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余和周栖的视频通话,定在母亲生日的那天晚上。
他提前半小时就坐在了书桌前,手指反复摩挲着手机边缘,屏幕上还停留在和母亲的聊天界面,置顶的对话框里,母亲刚发来一句“周栖已经在旁边等着了”。许余深吸一口气,点开视频通话的按钮,屏幕亮起的瞬间,他看见母亲熟悉的笑脸,以及她身后那个穿着浅灰色毛衣的身影。
“小余!”母亲的声音带着笑意,镜头很快转向旁边,周栖的脸完整地出现在屏幕里。他比照片上更显温和,头发留长了些,额前的碎发垂下来,遮住了些许凌厉的眉眼,鼻梁上架着一副细框眼镜,指尖正轻轻搭在膝盖上,姿态放松。
“哥。”周栖先开了口,声音透过听筒传来,比记忆里更沉稳,却还带着当年那点不易察觉的柔软。
许余的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他张了张嘴,最后只说出一句:“好久不见,周栖。”
视频里的周栖笑了笑,眼角弯起的弧度和小时候一模一样:“嗯,好久不见。听说你最近升职了?阿姨跟我说的。”
“嗯,上个月刚调的岗。”许余抬手揉了揉眉心,试图掩饰心底的局促,“你呢?国外的工作还顺利吗?”
“挺顺利的,”周栖拿起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目光落在屏幕上,“之前跟团队做的项目刚收尾,下个月打算回国待一阵,处理点私事。”
母亲在旁边笑着打圆场:“正好!周栖回来的时候,你们兄弟俩可以见一面,这么多年没好好聊聊了。”
许余和周栖同时顿了顿,又几乎同时开口:“好啊”“没问题”。话音落下,两人都愣了一下,随即相视一笑,屏幕里的气氛瞬间松弛下来,那些横亘在岁月里的疏离,像是被这声同步的应答悄悄融化了。
通话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大多时候是母亲在说近况,从邻居家的猫生了崽,到小区里新修的花园,偶尔穿插着问起许余的饮食和周栖的作息。许余听着母亲絮絮叨叨的话,目光偶尔会落在周栖身上——他大多时候都在安静地听,偶尔会应和一两句。
快结束时,母亲去厨房热牛奶,屏幕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短暂的沉默里,许余听见周栖那边传来窗外的风声,还有远处隐约的车鸣,像是和他这边的城市夜景重叠在了一起。
“哥,”周栖忽然开口,声音轻了些,“之前在公园,我看见你了。”
许余的心猛地一跳,他没想到周栖会主动提起这件事。那天在公园转身时的慌乱,此刻仿佛还留在指尖,他点了点头,坦诚道:“我也看见你了,还有……你女朋友。”
“她其实是我的同事,”周栖解释道,语气平静,“那天是帮她拍项目需要的素材,不是你想的那样。”
许余愣了愣,随即有些尴尬地笑了笑:“不好意思,我误会了。”
“没事,”周栖看着他,眼神里带着几分温和的笑意,“其实我还没谈恋爱,阿姨之前那么说,是怕你担心。”
屏幕里的光线落在周栖脸上,柔和了他的轮廓。许余忽然想起陈默说过的话——周栖总在打听他的消息,怕他过得不好。原来这么多年,他们都在以各自的方式,牵挂着对方,却又都因为那点没说出口的顾虑,都默契的保持着距离。
母亲拿着热牛奶回来时,通话也到了尾声。挂电话前,周栖忽然说:“哥,我回国后,想去看看旧家。听说那栋楼要拆了,想再去看看我以前的房间。”
“好,”许余点头,“到时候我陪你去。”
挂了视频,许余坐在书桌前,看着屏幕上暗下去的聊天界面,心里像是被温水泡过,软得发暖。他拿起桌上的《小王子》笔记本,翻开最后一页那句被泪水晕开的“哥,我走了,你要记得想我”,指尖轻轻拂过字迹,忽然觉得,那些没说出口的遗憾,好像正在被慢慢填补。
周栖回国那天,许余去了机场接他。
他提前半小时就到了出口,手里握着一瓶温热的橘子味汽水——是周栖小时候最喜欢喝的牌子,现在已经很少见了,他跑了三家便利店才找到。出口处的人渐渐多起来,许余踮着脚往里看,很快就看见那个熟悉的身影。
周栖推着一个银色的行李箱,穿着简单的黑色外套,头发剪短了些,摘掉了眼镜,眉眼间的凌厉又显露出来,却在看见许余的瞬间,瞬间柔和下来。他朝许余挥了挥手,快步走过来,行李箱的轮子在地面上划过轻快的声响。
“哥。”周栖站在他面前,比他高出半个头,呼吸间带着外面的寒气。
许余把手里的汽水递过去:“刚买的,还是凉的,你先拿着暖手。”
周栖接过汽水,指尖碰到瓶身的温度,他低头看了眼瓶身上的商标,笑了:“没想到还有这个牌子,我还以为早就停产了。”
“跑了三家店才找到的,”许余挠了挠头,“不知道你现在还爱不爱喝。”
“爱喝。”周栖拧开瓶盖,喝了一口,橘子味的气泡在舌尖散开,他忽然想起十六岁的冬天,许余把厚棉被抱到他房间时,他递过去的那颗橘子糖,也是这样甜得让人心里发暖。
他们并肩走出机场,阳光落在两人身上,拉出两道长长的影子。周栖说起国外的生活,说起实验室里有趣的同事,说起偶尔在街头看见的中国餐馆;许余说起自己的工作,说起孤儿院的小宇,说起周末和朋友去爬山时看见的日出。没有刻意提起过去的遗憾,也没有追问当年的误会,只是像寻常久别重逢的朋友,聊着各自的生活,语气轻松而自然。
去旧家的那天,天气很好。
老楼已经被围上了蓝色的施工挡板,只有门口留着一个小口,供还没搬完东西的居民进出。许余拿着之前留下的钥匙,打开了那扇熟悉的防盗门,灰尘在阳光里浮动,空气里带着旧木头的味道。
周栖径直走向朝北的次卧,推开门,冷风灌了进来。房间里还是空荡荡的,只有那张旧书桌还在原地,桌面上的划痕清晰可见。他走过去,指尖抚过那道歪扭的“栖”字,又翻开抽屉,里面空荡荡的,只有一层薄薄的灰尘。
“我以为你会把笔记本带走。”周栖回头看向许余,语气里带着几分笑意。
“想等你来的时候,一起看。”许余从包里拿出那本《小王子》笔记本,递到他面前,“这些年,我一直带在身边。”
周栖接过笔记本,指尖有些发颤。他翻开第一页,那张泛黄的合影掉了出来,照片里的少年举着“哥,加油”的纸牌,笑得露出虎牙。他蹲下身,捡起照片,背面的字迹已经有些模糊,却还是能看清“20XX年6月9日,和哥的第一张合照”。
“其实那天,我本来想跟你说,”周栖的声音有些轻,“我可以等你大学毕业,等你稳定下来,我们可以一起租房住,就像小时候那样。”
许余站在他身后,看着他的背影,眼眶有些发热:“对不起,周栖。当年我太懦弱了,我怕我们之间的关系会变得不一样,怕给你带来麻烦,所以才……”
“我知道。”周栖转过身,手里还拿着那张照片,“陈墨后来跟我说了,说你那时候怕耽误我,怕我因为你放弃更好的机会。”他笑了笑,眼里没有丝毫怨怼,“哥,我从来没怪过你。只是那时候太小,不知道怎么表达,只能把话都写在笔记本里。”
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两人身上。许余看着周栖眼里的温和,忽然觉得,那些年的错过和遗憾,好像都变成了此刻的释然。他们终于把当年没说出口的话,都讲给了对方听,也终于明白了,原来彼此的心意,从来都没有变过。
离开老楼时,施工队已经开始在楼下搬运设备,蓝色的挡板上写着“拆迁施工,注意安全”。周栖回头看了眼那栋熟悉的老楼,忽然说:“哥,我们去公园吧,就像小时候那样,放一次风筝。”
许余笑着点头:“好。”
他们在公园门口买了一只蓝色的风筝,和当年那只一模一样。周栖拿着风筝跑在前面,阳光落在他身上,身影轻快得像个少年。许余握着线轴,看着风筝一点点升起来,在蓝天上划出漂亮的弧线,忽然想起小时候,他抱着周栖,手把手教他放风筝的场景。
“哥,你看!飞起来了!”周栖回头朝他喊,笑容灿烂,眉眼间满是少年气。
许余朝他挥手,喉咙里有些发紧,却还是笑着喊道:“小心点,别跑太快!”
风筝在蓝天上越飞越高,线轴在许余手里轻轻转动,风带着春天的暖意,拂过他的脸颊。他看着不远处那个奔跑的身影,忽然觉得,那些被时光掩埋的遗憾,那些没寄出去的冬信,那些错过的岁月,都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他们还能像现在这样,并肩站在阳光下,看着同一只风筝飞向天空;重要的是,他们都在各自的人生里,长成了更好的样子,还能笑着对彼此说一句“好久不见”。
放风筝的人换了岁月,风筝却还是当年的模样。就像他们之间的情谊,历经时光的打磨,没有褪色,反而变得更加醇厚。
傍晚的时候,他们在公园附近的餐馆吃了饭。周栖说起回国后的计划,打算在本地找一份研发类的工作,不再出国了。
“为什么突然想回来?”许余问。
周栖看着他,眼神认真:“想离阿姨近点,也想……离你近点。这么多年在外边,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回来才发现,原来这里才是我的家。”
许余的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得发烫。他举起桌上的茶杯,朝周栖递过去:“欢迎回家,周栖。”
周栖也举起茶杯,轻轻碰了碰他的杯子,清脆的声响在空气里散开:“谢谢哥。”
吃完饭,许余送周栖回酒店。走到酒店门口,周栖忽然转过身,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盒子,递到许余面前:“哥,给你的。”
许余接过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支钢笔,笔身上刻着“周栖”两个字,字体工整,和当年那支刻着“许余”的钢笔,像是一对。
“当年那支笔,你应该还留着吧?”周栖看着他,眼里带着笑意,“这支是我特意找人刻的,算是……补上当年的遗憾。”
许余握紧了手里的钢笔,指尖传来金属的凉意,心里却满是暖意。他抬头看向周栖,笑着说:“谢谢,我很喜欢。”
“那我上去了,”周栖后退一步,朝他挥手,“明天见,哥。”
“明天见。”许余看着他走进酒店,直到那道熟悉的身影消失在电梯口,才转身离开。
走在回家的路上,晚风带着春天的花香,拂过他的脸颊。许余拿出手机,给母亲发了条消息:“妈,周栖回来挺好的,我们今天聊得很开心。”
很快,母亲回复了一个笑脸,后面跟着一句:“我就知道,你们兄弟俩肯定能解开心里的结。”
许余笑着收起手机,抬头看向夜空。星星很亮,像周栖小时候眼里的星光,也像此刻他心里的暖意。他知道,那些没寄出去的冬信,那些错过的时光,那些藏在心底的遗憾,都已经被岁月温柔地抚平。
他们不再是当年那个懦弱的许余,也不再是那个只会把心事写在笔记本里的周栖。他们在各自的人生里经历了成长,学会了坦诚,也终于明白,有些情谊,不会被时光打败,只会在岁月里愈发珍贵。
或许,人生从来都没有真正的错过,只有迟到的重逢。而他们,终于在兜兜转转之后,重新回到了彼此的生活里,以更成熟、更坦诚的姿态,奔赴属于他们的,崭新的未来。
夜风轻轻吹过,带着春天的希望,也带着属于他们的,未完待续的温暖。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