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科幻灵异 > 她的领航员 > 第29章 北极点冰封

第29章 北极点冰封

模拟舱内,空气略显干燥,绿色、黄色、蓝色的指示灯规律地闪烁。风起和阿娜尔穿着标准训练服,端坐在座椅上,进行着每天的模拟训练。

这是最新的模拟操作台,一比一复刻她们将要乘坐的航天器,“曙光号”。

“在真正上天前,你们要熟悉本次任务的航天器,对每一个细节都了如指掌。” 络腮胡教官站在她们身后,双手抱胸,目光锐利,发出了下一个指令:“舱内压力调节系统,检查数值。”

阿娜尔快速确认道:“数值正常。”

“下一项,能源供应模式切换。”

风起干脆利落地关闭了现行模式,流畅地切换到独立模式。操作一气呵成,没有丝毫迟疑。

教官微微颔首:“接下来,探测器姿态调整。数值在屏幕上。”

风起看向屏幕。一个个参数化成她手下的微操。输完所有参数,她的手指停在操作台的确认键上,却迟迟没有按下。

仪表盘上,代表一号探测器的数据开始出现偏差。

教官走过来。

“风起!”阿娜尔低声提醒。

风起猛然回神,快速按下确认键。屏幕上的数据瞬间回归正常。

络腮胡教官停在她们身后,双手压在椅背上,“都给我注意力集中了,下一项——”

走出模拟舱,阿娜尔摘下手套,随手扔进回收箱,边走边看向风起,“你刚才不对劲哦,风起,怎么了吗?“

“没什么,只是不小心走神了。”

“是没有睡好吗?”阿娜尔走到风起前面,担忧地看向风起,“你今天脸色也不太好。”

风起摇摇头,“可能是……担心第一批起爆装置的着陆吧。”

“哎?这可不是我们需要操心的呀,有指挥部和地面支持呢,今天我们只要看着就好了。”

风起点点头。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她想。

“快走吧。”阿娜尔抬手看了看时间,“再半个小时就该开始着陆了,我可不想错过。”

指挥中心内,大屏幕上显示着复杂的轨道模拟图,“烛龙”的模拟图像占据了半个屏幕。

总指挥坐在指挥席最前方,“美国那边怎么说?成功进入轨道了吗?”

任组长点头,“确认了,最新坐标正在传输。”

随着他的话,大屏幕上,代表猎鹰重型运载火箭的红色小点出现在“烛龙”旁边。

“三个月啊,终于是飞到了。”任组长感叹一声。

“不错,就看今天了。可惜了,我们能做的决定不多。”总指挥站起身,目光扫过大厅中的各个关键岗位,“杜铭在哪里?”

风起和阿娜尔坐在指挥大厅右侧,和严砺,还有其他任务专家们一起。

随着总指挥的脚步,风起看到了大厅中间的杜铭。杜铭坐在任务计算终端前,双手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光标在数据界面间不断跳跃,代码、轨道参数、修正数据正在快速刷屏。

他的表情严肃,肩膀的手臂都呈现一种紧绷的姿态。

程昊坐在他的旁边,这时候站起身汇报道:“第一枚着陆装置在四分钟前释放了。”

全场一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大屏幕。一小小的个绿色光点脱离火箭轨道,向着“烛龙”飞去。光点微微闪烁,代表着它正在自主调整姿态,进入测绘轨道。

“第一枚着陆装置有最充分的时间,会先将整个‘烛龙’从南极到北极扫描一遍。” 严砺低声补充,“我听说,这次要先验证一个猜想。”

“什么猜想?”阿娜尔也压低了声音。

“冰层。”严砺和风起同时开口。

“你也听说了?”严砺看向风起。

风起点点头,“我希望着陆不会被影响。”

“冰层会有什么影响?”

“会打滑呗。”严砺耸肩。

“会无法着陆,甚至损坏起爆装置。”风起沉声道。

“着陆装置进入测绘轨道。”电子提示音响起。

绿色光点沿着计算好的轨道滑行,扫描仪发出的信号波逐层穿透“烛龙”的表面,反馈回来的数据被实时翻译成可视化的地形模型。

“扫描结果正在传输过来。” 程昊在终端上敲击几下,屏幕上的数据跟着开始刷新。

“这是哪里?”阿娜尔轻声问。

“是赤道。”

赤道的高分辨率雷达成像展开,不规则的地表逐渐显现出来。风起转头看去,地质专家组开始了分析和讨论。

“看起来很崎岖啊。”阿娜尔小声说。

“的确,像我从飞机上看到的丘陵地区。”严砺赞同道。

“你飞过哪里?”

“大半个中国吧,主要在东南沿海。”

地质专家组组长站起来汇报,“根据我们现有的数据,‘烛龙’的赤道地带,表面高低落差很大,超出我们原本的预期。有明显的陨石坑和裂缝地带,初步推断是因为长期受到小型天体撞击。”

“怎么没给它撞碎呢?”阿娜尔吐槽道,“裂缝太多的话,着陆风险会增加吧?”

“的确,第一个点就这么差。”严砺接上话,“那个沟状的是什么?”

随着他的提问,地质分析组方向传来一阵骚动,“是冲刷沟槽,赤道地带存在水流痕迹。”

“确定是水流痕迹?”

“是的,这种分支状分布,非常典型。”地质专家语气激动:“虽然没有液态水,但是这证明‘烛龙’上曾经有过短暂的水流。这个资料太难得了!”

有水的话,是不是就有可能有冰层了?风起继续看着屏幕,南极的图像也开始显示了。

南极点的地形相对平坦。

可地表之下,一条深色的裂隙清晰地映入众人眼帘。

这是什么?

红色警告信息已经跳了出来:地层结构异常,密度分布出现断层。

更多的数据被分析出来,南极点检测到地下空腔。

“如果在上方着陆,有可能会引发局部塌陷。 ”总指挥站起身,“空腔和原定着陆点距离多少?”

“五公里。”杜铭确认道:“我们可以继续使用原定着陆点。”

“好。在现定着陆点周围,找一个备选着陆点。”

“看起来南极还不错哎。不磕磕巴巴,也没有你们两个担心的冰层。”阿娜尔松了一口气。

风起点点头,这就是成功了大半了吧?可她转眼瞥见杜铭神色严肃,右手握拳放在腿上。

是这个结果不好?

可南极点的地形相对平坦,没有明显的冰层信号,就算是地下空洞,也远离预定着陆点。

有哪里不对吗?

她突然想起来,杜铭之前说,他确认了“烛龙”上有冰层。

虽然她不知道是怎么确认的,但如果南极点什么都没有,是不是就说明,所有的冰层都聚集在北极点?

她的目光不自觉移向杜铭。杜铭的身体微微前倾,仿佛整个人都绷在一根看不见的弦上。

南极到北极点,花了更长的时间。毕竟“烛龙”的直径接近13公里,有两个海南美兰机场加起来那么大。

风起看着屏幕上逐渐展开的北极点地形,那是一个环形盆地。

不好的预感越来越强烈。

“检测到冰层覆盖。” 地质分析员的声音在指挥中心响起。

风起的心跟着一沉。

“有多厚?” 总指挥沉声问道。

计算更新,数据浮现:四点五到五米,误差正负一米。

这片冰层的影响,远比他们预想象的更严重。

杜铭预测对了。风起的目光穿过指挥大厅,正对上杜铭的。

杜铭的眼睛里没有得意,没有惊讶,只是冷静得近乎麻木。

“这是不是,不能降落啊?”阿娜尔握紧双手。

“太厚了。” 风起点点头,“如果起爆装置降落在这里,很可能无法触发稳定的地面反应。”

“地面反应?”

“对。如果降落在赤道那样的稳定岩层,地面有足够的支持力,起爆装置就能稳定嵌入地表。可如果地表是松散的碎石层,着陆装置可能会下沉,就像是你踩在沙滩上。而如果是在冰层上,冰层可能在着陆装置的重量冲击下开裂。”

“而且这么厚的冰层,很可能意味着极低温区。” 严砺补充道,“这会影响电子设备和起爆系统的运作。”

“所以说,我们不能在北极点布置起爆装置了吗?那可怎么办呀?”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仓鼠后备军

今日有囍

小欢喜:成长系统

我靠线人系统在刑侦文里当热心市民

我的恋爱指数要满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