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莫家老大——莫失良那次登门表明莫家老宅和莫老爷子的态度之后,不只是想明白的莫失让干劲十足,就是刘氏、莫少谦和莫恋雪几人也都干劲十足。
——他们现在是续物莫家,离了老宅他们只会过的更好。
至于和老宅的关系,用莫少谦的话说,就当是买卖家的客人,过年过节送个礼拉倒。
对于这样的认识,莫惊春很意外也很满意。
转眼又三日过去,那位付了定金的老先生还是没有出现。
这一日,雨正顺着铺子的屋檐滴落,被风吹起的雨滴落在门廊外挂着的锔瓷铃铛上,发出叮叮咚咚的脆响。
莫惊春手里是一只碎成三瓣的青瓷盏。
“莫四姑娘,这盏还能修吗?”古董店的老板搓着手,眼底藏着希冀。这是开国皇帝元庸帝时期的物件,釉色如春水,可惜被伙计失手摔了。
莫惊春指尖抚过裂痕,轻声道:“能,用花钉,像这样。”说完,她从身旁的木盒子里翻找出一张图样,上面绘着的是一个盘子,笔触细致,细致到锔钉是由银丝弯成的卷云纹都画的清清楚楚。
“您的盏锔好大概是这样。”
在指给古董店老板看过锔钉之后,莫惊春又拿过一旁的纸笔,哗哗哗几下就他这个青瓷盏修补之后的锔钉位置图样画了出来。
这是他们莫家续物山房的新规矩,也是近两月修补锔器总结的经验之一。在锔瓷之前先画设计图样,如果是简单锔器,那无需经过一家人讨论,锔匠直接画图注明时间即可存放起来;但如果是复杂锔器,则要经过大家讨论,可能还要标明是第几稿,之后将所有详细修改信息汇总再存放。
绘制设计图样,起初是为了可以在修补前给客人具体讲解同时确认客户是否同意,但后来就发现完全可以作为资料查阅,尤其是相似类型的破损瓷器,做到温故而知新。
“董老板,修吗?!”
详细的讲解完,莫惊春看向古董店老板。
“修修修!”
古董店老板忙不迭的应声。
“那请您稍待片刻。”
莫惊春点头,给古董店老板重新续上茶水后,就用托盘托起青瓷盏的三瓣碎瓷上了二楼。
二楼叮叮当当声音不断,但不是风铃的声音,是小锤敲打锔钉的声音。
可莫惊春觉得和风铃声音一样好听。
“阿春,你别沾手了,我来修。”
莫恋雪作为长姐,总是心疼妹妹,担心老干活手会变粗,可她分明也是个才到十七岁的女孩子。
“这个简单,就俩锔钉,哥和爹剪了这么多现成的,我直接就能用,不废手。”
边说,她边从一个八宝攒盒模样的木匣里选出两枚现成的银锔钉——钉身细如发丝,两端却錾成卷云纹。
定位钻孔,炭火煨红钉子,金锤轻敲,填漆补漏。
不过一盏茶的时间,银钉如晴日卷云,将碎瓷温柔拢住——青瓷盏已然挺立如初。
下楼拿给古董店老板,老板捧盏惊叹:“这……竟比原先更美了。续物莫家,果真的厉害!”
“董老板谬赞。”
莫惊春神色不变,干脆利索的收了古董店老板一两银子。
......
推开木窗,莫惊春看了看雨势。
雨尽管还没停,但已经小了。
刘氏走进来收刚才客人用的茶碗,莫惊春从柜台下面拿出两把雨伞。
“娘,我去给爹和哥送伞,顺便看看咱的窑烧的怎么样了。”
“行,你去吧,等等,灶上有新做的豆沙点心,还是热乎的,你给你爹和你哥带上,回来的时候顺道带一块豆腐。”
“好。”
片刻后,接过刘氏装了点心的篮子,莫惊春一手撑伞,一手挎篮,走进了雨幕。
南江夏祭的大集会,莫惊春一家很重视,五湖四海的客商和游人,正是扬名的好机会。
三天的集会,实际从正日子的前三天就开始热闹,但因为字号文书的下达是夏祭正式开始的第一天,而集市又必须拿字号登记才能得到摊位,所以等自家拿到字号再定摊位,好摊位必定没有了。
在了解了南江夏祭大集会的一些规则后,莫惊春发现集会上除了商铺摊位还有一种摊位也是被允许的——游戏摊位。
后来她提出自己的想法并经过全家人讨论通过后,一家人开始分头准备。
但无论是想如何钻集市规则的空子,他们一家的目的都是在大集会上宣传自家的锔瓷手艺和各种器物。
如此一来,其中重要的器物之一自然是自家烧制的瓷器。
要烧制瓷器,自然就需要窑口。莫失让之前在浮梁县就上上下下跑了多家窑口,不是窑口不行就是租金太高。
直到刘氏要买瓦罐腌制爽口小菜,他才想起来一家老窑口。
王家窑口在浮梁属于三等窑口,卖的瓷器不多,主要是陶器。但他家的窑口却是浮梁少有的老窑,历史比莫家老窑都要久远。
老窑烧出的火焰痕迹、窑汗等对瓷器釉水影响甚大,这都不是十几年的新窑可比的。
这一次窑口倒是肯定行,但租金莫失让心里没底。
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去了王家老窑,不想一说,老王欣然同意,而且租金也极低,一日只要一百文,唯一的要求就是如果烧窑提前三日告知。
这要求简直就不是要求,租用人家窑口,不得先紧着主家人先用。
莫惊春到的时候,莫失让正和莫少谦一起蹲着看窑火。
“爹,哥。”
“阿春,你怎么来了?!”
莫少谦扭头看到自己妹子,立刻站起来迎了上去。
这是他们自分家之后的第一窑,尽管不多,只有十个盖碗和二十几个各式各样的小物件瓷器,可从最初的器型设计设想到定稿,从制泥巴到拉坯,再到修坯塑形和调制釉水上釉,每一样都是自家人亲手制作。
再加上“盖碗”这种器物是他们续物山房首创,市面上根本没有,就算是为了保密,这第一窑无论如何都要好好看护。
所以自从入窑之后,莫失让就在王家窑口住下了,烧窑主要是烧窑温度,所以看窑火就是重中之重。白天没啥,时时有人,主要是晚上,晚上温度低,一个不小心窑口温度不够,直接影响瓷器成形和釉水发色。
也因此,莫失让住在了老王家,而晚上,他一定要起身看两次才放心。
莫少谦是窑口、店铺两边待,店铺和家里还是得有个男人支应,尤其是晚上,只有女人还是不安全。
......
“雨一时半会停不下,我来给你们送伞。”
将手里的伞塞莫少谦手里,莫惊春就想靠近窑火看看。结果莫少谦一手接伞,一手拉住了莫惊春。
“烟气大,别熏着你。我和爹在,放心。”
自己这哥哥姐姐对自己的是真没的说,一个怕做活计做的手粗了,一个怕窑火熏黑了头脸,但归根到底,是心疼死里逃生的自己。
莫惊春懂,所以从善如流的点点头,也真不上前了。
“爹,后天开窑?!”
等莫失让和莫少谦洗了手坐下休息,莫惊春拿出还热乎的点心递给两人。
“嗯,不加柴了,晚上就能熄火。明日凉个一日,后日凉个半晌,下午咱们就能开窑。”莫失让咬了一口豆沙点心,才接着说到:“阿春,王家这窑是好窑,爹敢保证,三十多个瓷器,起码成二十个。”
“没事,只要能用,不好的咱们可以锔成好的嘛。”
莫惊春笑嘻嘻的说。
“可不就是,你看爹这啥记性,忘记咱家的当家手艺了,还是我家阿春机灵。”
莫失让一拍额头,自己失笑起来,但也不忘夸自家闺女。
莫少谦也不插话,只看着亲爹和亲妹子笑。
立夏已过,天逐渐变长。
既然不用添柴保持窑温,也就不用人在跟前看着了。
和老王打了声招呼,莫失让就带着儿子闺女回家吃饭。
此时雨已经停了,莫失让和莫少谦两人都是都是一身干活的短打,背后背着箩筐,此时两人一人箩筐里面是伞,另一人筐里是莫惊春要下的老王家做的陶器大碗。
“阿春,你要这碗有什么用?!这陶泥碗就算上了釉水,表面也疙疙瘩瘩太糙,你老王叔说了,经常烧出黑点,应该是泥巴不行,但耐摔又便宜,这才做了下去。可这些碗本来就没啥成本,价也要不上去,咱们拿上修了也没啥赚的,要不这么多天了,我和你哥能不拿回家?!”
莫失让直接开口问道。
听到亲爹开口问,莫少谦也看向莫惊春,他也有一样的疑惑。但他知道自己这妹妹做事一向有章法,肯定不是随便买的。
但不管是莫少谦还是莫失让,就算心有疑惑,但还是在闺女/妹子提出要陶泥碗的时候毫不犹豫的买下。
“这几个陶泥碗有点特殊,我想看看。”
莫惊春承认这陶泥碗是自己故意买的,可她现在也不确定自己想的对不对,所以话只说了一半。
“回家慢慢看。”
莫失让笑呵呵的回道。
自从这小闺女死里逃生,就跟变了个人似的,分家、修屋、传授锔瓷手艺、摆摊、做盖碗,提出的主意一个比一个令人惊讶,但不得不说都是好主意。
所以此时,他自然是毫不犹豫的同意。
“阿春,需不需要这种碗的泥巴?!”
莫少谦明显比莫失让想的更多,也更懂莫惊春的心思。他看了自家妹子一眼,似乎就心领神会。
“要啊,哥,你懂我!”
莫惊春拉住莫少谦的胳膊,一阵摇晃。
“知道了,明天给你问老王叔要点。”
莫少谦面不改色的拯救出自己的胳膊,并且指派某人干活。
“去买豆腐。”
莫少谦指着豆腐坊说。
“好!”
小姑娘欢快的如同一只小蝴蝶一样飞了出去,剩下一大一小两个男人无奈的摇头。
大家五一好![坏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8章 28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