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顺街陈记银楼并不是很大,不过卖的金银首饰胜在精巧,掌柜的姓方,是陈家的家生子,知道陈恕的身份,态度十分热情。
姜贞虽然是来查账的,但进门还是先把这事放到一边,不动声色地打量起店里的生意。
开春正是踏青的好时节,衣裳首饰都卖得好,银楼里人流如织,姜贞观察了一会儿,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妥。
陈恕也在一旁淡淡道:“方掌柜经营的不错。”
姜贞也点头,不过账面上每个月几百两银子的亏空也是真的,倒要好好问问方掌柜是怎么回事。
不料说起这件事,方掌柜满腹苦水,长吁短叹道:“姜小姐,你是不知我们的艰难啊……”
他环顾四周,见雅间里并没有外人,才小声说道:“自去年六月起,周侍郎府每一月都要咱们银楼送新首饰,可是每一次都不结账,小老儿也不敢不送,只能这么拖着。”
姜贞皱眉道:“那周侍郎为何如此?难道衙门不管吗?”
陈恕解释道:“周侍郎的夫人,是王首辅的孙女儿。”
方掌柜搓了搓手,无奈道:“正是,正是啊……那周夫人不过来咱们银楼买过一次首饰,周大人见她喜欢,便要我们每月都送去,可这银子又从来不给,我去讨,管家骂了我一顿,说是报官也不怕,我也是没办法啊!”
姜贞终于明白什么叫做权势压死人,天子脚下,这些人也敢罔顾王法。
不过到底得想个办法,不然这样一直下去,银楼如何耗得起。
二人在银楼待了一会儿,便回了陈府。
与来时的惬意不同,回去的路上,换姜贞心事重重。在扬州,有二爷罩着,陈家的那些产业,没人敢惹,但盛京这个一块石头扔下去能砸死三五个官员的地方,陈家是势弱的那一个。
她要如何解决呢?
姜贞沉思着,陈恕本想给她出主意,但他敏锐地察觉,贞贞除了忧虑之外,眼中还有蓬勃的兴致,于是轻轻勾唇,并没有打断她的思索。
回到陈府,姜贞先让陈恕回去歇息,在他开口之前,先抢话道:“恕哥哥,我想自己解决这件事,跟着二夫人学了这么久,我也不是好拿捏的。”
陈恕颔首,摸摸她的发钗,“那好,你若有什么要帮忙的,就来找我,这几日我歇息,墨竹就留给你使唤,这京里他已经摸熟了。”
姜贞回到自己的屋子,决定先去打探打探周侍郎和周夫人,她不能以权压人,只能想想别的法子。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姜贞想了想,唤来墨竹和红杏,让他们去打听消息。
“不拘是什么事,只要是同周侍郎和周夫人有关的,都回来告诉我。”
墨竹自小性格就圆滑,红杏也是个开朗的,二人各自出府去了半日,晚上就带回来不少有用的消息。
墨竹先说道:“小的听说,周大人十分惧内,周夫人出身高贵,当初择婿时可是闹得满城风雨,周大人费了好不容易才娶到周夫人,于是自然是对夫人言听计从。”
红杏小声地道:“不过周夫人算不上好看,虽是嫡女,但容貌和才华都比不过她的庶妹,奴婢听说,周夫人的那位庶妹,因为自小就生的好,被太后娘娘养在宫里,将来是要嫁给太子的。”
姜贞吃了一惊,一是没想到短短半日,二人就打听到这么多事,看来这周家夫妻也是盛京的风云人物,二来,也是惊讶周夫人出身如此高贵,竟还会做出拖欠银子的事。
正想着,红杏在一旁小声嘀咕道:“小姐,奴婢还听说,周夫人并不是只欠了咱们家的银子,盛京许多成衣铺、胭脂铺都是如此,周夫人喜欢独一无二的首饰衣物,常常在店里就同别的客人争吵起来,掌柜们都不敢说什么呢。”
姜贞想了片刻,忽然有了主意。
她取出新年时陈恕送的那块碧玺,又让红杏取来纸墨,飞快地画出一支簪子的图样,把碧玺和图纸交给墨竹道:“尽快交到方掌柜手中,让他依着这图纸,做一只簪子,下次去周府,我跟他一同去。”
等待簪子的时日中,姜贞也没有闲着。
她迅速找出二房这回送来的节礼中的绸缎布料,照着江南时兴的样式,让红杏帮忙做了一身衣裳。
同陈恕出门那日,姜贞观察过盛京城中的姑娘们的穿着打扮,因为靠近北边,因此女子们的衣物也是北方样式,比起南方,更加的洒脱大胆,讲究布料的华贵,而不是裁剪的精致,盛京城的姑娘们爱骑马,因此下裙更短,衣袖也更紧窄。
而江南流行的广袖长裙,在这边几乎没有见着。
新奇的东西,不更能引起人的独占欲吗?
姜贞打定主意要让那位周夫人见她的第一眼,就被惊艳到。
方掌柜的动作很快,三日后,簪子就做好了,银楼师傅的手艺好,一块碧玺,只用了一小块做簪子,多余的边角料也没有浪费,做成了一对耳坠,方掌柜让人一并送了过来。
墨竹带话道:“掌柜的说,下次去周府送货是初三,到时他来接您。”
姜贞轻轻点头,让红杏拿了个荷包给墨竹,笑道:“这两日辛苦你帮我跑腿了,回去好好歇着,也替我谢谢你家少爷。”
墨竹哪敢收她的礼,推让了几遍,红杏狡黠一笑,硬塞在他手里,让小丫鬟将他请了出去。
回到少爷院子里,墨竹将荷包交给主子,诚惶诚恐道:“少爷,这是姜姑娘给的赏赐,小的不敢收,都拿来给您吧。”
陈恕打开一看,见荷包里是十来颗银豆子,鼓鼓囊囊的,少说也有二十两银子,淡淡道:“无事,她给你的就收着。”
他屈指扣桌,轻声问道:“这两日她在做什么?”
小姑娘忙着铺子里的事,饭也不好好用,时常见不到人。
墨竹将姜贞让他做的事一一说了,“姜姑娘让小的打探了周家的消息,又让小的拿碧玺去做了首饰,方才回来,见她和红杏在做衣裳。”
陈恕弯了弯唇,“原是如此。”
他猜到了姜贞要做什么,墨竹却十分好奇,只等着主子替他解惑,但陈恕说完之后,便没有多的话了,闲适地坐下品茗读书。
*
在姜贞赴周府之前,还有一件大事。
二月二十八日,会试放榜。
陈恕对此并不紧张,但陈明德和杨氏俨然是将心提到了喉咙里,天还没亮,就派人去贡院门前蹲守。
姜贞一大早也起来了,同陈家大房所有人坐在堂屋里,等着消息。
不多时,打探消息的下人便手忙脚乱地奔回来了,脸上是抑制不住的笑容,一边跑,一边振臂高呼道:“中了中了,二少爷中了!”
堂屋中众人皆站起身,姜贞忙笑着去找陈恕的身影,只见他眸中盛着淡淡的笑意,似乎对这样的结果并不意外。
等那下人奔进来,陈明德忙问道:“如何?是多少名?”
不怪他问的这样仔细,虽然都是进士,但三甲只能算同进士,虽然此时都是贡士,还未分出前三甲,但后面的人无论殿试如何出彩,那也是没机会的。
下人猛喘了几口气,立起两根手指道:“二少爷十分厉害,只比会元第一名,是第二呢!”
陈明德听了,脸上的笑如何也放不下,这下可好,无论如何,二甲是逃不掉了,杨氏感知到丈夫的喜悦,也附和道:“这回可好了,也不枉恕哥儿多年来的辛苦,全了咱们长辈们的心愿。”
说得好似她真心替陈恕高兴一般。
不过场面话还是要说的圆满的,陈明德拍着陈恕的肩膀,亲热地感慨,“小辈中,大伯从小就看中你会读书,恕哥儿,这回可真给咱们陈家争气!若你太爷爷泉下有知,也定会感到欣慰!”
陈恕不喜他提到太爷爷,于是笑得十分疏离,“大伯言重了。”
杨氏原也想附和两句,但陈恕脸色淡淡的,她对着他平静的脸,只能把话憋回去。
陈明德也不在意陈恕的冷淡,吩咐下人去厨房,说晚上要设宴好好庆祝,大房的几个子女平时对陈恕都不冷不热的,此时也带着笑凑过来同他说话,陈恕懒得应付,只说要回去温书准备殿试,借机离开了。
顺手还带走了姜贞。
二人好不容易有了独处的时间,缓步在游廊上,陈恕只盼望这步子再慢点。
姜贞笑盈盈地祝贺道:“恕哥哥,恭喜你呀,我就知道你一定能中呢。”
今日暖和,她穿了件鹅黄色的小袄,下面是白色的柔绢长裙,风一吹,裙角就围着他绕。
陈恕和声道:“还要多谢贞贞呢。”
姜贞“咦”了一声,“谢我做什么?”
陈恕脸色越发柔和,望着她明澈的眼,笑道:“多谢贞贞陪着我,若你不在,我徒增牵挂。”
这俨然已经是情话了,落后几步的红杏和墨竹听了,都在皱着脸忍笑,姜贞脸一红,差点想跳起来捂他的嘴。
真是的,怎么能在别人面前说这些话!
姜贞斜睨他一眼,不过并没有多少气势,脸带红晕的样子,倒像是在撒娇。
陈恕背在身后的手微微一动,暗叹这里人多眼杂,不然就能偷偷牵她的手。
不过也好,陈恕轻轻牵唇。
这回中了进士,就能娶她过门了。
莫急。
他盯着她绯红的脸,炙热的目光让姜贞脑袋都要垂到胸口去。
他最会的就是养气功夫,慢慢等,总之这只小黄鹂已经飞进他窗子里了,再也跑不掉了。
我回来啦,在走亲戚的空隙里码字,也是尽力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3章 妙计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