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
贺水星写得很顺,她敲完最后一个字,看了一遍行文内容,觉得可以了就发给了姜云棠。
过了一会儿,姜云棠给她回来消息:
[行,没什么问题。]
又这样忙了一个周,这天晚上贺水星正在上课,猝不及防接到了姜云棠打来的电话。
“明天我们去采访一个村里的核桃和板栗的种植情况。”
“哦,明天周一嘛,肯定得上天班。”她开了免提,边说边做着练习题。
“我一会儿把报题发给你,你列个采访提纲。”
“来这么久了,也该自己操作一番了。”姜云棠的声音从电话那端传来,“明天采访的时候由你自己动用设备拍摄。”
“哈?”
贺水星蓦地停下手中的笔,一脸懵圈,反应慢了一拍,带着几分诧异,问道,“谁?我吗?”
“你没听错,确实是你来负责采访拍摄。”
“这有很大问题啊,”她只想之后写写稿子,剪剪视频并不想要扛着摄像机到处拍啊,她再三确认道,“真的要我拍吗,不再考虑下吗?”
“相信我,你不会把事情搞砸的。”对方带着赞赏语气的声音传来,“而且你都跟着采访了这么多次这方面的内容,也该很得心应手了才对。”
“话是这样说,但我没有一次是单独出过任务的啊。”
“让你上你就上,要是别的报题就算了,在村民丰收增收方面跟着一起采访了一个多月,你有那个能力。”
她眉头微蹙,思索片刻,回道,“那行,那我试试看。”
“放心吧,我到时候在一旁看着呢。”将这事定下,姜云棠说,“那行,先这样。”
贺水星看着已经挂断了的电话,思考明天的采访任务。
坐在电脑旁的吴涵停下按着鼠标的手,在旁边笑着问说,“明天的采访你指导老师准备让你来啊?”
她点点头,脸上称不上是高兴的表情,说,“是这样,太突然了。就这样和我说了,没有一丁点的提示准备,。”
“你中大奖了水星!”田静花做着最后一个鸽子式的拉伸,转头对她说。
“这个大奖太让我受宠若惊啦!”
谁家实习生真的要动手实操啊?她只是想跟在姜云棠后面写写稿子搞搞后期顺利拿到实习成绩而已啊。
“你快把采访提纲给写好,明天回来后跟我们说说亲自实操是什么感觉。”田静花站起来,伸手拍拍她的肩,“加油,明天我们也还要去实习呢!”
对于姜云棠让自己负责明天的采访这件事,贺水星虽然还有疑惑但还是认真地准备了。
青莲市融媒体中心。
“来这么早实习啊?”值班室的大爷看见贺水星站在门口,开门放行。
贺水星向大爷打了个招呼,然后说,“哎,一会儿得和指导老师出任务。”
她来到记者部办公室,姜云棠正在开储物柜拿设备。她喊了一声,姜云棠转头看了一眼她,眼前的人比起之前一副蔫哒哒的模样。
“没睡好?怎么蔫蔫的?”姜云棠想到今天的采访,心下有几分了然,“还是说一会儿的采访有压力?”
“当然会有压力啊,这可是我第一次动手实操。”
“那怎么样,准备好了吗?”
“采访提纲拟好了。”她点点头,有些苦恼,说,“不过我们要采访的是两种产业的种植的话,今天岂不是要很久才回来。”
“今天的话应该、可能会晚点回来,因为要拍摄很多素材。”
“……呃,为了下班,那我尽量早点结束拍摄工作。”
“那就行,走吧,”姜云棠对她笑了笑,保证道,“放心吧,到时候我会在一旁看着你的。”
贺水星哦了一声点头示意,然后接过她手里的摄像机一起下了楼。
车子行驶了一个多小时,到了一会儿采访的目的地——百蔺村,司机大姐特意放慢了车子的行驶速度,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随即在贺水星眼前铺展开来。
道路两旁没有种着像玉米、高粱一类的农作物采收完成后留下的茎杆,而是一片望不到边的栗子林。
栗子树也不是贺水星在老家的山上见到的那种树干十多米高、树冠宽阔的类型,而是两米多高,应该是嫁接的矮化型品种,茂密的林叶间挂着沉甸甸的硕大刺球,属于板栗清甜的果香味就萦绕在鼻尖。
贺水星不禁深深吸了一口阳光中的板栗甜香,眯着眼对姜云棠说,“云棠姐,你闻到了没,好香的板栗味道,闻起来甜丝丝的。”
“嗯,风吹过来,香味更明显了。”姜云棠嗯了一声,笑着对她说道,“这就是一会儿你要拍摄的素材。”
“我们这里没有其他用来增收的经济作物。”前排司机大姐和两人闲聊,说道,“稻谷是种来自家吃的,板栗和核桃种植产业才是大家的经济支柱产业。”
贺水星顿时了然,“原来是这样,怪不得在路上都没见到有土地种植玉米、高粱、烤烟这类的农作物。”
“这么看来村里的板栗种植和核桃种植发展的很好。”
“嗯,确实是这样。”她注视着前方,小心地开着车前行,一边又回道,“早些年的时候,我们这里没发展什么特色产业,大多数人都是在外面务工之类的,经济发展很落后。”
“后来我们村里调来驻村书记,发现了山上的核桃树、板栗树,觉得这是村子脱贫发展的新方向,就带领大家一起引进品种开始种树。”
“这个过程肯定很艰辛吧,从无到有,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可不是嘛,要从树苗到成树,再到挂果、丰产,也花了好几年,我记得第一次丰收的那年,有不少村里的老人热泪盈眶。”
司机大姐和两人说起这些年产业的发展、村子的变化、人们的生活,笑容满面,话语间满是溢出的幸福。
过了十多分钟,车子稳稳地停在了村室门口,两人下了车跟着司机大姐往里走去。
“王书记,”她敲了敲门,对着里面的人说,“今天来采访的两位记着到了。”
“欢迎欢迎,快里面请。”坐在电脑前的女士闻言,站起身来,热情地将两人迎进来,然后转身去饮水处接了水泡了茶给两人端过来。
贺水星小心地打量起对方来,对方大概四十岁上下的年纪,不同于在车上时司机大姐所谈到的行事果断,衣着朴素大方,笑容亲切,待人热忱,这是她见到对方时的直观感受。
“坐了老半天车,喝口茶吧。”
“谢谢。”接过对方递来的茶,两人礼貌地道谢。
“之前听张姐说,您驻村好些年了。”姜云棠放下手里的杯子,对她说,“村里的变化是您看着过来的,这一天得忙不少工作吧。”
“我在这里已经是第七个年头了。”对方笑道,“其实都算不上工作了,就跟平时一样吃饭睡觉,都成我的生活习惯了。”
“那确实是挺久的了。”
杯里的茶喝得差不多了,贺水星说道,“这段时间正是种植园里忙碌的采收期,不知道现在是不是已经开始采摘了呢?”
“有的有的,一大早村里就有一大批人在板栗园和核桃园里进行采摘、装运。”对方微微颔首,又问两人,“现在就去种植园里看看?”
“差不多了,那现在就去园里吧。”姜云棠两人带上设备和对方一起出了村室,向板栗种植园走去。
走进板栗种植园里,土埂上一行行的板栗树高低错落,黄绿的渐变色染满树身,与照射下来的阳光碰了个满怀。
树枝上浑身是刺的栗苞由青转黄,滚圆肥硕,有的甚至裂开了一道口子,露出里面饱满而有光泽的板栗仁。
只见果农阿姨们拿上棍子一敲,板栗仁便扑楞楞地坠落到地上。阿姨大叔们手法娴熟地避开满是刺的栗苞,将地上的板栗仁准确捡起放进竹筐中,忙得不亦乐乎。
“‘七月杨桃八月楂,九月栗子笑哈哈。’,”贺水星环视了一下园内,然后笑着和王书记说道,“看来今年村里的栗子大丰收了,我看大家都快忙不过来了。”
对方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说,“大家勤勤恳恳的忙活着,管理得当,今年的产量是比上一年更好。”
“村子发展越来越好了,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有显著提高。”姜云棠说道。
来的路上路过不少人家,几乎是两户一架小轿车的配置,屋子看起来也修建的很宽敞。
“书记,你来了。”几名正在捡板栗装的果农大姐向她打招呼,一个大姐从竹筐中抓了一大把板栗递给她,“刚打下来的,剥开个头大颗得很,尝尝!”
“好,谢谢!都装了这么多了,看着得有一百多斤了吧。”
“可不是,今年产量比去年还要好嘞!我们才来一个多小时就已经装了很多了。”
“好好好,那大家继续忙啊,我带两位记着转转。”王书记笑着和她们说完,又将手里的板栗分给两人,“我们种的都是油栗,生吃脆甜,熟吃粉糯香甜,两位也尝尝。”
“我倒是知道有‘入秋食板栗、健胃又补脾’的说法。”
姜云棠接过道了声谢,然后垂眼看向手中的板栗仁,粒粒饱满,色泽鲜亮。她剥开一颗,说,“板栗富含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适量食用一些板栗能够起到养胃健脾的功效。”
“板栗吃法多样,除了生吃、水煮、糖炒,还有炖汤、烧肉、做糕点等吃法,”王书记带着两人继续往前走,“不过俗话说‘三个板栗一副药’,还是要适量食用,不宜多吃。
“确实是这样,像一些长期脾胃虚弱的人要少吃、慎吃,不然可能会积食不消化。”贺水星点头,说,“而且还要避免一些像牛羊鱼之类的食物和板栗一起食用,这些食物和板栗同食的话可能会导致上火、腹胀呕吐、消化不良等身体不适。”
莫约是觉得两人来之前有了解过相关的的内容,这一会儿聊下来,王书记对两人观感很是不错。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