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清晨,鸟雀轻啼,松爽惬心。
蓝锦手下轻柔,轻拢慢捻。
彷佛捧着送财童子的两腮一样碾着豆沙,为娘娘庙踏青要带的五彩花糕做准备。
豆沙香甜细腻,不是红小豆自己的功劳,要和上油,掺上多多的白糖。
“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
虽不是腊月二十四,也没有灶王爷为她停留。
但是拿甘甜细美的豆沙糕团,去祭娘娘庙的好心菩萨,总也不算辱没了吧!
愿诸方神佛,不论是哪一个,路过的远行的,别嫌她临时抱佛脚,保佑她好运吧。
不提防手腕上抹了一道红豆沙,蓝锦一凝神,终于想起来了。
怎么忘记了这件顶顶重要的大隐患!
山里那个奇怪的血人,是死了,是活了?
她家的水壶,还在山洞那——不能叫别人认出来吧。
万一是江洋大盗,见了自己面孔,拿了自家东西,和她家有了牵扯怎么办?
万一是死了,有人赖成她害了人命,这又如何?
万一没死,悄悄地跟来家里,潜伏在周边,她们孤儿寡姐又独狗的,乍然怎么应付?
虽然蓝锦知道,这很可能只是按捺不住的胡思乱想,但累积的直觉又使她隐隐不安。
她忍不住想去看看,才能安心,就跟那个杀人凶手总是会回到现场的心情似的……
越想越不对了……
蓝锦叫来小秋,没有选择隐瞒,而是一五一十,如是这般地都跟她说了:
“……要是能收回来水壶,心里就像去了一块石头。”
“但是这豆沙也同样重要,霍娘子同意帮我们牵线赚钱,不好食言的。”
“所以我们兵分两路,看着豆沙的任务,就得交给小秋了。你要在家守好,千万不能离开的。”
小秋像个士兵一样,昂扬地挺起小肚子。
童真的小脸蛋上拼命做出一种严阵待命的神色,眉毛鼻子都皱作一处。
蓝锦抚平她的小脸,拍一拍她的肩膀。
犹豫了一下,叫小秋把屋门锁好,抱走了小狗。
她想,要是我有个山高水低,总得有个报信的人吧。
小狗窝在她怀里,很乖巧地不出一声,小鼻子耸动,机警地四下嗅嗅。
二人做贼一样,东爬西绕,远远地靠近了那天去的,长着花椒树的小山坳。
蓝锦并不近前,悄悄地探着。草木静谧,没有人迹。
逐渐靠近,周边也没有动静。
这才放下心来,爬到山洞前瞧瞧究竟。
拨开草丛,一捧草叶上有一个干净的空水壶,正是她家的那一个。
拿起来一看,其下还压着一枚未见过的玉坠子。
蓝锦拎着络子,对着阳光一看,瞧不出名堂,但是清透好看,是沁人心脾的碧色。
不是兵,是礼,这下蓝锦全然放松下来了——这就是“定会报答”的报答吧!
这件事翻篇得还挺快,人麻利地走了,承诺麻利地兑现了,一来一往,两清干净。
回家告诉小妹这个好消息,家里又多了一笔傍身之财呢。
虽然按她们现在的情况,并不好拿出去典当——不被当作乍富的肥肉,就被看成溜门撬锁的强人了。
可是藏在手里,未必没有用上的一天啊。
带着这种轻松的心情,姐妹俩又突发奇想,捏出许多新式样的花糕。
有她们家的小白狗,还有昨天惨死人腹的走地鸡。
蓝锦索性凑个整,捏了一排十二个生肖娃娃。
有黑芝麻馅的,花生馅的,黑芝麻花生馅的,奶黄馅的,枣泥馅的,红豆沙馅的,和绿豆沙馅的。
可把蓝锦忙坏了,琐琐碎碎,调汁拌馅,做了一整天。
不敢想象据说很爱吃的妙清师太见了它们还怎么走得动道!
没看到小秋拍手,小狗摇尾么!
蓝锦捏完了最后一朵山茶花,细心地把一篮花糕放入井中,像湃西瓜一样镇着。
把那篮子挣来的鸡蛋挑出几个煮了,几个打散,打算给自家做个简餐。
取了些姜、蒜苗洗净切末,又先拿出一两粒前儿做的泡椒,一小根红辣椒,切得碎碎的。
水煮蛋捞出过了遍凉水,逐个剥皮,在干净盘子里薄撒一层淀粉,拿根棉线把鸡蛋切成片摆上。
表面再薄撒一层,遂起锅烧油。
蓝锦用勺背小心地把鸡蛋片推到锅里。
“刺啦”一声,煮熟的蛋表面被煎出了一层薄薄的脆壳,焦黄可人。
香啊!
待到两面皆是焦脆,盛出来补点油,放入蒜末、辣椒和姜末,大火爆得香香的。
复又倒入煎好的鸡蛋片,撒盐调味,翻炒浸匀。
每一片鸡蛋都裹上了红红的辣椒和金黄的姜末,又被撒上了青蒜末,泡椒碎,和新鲜的鱼酱。
辣香、蛋香,颜色鲜艳勾人口水,正下饭!
再快手快脚地做出一个番茄豆腐鸡蛋汤。
番茄是提前炒出沙的,蛋花是像云像雾一样翩跹的,豆腐是水嫩嫩、白嘟嘟的。
汤味咸淡适宜,汤色又是清透净亮的,最后缀上一撮点睛的小葱花。
疲累了一天的三人——两人一狗——没有不被勾起来食欲的!
圆润完整的蛋黄与蛋白铺满了整盘子,带着浅褐的脆皮。
伴着红红的辣椒,炒得黄棕棕的姜蒜苗,油香诱人。
素汤热气腾腾,嫩白的豆腐藏在嫣红的浓汤下,刚露出脸就被浅黄的鸡蛋花遮在后面。
绿油油的小葱漂亮,偏还很香。
小秋在一旁盛着饭,不忘给陪姐姐探险的小狗也张罗了点吃的。
她想,你和我一样,也是家里的大功臣唷。
小秋夹了一片鸡蛋,好奇地研究了一会,才放进嘴里。
小腮帮子嚼嚼嚼,往嘴里扒了一大口米饭。
“又辣!又好吃!姐姐,你太厉害了吧。”小秋含含糊糊地大口吃着。
蓝锦嘴巴不停,只跟她对一对眼神。
“像吃一盘子荷包蛋一样!”小秋筷子不停,一口接着一口。
“识货!识货!”蓝锦满嘴蛋裹饭,得意地冲小妹一挑眉。
一筷子下去,咸香的,脆口的,油焦的,偏还掺了米饭的。
鸡蛋本身就是极鲜美的,又加上另一样的鱼鲜味,更何况还有一种辣辣的爽口。
这辣味还是复杂的,有层次的。
留在舌面的不仅有红辣椒的辣,还有腌渍了的泡椒香味,使其更加特别。
满足!蓝锦很满足!
要是花糕卖出了价格,就能做出更多好吃的菜色,忍不住期待起来了呢。
蓝锦心中的小人窝在桌子前,贼眉鼠眼地:“嘿嘿,嘿嘿……”
第二天一早,蓝锦携着篮子,拉着小妹。小妹抱着小狗,背着小筐。
几个黄鹂鸟一样的小姑娘把她们团团围住,水粉裙子的,透绿汗衫的,嫩黄头巾的。
“呀,这是什么味道啊,真香啊。”
“花糕竟然有股油香味,就跟肉似的。”
蓝锦“扑哧”一声,掀开小妹背着的背篓。
“这可不是花糕,是我们专门为大家准备的零嘴,路上吃。”
几人相携上了驴车,霍旭云已是迫不及待地滑出娘亲的手臂,钻到蓝锦姐妹身边。
“蓝姐姐,什么好东西,快给我尝尝吧。”
蓝锦捧出一杯金黄的物什——这也有巧思。
是她返回“凶杀现场”的那天,拿防身的斧子砍下的竹子。各个竹节削洗干净,正适宜外带。
矮的小盒,打开一看,正是她前些日子做的番茄酱。
“这个叫作薯条,这个叫作薯片,小娘子们尝尝看。”
蓝锦大方地往前一递,并不多做介绍,只等大家的反应。
霍旭云可并不管那许多,拿起一片扔进嘴里,“咔嚓咔嚓咔嚓”。
脆!咸香!想嗦手指!
一旁黄芙蓉鸟似的小娘子率先拈起一根薯条,在蓝锦的示意下蘸了一点番茄酱。
“好吃!从没吃过这样的酥点。”
“外面脆脆的,却又不像酥果子一样扎嘴,内芯里,还要软软的,比鸡蛋糕还软香呢。”
瞬间五六只手一拥而上。
“我爱这红酱,酸甜好味,胜过山楂许多!这酱,我能空口吃,配十个馍馍。”
蓝舞蝶一样的小娘子摇头晃脑,满满的番茄酱险些把薯条压弯了。
众人一阵哄笑。
小秋不语,只是一味地吃——她有自己独一份,正抱在怀里。
拜蓝锦刀工所赐,金黄的薯片切得薄薄的,每一片都透着油,沁满了盐味。
嚼上一口,唯有是香!唯有是脆!
薯条外酥里软,上面薄薄撒了盐粒。
怕冷了失了味道,蓝锦炸得不多,一会功夫就被席卷一空。
听了蓝锦解释,众人喟叹,又去向薯片下手。
一时间车上没有人说话,只有嚼嚼嚼——
嚼嚼嚼——
就这样到了娘娘庙,已有女尼依了日子在门口迎接,这厢奇道:
“今日可不一般,各位施主竟没了谈性,不似往日车未至山门,就听见动静了呢。”
霍旭云上前一步,把蓝锦留出来的一盒薯片递给她。
“不是我们不一般,是蓝小娘子不一般!这是素的,小师父们都尝尝?”
玄停犹豫一瞬,终究被吸引,金灿灿的,香香的!
于是她也——嚼嚼嚼,嚼嚼嚼。
这边蓝锦已由霍娘子引着与妙清师太见上了面。
甫一见花糕,她果真走不动道了,直叫人去唤自己的师姐妙华,不待蓝锦开口,已经提议:
“蓝施主,这花糕可卖?可能做更多?”
蓝锦对上霍娘子的笑眼,果然呢,却不知道会给自己开什么样的价码。
遂笑着邀请妙清:“不急,师太先尝尝看。”
这好花糕,外皮暄软却薄,因着果蔬调色有种自然清香。
内里乾坤更甚,有层叠的果仁味和芝麻香。
一口咬下去,直咬到满嘴的馅,甜香细润,充满了口腔。
妙华师太一来,果被一簇簇花花哨哨的糕团夺了目光。
她作为主持,向来要稳重,不似师妹妙清好些口腹之道。
却很知道礼佛人家看重的,簇锦攒花的彩头和名目。
更何况,看妙清的吃相,这不仅仅是样子货呢。
她清清嗓子,正要开口。
常来~
“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出自范成大《祭灶词》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湘味炒鸡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