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秋收后不久就步入了冬季,伴随着几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六五年的春节随着骤降的气温一同到来。
因为今年的雪下的格外大,养猪场给大家提前两天放假。
家是县里的工人过年就不用值班了,只有家住在公社附近大队的社员,分出来几个来公社养猪场值夜班。
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户户都奢侈的点上了蜡烛或油灯,放眼望去一片洁白的村庄里灯火通明,是难得的热闹模样。
属于中心的公社养猪场只亮着一盏小煤油灯。
姜秋推开门,听到动静的几十头猪哼哼唧唧站起来。
她给肥猪们喂了猪食,接着一个猪圈一个猪圈的巡视,生怕有哪头猪在眼下生病没人注意到。
好在这时候的猪和人一样坚强,只要不是摔胳膊断腿的大病,几乎就没有感冒的时候。
姜秋在猪圈里转了一圈,确定没有任何突发状况之外,这才锁上门准备离开。
哪怕现在是过年,公社这里也是有民兵站岗的,她倒是不担心有人偷猪,主要是怕猪跑出来。
身后突然传来一声喝斥。
“哎——谁在那?”
姜秋左右看看,这才确认那道声音说的是她,她转过头,不远处一道宽厚的身影在月光中走过来。
看见她,来人似乎愣了。
“姜秋,你怎么在这儿?”
姜秋眯起眼睛,勉强看出对方的五官,“社长?”
邱云推着自行车,穿着身笨重的军大衣,头上戴着雷锋帽,上面已经落了薄薄的一层白雪。
她低声咳嗽了两声,嗓子有些哑,“大年三十的,你怎么不回家吃团圆饭?”
姜秋道:“养猪场这边离不开人,我来给猪喂饭,这就回去了。”
“你们不是有值班的工人?”
邱云说话间,天空又飘起了雪花,从口中吐出的热气在黑暗中显得有些朦胧。
“我让他们都回去了,他们家里人还等着,我提前跟我爸妈说了,晚点回去。”
姜秋说完缩了一下脖子,忍不住剁了跺脚,驱散那从地底钻进脚心,又快速向上弥漫的冷意。
邱云盯着她看了一会儿,忽然笑起来。
过了一会儿,她问:“我有事去后山大队一趟,你要是愿意的话,就跟我一起去。”
姜秋反应了一下,那还用想吗?肯定是乐意!
这可是和领导出差工作的机会,她怎么可能放过?
她连忙道:“愿意愿意,随时都可以出发。”
“走,上车。”
她扭捏了一下,让领导骑自行车带她啊……这不和领导开车,我坐后排一样吗?
“咱们快去快回,等一会儿雪下大了就回不来了。”
听她这么一说,姜秋也顾不得纠结了,抬腿就坐上去。
邱云用力一蹬,带着她上路。
“没想到你看着瘦,骨头架子还挺沉。”
姜秋不好意思,“其实看着也不瘦。”
主要是她这段时间晚上经常起来加餐,吃完饭去猪圈转一圈回来接着睡,这肉就蹭蹭地涨。
她这身材在后世看来算是正好,但她妈却觉得她太瘦。
姜秋还以为赵玉兰同志是“有种瘦叫做你妈觉得你瘦”,没想到她妈还真以为她在养猪厂吃不上饭,每天中午都要让小春生背着筐子给她送饭。
看着还没上小学的小春生每天在大队和公社两头跑,姜秋心里实在是不得劲儿,只好答应她妈会多吃饭把自己养胖,赵玉兰这才把小春生召回。
但每天中午都会从姜秋姑姑这里得到“赏赐”的小春生老大不乐意,他还想吃姑姑给的地瓜和糖块呢,这都没吃够,奶奶就把他叫回去了。
对此,嫂子王晓红表示让他爸揍一顿就好了。
姜秋:……
“好了,咱们到了。”
邱云停下车,姜秋也跳下来帮着她推。
这些天一直在下雪,村里的路本来就不好走,再加上积雪,人才踩进去就一脚深一脚浅,车子自然也骑不了。
两人在村口和民兵确定了身份,这才进了村里。
姜秋对这里有些陌生,猜想这应该就是他们大队后面的那个后山大队。
其他几个大队都在公社附近,她这半年一直在公社养猪场,也或多或少有些印象。
只有后山大队离得远,没去过。
邱云对这一次行程早有准备,她一进村,就熟门熟路的沿着胡同一阵左转右转,来到一家院门前。
姜秋十分有眼色地上前敲门,过了一会儿,一个老头过来开了门。
“你们是?”
邱云笑道:“同志,我们是公社派来慰问的,想问问你今年过得怎么样。”
“哎呦,”那老头惊讶了一下,忙打开门,“快进来吧,这大冷天的劳烦你们跑一趟了。”
他倒是没想过邱云两人是坏人,毕竟村口还有值班的民兵,只要能进他们村,那都是核查过身份的。
姜秋跟着邱云进屋,才发现这家人孩子还挺多。
求于被屋里的老太太拉着坐到了炕头,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女人提了水壶来给他们倒水。
“老丈,这是你家的孩子吗?”
那老头连忙点头,“这三个是我大儿子和大儿媳家的,两个小的是我小儿子家的。”
邱云并没有问怎么不见他儿子和大儿媳,她转而说起别的,“家里今年过得怎么样?”
一说起这个那老头一下子激动起来,“咱今年过得好啊,同志,你看这锅里炖的可是猪肉,咱都多少年没吃到肉了,可不只有肉,还有油呢,有了油炒个菜啥的都喷香。真是多谢公社那个换油的厂子,不然咱也吃不到油。”
邱云看了姜秋一眼,心里已然有些高兴。
她又问了一些类似的问题,老头心情好全都说了。
“我们家老大老二明年开春就送去公社小学,我们都听说了,公社养猪厂招工人还得会认字,让他们学个两三年就去厂里干临时工,以后说不定还能转正。”
邱云张了张口,其实想说,咱公社并不像之前那样限制工人学历,只要人老实本分就行。
毕竟都是村里人,能让孩子认个字就不错了,初中高中毕业的已经算是高材生了。
但孩子去学校里读书认字也不是坏事,她原本也打算过了年养猪场的猪出栏后,就解决红星公社的教育问题。
教育问题是所有问题的根本,就像孩子是国家的未来一样。
在好的教育下,公社的孩子也能考上大学,要是从小就没有受到过良好的引导,即便父母都是老师工人,这孩子长大也不能成材。
从公社以后的长远发展来看,教育是最需要受到公社重视的。
这一家人送孩子读书倒是个正确的选择,她干脆问起其他情况。
“家里有什么困难?”
“没有困难,没有困难,咱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还有啥困难?”
老头的儿媳妇在一旁也笑了笑,只是没说话。
邱云突然问:“老丈,你家里今年种的花生还挺多,我看屋里摆着好几个油桶,换这么多油,得吃很久吧。”
老头楞了一下,看向墙角摆着的几桶油,神色有些紧张,“这……家里孩子多,就多换了些。”
一旁的老太太忙道:“是我、我们给闺女留的,她在城里吃不着油,我们就想着多打一些,让她带过去。”
邱云看了看老头和老太太,看出两人表演的痕迹,但也没说什么。
即将要走的时候,拄着拐杖的老太太拎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布袋就往姜秋手里塞,“你们拿着、拿回去吃,今年刚下来的山楂,煮个汤啥的味道可好了。”
姜秋连忙推拒,邱云也帮忙拦着,“同志,做干部的从来不要群众的一针一线,我们只是来问一下你们的情况,知道你们过得好了,今天的工作就算完成了。”
说完又让姜秋把他带来的一块腊肉拿出来塞到老人怀里。
“咱既然是下乡慰问,那肯定不是空着手来你,我们也不是说空话,您要是真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尽管和公社提,咱们公社已经不像是以前那样了。”
“哎,我知道,干部同志,我知道,咱这日子眼见着就要好起来了,咱咋能不相信咱们公社的领导呢?”
老太太眼眶一红,想说些什么,可看着几个懵懂的孩子,又哽住了。
邱云姜秋二人又去了别的几家贫困户家看了看,也像在徐家那样问问他们的情况。
他们从山前大队离开的时候,身后却传来一道微弱的声音。
“领导、领导同志!”
两人停下脚步,转过身却见刚才去的第一家那家的一直不咋说话的儿媳妇追了出来。
邱云问:“同志,有什么事需要咱们帮忙?”
女人一咬牙,“我、我……”
她想要说自己投机倒把,可勇气全都在刚才追出来时用光了,见到两个公社的领导,不禁又想起自家两个孩子。
她又开始后悔自己为什么要跑这一趟。
她要是因为这个去劳改,家里只有公婆两人,该怎么养活家里的娃娃们?
邱云看她的表情,似乎已经猜到她要说些什么,赶在她开口前笑道:“同志,我们这就走了,不用送了。”
女人呐呐的站在原地,装了张口,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8章 第 48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