要紧的事,以甄树人的性子,是不会来的。
五什图一路上忧心忡忡,在马车上又盘算了一遍国子监里能用的关系,以及最近朝中的局势,实在没什么异常之处,到底是什么事呢?
直到甄树人表明自己的来意,五什图那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原来只是想跟友人一起读书,小事一桩,不足挂齿。
可直到他听到林清泉的来历时,五什图才舒展开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你说他是林如海的侄子?”
五什图想起朝中最近的局势,和前段时间他悄悄命人打探的关于明净书斋的事,那颗原本放松的心又提了起来。
林如海如今简在帝心,圣上前不久刚刚下旨封他为钦差,去巡视两河水域,而四贝勒也存了拉拢之意,在朝中,他可是炙手可热的大红人。
不过五什图毕竟是武将出身,对这些读书人的事不太敏感,林清泉此人到底有几斤几两,他也不敢妄下断言,还得再派人打探一二。
五什图心中有了几番较量,他斟酌着开了口:“马上要过年了,我回头跟你姑姑说,让她先备一份年礼,以你的名义送到林家,正是忙的时候,你此时去,只怕要给人家添麻烦。还是先书信往来,此事荣后再议吧。”
甄树人有些失望,他没想到,就连姑父也不支持自己的决定,可他还是很想去试一试。
若是让姑父见到林兄,或许可以改变他的想法呢。
甄树人很快就离开了,而他回去也没有闲着,反而是立刻给林清泉递了一封拜帖。
林清泉此时正忙着修整林宅,上次林如海进京时,就已经命家仆重新添置了不少东西,直接住进去是无碍的,可林清泉考虑到妹妹也要入住,又命花匠在院子里重新移植了些鲜艳的花朵。
如今这样的天气,鲜花难寻,林清泉还是进城之前在桃源汤泉里看到了这样的异景,才动了这样的心思。
这一打听才知道,桃源汤泉里的鲜花订单,都排到三月了,这还是林清泉好不容易加了些钱,找了“黄牛”,才赶在年前能安排上的。
林家世代书香,虽没有什么奢靡之气,可吃穿用度也是样样精致。
林清泉也是个混不吝的,山珍海味他吃,野菜粗糠他也吃,不管是绫罗绸缎,还是粗布麻衣,他都不在意,有钱的时候就多花点,没钱的时候就省点。
如今林大人吩咐了,让黛玉回来住,“不用在意银钱”,那他自然是往贵了挑,往好了安置,必得让妹妹住着舒坦。
林宅是林家祖传的宅子,据说是当年康熙爷赐给林如海的祖父的,而这处宅子,正是当年康熙朝赫赫有名的辅政大臣鳌拜的一处府邸,处处透着精致奢靡。
只不过后来林如海的祖父身子不好,还不到五十便致仕了,林家本就人丁稀少,这大部队回了姑苏老家,京中的这处宅子便多年不曾住过人了。
直到后来贾敏出嫁,在这里举行了婚礼。
宅子里的假山流水,稀奇造景还保存的相当好,再加上这几日又修葺了不少,倒是看不出来荒废的痕迹了。
黛玉所住的院子在林宅的东南处,是整个府邸景色最好的院子,名为碧月阁,据说这宅子是当年鳌拜的爱女所住的,后来被查封时,抄家的侍卫身上的宝贝都快装不下了,但那些大件的家具,却是不好挪动的。
本来这些东西应该充入国库,可谁知后来康熙大笔一挥,连带着家具,都赏给了林家。
如今的碧月阁里,放置的正是当年鳌拜为女儿重金打造的黄花梨灵芝如意攒格拔步床,以及各种名贵的木材定制的适合女儿家的家具、妆奁。
林清泉命人收拾出来这座院子,又让管家再去人牙子手里买了几个出身清白,手脚麻利的小丫头回来好好教导一番。
林清泉走南闯北,不是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读书人,林宅的管家常年留守在此处,若是不好好敲打一番,恐怕早拿自己当这里的主子了。
黛玉本就是个女儿家,又是主子,若是敢被这些胆大的奴仆欺负,他可绝不会手软。
不过,好用的人一时难寻,从苏州派人过来,也要等年后了。
还是先用着这些人,若是在有那些没脑子的,回来打发到庄子上做苦役便是。
林清泉是个雷厉风行的人,一回来便发作了一番,如今整个林宅都规矩安顺,没人敢有异心,管家也是擦了把汗。
这林公子的名声林家是知道的,以后定然是要入朝为官的,有这样的爷压在他们头上,他们哪里敢造次呢。
眼看着府里归置的差不多了,林清泉正打算明日便去贾家拜访,接回妹妹,便收到了甄树人送来的拜帖。
林清泉有些疑惑,“这大过年的,甄家弟弟过来作甚?”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