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伦的神谱就是巴比伦主神马尔杜克+苏美尔七神(修改版)。这个修改,只是把安努替换成了巴比伦神纳布。
另外就是圣经里超有名的巴别塔和灿若晨星的巴比伦王(福福!)
一、马尔杜克
古巴比伦时期的一个关键发展是马尔杜克与埃里都万神殿的联系。在古巴比伦时期后半期,马尔杜克与阿萨鲁希融合在一起,《汉谟拉比法典》的开篇将恩基确定为马尔杜克的父亲。阿萨鲁西可能是苏美尔王的神化。他的象征是铁锹,他与美索不达米亚神话中的龙状生物Mushussu有关。
一些现代学者将巴别塔与已知的建筑联系起来,特别是 Etemenanki,这是一座供奉巴比伦美索不达米亚神马尔杜克的金字塔。在《恩默卡和阿拉塔之王》中讲述了一个具有一些类似元素的苏美尔故事。
二、巴别塔
词源不确定,可能是阿卡德语中的“神之门”,或希伯来语中的“混乱”。
Etemenanki(苏美尔语:“天地根基的神庙”)是巴比伦城供奉马尔杜克的金字塔的名称。它由公元前 6 世纪的新巴比伦王朝统治者纳博波拉萨尔和尼布甲尼撒二世重建,但在亚历山大征服时已经年久失修。他设法将塔的瓷砖移至另一个地方,但他的死阻止了重建工作,在他的继任者安条克·索特尔统治期间被拆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他的《历史》中记载了金字塔,他称之为“宙斯贝鲁斯神庙”。
根据现代学者的说法,巴别塔的圣经故事可能受到 Etemenanki 的影响。Stephen L. Harris提出这发生在巴比伦之囚期间。Isaac Asimov推测,创世记11:1-9的作者受到巴比伦存在明显不完整的金字塔的启发。
三、巴比伦王、光耀晨星与路西法
在以赛亚书第14章中,巴比伦王在先知以赛亚的预言中被谴责,被称为Helel ben Shachar(希伯来语,意为“从天堂坠落的晨星”),在希伯来圣经中只出现过一次。 《七十士译本》在希腊语中将其翻译为“黎明的使者”,用的是古希腊语中晨星的名字——福斯福洛斯。紧接着,武尔盖特将其翻译为路西法,这是拉丁语对福斯福洛斯的称呼。到《詹姆士王圣经》,路西法已经成了英语的通用翻译。
巴比伦王的历史身份并不确定,一般来说,只认为他代表着整个巴比伦王室。
以赛亚书14:12对巴比伦国王的晨星的比喻,导致了拉丁语“路西法”的普遍使用,将以赛亚书14:12与路加福音10(“我看见撒旦像闪电一样从天上掉下来”)联系起来,以赛亚书中的这段话就被解释成为了撒旦从天上坠落的寓言。
福福在印欧神话的原装设定是有翅膀的美青年,欧若拉之子,除了美貌以外就没什么可夸的点……美丽的小花瓶,可爱。
“晨星从天堂坠落到冥间”这个故事照应的可能是苏美尔的金星伊什塔尔之死。
路西法与骄傲的原罪联系起来是在Augustine of Hippo的作品Civitas Dei里。此前,教会认为第一原罪是嫉妒,撒旦之所以堕落,是因为他嫉妒人类并拒绝在亚当面前叩头。Augustine of Hippo认为,骄傲(爱自己胜过爱上帝和他人)是嫉妒(对他人幸福的仇恨)的根源。他认为,邪恶首先是由路西法的自由意志而存在的。路西法试图夺取上帝的宝座并不是对天堂之门的攻击,而是转向唯我论,在这种唯我论中,魔鬼在他的世界里成为上帝。当巴比伦王在以赛亚书中说出他的话时,他是通过路西法的灵魂说话的。他的结论是,每个脱离上帝的人都在路西法的身体里,都是魔鬼。
【话说这个拒绝叩首让我突然想起来迦南的Yam了……Yam嘱咐他的仆从不要对失败的诸神叩首来着】
【Yam到底是不是雅威在迦南的马甲啊!!!】
【亚当如果是苏美尔的七圣之首,夏娃是迦南的亚舍拉,伊甸园是恩基的快乐老家……雅威,你在搞什么奇妙拉郎过家家吗……】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