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朝隔三差五就会送消息过来,沈明檀也渐渐习惯了,不再像最初那样提心吊胆。
八月一到,就要开始准备下个节日的吃食了。中秋节算是一个很重大的节日,吃饼赏月,是阖家团圆的日子。
食店的客人老早就开始催,问店里中秋节会不会做月饼,他们都想订一份。沈明檀本来不想做月饼卖的,嫌麻烦,原打算到时候去外头店里买一点,应个景儿就行。
穿越之前,她不知道吃过多少口味的月饼,现代的月饼五花八门,什么奇特味道的都有,所以她对月饼真的没有什么期待感。
不过食店的客人们太过热情,又都是老熟人,她不好拒绝,只得答应他们的要求。
只是她也不打算多做,食店的客人是限量订购,每个人限购一份,新客不能参与此活动,就更不会对外售卖了。
想订购月饼的客人都得提前预订登记,她要根据人数来做,不接受临时订单。
“沈娘子,咱们店里的月饼都有什么口味啊?”有客人问道。
“对啊,应该会有别家没有的新口味吧?”这是爱尝试新鲜东西的客人。
沈明檀一边登记一边回答:“暂时只打算做三种口味,一种枣泥的,一种豆沙的,还有一种蛋黄的,过几天会让大家试吃,到时候再决定要订哪些口味。”
枣泥豆沙馅儿的月饼都是经典款,别家店也能买到,只有那蛋黄馅儿的,一听就是沈娘子店里才有的新鲜东西。
“我就知道,沈娘子店里的月饼肯定跟别家有不一样的地方,那我们可就等着品尝那新鲜的蛋黄月饼了。”
新鲜的东西,不论好坏,总能引起人们的好奇,想要一探究竟。
等晚上打烊之后,陆莺盘账,沈明檀在翻看这几日记录的月饼订购情况。不翻不知道,一翻吓一跳,店里的老食客们都订了一份,想想那巨大的工作量,沈明檀眼前一黑,瞬间趴倒在柜台上。
“这个中秋节有得忙了,别人过节是休沐,我们过节是加班!”沈明檀将登记的本子往前推了推,继续叹道,“你俩看看,这长长的一串人名,我们得加多少班才能做完啊!”
陆莺拨着算盘,头也不抬地说道:“别家求都求不来的好生意,到你这儿还一点都不知道珍惜,檀娘,你这叫身在福中不知福。”
杨泉生也在沈记干了半年了,现在也不像最初那样拘束局促,时不时也能跟陆莺沈明檀她们玩笑几句。
“陆娘子说得对,东家你这叫什么,凡什么赛。可别说出去让别人听见了,不然少不得编排你几句,说不得还会给咱们店使绊子呢。”
沈明檀偶尔会在他们俩面前冒出一些现代的词汇,两人听不懂就会问,反正也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话,沈明檀也会耐心解释,所以现在两人时不时也会冒出一些现代的词语来。
“是凡尔赛,”陆莺接话,实在没忍住,低着头翻了个白眼,“说得好像都是你动手似的,不还是我跟泉生忙活?”
说到这个,沈明檀确实有点心虚,自从把陆莺和杨泉生两人培养出来后,她现在是能躲懒就躲懒,当甩手掌柜的滋味不要太美妙。
“我不是也给你们涨工资了嘛,又不是那无良的东家,只会使唤你们干活儿。要想驴拉磨就得给驴吃好的,要想马儿跑就得给马儿吃草,这点我还是晓得的。”沈明檀弱弱地反抗道。
算完最后一笔账,将算珠拨回原位后,陆莺抬头挑眉,语气带着几分危险:“檀娘,谁是驴谁是马?嗯?”
“啊哈哈,”沈明檀往旁边挪了一步,露出一个讨好似的笑,“我这不是打个比方嘛,你们怎么可能是驴是马呢,你们可是我最能干的优秀员工!”
陆莺轻哼一声,将账本放回原处锁好,算是揭过这一茬儿,放了沈明檀一马。
“行了,你也别愁了,明儿赶紧开始做罢,过不了多久就是中秋,再不抓紧点怕是来不及。”陆莺对自家店里的生意很有数,只要檀娘扛不住客人的催问答应做月饼,数量就肯定不会少,忙碌是很正常的事。
沈明檀站起身子,给他们加油打气:“中秋节给大家发礼物,这个月奖金翻倍,大家好好干,沈地主是不会亏待自家长工的!”
-
接下来的两天,沈明檀她们有空就开始做月饼,第一批给食客们试味的月饼要赶紧做出来,让食客们确定自己要买那种口味的,然后她们才好批量开始做。
除了做月饼之外,礼品盒和月饼模具也要订做起来,沈明檀依旧找了相熟的木匠,画好图纸,讲清自己的要求就只等着样品出来,等她过目之后没有问题才能开始大量制作。
她跟那个木匠已经合作过很多次,彼此之间不说十分默契,也有了五分,木匠动作很快,隔天就把样品做了出来,叫自己的小徒弟送来给她过目。
“挺好的,没什么问题。回去告诉你师傅,就按这个质量做,模具最好这两天就送来,礼品盒在中秋节之前送来就行。”
沈明檀接过样品仔细查看了一番,没找出什么问题来。雕花清晰而栩栩如生,边边角角都打磨得极其光滑,摸不到一点儿木刺,漆色也均匀光亮,放现代,订做这么一样东西,价格不知道要翻多少倍。
这都不能说是礼品盒了,堪称艺术品。
木匠学徒羞涩地笑了笑:“沈娘子满意就好,那我就先回去了,师傅他们还在等回信儿。”
“知道你们最近忙,赶紧回去罢。”沈明檀照旧给他塞了几个白面笼饼,这回那木匠学徒没有推辞,道了谢就收下了。
吃了沈娘子的笼饼,更用心地做沈娘子订制的东西就好。
订制的模具一时半会儿送不过来,食店这两日做月饼的模具是问许阿翁家借的,花样不比沈明檀自己画的新奇,但也无所谓,反正她们现在还是做给食客们试吃的月饼,不是正式售卖,不用讲究太多,重要的还是味道好不好。
月饼好不好吃,饼皮和馅料都很重要,沈明檀一边做一边教陆莺和杨泉生,将做饼皮和馅料的要点一一指出,然后再让他们两人上手做,做完她再具体指导。
“莺娘,你把油酥包进饼皮之后擀得太短太窄了,所以皮酥做得不均匀,滋味也就不够好,下次注意点。”
“阿生,你的糖浆熬得不够好,糖浆的浓度以用筷子挑起来能挂丝为最佳,加入枣泥之后要烧到不粘手才行。”
……
陆莺和杨泉生两人忙了三天,练了三天,沈明檀才点头,让他们出师了。
“行了,你们这回做的可以拿出去给客人吃了。”沈明檀拿了一小块枣泥月饼试味,饼皮松酥,色泽金黄油润,枣泥甜而不腻,十分绵软。
闻言,陆莺和杨泉生两人才松了口气,终于得到东家的认可了。东家的嘴太刁,平时很温和,一到做吃食就非常严格,但凡味道稍有不对,就要重新来过。
他们两人做了几天的月饼,开始闻到月饼香甜的气味还会咽口水,现在已经完全没有感觉了,厨子做完菜不想吃饭原来是这种感觉。
月饼要放几天回油之后味道才更好,但沈明檀她们等不了这么久,反正也只是试味,一人只得指节大小的一小块,影响不大。
做好的月饼被她们用刀切成小块,装在小碟子里,一桌有几个人就放几块,每种口味一块,量虽然不多,却也能尝点滋味出来。
“这是店里中秋节月饼推出的月饼,大家先试试味,看看合不合胃口,如果觉得不好吃,可以退订。”给每桌都送上月饼后,沈明檀笑着说道,“因为没来得及回油,所以滋味可能不是最佳,大家担待一下。”
“沈娘子说笑了,你家这月饼闻着就香,怎么可能不好吃。”有食客捏着一块月饼先闻了闻,还没来得吃,就听见沈明檀说的话,赶紧赞道。
郑秋丰是个老餮,家中有不少产业,虽说比不上那些大商人,却也小有名气。
他从小就喜欢吃,小时候家里穷,没吃过几顿饱饭,后来大了,自己出去跑生意,闯了一番天地出来,攒下不菲的资产,最大的爱好就是混迹于各家酒楼,品尝各种美食。
谁要是想跟他做生意,或者想找他帮忙,送什么都不如送他一桌好席面来得管用,只要让他吃到满意的美食,他就格外好说话。
他也是沈记的老食客了,当初听说过百味先生对沈记的评语之后,他就迫不及待地来食店试吃了一番,果然没让他失望,吃食新奇又美味,而且每个月都会推出一道新吃食。
吃过一次后,他就成了沈记的常客,只偶尔会去别家换换口味,或者应朋友之约,去别的地儿吃饭顺便谈生意。
在沈明檀答应中秋做月饼卖之后,他就开始期待试吃的那一天,今天终于能尝到了!
试吃的月饼送来后,郑秋丰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就捻起一块送入了口中,香甜的味道霎时间就在口腔中爆发开来,叫他满足地眯起了眼。
饼皮薄而松软,轻轻咬开后就是香甜的枣泥馅儿,带着油脂特有的香气,还能吃到一点脆脆的东西。郑秋丰仔细感受了一下,那脆脆口感的东西好像是松子。
甜而不腻,香酥可口,枣泥里的一点松子又丰富了口感,这位沈娘子在做吃食这方面,怎么有这么多的奇思妙想呢?
郑秋丰很好奇,却也知道庖人靠厨艺生存,这是别人吃饭的本事,哪能叫外人轻易知晓其中关窍?所以他也只是在心中感叹一下,并没有要问出来,要追根究底的意思。
几块小小的月饼吃完,郑秋丰意犹未尽,恨不得明日就是中秋,这样他就能拿到预订的月饼,吃个过瘾。
沈明檀在柜台边看着,等店里的食客们都尝过月饼之后才开口:“大家都尝过月饼了吧?”
“沈娘子你不是看着大家伙儿吃的月饼,怎么还问呢?”
“尝是尝过了,就是太少,还不够我塞牙缝儿的,刚吃出一点味儿来就没了。”
“对啊,沈娘子怎么不多做点,我们可以花钱买啊,能先买个一块两块解解馋也行啊。”这话一出,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赞同。
沈明檀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继续问道:“月饼味道可好?”
“好着呢,我吃着三种口味都好吃。”
“我最喜欢蛋黄馅儿的,还是第一次吃咸的月饼,没想到滋味这样好,沈娘子可得多做点这个口味的。”
“豆沙口味的最好吃,绵软细腻,还带着桂花香气呢!”
……
客人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对各种口味月饼的看法,沈明檀听着心情也很好,重要的是,一条差评都没有收到!
等食客们说得差不多了,沈明檀才又开口:“大家喜欢就好。中秋的月饼礼盒六个一份,口味随你们挑,喜欢哪个口味就买哪个口味,喜欢吃蛋黄馅儿的,买六个蛋黄月饼都行,只要提前在我这里登记就行。”
此话一出,店里众人又是一阵欢呼,谁不希望多吃点自己喜欢的口味呢?
“沈娘子这个主意好,我就更喜欢吃甜口的,那蛋黄月饼也好吃,但是买一个尝尝味儿就行。”
“我倒是更喜欢咸口的蛋黄月饼,不过家里人喜欢吃甜口的,可以一样买一半嘛!”
于是,食客们便根据自己的口味喜好在沈明檀这里补充登记了一下,花了几日登记完,然后又花了一晚上统计整理每种口味的月饼要做多少个,沈明檀她们才开始忙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0章 月饼礼盒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