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我的333沉浸式学习系统 > 第29章 备考中教史的第29天

第29章 备考中教史的第29天

系统:【欢迎来到近代史主线。】

【清朝末期,在维新变法以及新政时期涌现了一批思想家,有康有为、梁启超和严复。】

情景模拟:【现在宿主你是一名清朝时期的记者,需要采访这三位著名的思想家,汇集他们的思想登报发表。注意提问需要涵盖全面哦。】

我:好好好,你玩的是一天比一天花了。

系统:【请宿主注意不要ooc哦,过度ooc会无法返回现实世界。】

*****

系统:【滴滴滴,检测到第一位被采访者:康有为。此时,康有为受到了清政府的迫害,逃往日本,现在正在东京街头。请宿主上前与之攀谈。】

我看见一位身穿长衫,留着清朝辫的文士立在不远处的樱花树下,正在观望些什么。

我微微一笑,走上前去和他攀谈。

【先生,我是xx报社的记者,没想到能够在异国他乡遇到您这样有名的人物。我可以采访一下您吗?】

康有为一怔:【他乡遇故知,吾甚是欣喜。】

我:【据我所知,您是一位伟大的变法者,在当时中日甲午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时发起了公车上书,开启了维新变法。您能讲讲自己在维新变法中的教育改革主张吗?】

康有为:【维新变法在于改变政府之颓势,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我们废八股,改策论;办学校,育新人;派留学,译西书;倡平等,重女教。】

康有为:【学习西方的思想之后,我时常在想,这与我们老祖宗所说的“天下为公”的思想是多么的相似。我们为什么不能建立一个“无邦国,无帝王,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社会呢?我们废除私有制和等级制,消灭家庭这样容易营造自私自利氛围的团体,实行儿童的公养公育难道不好么?】

我:【那您认为该怎样实行儿童的公养公育呢?】

康有为:【这些思想在我的一本书里都有被提到过。那就是《大同书》。】

【针对儿童的教育,我们要建立一套从出生到成人的完美的培养体系。

首先我们把孕妇聚集起来,在人本院中接受照顾,对儿童展开胎教;

其次等到婴儿出生就送到育婴院抚育至3岁,接下来就送到慈幼院(相当于幼儿园)生活到6岁,在此期间主要关注小孩们的身体和生活知识,主张快乐教育。

6岁之后,就可以进入小学院学习,以德育为先,还是要以培养好小孩的身体素质为主,知识教育为辅,这个时期可以专门用细心的女老师;

等到了11岁,就可以进入中学院学习,一共学习四年,15岁毕业。这个时期是人生的关键期,应该主要发展德智体三育,其中德育为重,男女老师都可以胜任。

15岁以后就可以升入大学院,学习更多的知识,开启智慧。大学院一般学习到20岁毕业,此时一个公民就养成啦。】

我赞叹:【康有为先生您的想法真的很新颖,令人忍不住心生向往,您描绘的这个社会就好像乌托邦一样。】

康有为点头:【是啊,可惜喽……】

他渐渐走远……

*****

接下来,在系统的卫星导航的领导下,我很快找到了康有为的徒弟梁启超,也是维新变法的主力之一,一位杰出的近代教育思想家。

我开门见山:【您好,您是梁启超先生嘛?我是您的粉丝,也是一名学生,刚刚来日本学习。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和您接触,有点激动。我能采访一下您吗?我目前是新闻专业的学生,想要您帮助一下完成期末课业。】

梁启超显然被突然不知道从哪窜出来的“狂热粉丝”吓到了。

他愣了愣神,才开口:【好啊。小姑娘还挺活泼,不错,新闻人就要有这样的胆识。】

我从善如流接下他的赞美:【谢谢先生的夸奖。那我们就开始我们的采访吧,主要涉及就是您关于对教育的一些见解。】

梁启超点头。

我:【请问您认为教育的作用是什么呢?】

梁启超:【教育是为了“开民智,申民权”,我们要先开民智,再伸民权,权生于智。】

我:【您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

梁启超:【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新民。培养怎样的新民呢?我以为应该是具有资产阶级道德品质的新民,主要包含了民力、民智以及民德三种素养。我们的新民要是反封建思想的、要是有爱国心的、愿意推动政治改革的新民。】其实就是今天的三育德智体,这个思想可以说是从早期改良派也就是郑观应身上学来的,一脉相承。

我:【您对于学制的看法是?】

梁启超:【其实郑观应先生与我的老师康有为都提出过学制的一些看法,还是比较完善的,我个人就不分级赘述了。但是关于学制,我个人觉得要满足儿童的身心发展,于是我根据西方心理学成果制定了教育期区分表。】

【不同阶段的儿童的身心特征是不一样的,我们要根据儿童发展的阶段划分教育阶段,这个是我参考了日本学者对学制的划分,结合我们国情提出的教育阶段,5岁以下是幼儿期,主要是家庭教育与幼稚园学习;6-13岁是儿童期,小学阶段的学业在此时完成;14-21岁是少年期,中学学业在此阶段完成,22-25岁是成人时期,完成大学学业。】

【但是由于目前我们国家这个情况,我们还是要“大办小学,缓办大学”。】

我不禁夸赞:【您不愧是近代杰出的学子代表人物,您好像是最早系统介绍和倡导教育分期理论的人呢。】

梁启超点头。

我:【那您对于师范教育又是怎么看的呢?】

梁启超:【我在《时务报》上发表过一篇《变法通义·论师范》,阐述了我国教师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师范教育相关的内容。就目前而言,我们还是需要设立中西结合的新式学堂,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老师。但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可以教书育人的,有两类最为典型,一是传统教师,他们迂腐顽固,并不通晓西学;另一类是滥竽充数的外教,他们本身学识一般,不可为师,误人子弟。】

我点头:【您又是这方面的国内第一人,不但首次转文论述了师范教育问题,而且最早提出了要设立师范学校。】

梁启超摆手,【不敢当不敢当。】

我:【那女子教育您又怎么看呢?】

梁启超:【这个我也在《时务报》上发表过一篇文章,叫《变法通议·论女学》,我在这里讨论了女子接受教育的原因以及如何开展女子教育。首先,女子有接受教育的必要性,她们是重要的人力资源,在欧美国家就有很多女子也在为国效力。女子也拥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女子是否接受教育也能反映一个国家的强弱,国力越强的国家,就有越多的女子接受教育。那我们怎样让女子接受教育呢,首先就是要破除封建陋习,例如女子缠足。其次,就是要创办女学,帮助更多的女子接受新式教育。】

我:【最后,您又是怎么看儿童教育的呢?】

梁启超:【我在《变法通议·论幼学》中提到过:“人生百年,立于幼学”的主张,我们要对国家现有的教育进行改革,要重视儿童教育。】

【我观察过西方的儿童教育,发现他们的小孩更加的自由,他们对于儿童的培养更加的开放。西方注重对儿童兴趣的培养,对知识的理解往往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而我们的小孩从小背诵的就是四书五经,先不通其意便要倒背如流,这并不是好的学习方法。所以我们有必要要向西方学习,采用西方的教学方法,创办新式学校,编写更适合儿童学习的教科书。】

我竖起大拇指,大加赞赏:【您真的是才学过人,我们国家有您这样的人才有希望。】

梁启超叹了口气:【唉,可惜了。希望未来有更多的有志青年可以救我们国家于水火之中吧。】

*****

告别梁启超,需要采访的第三个人就是严复先生。

严复先生是当时洋务运动时福州船政学堂留欧的第一批学生,他在去往欧洲之后学习大量的西方的知识,翻译了大量的书籍。他是第一个系统地论述西方资产阶级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启蒙人物。

我看着眼前这一位带着一顶黑色小帽的文士,微微一笑,走上前去搭话:【严先生,久仰大名。我是一名学生,最近在完成一份采访作业。我十分地钦佩您,经常拜读您的著作,见到您真的太高兴了,请问我可以采访一下您吗?】

严复点头:【可以。】

我:【据我所知,您在您的著作《救亡决论》中批判了八股教育,说它禁锢了学子的智慧,败坏了学风,还滋生了许多以读书为幌子不想工作的游手好闲人士;同时,您还批判了我们的学风,它不如西方的学风,鼓舞学生们进行思考;最后您还批判了我们的学习方法,比起西方而言,我们的学习显然更加的呆板,并不注重实践和质疑。那么,针对这些问题,您认为我们应该怎样改进我们国家的教育呢?】

严复沉吟了会,开口说道:【我在《原强》中构建过“三育论”,这个思想源自于斯宾塞的《教育论》。我们要大力发展三育,即体育、智育和德育。也可以叫“鼓民力”、“开民智”和“新民德”。】

【所谓的“鼓民力”,我们要大力发展体力,摆脱东亚病夫的帽子。首先一定要禁止鸦片的流行,其次还要破除女子缠足的陋习,这对于发展体育有很大的帮助;所谓的“开民智”,就是发展智育,改革科举,废八股,学习西学;所谓的“新民德”,就是发展德育,我们要进行公民教育,培养民主、平等、思想自由而非被封建伦理道德裹挟的新时代供公民。这三点里,其实新民德是最难的。】

我点头:【是的,您的三育论见解十分的精炼,这对教育目标的确定有很大的帮助。】

严复继续说:【之前洋务运动时期张之洞那伙人提出了“中体西用”的一种思想,对此我是不认同的,我们应该遵循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中学有中学的体和用,西学有西学的体和用,它们有各自完整的体系,我们并不能各自拼凑,中体西用只会形成一个四不像的怪物。这个我在自己多本书里都有提到,例如《论世变之亟》、《原强》、《救亡决论》等。】

我问:【那您觉得应该怎样吸收西方的先进的文化呢?】

严复说:【最开始的时候,我觉得我们应该“全盘西化”,西学展现出了远超我们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同时它是一个整体,并且在不断地发展,我们可以全面的学习它。不仅学习西方的技术,更要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管理方式之类的。】

【但是后来,随着维新变法的失误,我发现了自己的判断好像有些失误了,我们应该考虑到自己国家的具体的情况,建立“融汇中西、兼备体用”的新文化体系,中西结合,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是最好的。】

其实,严复先生前期主张全面学习西学,这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是忽略了中国的国情;到了后期,他又觉得中学有可取之处,这又动摇了自己的主张,体现了他的不坚定性,走上了复古主义的道路。

我点头:【您的见解真的很深刻,和您交谈过后,我真的受益匪浅。】

严复先生长叹一声。【后生可畏,我们国家的未来就要交到你们手上了。】

我郑重点头,【学生竭尽全力,不让您老失望。】

严复哈哈大笑。

*****

系统:【经检测,宿主已完成任务。现成功获取24小时返程票一张。倒计时开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春夜渡佛

镜中色

春盼莺来

贵妃娘娘千千岁

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