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刘郁离的夸奖,马文才面上矜持,内心却十分受用。“你有班超之志?”
他见刘郁离哪怕身上有伤,依旧坚持用左手练枪,还经常夜读兵书,猜出他有意效仿班超弃笔从戎,投身沙场。
刘郁离毫不遮掩自己野心,朗声道:“愿效陶公。”
马文才听懂了刘郁离的言外之意,他不仅要学班超弃笔投戎,还要像陶侃一样位极人臣。
刘郁离清楚按正确的流程应该是先自贬两句,然后再表示自己的进步之心。
但自她打来了这里,心中一直念叨着一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以她的流民身份,能进祝家当丫鬟已是极致。
刘郁离怎么可能愿意久居人下,乱世将至,横竖不过一个死字,折腾一下,最起码死了不亏。
因此,刘郁离连流程都懒得cue一下,直接表明自己的人生理想是像陶公一样当大将军。
陶公指的是陶侃,陶渊明的曾祖。此人的经历尤为传奇,他是寒门出身,仕途艰难,后投身军中,靠着军功被封为太尉,死后追赠大司马。
刘郁离的出身,马文才多少能猜出来一点,没落士族。家中已无能教导、扶持他的长辈,一身武功全靠自学。
若是刘郁离不能成就一番事业,刘家说不定会就此跌出士族行列,永无出头之日。
这般出身,以陶侃为目标,军功起家,无疑是明智的。
第二日上午第一场书艺比赛,常无名对阵王复北。
一个月的时间,王复北已经能下床了,虽不能自由走动,书写却是不成问题的。
说来也是巧合,两人书法选择的皆是王右军(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
“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全文四行,共二十八字。
王复北微微弯腰,一手揽着云袖,一手往砚台中注入些许清水,捏着砚石,不紧不慢地研墨。
待到汁浓墨匀时,提起一旁的紫狼毫笔,神闲气定,落纸如云烟,一笔一画,酣畅淋漓。
王家子弟谁不曾在这幅字帖上下过苦功,常无名想以此胜他,做梦!
刘郁离:“王复北人不怎么样,字却写得如此出众,常无名悬了。”
马文才向来自负,提起王复北的字,也是大加赞赏,“他最出众的就是书法,书院无人能及。”
祝英台看着挥毫洒墨的常无名,隐隐担忧,“常无名真的能赢吗?”
六场笔试,已过三场,他们两负一胜。抛开书法,还剩下御艺、数艺。
数艺,以山伯的实力,必然能取下。御艺,没有人是郁离的对手。
换言之,寒门与士族的比拼结果取决于书艺。一旦此局输了,剩下的没有再比的必要了。
梁山伯:“英台,尽人事听天命,别太担心了。”
常无名的字写完后,被一旁的侍从接过,连同王复北的,一并送给各位夫子传阅、品评。
“行笔流畅,圆劲古雅。常无名书艺天赋惊人。”孙夫子将作品递给一旁的张夫子,又取过王复北的,“龙飞凤舞,气势如虹。王复北的字已得王右军(王羲之)真意。”
李夫子将两幅作品同时置于桌上,一笔一画、一撇一捺,看得仔细,“若论心境,常无名的更贴合。”
常无名的前半部分写出了大雪初晴时的喜,后半部分藏有“未果为结。力不次。”的忧。
王复北的尽是酣畅淋漓,少了一点情绪变化。
张夫子一看常无名的便觉得此书应得第一,等看到王复北的,心中犹豫,惊叹连连,“不分伯仲。”
书法课的赵夫子有不同见解,“王复北的字只能看到王右军,常无名单论技艺不如王复北,但他的字已有风骨。”
四位夫子各有意见,难以达成一致,纷纷将视线投向山长。
山长沉吟许久,说道:“我选常无名。”不自矜故长。王复北在书法上天资过人,唯独太过自傲,希望借此挫折能让王复北有所长进。
评选结果一出,众人震惊。
王复北在写完后就一直从容坐在椅子上,志得意满地等待结果。听了山长的话,当即站起,踉跄间差点跌倒。
书童王安赶紧扶住人却被王复北用拐杖狠狠打开,“死奴才!滚!”紧接着大声叫嚷道:“我不服!”
常无名的书法怎么会胜过他?一定有问题。
马文才、陆时等人走到山长面前,定睛细看,桌上的两幅作品,一眼便能看出哪份是王复北的。
相同的字体,但左边的那幅优雅闲逸,笔锋圆润,颇有一种内敛气质。右边的遒美健秀,飘若游龙,内蕴锋芒。
马文才眼中燃起火焰,明明是王复北的更好,山长却判常无名胜出,实在不公。“山长,学生不才,认为右边的这幅笔精墨妙更胜一筹。”
陆时审视了半晌,若以私心论,常无名的比王复北的更得他意,书法不是临摹,太过相像反失了自己的味道。
但他身为士族若是为寒门讲话不妥,干脆闭口不言。
此时,王复北在书童的搀扶下也来到山长面前,说道:“常无名一介寒门庶子,哪里比得上我太原王氏在书法上的家学渊源?”
不要以为他不知道山长就是为了留下那些贱民故意打压他。
山长坐在上首先是打量了一眼刚走过来的常无名、梁山伯、祝英台等人,见他们神色镇定,隐有忧色,没有说什么。
又看向一旁忿忿不平王复北以及欲言又止的马文才,说道:“要不我的位置,你们坐。”
见山长动怒,马文才拱手道:“学生不敢!”
王复北则继续梗着脖颈,愤愤道:“我只是想求个公道。”
“公道!”山长瞥了王复北一眼,“什么是公道?是你纵奴行凶是公道?苛待书童是公道?还是只许你赢是公道?”
山长看着王复北,吹胡子瞪眼,继续说道:“你的公道是公道,别人的公道就是狗屁吗?”
第一次见大儒风范的山长爆出粗鲁之语,不少人忍俊不禁,笑出了声。
“世事岂能尽公平,书院也不是桃花源。”山长看着众学子,意味深长道:“公平有时候别人会给,当别人不给时,你们又如何?”
“清凉书院能教你们的不过是如何争,以权压人是争,以德服人也是争,以武制人还是争。”
“王复北,论权你不如我,论德你比不过梁山伯、论武不及马文才,你告诉我,你如何争?”
山长看着沉默不语的王复北,扭头又看向人群后的一人,问道:“刘郁离,你来答。”
众人将视线投向被点名的刘郁离,自动分开一条道。
太敢了!我的老山长。刘郁离原本正吃瓜吃得津津有味,冷不防被抽查提问,顿时蒙了。
不多时,她从容不迫地走上前,回话道:“请山长先恕学生无礼之罪。”
怕什么,山长尚且老夫聊发少年狂,她是真少年,更无所畏惧。
见山长点点头,刘郁离开口了,“论年纪学生比山长年轻。”
靠年轻熬死山长的司马郁离之心昭然若揭,众人一个个目瞪口呆。
见山长面色平静,没有中风之象,刘郁离放开了胆,“此乃下策。”意外与明天,谁知哪个先来,她就一定能熬过山长吗?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殊不知学生没有位高权重的一天呢?此乃中策。”因为耗时长、难度高。
不少人抬头看向刘郁离,没想到她年纪轻轻,野心却不小。
更惊讶的是在这个名利放心底,道义挂嘴边的时代,刘郁离竟如此坦然的说出自己的权欲之心,他难道就不怕被人唾骂吗?
山长压下翘起的嘴角,面上一副淡然表情,静静看着刘郁离。
刘郁离摸摸鼻尖,脸上难得涌出一丝羞红,“学生现在的武功略胜山长一筹,此乃上策。”报仇不带隔夜的,怎么不算是上策?
山长坐不住了,抄起一旁的毛笔扔向刘郁离,“就你会武是吗?”没有一点尊师重道、尊老爱幼之心?他就知道这小子不是个好的。
为了保全山长面子,刘郁离一把抓住毛笔,上前一步,恭敬道:“山长,您掉的毛笔,学生捡回来了。”
众位夫子相视一眼,无言以对。
梁山伯看了一眼身旁的祝英台,说道:“没想到刘兄.......是这样的刘兄。”他想了很多词,但觉得没有一个词够合适,只好含糊地说是这样的。
祝英台:“她向来随心所欲。”
陆时决定今晚就先送过去一本孤本,他看着一旁怔怔出神的马文才,推了他一把,问道:“文才兄,你怎么了?”
“没什么。”马文才回过神,摇摇头。他总不能说第一次觉得刘郁离对他还算客气的。
山长适时宣布数艺比试,两刻钟后开始。
马文才与陆时脸上同时涌上忧思之情,数艺是许昌明对阵梁山伯,若是此局输了,寒门就赢了三场,锁定胜利,剩下的御艺无须再比。
面对马文才、陆时齐刷刷看过来的目光,许昌明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原本他很有把握的,现在连王复北都输了,忽然没有信心了。
刘郁离走过来,说道:“数艺,我来。”士族的输赢她不在意,但她不能接受自己还没出场,比赛就提前结束。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章 刘郁离的上策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