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清官借着国主寿辰之际,献上了这道琉璃藕,顺势劝谏。”
“国主食后龙颜大悦,将此藕馔命名为琉璃藕,又命人将运河重新治理得水清石见。”
“此后运河两岸的居民为了纪念这位清官和国主,在运河中种植莲花,每每到了莲藕收获的季节,一池红莲变为满地白藕,不得不称为一景。”
“奇特的是,运河里长出来的藕与一般的藕不一样,不仅鲜嫩可口,而且每个藕都有七个孔,且断而无丝。”
“孙儿吃好了。”盛闻放下了筷子,向太后行了一礼,“就此告退。”
“娘娘。”见太后久久不语,跟在她身边的心腹宫女不由得轻声提醒她。
“荷华,你听明白哀家这孙儿的故事了吗?”过了许久,太后才缓缓露出一个笑来。
“奴婢愚钝,还请娘娘指点。”荷华道。
“断而无丝,断而无私啊。”太后叹道。
“下有同根藕,上有同心莲。”太后念了句诗,随即道,“叫人把这道琉璃藕做出来,送给哀家那侄孙吃。”
这顿早饭吃的盛闻是食不知味,味同嚼蜡,他不禁怀念起和姚谅宁直吃的叫花鸡。
鸡是偷的,但我爱你是真的。
盛闻马不停蹄,直奔皇帝平日里待的乾清宫。
勤劳小蜜蜂一样的皇帝还在批奏折,旁边一个长相温婉的宫装女子侍立一旁,给他研磨着朱砂的墨条。
“给父皇请安,给梅娘娘请安。”盛闻又结结实实地跪了一个,这跪来跪去的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起吧。”皇帝没抬头,他拦下要告退的梅贵妃,“贵妃,你也在这儿听。”
“是。”梅贵妃颔首,往后退了两步。
“朕有意命丞相查办此事,太子以为如何?”
“全凭父皇吩咐。”盛闻道。他低着头思索。
确实,从身份从能力上,卫垣查这事都没毛病。
但他查这事会把自己查死的。
“那就这样定下吧。”皇帝道,“就由大理寺卿廖建柏主理此事,丞相卫垣从旁协助。”
“太子,朕说,你来草拟圣旨。”
“儿臣遵命。”盛闻稳了稳心神,提起笔,在用作圣旨的丝帛上一笔一划地写了起来。
圣旨写完,盛闻两手将其呈到了皇帝面前,皇帝读了一遍,没发现什么问题,他顿了顿,说道,“太子这字…还得再练练。”
“谨遵父皇教诲。”盛闻道,他的毛笔字就是为了玩练的,哪里像古代人把练字当成一门生活的必修课,他的字到现在也只能说是能看。
“云韶。”皇帝唤了梅贵妃的闺名,“朕记得阑儿的字已经很是有大家风骨,你回宫去把阑儿用的字帖拿一份给太子。”
“遵旨。”梅贵妃颔首,娉娉婷婷地走了。
“过来。”待梅贵妃走远,皇帝招了招手。
盛闻接替了梅贵妃研墨的位置。
“朕说你弟弟的字写的比你好,心里可不服气?”皇帝问。
“没有。”盛闻道。
“当真没有?”
“当真没有。”盛闻道,他犯得着跟一个十岁小孩比兴趣班的毛笔字谁写得好吗?
要被人砍死的时候拿楷书写投降书和用隶书写投降书有啥区别啊,又不能吃。
“这天底下的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事,因而能坐在自己适合的位置上,何况四弟是我的弟弟,父皇的儿子。”盛闻道。
“儿臣不善于舞文弄墨,父皇也没有因此说让我别活了。”
“同样,无论四弟写的字好不好看,作为兄长,我也会秉持兄友弟恭的道理,好好地爱护他。”
盛闻在心里补了一句,但要是弟不恭,那他这个兄也就不友了。
“那让你来说,你觉得最适合你四弟的位置是哪里?”皇帝问。
盛闻道,“我大雍建国至今已有六代,前朝大齐的史书修了又修,到现在也没修个明白。”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盛闻道,“四弟既然喜欢书,儿臣认为应该让四弟去修书。”
“修书?”皇帝提高了点音量。
“对。”盛闻肯定地道,“不仅四弟应该去修书,儿臣和其余的弟弟们都应该参与修书!”
“…按你说的办。”皇帝道。
盛闻:“那儿臣什么时候去崇文馆报道?”
“你哪也不许给朕去!”皇帝道,“你这一肚子墨水黑的透底,不用再喝墨水了,也不许再带坏朕其他的儿子!”
“回你的东宫去!”
——
盛闻老老实实地假装在东宫闭门思过了一天,转天又跟脱笼的小鸟一样飞出去了。
盛闻抓了宁直,陪他去了卫屏正在装修的酒楼“金满堂”,美其名曰试菜,实则蹭吃蹭喝。
卫屏忙着进货招人,没空时时刻刻陪着两个小的聊天,索性把唯一装修好的厨房给了他们,让他们自己玩。
“就是这么一回事。”盛闻把他和皇帝的对话大概转述了一下,“我爹说我坏,我好伤心。”
“爹怎么能说儿子坏呢?”
怎么不能?宁直心道,当初他还骂我竖子其无后乎,若豚犬耳。
白话来说,就是你这个猪狗不如的东西,我诅咒你以后断子绝孙。
“我说错什么了吗?”盛闻虚心求教,他还不太掌握这些要拐八个弯说话的皇家交流方式,于是来寻求一点指导。
宁.皇家交流大师.直叹了口气,他指了指天花板,“在敲打你。”
“在敲打我?”盛闻惊道,“为什么?”
还为什么?皇帝这种生物就是要随时随地,敲敲打打这个世界所有的人。
宁直站起身,给金满堂供货的渔夫今天送来几条柔鱼,他端起锅子烧起一锅开水。
“不要把话说到一半就突然开始做饭啊!”盛闻无奈,跟在一边往炉子里丢小木块。
在古代,人们不太能分辨鱿鱼和乌贼,因此统一称为“乌鲗”,直到明清时期还会把章鱼和鱿鱼混称。
我们现在吃的鱿鱼大多有两种,一种是叫做“枪乌贼”的鱿鱼,这种需要船只去远海捕捉,最适合做鱿鱼干鱿鱼丝。
而另一种小一些的鱿鱼在沿海也捕捉的到,还被满清列为海中八珍之一。
因此食用鱿鱼这事,其实在我国古代源远流长。
鱿鱼身躯绵软,不像乌贼腹内有硬骨,宋代罗愿在《尔雅翼》一书中,特地解释道:“其无骨者名柔鱼。”
宁直拿起一把尖刀掂了掂,几下将鱿鱼切成十字花刀,丢进沸水里数息间便成了卷。
控水,将另一只锅置旺火上,倒油,烧十成热后,将鱿鱼入油锅中,爆炒。
在锅里的油噼里啪啦爆出来的杂乱声中,宁直道,“那位叫了梅贵妃和你一起听,显然她来的比你早,说明这事那位已经和梅贵妃聊过一次了。”
“甚至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这事是梅贵妃替廖建柏求来的。”
“不管怎样,最后定下廖建柏主理此事,已经是他们二人的共识了。”
宁直转了转眼珠,“你早朝上是不是和丞相碰过面了?”
“碰过了。”盛闻答,“那是我大舅,碰了面不说话像话吗?”
“你突然连续接触卫家的二位,让皇帝有点不爽。”宁直揣度着皇帝的心思,“但他又觉得这是情理之中,别的皇子母家都得力,没道理你和舅家断绝关系。”
“但总之他还是不爽的。”宁直道,“于是他问你是否同意让丞相彻查此事。”
“我猜,如果你回答同意,他就会大发雷霆,但最后还是会捏着鼻子让你和丞相一起去陈州赈灾。”
“去陈州?”盛闻拿着厨房里用来做菜的桃子,吧唧吧唧地嚼着,“我愿意啊。”
“正是。”宁直道,“他也知道这是个给皇子名声镀金的好机会,但现在你把他准备给你的机会又推开了,他有点爽又有点不爽。”
“他左右手…不,左右脑互搏啊?”盛闻差点被桃子丰沛的汁水呛到,他猛地咳嗽了好几下。
“他让你写的圣旨,你知道会发到谁手里吧。”宁直道,“你猜丞相和廖建柏能不能一眼看出这次圣旨的字不是出于秉笔太监之手?然后能不能查出这是你的字?”
“丞相看到你写的圣旨怎么想?廖建柏看到你写的圣旨又会怎么想?”
“之后就更…了。”宁直叹了口气,“他都快直接跳到你脸上问你嫉不嫉妒老四了,你回答让老四去修书?”
“那玩意没个十年二十年的能修的完吗?又苦又累,最后还落不到什么名声。”
宁直往声音减小的锅里扔了一把香菇和切好的鲜笋,水汽再次爆开,“你不仅要老四去修书,你还要带着所有皇子去修书?你觉得他能高兴吗?”
“我错了嘛。”盛闻偷偷对手指,“那我应该怎么办?爹会不会讨厌我?”
“你就这样吧。”宁直道,“我看他挺喜欢你的,不然你以为为什么要叫梅贵妃也在旁边听着?”
“你一个普通皇子,样样都比太子强,像话吗?”宁直把一盘爆炒鱿鱼放在盛闻面前,给他又扔了俩馒头,“吃吧。”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