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夫曼的潜艇因机械故障返航四次,不少人认为这是不详的征兆,海军司令部打算让他继续担任教官。
返回母港后潜艇官兵最爱做的事就是给家人和朋友们寄送一张自己的照片,他也不例外。
他很在乎在雪莉心中的形象,于是狡黠选择了晋升上尉的证件照。
二人关系升温的同时,霍夫曼发现和弟弟渐行渐远,连他升职都不知情。
莫里茨迎来事业巅峰,结识了诸多政界要领。爱与恨,可以在同一人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莫里茨深深爱护着哥哥,又嫉妒他的慷慨和成就,得知他不出海训练学员后忍不住欣喜。
◎
股价回升,费舍尔提出取消内部福利,停止社会援助。
不等大家表态,就被雪莉一票否决,她已经严重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这次招聘的职员中女性占比较高,她打破了晋升传统,从基层管理中提拔了一批骨干,这些要职原本是预留给朋友的后辈,费舍尔连礼金都收了......
他忍无可忍,决定在董事会上炮轰雪莉。
“不要以为拿下一个项目就可以目中无人,”他轻蔑地指向她,厉声训斥,“在座的各位都是你的前辈,看看你把公司变成什么样了!”
“人员录用完全符合标准,初试和复试全程都有记录员,如果谁有异议可以随时复查。”
“我们知道你在国外吸收了新理念,元首说过,‘女人价值是站在丈夫身后’,你怎么敢跟元首叫板。”
“这个问题我和元首讨论过,他非常赞同我的做法。”
除当事人外,所有人都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雪莉嫣然一笑,缓缓道:
“您的女性亲属都在附属工会工作,有的还拥有股份,你们可以,为什么她们不行,难道您歧视劳动者?”
费舍尔想拉拢董事长,可那老狐狸只想保持中立。他单枪匹马直奔主题,以对方生活奢靡为由提议内部审计雪莉。
“连你的白猫都专门配备了保姆,你这样叫我们日后怎么放心将公司托付于你?”
“纠正一下,她叫斯黛拉,至于保姆是我自掏腰包,比您包养的情人花费少。”雪莉示意秘书分发照片。
费舍尔的艳遇照在各位董事手中传阅,会议室里顿时一片哗然。
“虽然您品行差劲,但在管理方面我还需要向您学习。其实,您提出取消内外福利这一建议是可取的。”她收起照片,眼神里透着几分戏谑,故意拖长了音调揶揄,“把您的丑闻交给学生们当做学术论文研究,这样不仅能减少支出,还能吸引人才。”
费舍尔是个暴脾气,如果在私底下早把对方暴揍一顿,他面色通红咆哮道:“连你母亲都要敬我三分,你算什么!”
“鉴于目前的情况,我认为有必要对费舍尔先生启动内部审计程序,以便对其工作范畴内的各项事务进行全面核查。”
本想制裁她没成想却自食其果,那些所谓的同僚全都乖乖闭嘴,无一人为自己鸣不平。
对方还在扇风点火,“两套别墅,价值不菲呢,您的情人还是未成年......”
费舍尔再也听不下去了,拿起茶壶朝她砸去。
雪莉飞速躲在董事长身后,在他的协调下矛盾和平解决。
内部就迎来反腐行动。他知道对手有备而来,只有自己阵营被停职,其余人都安然无恙。
他有许多糊涂账,为了永绝后患,打算联合侄子制造一场车祸除掉雪莉。
多年前,他就是以这种手段结束了她父亲的生命。
没想到这小子转头把计划报给了董事会,他不满伯父独断,选择临阵倒戈。跟着他们起码还有管理权,换做伯父掌权那自己就是名副其实的傀儡。
费舍尔被请出了公司,他的股权被多个股东按出资比例的形式瓜分。
塞弗特死亡真相没被揭开,他暗自松口气。虽心有不甘,但和那枉死鬼相比却知足许多,现在他手下还有两家公司。
次月,董事会迎来三位新成员。
雪莉开始在财务报告上做技术处理,这是整个行业默认的做法。她查阅了记录行贿对象的账簿,利用官员们的“帮助”获得财政补贴。
费舍尔的老伙计——施密特中校是救助中心的负责人。凭借朋友和军方的关系得以过上闲散舒适的生活,平日,他负责站里思想教育工作。
施密特出现的地方让人闻风丧胆,他本人很喜欢这份闲职。
美中不足的是近来总出插曲,经常有人在镜头前追问妻子死因。他无法淡定,因为他失手打死了妻子。
他第六感很强,立即锁定了目标。出于好奇,他阅读了雪莉的资料,她精通五国语言,是管理学博士,她来救助中心无非是想获得社会赞誉。
今非昔比,失去故友庇护又负面新闻缠身,施密特地位大不如前。
联谊会上,他抓住了献媚机会。
“你的波斯猫真漂亮!”
雪莉抚摸着斯黛拉,没有回应。施密特还能听见她唇间发出的逗弄声。
“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施密特中校,负责这里的思想教育工作,准确来讲所有公民都在我的监督范围内,您要是听到消极......”
还未等他把话说完,雪莉便漫不经心地扬了扬手,她语气慵懒,带着一丝不耐烦:“噢,我知道您。”
对方满脸谄媚,“我猜您一定阅读了我的资料,感谢您的认可!”
“上个月您收了我们一辆车。”
此话一出,众人面面相觑。
“您误会了......”
“事实上不只一辆,费舍尔先生献给您的那些车辆是部级官员标准,可您的级别没有这么高。”
没想到她竟如此嚣张,施密特不甘吃瘪提起了韦伯。
“好吧,我很遗憾。”她抱起猫,朝对方做出再见的手势,“晚安,施密特先生。”
从这天起,双方相安无事了许久,他以为降服了雪莉,没想到后面有更大的阴谋。
部长接待日,她爆出了施密特杀害妻子的丑闻。
施密特低估了她,换句话说低估了腾威。企业要交税履行社会责任,他们为政府创造的利润远超于自己。他赔了钱,蹲了监狱。
战斗的代价愈来愈高昂,人们已充满不信任。他们家人的安危,以及强制进行的粮食分配制度都带来了严重困扰。为了鼓舞人心,音乐厅门前聚集着乐队吹奏口风琴。
人们会花钱买季票,甚至在下雪时前往音乐厅举行的音乐会。
年末,她将约定好的分红寄给韦伯夫人。
很多时候,雪莉分不清自己是好人还是坏人。好得不纯粹,坏得不彻底。
现在,父亲故交登门索要特别通行证,更气愤的是对方竟是美国间谍,甚至还要策反她。
“您真是胆大包天。”雪莉恐吓。
“你有一位优秀的父亲。”
“我为什么要冒险?”
对方透露他们和父亲有过多次合作,并保证她的人身安全。
“你们的权利在流失,学术界的只会迎合主流媒体沦为当政者的工具......”
雪莉讨厌每一个试图说服她的人,“这些不用你告诉我。”
“那我们来谈些别的,你知道有多少座集中营吗?那里关押的不只是犹太人,也有你们的同胞......”
即便心里认同对方观点,嘴上也不服输。
“他们的苦难不是我造成的。”
雪莉认为个人意志应该和国家意志分离,她信仰并不纯粹,对犹太人谈不上讨厌,更谈不上喜欢。
新政府上台不久便执实施了儿童法案,强/制残疾儿童执行安乐死。那段时间父亲四处奔走,为了所有不公正的事。
直到对方第三次上门,她才拿出特别通行证。
◎
霍夫曼去了趟北非,寄来海洋风情的礼物,还得意地说这次远航治好了畏光的隐疾。
雪莉挑选了一块方巾作为回赠礼物,她提醒自己,一直以来追求的是荣誉和权力,不会栽在一个上尉身上。
她竖起凉薄的屏障将他阻挡在外,长篇大论换来的是官方论调。他没有气馁,依旧记录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并期待得到鼓励。
她经常从杂志上看到关于他的趣闻:他能够快速增强学员凝聚力,这些人松懈懒惰,他像是北海上令人讨厌的寒风,朝他们扑了过去。
打架和逃课嫖/娼是刺头们的最爱,他们敢顶风作案正是摸透了校规,后果无非是体/罚和关禁闭,加上局势紧急,学员就显得弥足珍贵。
霍夫曼不同于其他教官。
对于互殴,他会召集大家围观;对于嫖/娼,他会坐在妓院走廊,拿着秒表计时。
起初,他们以为这位年轻教官很好说话,就像海报中的那般斯文,领教过后才知道他的损招。
雪莉对他的印象停留在一个温和、包容性强、偶尔带点羞涩的男孩,但并不等同于他会将包容带入工作中,他纪律性强,无法容忍分毫的无序。
1944年5月
她收到一张照片,海面风平浪静。此刻,她正把玩他送的礼物......
.
弗洛拉主动恢复联系,霍夫曼问工作是否顺利,她不好意思再索取。
以为能迅速走出窘境,可经纪公司暂停了商业演出。她清楚是谁搞鬼,如果不吐出些真东西日子不会好过。
霍夫曼前脚遭遇刺杀,弗洛拉就迎来复出。她找到经纪人,后者正吞云吐雾,对她的兴师问罪极为不满。
以为熬成了明星对方会有所收敛,可迎接她的仍一顿拳打脚踢.......
霍夫曼曾问过淤青的由来,她说是练习滑冰摔了一跤。
他信了,弗洛拉有些失落。
这个和她逢场作戏的男人一点也不走心,溜冰这样遭罪的运动她学不来。
弗洛拉内疚地哭个不停,可她没有办法,只能揣着任务,游走于形形色色的男人间。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