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一过,清闲许久的村民又重新忙碌起来,起早贪黑地耕地、做工。
谢知云和齐山花了一整天时间把溪边的荒地彻底收拾平整,割下的野草和荆条都没舍得扔,直接在地里点把火烧了,还能做肥。
虽说好久没见过雪,几乎每天都是艳阳高照,只偶尔落阵雨。但早晚的风和水还是冻人,种菜为时尚早,起码也要等到清明前后。
于是两人暂时没管这头,当务之急还是把建房的事儿提上日程。
钱不够多,一时半会儿也发不了大财,想弄个气派的青砖大瓦房是没什么指望。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夯土墙、盖小青瓦。
不过不管什么样式,都要找个懂行的师傅才行。
他们一早就跟何守义打听好,河源村的刘大富就是专做这一行,村里一大半房子都有他参与建造。去何家拜年时,他们还碰过面,提前打了招呼,人也答应了。
不过何守义建议,正式动工前最好再备些礼专程上门请一请,让师傅帮忙选个良辰吉日。
都是为他们着想,两人自然没二话,还仔细问了刘大富的喜好。
这天一早,二人就拉上最近刚捡的木柴去镇上。
好不容易卖得四五十个铜板,还没揣热乎,转头就去打了一壶酒,又买了两斤卤猪头肉,花得一干二净不说,还贴了些进去。
好在刘大富收到礼挺高兴,爽快地掐着手指给选了个最近的好日子,还给介绍了几个手脚麻利、有经验的帮工。
齐山没拒绝他的好意,从中找了两个年轻人。因都在一个村儿,住得并不远,来往十分方便,就不管饭,一天算四十五文的工钱。
人手和日子敲定,接下来就是材料。
黄土山上山下都好找,不用花钱买,只要请人帮忙挖了运到地方,交给两个帮工就成,他们还有驴子可以使。
木料也好办,给村里交些钱,便可以在山上砍。齐山自己会木工,不用请师傅刮皮做榫,又能省下一笔。
只剩下瓦片,得去隔壁石桥村找瓦窑提前定做。
两人不晓得怎么走,最后还是找了何天明带路。
顺着小路穿过山坳,很快能听到哗哗的流水声,再往前走两步,一座青石铸就的拱桥出现在眼前,便是石桥村的地界了。
石桥很宽,表面有些斑驳,两侧的柳树枝条随风拂动水面,已能看见瘦小的芽苞。
一群鸭子嘎嘎叫着从斜坡上冲下来,下饺子似地扑腾扑腾落入水中。
“嘁!”穿着粗布麻衣的小哥儿手握长竹竿,将跑错方向的几只鸭子也赶下水。
“汪汪!”
身旁的大黄狗陡然吠叫,柳絮循声望去,瞬间双眼发亮,“云哥儿!你们怎么来了?”
谢知云也有些意外,他只知道柳絮回了丘家庄,却不晓得是在石桥村。
“想买几皮瓦,你腿好了?”
柳絮笑着在原地蹦了蹦,“本来就没多大事儿,不过是唬人的。说起来还要多谢你们帮忙,结果这么久都没当面好好道个谢。”
许是离开柳家那个大火坑,他脸上的表情都山洞许多。
虽说只见过几面,谢知云还是由衷为他感到高兴。
一旁的何天明哼哼两声,怪声怪气道:“还是我出的主意呢,怎么没见人跟我说谢的。”
谢知云的目光没忍住在二人之间流转。
柳絮一下红了脸,拉着谢知云往前走,“瓦窑是我三姨爹家开的,我带你去。”
“你的鸭子?”谢知云指指水面。
“有毛毛看着,出不了差错。”
他口中的毛毛,就是那只大黄狗,这会儿正乖巧地蹲在岸边,认真守着鸭群。
谢知云瞧着颇为稀奇,不免多看几眼,最后还是被柳絮拉住胳膊,远远走在前面。
后头何天明还在和齐山嘀嘀咕咕,“大山兄弟,我上回说的是真的,你得空帮我打套家具,要带花儿的,价钱好商量。”
“成亲用的?”
他这么直接,倒是把何天明弄了个大红脸,挠挠脸支支吾吾半天才重重点头,“嗯”了一声。
齐山会意,没继续追问详情,只道:“我跟阿云说说,叫他帮你画几份图样子,确定了再谈别的。”
“嘿嘿,行!也不用别的,床、镜台和柜子各一件就够了。”
一路聊着天,没走多久就到瓦窑。一大伙儿人忙得热火朝天,柳絮的阿爹丘谷也在里边儿。
许久没见,他比之前更胖了些,精气神也好得多。
因曾经帮过父子俩的关系,这桩买卖谈得很顺利。瓦窑给出最低价,一文钱一片瓦,完工后会差人给送上门,加点儿跑腿费就行。
临走时,柳絮和丘谷硬要他们去家里吃饭,在路上拉拉扯扯好一阵才放弃了。走出去没多远,柳絮又追上来送了一罐子咸鸭蛋,并一直把人送到先前碰面的地方。
正月十九,宜动土。
地基已被齐山挖出大半,打墙用的土也弄回部分,在平地堆成好几座矮丘,一切准备妥当,是时候开工。
天还没大亮,两人就起床,先把驴子喂好,便开始忙活早饭。
找工时商量的是不管饭,但按着礼节,师傅进门和出门这两顿免不了,而且还得好好准备。
为此,他们昨天上午专门去了趟镇上,肉、酒、茶叶、青菜等各样都买了点儿。好酒好菜招待上,人得到看重,干活儿才会尽心尽力。
正在灶前忙得团团转,就听到说话声。
刘大富和另两个帮工约着一道儿来的,还没靠近就大嗓门地打招呼。
齐山赶忙迎上前,谢知云则去洞里搬来凳子放到外面,又忙着烧水沏茶。
没一会儿,何天明一大家子(除开早就去县学的何天青)也都上山来,还提了条鱼和两块豆腐。
张玉梅一杯茶喝完,急急忙忙拽了何天珠去灶前帮忙。
后来陆陆续续又来了几个人,都是河源村的,因收货打过几回交道,却也算不上熟。
但这些人还是来了,而且没一个空着手的,要么是几个鸡蛋,要么一把菜苔,亦或者一颗萝卜,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但礼轻情谊重。
两人一一记在心里,面上笑容更盛。
太阳渐渐升起,灶台那边白烟袅袅,大婶们说笑声不断,一向安静的山林难得热闹非凡。
外面敞亮,饭桌被搬出来放在平地上。鲫鱼豆腐汤、回锅肉、韭菜鸡蛋……一盘盘菜端上来,最后却只有刘大富和两个帮工落座。
其他人胡乱找个借口,就匆匆离开,根本拉不住,连何家人都没留。
何守义挥挥手:“赶紧回去招呼师傅,不用管我们。乡里乡亲,有事儿搭把手都是应该的,算不得什么。”
话落转身就走。
何天明一边跑一边喊:“大山兄弟,有要帮忙的地方,就叫一声!别客气!”
声音回荡在山间,久久不散。
谢知云看向齐山,二人不约而同翘起嘴角。
回到山洞前,刘大富和两个帮工还没动筷。
等谢知云开口催促:“吃呀,等会儿都凉了。”
才陆续拿起筷子,大口吃饭吃菜。
齐山在旁边挨个倒酒,最后给自己也斟了小半杯,先行端在手中站起身——
“有劳各位了。”
“放心,肯定给你们把这房子建得漂漂亮亮。”
“没错,这要是弄不好,以后都不敢在村里待。”
几人齐齐举杯,一饮而尽。
等到了吉时,烧香祭拜之后,四个汉子就撸起袖子开始动工。
刘大富和那两个帮工也没说大话,每天天亮就上山,太阳快落山才收工,中途除了喝水、上茅房、回家吃饭,就没怎么歇息,一点不躲懒。不仅时间抓得紧,活儿也干得细致,很叫人放心。
挖地基、活黄泥、搭架子、打土墙,每天都在忙,洞口外总是乱糟糟,看着却让人心生欢喜。
下力气的活儿谢知云帮不上忙,从不往上凑去添乱。他主动揽了煮饭、喂驴、烧水等杂活儿。
灶里大部分时间都烧着火,保证里面的水是热的,旁边放着好几只竹筒,渴了直接舀来喝就是。不过汉子们贪凉,大多时候直接在竹管那儿接山泉水,也方便着。
除此之外,谢知云很长时间都在洞里待着。
何天明的事儿,齐山给他说了。谢知云构思好几天,一有空就用木炭在木板上写写画画,终于有了头绪。
他如今在山里待习惯,胆子大些,也觉出不可能时时刻刻让齐山陪着。自己牵上驴子下山找到何家,把木板拿给何天明看过,得到同意后,又用纸笔重新画了幅更清晰的。
他小富之家去得多,杂书也看了不少,再加上自己的妙想和画画功底,绘些新颖别致的图样并不难。
对从小在村里长大的何天明来说,更是眼前一亮,当下拍板,就要这一套。
谢知云跟齐山了解过行情,又做主和他谈定价钱。做好家具首要的就是木料,山上并不容易找到,何天明主动提出自己买毛料。
他们便只收工钱,一张床算八百文,柜子五百,镜台两百,合计一两五钱。
建房子缺钱,谢知云先跟他收取五钱的定金。
何天明也爽快,二话不说就付了,还一个劲儿表示自己不急。
毕竟柳絮刚被逼离开河源村,做戏做全套,怎么也得养好腿,才能谈婚论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第 21 章(捉虫)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