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水星看着对方越聊越有兴致,和姜云棠眨眨眼,示意自己准备去拍摄了,便扛着设备溜了。
姜云棠看着贺水星忙不迭地拿上设备到另一边去了,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那位小记者是实习生吧?”王书记笑着说道。
“是的,学校安排来单位实习的毕业生。”
“那看来对方学习还不错,都可以自己来采访了。”
“是挺不错的,”姜云棠带着有几分自豪,笑着说,“就是实操经验太少,我这次准备让她练练,积累经验。”
“刚来嘛,多实习实习就好了。”
那边贺水星架好机位,开始拍了起来。不算之前那几次在单位练习过的,这是她第一次使用摄像机,不用手扛只用脚架的固定机位拍得倒是顺利,就是得连提带扛地四处转着拍。
许是看她身量小小的、年龄也不大,让人想到了自己的孩子,看着她扛着和自己差不多高的拍摄设备有几分“艰辛”,惹得几个正在用棍子打敲栗子树枝丫的阿姨冲她笑着喊道,“小记者让开一点哦,不然怕刺扎着你咯!”
“哎,好!”她边将设备挪远一点边扬起笑脸回道。
“我们的栗子新鲜得很,吃起来脆甜脆甜的。那边编筐里的栗子小记者你不要客气拿来吃啊,我们村里别的没有就是板栗核桃多!”
“哎!好!”
拍了半天,贺水星各种角度、景别来了一遍,将园里采收板栗的场景尽数拍完,去了姜云棠身边。
“云棠姐,”她低声道,“板栗园这边的采收情况拍完了。不是还有个核桃采收要拍吗,采访一会儿做哈?”
“对,两个结合着一起写,我之前看了你写的采访提纲,就按那个来。”
姜云棠说完又对王书记说,“那我们现在去看看核桃种植园那边的采收情况吧。”
“行,我们这边走。”
王书记带着两人出了板栗种植园又往核桃种植园去。
又走了十多分钟,几人走进另一种植园里,放眼望去,核桃树排成行向后展去,犹如一道绿色屏障。
核桃树的枝丫在阳光的照耀下随风摆动。树影斑驳间,闪着翠绿色的核桃颗颗饱满圆润,沉甸甸地轻轻摇曳在枝头。
果农们正在树下打核桃、捡核桃、剥核桃、装运核桃,井然有序间伴随着大家的欢声笑语。
“没想到这边人这么多哈,我还以为在之前的板栗园里人就已经够多的了,核桃林里人好像更多。”贺水星看了一眼四周,忙绿的身影在树林间穿梭着。
王书记笑着回道,“我们村里的人口其实挺多的,而且后来种植产业发展起来后,在外的好些人也一并回来了,大家齐心协力努力将村子发展得更好。”
姜云棠说,“我看大家一起打核桃还挺热闹啊。”
“核桃不像板栗那样长满了刺,两位要不要体验一下打核桃?”
“我看大家都快忙不过来了,会不会耽误大家时间。”
“不妨事儿,核桃就挂在树上,不影响采收。”
“那行,我去体验体验打核桃,水星你想去吗?”姜云棠有些跃跃欲试,转头看向身边的贺水星,问道,“还是你要继续拍摄?”
“我吗?”贺水星贼溜溜地转了几下眼珠,回道,“为了早些下班,我还是继续拍摄好了,不过云棠姐你要出境的话,我会好好认真拍摄的。”
“就你机灵!”姜云棠扬了扬嘴角,和王书记加入打核桃的行列当中。
核桃林中隔两三棵树的位置有三五村民围坐在一起,手法娴熟地将竹筐里打下来的核桃一个个拿出来,剥开青色的外壳,再装进打包袋里运到地势开阔的地方装上车准备运回去。
园内的核桃树并不高,不用爬上树去,站在树下用杆就能轻松够着。
姜云棠从旁边的村民手中接过一根长杆,挑好要打的核桃位置,瞄准,先是往上一挑然后使劲向下一敲一打,枝丫上的挨着的一串核桃便咕噜噜地掉了下来。
“记者同志好准头!”一位正在给核桃剥壳的果农大哥说,“这一杆就给全部打落下来了。”
“还行,没有手生哈。”
姜云棠说完又瞄准位置打了一杆子,五六个圆滚滚的核桃顿时落下滚到了她的脚边。又打了一小会儿,将长杆还给刚刚的那名果农后,她将落到地上的核桃捡到手里捧起来,走到王书记旁边放在竹筐中,然后坐下,带上手套用工具把核桃青皮剥下来,一枚枚裹着脆壳小果就剥好了。
“这核桃还挺好剥开的,壳很薄。”她拿一个在手中使劲一捏壳就破了,露出泛白的核桃仁。
“对对对,我们这里种植的核桃是脆壳的品种,”王书记在一旁边剥壳边说道,“不仅容易剥开,树也不高,站在树下就能进行采收工作,这样就避免了一些完全隐患。”
“之前在那边的栗子园,相较于山上的野生栗子树来说,我看那里边的栗子树也是比较矮的。”之前在栗子园里看到的栗子树也不过只有两三米的高度,比这边的核桃树还矮一截。
“对的对的,我们种植的这种矮化的品种,一方面是它的产量高,耐寒也耐旱,便于管理、采收。”王书记回道,“另一方面可以预防一些安全隐患,比如避免了采收时栗苞对人身造成的伤害、核桃树高处有不小心打滑掉下来的危险。”
“这样确实是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姜云棠点头,“千好万好也好不过自己的身体,自身安全最重要。”
摄像机的电源还很充足,贺水星仍是带着摄像机各处拍着,用长杆打核桃、动手剥核桃皮、装核桃等场景的远、全、中、近、特的景别一条龙服务都来了个遍,还拍了很多空镜头。
就这样拍了好一会儿过后,她连提带扛地将设备往姜云棠那边带去。
“云棠姐,我拍完啦!”阳光不烈,但她额头冒出了微微汗珠。心想还好不是很晒,不然就完蛋咯。
“拍完了?给你的奖励。”姜云棠将剥好的一小把核桃仁递给她,笑着说,“休息几分钟,接着做采访。”
“原来扛着设备到处拍是一件很费体力的事情。”她有些气喘吁吁说道,“明明我俩身高差不多,之前看你拍摄的时候,手里的设备扛起来好像很轻松的样子。”
感觉特别废胳膊,也特别费腿,她琢磨这今天回去后明天早上怕是不能按时起床。
“看来还是要多练练。”姜云棠轻笑出声,“多拍多练,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能抗设备是基础咯。”
“不想动,实在不想动。”她吃着手里的核桃仁,入口脆甜,她砸吧砸吧嘴,有些意犹未尽,一小把不够吃啊。
“好了,别贫了。准备采访吧。”姜云棠说,“这次我来给你递话筒。”
“不用像之前一样,你看着画面我来递话筒吗?”
“这次让你体验体验站在摄像机面前看着采访画面是什么感受。”
姜云棠站起身来,对王书记笑着说,“书记麻烦您来这边,我们给你做个采访。”
“好的好的。”
几人走到旁边的一棵核桃树下站着,贺水星从摄像机显示屏里看着绿色的背景、挺拔板正的身姿,这个位置正好,不至于因为阳光的原因使得画面过曝。
“书记,我们一会儿问你几个关于村里板栗和核桃种植、采收的问题啊。”姜云棠接过话筒,对她说,“一会儿不用紧张,放轻松哈。”
“紧张倒是不紧张,就是不习惯面对镜头。”对方整理了一下衣领又扯了扯衣角,让整个人看起来显得挺拔板正,“这样怎么样,还可以吗?”
“可以的可以的,这样就好了,准备好了就开始了哈。。”贺水星对她说,“对了,书记一会儿不要看着我这边的镜头啊,看着我老师那边说啊。”
“好的,开始吧。”
“刚刚我们走了两个不同的种植园,大家都忙着采收板栗和核桃哈,”贺水星问道,“那首先请您给我们说说板栗、核桃的种植情况、采收情况。像种植的品种、全村一共有多少种植面积?现在正值盛采期,产量如何一类的?”
“首先呢,因为板栗和核桃种植差不多就是我们村里的经济支柱产业,所以我们百蔺村差不多有三千五百亩的种植面积用来发展板栗、核桃种植产业,其中板栗种植占两千亩,核桃种植占一千五百亩。”
“主要的种植品种是油栗和脆皮核桃,油栗的话耐寒耐旱抗病性强,口感佳产量也高,核桃的话,壳薄好剥开,果仁饱满营养丰富。”
说起自己亲身参与的果树种植,王书记侃侃而谈。
“两种都种的是矮化树种,一方面便于管理、采收,另一方面的话可以不用爬上树直接站在树下用长杆就可以进行采摘,避免了一定的危险。”
“现在正值盛采期,每天都有不少人进行采收工作。今年是丰产第二年,加上雨水、日照等环境因素,预计今年核桃总产量有九十万斤,板栗总产量可达四百万斤。预计总产值在四千万左右。”
贺水星继续问道:“一年有这么多的板栗、核桃产量,大家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销售的呢?”
“我们通过‘党建引领 合作社 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进行售卖。有网络店铺运营、网络直播带货、游客采摘、与供销商签订订单等,深受顾客喜爱,销量很好。”
“从板栗园到核桃林,我有看到有一些游客穿着的人和大家一起打板栗、打核桃。”贺水星笑了笑,问,“我们的板栗核桃是一年一收,那等到采收工作结束,对园里闲置的土地有什么计划和打算吗?”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