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历史 > 王大的大明搬家之旅 > 第2章 序篇(二)回乡

第2章 序篇(二)回乡

王妍和李嫣自小便是好友,从小生活在小城川南。上大学时,王妍考上了成都的大学,毕业之后便留在了成都,在一家公司从事财务工作。而李嫣去了北方,一路深造,现在是在读博士。在萌生了“回到应天寻根之旅”的想法之后,二人计划着合适的时间一起回乡去拜访一番,看看能不能查到一丝蛛丝马迹。而春节对于忙碌的两人来说是最合适的时间。

已经是深冬了。

成都的冬天是湿冷的,很少能够见到太阳。川南小城位于四川省最南端,毗邻金沙江与云南省一江之隔。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如春阳光明媚,常年平均温度在15摄氏度左右,植被四季常青,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王妍从小生活在川南山区,冬天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晒太阳。而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腹地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川南距离成都630公里气候与成都差异较大,刚到成都上大学的时候王妍一度不能适应成都湿冷的冬天。

成都,王妍家中。

“妈,今年春节我们回川南过新年吧。想回去晒晒太阳,回村见见老朋友和亲戚们”

“好呀,还是川南的冬天最安逸”。

腊月二十八,川南县城。

“这家抄手上小学时就喜欢吃,开了二十几年了吧,味道一日既往的好。每次回来都必须吃上一碗”。

“是啊。我还记得,上小学那会儿我经常早上来你家找你,一起来吃抄手然后去上学。记得有一回,我们吃完就走了忘了付钱。一路上边走边聊,老板娘追了我们一路硬是没听见。最后在学校门口拦下了我们。哈哈,现在想起来真有趣”,李嫣边说边从筷盒里拿出一双筷子递给了王妍。

“哈哈哈哈,是的。真有趣。坐在这里好像时间从未流逝,而我们不曾长大”,王妍睁着她小小的眼睛看着李嫣,一只手放在桌上手托着下巴歪着头懒懒的伸手去接李嫣递来的筷子。

“抄手来啦。你们两个小丫头长大了,现在都难得一见了”,老板娘说着便把手中的两碗抄手放在了二人面前,然后把双手揣在胸前围腰的口袋里接着说道“一眨眼我都卖抄手23年了,从小姑娘变成了老孃孃了”。

“哪有什么老孃孃,孃孃你看起来好年轻,不知道的以为你只有30几岁呢”

“对呀。孃孃你看着好年轻。不过时间真快啊,你刚开店的时候我们才小学三年级,现在李嫣都读到博士了,我都30岁了”。

“小嘴巴真甜。读到博士那么厉害。你们都长成了又漂亮又能干的大姑娘啦。孃孃接着忙去啦,你们慢慢吃,好好尝尝孃孃的手艺变没有”

“好的,孃孃”二人异口同声的说道。

老板娘转身回到了冒着白色热气的灶台,不大的店面里坐满了人。

“老板,我要二两红汤抄手”“我要一两清汤”

........

"我们这边的习俗是年初二回村祭祖,到时候我们就可以约着一起去实地看看顺便拜访一些村中老人,看能不能从他们口中听到一些祖辈流传下来的故事”,王姸边用纸擦嘴边说道。

“我今天要去看看爷爷奶奶,我们可以去我爷爷奶奶家边陪他们打麻将边问问他们,我记得小时候我奶奶给我讲过一些李氏族中的故事,据说曾经还有宗祠”,李嫣放下手中的筷子看着王妍说道。

“好啊,说做就做,我们现在就去”

“好啊”李嫣起身掏出手机扫描挂在墙上的支付码把钱付了。王妍拿起放在凳子上的明黄色针织外衫套在身上站了起来。二人相视一笑,走出了小店。站在巷子口,二人抬头看了看天。天空湛蓝,万里无云,真是好天气。阳光有些刺眼二人连忙低下了头。“在寒冷的冬天,这样的大太阳过于明媚了,甚至都不像冬天,像夏天了”“习惯了北方的冬天,真的怀念川南冬日里的暖阳呀”......二人边聊着边向李嫣爷爷奶奶家的方向走去。

李嫣的爷爷奶奶家位于县城北边的一个老小区里,这个小区是上世纪80年代修的了,如今看起来已经有点破旧了,不过非常的干净整洁,住户多为一些老年人。小区的中间有一个小花园,花园中间有一个水池,水池里面堆着长满各种蕨类的假山,水池里面还养着一些金鱼和乌龟,在微微发黑的水里游来游去。小时候王姸和李嫣老爱在这个水池边看乌龟。

“我们去看看乌龟还在不”

“肯定在啊。你没听过王八活千年啊”

“哈哈哈哈哈,那走呀”

“别呀,还是先上楼去看爷爷奶奶,我好久没见他们了。走的时候再来看乌龟”

说完二人从大门右拐进入一栋五层高的小楼,李嫣的爷爷奶奶家住在二楼,台阶不高,毕竟二人还是年轻没几秒就到了。

李嫣用手敲了敲棕色的防盗门,“咚咚咚”

来开门的是李嫣的奶奶,已经80高龄仍然精神矍铄,一头银色短发长着一双和李嫣一样的有神的大眼睛,尽管岁月留下了痕迹,但依然看得出年轻时是一位美人儿。

“奶奶”,李嫣高兴的喊到

“宝贝儿孙女儿回来啦,快,赶紧进屋,奶奶给你准备了好多好吃的”

“还有我,王奶奶新年好,春节快乐”,王妍从李嫣身后探出一个脑袋开心得说道。

“啊呀,王妍也来啦,好久没见了,快进屋坐”

“好”,说着三人便进了屋。王妍把给二老买的牛奶和营养品放在了进门的椅子上。李嫣奶奶家跟小时候比起来没有什么变化,二老尽管都有退休金,但十分节俭。好多老物件儿都还在使用,一切都是那么熟悉。一进门的餐桌摆设还和小时候一样,一张正方形的实木八仙桌。不过由于使用时间太久了,木头都有些磨得发光了。上面搭着李嫣奶奶自己勾的白色镂空方巾,在王妍小时候这种方巾特别流行。上小学那会儿王妍来找李嫣玩儿,两人常常在这张餐桌上吃蛋炒饭。李嫣的奶奶年轻的时候是个漂亮又勤劳能干的女人,现在尽管已经80高龄了家里依然收拾得一层不染,到处整整齐齐的。而且做饭可好吃了,小时候王妍尤其爱吃她做的蛋炒饭。

客厅里,李嫣的爷爷正躺在靠近阳台的长沙发上看电视,看到李嫣和王妍走进来赶忙颤巍巍的站了起来。李嫣的爷爷退休前是一名工程师,现在已经快90岁了,几个月前刚刚做完一个手术,身体有些虚弱。

“嫣儿回来啦。王妍也来啦,好久没见了”

“是的李爷爷,好久不见,您老身体恢复得可好啊?您赶紧坐下”

“爷爷您赶紧坐下”,李嫣和王妍二人赶忙上去扶老人躺下,然后一起坐在了沙发上。

“你奶奶给你们准备了好多好吃的,开心松子、开心果都有,快拿着吃”,李嫣爷爷用手指着大理石桌面的茶几说道。茶几上堆满了各种零食,一看就知道是因为李嫣回来特意去准备的。

“好的爷爷”

“你们喜欢的沙糖桔来了”,李嫣奶奶用果盘装着满满一盘沙糖桔从厨房出来,二人连忙起身去接。

“奶奶,您快坐下,要做什么让我们来”

“是呀,王奶奶做事情让我们年轻人来”

李嫣接过果盘放在了茶几上,王妍连忙扶着李嫣奶奶坐下。

“没事儿的。奶奶呀人老骨头硬,还能干得动,做点小事儿没问题。王妍,你赶快拿沙糖桔吃,嫣儿说过年一定要吃沙糖桔”,王妍从果盘里拿起一颗沙糖桔剥了起来。

“可真甜呀真好吃”

“是吧,好吃吧,快多吃点”,李嫣奶奶笑道。

“看着你们这些孩子可真好,时间真快呀,好像昨天还是小毛孩儿,一下就长大了”

“王奶奶,看到你们我们也好开心”

“是呀,奶奶我在北方可想你们了”

“快多吃点,我记得王妍喜欢吃开心果。你和嫣儿从小都好”,李嫣爷爷说道。

“好的,李爷爷”

“我也要吃”。

四人都开心的笑了。电视里正在播放春节的特别节目,窗外仍然绿油油的高大的行道树上挂着红彤彤的红灯笼,阳光透过树木照射在阳台上暖暖的,阳台上李嫣奶奶养的花花草草长得郁郁葱葱的,尤其是一盆火红的三角梅特别醒目。客厅里老老少少说说笑笑,一片喜庆祥和。王妍心想:“这样的日子可真好啊。新春佳节阖家团圆。好像回到了小时候一样快乐。”

李嫣靠在奶奶的肩上说道:“奶奶我记得你小时候跟我讲过族中的故事,说我们老屋子里好像还有剑戟之类的兵器,村中还有祠堂”

“是的,不过这些都在破四旧的时候被毁掉了。现在乡政府所在的那块地就曾经是李氏的祠堂。”

“怎么突然想起来问这些”,躺在沙发上的李嫣爷爷转过头问道。

“是这样的李爷爷,上次我和李嫣见面聊到我们两家的族谱上记载着我们的先祖都是明朝时从南京搬到四川的,在永安乡我们王家村和李家村隔河而居,我们想了解其中的渊源。想知道我们的祖先是从何而来我们的根在何处,他们为什么而来,一路上都经历了什么”,王妍看着李爷爷说道。

“这是好事。难得你们有心了。树有根,人有血脉。赓续血脉,有传承才能有未来”,李嫣的爷爷接着说道,“我们家中收藏得有李氏族谱,上年纪了记性不好了,不过我隐约记得族谱上面对李氏一族如何从应天搬到四川有记载。老婆子你找给她们看看,看看能不能有什么发现”。

“好”李嫣奶奶起身向房间走去,李嫣也跟着站了起来。

“奶奶,我来帮你一起” “好”

“我们李家村和王家村确实有些渊源”,李爷爷继续看着王妍说道。

“爷爷等一下,等我出来了一起讲,我也要听”房间里传来李嫣的喊声,“我们一会儿可以边打麻将边聊”。

“好好好,一会儿打麻将,你钱准备好没有”,李爷爷笑着说道。

“爷爷你才是要多准备一点钱,我技术可好了,小心你的钱包,哈哈”

“李嫣,输了可不能赖账哦,”王妍对着房间门说道。

说完房间里传来爽朗的笑声,四人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

电视里的新闻正在播放春节联欢晚会的彩排。

“现在的春晚都大同小异了”

“不过年三十不看春晚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今年据说有一个舞蹈节目《千里江山》很不错”

王妍和李嫣爷爷你一言我一语的聊着。不一会儿,李嫣先从房间里走了出来,她双手背着走到王妍面前。突然从身后掏出一本发黄的图册在王姸面前晃,用高八度的声音说道“你看这是什么。李氏族谱!”

“你快坐下我们一起看看”,王姸也激动坏了。李嫣坐在王妍身边翻开了第一页。纸张都已经泛黄了,印刷也比较粗糙,一看就年代有点久远了。上面俨然写着几行字,“民国11年李氏族人重修”。

“民国11年也就是1922年,距今已经超过100年了,这都可以算作文物了”,王妍望着李嫣说道。

“我记得这本族谱是我大概五六岁的时候,我大伯和几个族叔重修边写的。李氏祖上在大明朝的时候是医生,这也就是我说的王氏和李氏的渊源。先祖随军担任军医,而王氏一族是作为随军的押粮官从南京应天府一路随军征战。李氏先祖和王氏先祖在南京时便是世交从应天府一路互相扶持,建立军功之后朝廷便把会川府这块土地赏给了李、王两族。以河为界,永宁河左岸划给了王氏,而我们李氏则居住在河的右岸。从此王、李两族便在这片土地上安定下来再没有返回南京,繁衍生息延续近600年”。

“原来是这样,难怪我们两家的族谱记载的故事都差不多”。

“王妍,其实王奶奶和你也是同宗”,李嫣奶奶端着两杯温牛奶从厨房走了过来。

“我们是同宗?”王妍一时觉得诧异。

“对的”,李嫣奶奶把牛奶放在了茶几上,“快喝一点温牛奶,今天早上送来的鲜奶”。

“好,谢谢奶奶”。

李嫣奶奶坐在王妍身边拉着她的手说道,“是的,我们是同宗。我家也是南京搬来的王氏,不过我们来的时间比较晚,就安置在了会川府西边的长乐。后来来往少了。几百年下来就慢慢淡化了”。

王妍只觉得李嫣奶奶的手好温暖,一股暖流直击心房,让王妍想起来已经去世的奶奶。

“我记得小时候听老人讲,当时从南京搬到四川的途中,我们王氏一族中出了一个了不起的女英雄。屡建立军功,当时的西南地区生产落后民风彪悍,她来了以后传授先进的农耕技术,养蚕缫丝,种植甘蔗,推广汉学建立书院和义学,是个了不起的人。”

“真的吗?这也太酷了吧”李嫣激动得说道,“妥妥的大女主啊”

“王奶奶,我们祖上真有一个这样了不起的人吗?她叫什么名字”

“她的名字我已经有些模糊了。好像叫王简....什么。不过她有一个名字叫王大”,李嫣奶奶坐在沙发上有些无奈的说道,“上了年纪记忆力不行,年代久远,实在想不起她的本名叫什么了”。

“这个故事,我小时候好像也听到过”,李嫣的爷爷附和到。

“王大是个女孩?这个名字有点有趣。听起来就是有意思的人”,李嫣和王妍相互看了对方一眼,笑了起来。

“来我们来打麻将吧。可要小心你们的钱包哦。我们边打边聊”,李嫣的爷爷说道。

“哎呀,今天倒要看看到到底是谁的手气好”

“打你个清一色杠上花”

在阳台上的小方桌前,四人欢快的打起了麻将。响午的太阳已经有点西下了。阳光穿过树梢透过玻璃和煦的照在他们身上,王妍顿时觉得很温暖。四人在阳光的下看起来闪闪发光。

“四川人到哪儿都喜欢打麻将”

“等哈,等哈我要碰”

.......

“王大,我的先祖”,王妍边打心里边念叨,一条线索在她的心中浮现。

“王妍,你点我了,我胡了小七对。给钱给钱”。

“等一下,我看错了。我不打这张五条”

“打都打了不准耍赖,给钱”

.......

冬天的天气很短,尽管川南纬度较北方较低,但是还是不到六点太阳就要落山了。

“哎呀,一下都快六点了。你们想吃点什么呀,奶奶给你们做。王妍要不要吃蛋炒饭”,李嫣奶奶放下手中的麻将看着王妍说道。

“奶奶不用,今天我和王妍做饭给你们吃”,李嫣笑着说道,“这把还是我胡了”。

“对,王奶奶今天我和李嫣做饭。您也尝尝我做的蛋炒饭”,“我又输了”,王妍接着说道。王妍平时不怎么打麻将,今天是最大的输家。

“那我们就今天就等着享福了”,李嫣爷爷笑道。

“没问题,您二老今天就等着享福”,王姸说道。

说着王妍和李嫣就起身准备扶李嫣爷爷站起来去沙发休息,“不用,你们去做饭,我自己慢慢起来”。

“那奶奶今天就等着吃”,李嫣奶奶笑道。

“好的,没问题”。二人异口同声的说道。接着二人便来厨房,哐啷哐啷的哗啦哗啦的传出各种声音,还真给弄出一桌饭来。

离开李嫣奶奶家的时候,已经华灯初上,夜已经黑透了。

“要不要去看乌龟”

“天那么黑,花园里灯光那么暗看你个大头鬼啦”

“哈哈哈哈哈”

二人径直向大门口走去。

“王大”,王妍在心中默念着这个名字。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大唐:咸鱼赘婿

状元家的卷王小夫郎

原来我是敌国皇帝流落在外的崽

爱我你就抱抱我

李嘉宁的奇妙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