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你咋起这么早呢?”
昨夜两人说了好久,睡得晚,一夜酣睡后,再次睁开眼,又是一个晴天。
院子里传来劈木头的声音,小兰起床一看,是汪老爹正披着外套,在厨房门口劈木头。
汪老爹全名汪铁南,五十出头,是个看起来不算很高但是身板挺结实的人。
“爹,”
突然管陌生人叫爹,小兰有点不习惯,但她记得汪老爹是很不错的,书里曾经说过他,戴上毛巾当婆婆,摘下毛巾当公公,是个很不错的人。
汪爹笑呵呵:“哎,大泉呢?一会吃过饭让他带你转转,认认人。”
“嗯,那我先做饭吧。咱擦个黏粥,在把昨天剩下的菜热热,行不?”
昨天的席面不错,剩下的菜虽然让亲戚邻居都带走了些,可家里还有不少呢。如今虽说夜里冷点,可白天已经挺热了,剩菜放不住,不赶紧吃了容易坏掉。
棒子面的黏粥黄澄澄的,是村里人最常见的早饭。虽说是剩菜,可有肉,油水也足,三个人吃的还不错。汪泉和汪老爹会主动拿碗盛饭,因汪泉方便,他还会主动给别人添饭。小兰捧着碗,觉得这种日常的时刻很幸福。
她原本想着,汪老爹或许和崔大壮一样,在家里啥也不干,香油瓶子倒了也不会扶。或者汪老爹会趁机问问她家里情况,给她定点规矩,安排活。姚花就这样说过,新媳妇进门,肯定是要立规矩敲打敲打,嫁妆也要收起来。
原来,不是所有人都和崔大壮姚花一样啊。
汪家村不大,等小兰他们收拾完出门的时候,村里很安静,只有狗叫鸟鸣。上学的上学,上地的上地。
汪泉带着小兰拎着包点心走进小巷子,南北向的小巷子挺长,巷子里的人家大多都关着门。汪泉饶有兴致的边走边介绍。
“巷子西边第一家是五奶奶家,家里就她和小五叔。”破旧的土坯房看起来有些年头,透过低矮的院墙能看到院子,挺大的院子有些杂乱,还长着草。小兰猜想,从这院子就能看出来,小五叔也不是个勤快人。
“第二家就是清林家。他家对面的院子也是他家的。红色的木门上挂着锁,门口打扫的干干净净,门上还贴着红对联。看得出这家人条件更好一点。
西边第三家和第四家是兄弟俩,也是半土坯半砖瓦房。第三家对门是个空地,建了一个猪圈,挺大的圈里养着三头大肥猪。
汪泉指着西边第四户人家说道,“他家是老师,就在村后面的小学教书,还教过我呢。”
这家对门看起来是个新建的房子,门上也贴着对联。小兰看着,大约是刚结婚的小夫妻家。
“这家刚结婚?”是
“啊,就年前结的婚,他比我大一点,二弟和玩破是一般大。媳妇就是对门老师媳妇的侄女。”
小兰恍然,“哦,姑姑和侄女嫁到一个村里,还成了对门的邻居,真好啊。” 每个新媳妇都是来到一个全新的家,若是能有亲近的人在,真的就是很有底气。
从小巷子南头进去,走到北头,有一条东西路,和小巷形成一个十字路口,在东边路北又两户人家。西边有三户人家,中间就是水湾,好几个湾连在一起,一直道村外。昨天小兰就是穿过这片水湾进了村。
“第三户就是我以前那个家了。”
普通的土坯房,半截墙是砖,上面是土坯,但能看出来,房子周围都很干净。
大门敞开着,小兰和汪泉刚靠近,一只黑白花的小狗就跑了出来,汪汪直叫,接着跑出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看到汪泉她高高兴兴叫了声三哥。然后冲着院子里大喊:“娘,三哥带着三嫂来啦。”
一个瘦瘦的妇人跑了出来,“哎呀,来了啊,开进屋。老头子,大泉和他媳妇来了。”
汪泉冲着小兰得意,“看吧,我亲爹都没有去干活,在家等着咱呢。”
瞧他得意的样子,小兰不置可否。
汪泉的亲娘接过点心房屋里,然后让他俩在屋里坐下,还吩咐小妹端来几个苹果。“三媳妇,你俩吃。”
“好的,婶……”
小兰瞧着汪泉,坏了,没提前商量好咋称呼。叫爹娘?似乎不太好。
“你肯定也知道,大泉虽然是我亲儿子,可他老子唉,把他过继出去了。你就跟着大泉,管我们叫二叔二婶。”
这样说着,她眼眶红了起来,见汪泉跟着小闺女去院子里,二婶就拉着小兰的手,说起当年的事。
“唉,那时候家里穷啊,孩子又多,你二叔喝醉了答应过继。我想着,那边家里就一个闺女,日子比这边好,就让他去了。哪个做爹娘的,不疼自己的娃。不疼能长大嘛。”
她这番推心置腹的话,正好说到小兰的心里,让她忍不住想起自己的亲娘,她记得娘对自己很好。即便是离婚也愿意一个人养她们。
小兰忍不住对眼前的二婶心生好感,她看起来很瘦,满手的茧子和脸上的皱纹,能看得出她挺操劳的。一身衣服还有补丁,确实干干净净。院子也收拾的整整齐齐,方才小妹扎着可爱的小麻花辫,衣服虽然旧,可很合身干净。
她想着,或许书里描写的有误会。
聊了一会,汪泉就和小妹回来,示意小兰他们该走了。二婶目光里带着责怪:“大泉,刚来这么一会,苹果都还没吃一口呢,着啥急啊。”
但是汪泉本身话就少,他只是笑了笑,心里想着家里借的凳子碗盆还等着他还回去呢。
见他去意已决,二婶也没有强留。这时候,一直没说话的二叔突然来了句:“孩他娘,别让孩子空着手走啊。”毕竟拎着点心来认门。要是老三没有过继出去,昨天还要给孩子改口费呢。
二婶先是愣了下,随即说:“哎呀,瞧俺这脑子,给欢喜忘了。”说着她就出屋门,右转去了旁边的厨房。
汪泉和金小兰还有小妹就站在屋门口,就见二婶子手里抓了捆荠菜,笑呵呵的塞进金小兰手里。笑容有点局促:“家里也没啥好东西,这菜是我早上刚挖的,都摘干净洗干净了,新鲜着呢。”
金小兰看着手里的菜,想着她瞅到厨房房梁上挂似乎挂着肉,外墙上挂着几串干大蒜和红彤彤的干辣椒,院子南头的菜园子里也是一片绿油油的,东南角还有个鸡窝。
就给一把野菜?
给点鸡蛋也看的过去啊。方才说的那么疼泉哥,给东西就给这?
她突然觉得这个操作有点熟悉,说得好听可抠门的很,就像姚花。姚花也是这样子,嘴上说的可好听了,哄着她和小毅干活,挣点零花钱也给她。但她炖鸡最多给小兰吃哥鸡翅,说什么闺女吃鸡翅会梳头。给小毅吃鸡爪,说鸡爪子最香了。
回去的路上,身旁的大泉笑呵呵的,“我就说他们挺好的吧,专门在家等着。”
泉哥竟然觉得,这样很正常?小兰一路都在想这个事。
方才,她也觉得二叔二婶人挺好的,看起来实诚,明明留一个人在家就行,还都在家等着。但是手里这把荠菜,让她从二婶身上看到姚花的影子。
其实,昨天这一家人好像也没有露面吧。不过此刻小兰更想打自己的脑袋 。她第一次意识到,书中有句话说的很对,她不聪明,没有主见,好骗的很。
她是因为梦到书中情节,才看清楚崔大壮和姚花的为人,顺便能发现二婶说话和做事矛盾的地方,可泉哥并没有。他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二叔二婶有问题,反而觉得他俩专门在家等着他,就是看重他的表现。
这怪不得她和泉哥以后会吵架。
回到家,汪泉和汪老爹去还借的凳子碗盆。小兰没有跟着去,而是去了菜园子。
汪家的菜园子就在院子最南边,再往前就是水沟,水沟两旁种了很多榆树,一串串的榆钱在地上投下阴凉,她撸了一把塞进嘴里,清甜多汁。
唉,她叹了口气。
她和汪泉都是被送出去的人,用书里的话来说,这样的孩子内心是敏感缺爱的。她虽然不很懂,可觉得挺对。就像她,明知道姚花对她不好,可却深知她是亲爹都不要的孩子,她不敢离开崔寨和姚花。会有人比姚花,对她更好嘛?她不知道,也不敢赌。
自己还是太笨了,根本想不出个一二三来。金小兰决定放过自己。还是做点她擅长的事吧。
快中午了,金小兰从菜园子又去了厨房。看到菜板子上的荠菜,做馅不太够,做汤又多了,干脆焯水凉拌。剩菜还有一碗肉,一顿吃完算了。
凉拌荠菜其实很简单,荠菜清洗干净备用,若要好吃关键是看调味。金小兰先调好了油醋汁,然后从柜子里取出一个罐头瓶子,里面红彤彤的,打开盖一股香辣味就直冲天灵盖,让她食指大动。
这是她自己炸的辣椒油。昨日杨毅特意带出来偷偷塞给她的。说起来崔家夫妇也是个馋鬼,辣椒油是她炸的,可她自己也没吃过几回,所有好吃的都进了那两口的肚皮。
金小兰尝了一口凉拌荠菜,荠菜的清爽配合辣椒的刺激,简直好吃到心里去了。在这,无论吃住,都比在崔寨好。小兰在心里感叹,结婚也是有好处的。
送完凳子回来的汪泉和汪老爹,第一次体验到回家就能开饭,他俩都高兴,结婚也是有好处的。
屋檐下有个燕子窝,小燕子叽叽喳喳好热闹。汪家有燕子窝,崔家就没有。小兰是后来听说,燕子做窝也是挑户。
连小鸟都知道挑挑,也不知道她亲爹当年是怎么挑的崔大壮和姚花!
菜园前沟边的榆树很高,超大的树杈上窝着一个黑团团的东西,那是喜鹊的窝。
汪家日子也还行,四间半砖半土坯的房,位于村中间,北边和西边都是路,位置很不错。超大的院子,有菜地,有偏房,有浇地的机器,还有个牛栏,里面有一头老黄牛。
这些种地的家伙自己全都有,还不容易。
“兰妹,爹给了二十块钱。让咱看着买明天的回门礼”
汪泉推走到水沟边的树荫下,这里有两三个树桩子,表面早就磨平了,坐着乘凉很舒服。
明天,就是第三天啊,好像是要回门啊。
可小兰真的不想回去。
结婚当天能把自行车骑回来,回门的家,可就不那么好进去了。姚花,肯定会想尽办法把自行车要回去。
姚花:对,我已经在想了。
今天不过是婚后的第二天,她发现自己现在过的才是正常人的生活,以前,大概就是养父母的丫鬟吧。
从七八岁能干活的时候去了崔家,就直接包办了所有家务。到了读书的年纪,硬是说她自己不想念书。像她同龄的小伙伴,都至少能认识几个字。只有她,大字不识一个。
小兰虽然是看透了,可并没有与崔寨撕破脸。回门是应有的礼数。若是她不回,肯定会被指责。毕竟,崔家养了她十多年。
汪泉见小兰不吭声,又黑又长的麻花辫在手指上绕来绕去,秀气的眉头紧皱,他后知后觉的问:“兰妹,你不想回?”
其实他倒也还好,按照礼节就是回去看看,不去传出去不好听啊。
“也不是不想回,是怕回去,他们肯定让咱把新车子留下。”
小兰为难的看向他,“泉哥,你也知道,车子本就不是嫁妆,是他们自己买来用的。”
留下车子?
汪泉看着停在院中崭新的自行车,蔚蓝的车身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
他还真有点舍不得。说到底,这车子是用他给的彩礼买的。汪泉虽说是个老实人,可也不是傻子,到手的东西,凭什么还回去呢。
他两手搭在小兰的肩膀上,一脸轻松的劝她:“明天我骑着旧车子带着你,咱俩先去赶集买点东西。去了如果他们管饭,咱就留下吃,如果不管饭,咱就回来。听说明天下午乡里放电影,咱俩正好去看电影。”
看电影?
小兰想着最好不要留她吃饭,她要去看电影!
可惜,回门这天她没能如愿看上电影,但却看了一出姚花和崔大壮的闹剧,并意外得知了一个多年前的秘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