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听说周老师去了嵊泗,没想到居然去了这么偏僻的小岛还赶上了台风!”
“失联真的超可怕超无助的!好在他们不缺物资,也不是一个人,真难以想象岳老平时是怎么一个人挨过台风的!”
“居然还救人了,真的超绝,周老师我对你的敬仰真是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当网友还在惊叹于周遥川的这次经历,感慨守塔人的不易,以及救人的高尚品质,此时的周遥川正在访谈一位偶遇的救援队员——这位才是专业的。
这位的救援领域十分独特,不同于救火、救山里驴友的救援队伍,他的领域是水。
而且是“暗无天日”的黑水,洞穴中的水,被他称之为“黑色鸦/片”。
对于国内大多数人来说,洞潜都是一项罕见的极限探险,其危险性更是比开放水域的潜水要高得多。
相对单一的出入口,未知的水域环境,狭窄的岩石通道,涌动的急流暗流,完全黑暗的地层深处,强大的水压,有限的氧气与装备,减压期间的煎熬……纵使有不同的景观与发现未知的机遇,却是一步错,便没有了生还的机会。
在洞潜中的救援,通常只能带回一具尸身,以慰藉遇难者的亲朋好友。哪怕是这样的救援,对于施救者来说也危机重重。
像澳洲的潜水员戴夫在南非布须曼洞,承诺将男孩的尸身带上来,最终在近三百米深的水底,背负着尸身丢了性命,却又真正将男孩带回了水上。
救援只是他平时工作里最惊险的一项,这次到朋友的潜水俱乐部来帮忙,才偶然遇见了第一次到这个湖旁,想了解潜水,更对他身份感兴趣的周遥川。
周遥川一直对于探险有种期待,但他没有资金,也没有足够强壮的身体条件支持他在大自然中深度探索。
探险家的装备,特别是潜水的水肺系统,专业性强,流程复杂,质量好的产品价格格外高昂。休闲潜水就罢了,更别提技术潜水学习的花销与持之以恒的训练,一般人还真没这样的条件。
能旅行,已经是他能做到的最多。
“洞潜是一项放弃的艺术,你可以放弃潜水,但不能放弃你自己。只有安全回来,才是一次成功的潜水,是探索,而不是冒险。”*他坐在潜水俱乐部的休息厅中,满怀感慨地说着,突然反问,“你从一个外人的角度来看,觉得洞穴探索是怎样的行为呢?”
周遥川垂眸想了片刻,“是和发明飞机翱翔蓝天,乘坐火箭探索宇宙,潜入深海探秘海沟同样的,象征了人类对未知的探索。只是人们的**无穷无尽,用有限的生命面对没有尽头的世界时,经常会头脑发热,不记得敬畏自然。”
对方挑了挑眉,神色柔和。
“你倒是和很多人不一样。有人说,我们这是在作死,在浪费救援资源。有的人急于求成,为了追求打破纪录,成为第一个探险未知领域的人,忍不住上头去挑战,这种想法我是不赞成的,失控是非常危险的。人们总是有着好奇,这也是文明和科技发展的动力。
“在深入这个领域之后,如何改造技术、应用技巧,能让人潜入更深的地方,都成为了我关注的课题。
“从救援角度来说,帮助他们脱困,与洞穴抢夺亡者的尸体,都是值得的。生命的宝贵无法用金钱衡量,只要能救,就要倾尽全力。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至少,给在世的人留个念想。当然了,也得保护好自己的安全,而不是盲目蛮干,非得搭上自己的命。”
周遥川欣赏着水下洞穴内的实拍画面。
如钟乳石、石笋之类的喀斯特地貌,外观特殊的鱼儿,仰望碧绿色的光明——周遥川感觉自己的心跳明显加快了,游动在难得一见的梦幻世界如何不令人兴奋!
但他很快承认自己不是这块料。
对方随后播放了一段第一视角的洞潜视频。
部分水域能见度十分有限,沙子在眼前漂游,除了狭窄的很难挤进去的通道令人生畏,而且越深,外面的光亮程度如断崖式下跌,能看到的范围只有头灯照射到的空间,余下的是极端的静谧与黑暗。
周遥川感觉自己要窒息了,赶紧闭上眼睛。
和晕3D还不一样,这样黑暗、逼仄、孤独,仿佛漂浮在没有星光的宇宙,被恐惧紧紧包裹,一般人还真受不住。
“目前国内的广西都安有很多可以洞潜的天窗,我正在建设潜水基地。我希望能培养出更多在这个领域里,能够在国际上有一席之地的学生,也好为日后各种情形的救援或水下打捞工作提供人才。”对方说着,突然意识到什么。
“不好意思,我没自我介绍。我叫韩醒,潜水救援成员,潜水培训教练,一个普通的探险家。”
韩醒笑得很纯粹,幽深的眸子里闪烁着求知的光。
而后周遥川才发现,韩醒一点都不普通。
他是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潜水的顶尖人物,不断创造着记录,几乎没有人能抵达他的深度,还自创了多种辅助潜水的方法,帮助很多技术潜水的人更快适应深度,更快更舒服地减压。
他加了潜水俱乐部工作人员的好友,祝福潜水员们都能从水下平安归来。
似乎隐隐感觉到一点私心:想要潜水亲自看看水下的景色,但不是现在——也许还需要一名潜伴。
周遥川这几天一直在访谈、聆听、撰稿,从海岛到小吃铺再到潜水,似乎也有了新的感悟。
他仔细整理了这段时间的心情,在诸多文章中,发布了一条不长的动态。
周行旷野:这段时间的经历非常丰富,身体和精神上都有了很大的触动。有平淡的烟火气,也有惊险和认知以外的事物。
生命只有一次。因而在死亡门前徘徊的时候,才会惊觉自己对这个世间有多少留恋。——是不是会再也见不到他?
……
暗潮在周遥川的每篇文章与动态下都留下过小作文与尖叫,唯独到了这一条,即使网友不断@他,他也没有留评。
他正窝在沙发里生闷气。
瞅瞅网友说的什么!
“周老师旅行途中遇到新欢了!替暗潮老师挽尊!”
“天塌了,周老师情根深种,暗潮老师成备胎!”
“震惊,经历生死劫难,周老师幡然醒悟决定珍惜旧人!”
这帮网友!怎么都往周老师新欢旧情上靠啊!就不知道周老师说的有可能是我吗!要记小本本了,回头不给你们发喜糖!
难道是因为自己平时显得太沙雕了?这背景很假?
沈逝水扁着嘴,点开聊天窗口,看着好几天前那条口吻官方的感谢,心里头惴惴不安,却不知道该不该问。
他刷着评论区直咬牙,本来想评论的,但看着其他评论的导向,又怕自己会错意,反而丢了面儿,只能烦躁地刷刷刷。
直到他在最新评论中刷出了周遥川的回复。
“有人问他是谁,是一位给予我很多帮助的先生。虽然我们相识不算久,但他是我生命中非常非常重要的朋友。”
沈逝水仔细琢磨琢磨,抓耳挠腮,这说的是自己吗?
朋友!周老师的朋友遍地跑!但非常重要的能有几位?他说的是“他”,而不是“他们”,所以一定是其中之一。
沈逝水没忍住,突然冒出回复。
“他是谁?【抓头】【忍住不哭】”
没一会儿,他就在“虽迟但到”“不哭不哭”“回家吃饭了”的回复里等来了周遥川的回复。
“暗潮老师终于来了。”
虽然是个句号,但他仿佛看到了周遥川的笑意,浅浅淡淡,却饱含赤忱。
“周老师在等我?”
“您再不来,我就该@您了。我知道您最近有些郁结,或许可以探讨探讨。”
沈逝水从沙发上坐直,“@野马老浪?是不是你!【揪领子】”
表面看是在评论区发疯,沈逝水的心里却十分欢愉。评论之后,他立刻点到聊天界面,给周遥川发了一串求安慰的表情。
“暗潮老师,我们有一段时间没视频了吧?”
沈逝水简直不敢想,敲出这句话的居然是周遥川。
画面中的周遥川穿着条宽大的白色T恤,胸口画着潜水镜的logo,头发还有些湿漉漉的,应该是刚洗过澡,稍微晒黑的脸上还染着热气与红晕。
沈逝水连忙理理翘起来的头发,也来不及扎,凤眸柔和地盯着屏幕,柔顺的齐肩发乌黑油亮,夹在耳后服服帖帖,露出透着亮的黑色耳钉,发尾微微带着卷儿,显得他越发温柔。
“周老师,是老浪和你说的?”沈逝水根本压不下来嘴角,“没事儿,我真没事儿。”
周遥川轻轻叹口气,“不是马导,是你们新发布的视频里,你没有出现。或者说,你拍摄的画面从某个时刻起突然中断。估计小艾剪片子的时候费了不少劲。”
沈逝水稍稍回想。的确是,那段时间他精神紧绷,虽然得到了马亮和老哥的宽慰,到底没有心情拍摄。一直到贵州的拍摄结束,自己都没再拿起摄像机。
“周老师眼神真好。”沈逝水叹了口气,“只是又有人死在了我身边,我有点接受不了。”
“暗潮老师……经历了这些,一定很辛苦。”
周遥川微微抿唇,“不过死亡,也是生命课题中最难以与之和解的一项。我经历过的,您也知道。我真正走出这段日子,差不多花了四年,甚至更久。”
沈逝水偏过头,深深叹了口气,墨色耳钉似乎变得暗淡,浑不似评论区的暗潮那么活泼。
“我要是想走出来,很大程度还是要靠自己。周老师就不用费心了。”
周遥川几不可察地皱皱眉,“暗潮老师,如果对于死亡仍然有阴影……不如就用你喜欢的形式去表现。也许是在表现恐惧,但也许能捕捉到恐惧之外的细节,反倒不那么让人痛苦。”
沈逝水看着屏幕中严肃的周遥川,轻笑道:“谢谢周老师的建议,我会去试试看。”
“对了,暗潮老师会潜水吗?如果有机会,我想挑战一下。”周遥川忽然主动邀请,“我喜欢平凡人的人间烟火,也渴望冒险的刺激与挑战。但浅尝辄止就够,只是需要一个能信任的同伴。”
沈逝水听见忽然的转折有点发愣,又被“信任”“同伴”哄得开心,眉毛都快飞起来了。
“我会游泳,也潜水过,在国外也去过蓝洞附近。周老师要是有意愿,我可以帮忙介绍!”
周遥川指了指胸口的logo,“这几天我在宁波附近开车闲逛,在湖边看到一家潜水俱乐部,采访到了一个洞潜大佬。”
“哦!是关于潜水救援大佬的那篇文章吧!”沈逝水立刻想起,随即笑了,“周老师的冒险精神我也不是第一次见,如果有机会,我愿意成为周老师的同伴……再一次!”
“好,我不会拖累你。具体细节等后面我们再聊,我最近要离开海边了。”
“周老师要来成都吗?”沈逝水装作不知情的样子,心里满满的期待。
“我会慢慢接近成都。”周遥川话只说了一半。
还有一半藏在心里不肯说。
“我也会慢慢接近你。”
人生苦短,有些摇摆不定的事情,就该遵循自己的内心,向前一步,再向前一步,脱离固守的影子,落子无悔。
有私货。写这段的时候刚好看了一堆洞潜/洞穴探险事件,真实emo。在洞穴中的探险出事真的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坚果油灰洞简直噩梦(难度不高但一步错步步错最后太痛了),有水的洞穴更难搞,狭窄复杂没有自然光,救援要深入也很困难。文里的采访对象是虚构的韩醒,原型是韩颋——他能去打捞别人,别人却捞不上来他。他在23年10月的都安九顿天窗发生意外,最终由水下机器人打捞上来。即使能够在277m为在此深潜遭遇意外的挚友留下过标记,却也被困在深不可测的洞穴之中。致敬探险者。
*本段韩颋原话及相关表述。
*据说官方始终未公布事件报告,业内的棋手老哥也不认同这是极限运动的说法,挺轴的,评论区火药味太重了真不懂。信源神秘园等解说,仅供参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2章 向未知前进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