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过后,日子似乎跑得更快了,转眼间一年已接近尾声。初冬的阳光稀薄又冷清,透过窗玻璃斜斜地洒在夏栀的书桌上,将一叠散乱的资料照得泛着微光。窗外,光秃秃的树枝随风微微摇晃,几片残存的枯叶打着旋儿落下,徒增几分冬日的萧索。
年关将近,学院的学术活动愈发频繁。为了合理使用年度经费,讲座和会议一场接着一场,夏栀也忙得不可开交。偶尔,她会在课题组的微信工作群里,看到吴副教授分享的信息,零星得知有关江驰的点滴。
吴副教授一向是个开朗外放的人,虽然他这次带团队外出做项目与王教授的课题组并没有直接关系,但他依旧乐于在群里分享心得,甚至转发了合作企业公号的推送文章,标题醒目:《跨界合作推动AI前沿发展——高校团队与企业共创算法新未来》。
文章开头配了一张会议室的照片,长桌周围坐满了人。吴副教授坐在主位,正在与企业技术团队热烈交流。江驰也出现在照片中,神情专注,手边的笔记本电脑微微泛着光。
文章内容言简意赅地总结了项目的几个关键环节,特别提到团队成员在算法优化上的贡献。江驰的名字出现在文中,“在核心算法优化中表现卓越,他提出的新思路解决了算法收敛速度慢的难题,为模型性能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章末尾,还引用了企业高层的评价:“这次合作为推荐系统的技术优化带来了新的可能,也让我们看到了青年科研人才的无限潜力。”文章转发到群里后,吴副教授还特意补充了一句:“这次合作很成功,感谢团队每位成员的努力!特别是江驰的表现,可圈可点。”
群里顿时热闹起来,大家纷纷点赞。夏栀一边回复工作信息,一边扫到这些消息,不由地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她点开那张照片,看了很久。
屏幕上的江驰,眉目清晰,神情专注,与教室里那个安静听课的身影有些不同,仿佛褪去了些许学生气,多了几分成熟。她不由得微微失神。
又过了几天,群里发了一张合影。是项目圆满结束后的大合影。夏栀点开照片,指尖在屏幕上轻轻滑动,放大,直到那抹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视线中。
江驰站在合影第二排,身穿黑色外套,清俊的面容在冬日的阳光下显得愈发沉静。他的神情冷峻,目光似乎透过镜头落在某处,带着一丝不动声色的锋芒。
那件外套,夏栀一眼就认出来了。记忆不由分说地涌上来,她仿佛还能感觉到那晚披在肩上的温暖。那些藏在心底的画面,那晚的记忆不由自主地浮现在脑海,清晰得仿佛刚刚发生过一样。
他要回来了吗?
夏栀关掉手机屏幕,将手机扔在床上,强迫自己将注意力重新拉回手头的工作。
——
初冬的暖阳透过高铁车窗洒进来,窗外的田野和城市轮廓一闪而过,江驰靠在座椅上,视线落在自己的背包上。那里放着他为夏栀准备的礼物。
那时项目已经开始进入尾声了,团队成员们加班调试系统。深夜的机房安静得只剩下键盘敲击的声音。江驰调试完一段数据,正准备测试时,屏幕上突然呈现出一段有趣的波纹状数据变化轨迹。那跳跃的规律、渐变的色彩,像某种自然界未曾命名的语言,充满了秩序之美。
“挺漂亮的,不觉得吗?”同事凑过来看了一眼屏幕,笑着拍了拍江驰的肩膀,“你这是要转行做艺术家了?”
江驰抿了抿唇,没接话,却记下了这段数据。
后来,他用闲暇时间将这段数据导入可视化工具。他反复调试数据点的颜色、线条的粗细与分布,使画面既保留数据原始的逻辑美感,又不失和谐与层次。他为主色调选用了深蓝、银白和暖橙——理性与情感的交融,让整幅图显得温暖却深邃。
当最终的图像定稿后,他把它打印在一块特制的小型画布上。亚克力材质的画面质感清晰,边框选了简约的原木色,摸起来手感细腻而沉稳。背面,他用小字刻下一句话:
“Unique like this pattern.”
将作品交给打印师傅时,那位师傅看着成品,笑着调侃:“小伙子,这么用心的东西,是送给女朋友吧?”
江驰轻咳一声,只是笑笑,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只低头检查作品的细节,确保一切都完美无瑕。
他想象着夏栀看到这份礼物时会是什么表情——意外?还是沉默着接过,不置可否?他并不确定,只知道,或许只有这样的方式,才能让她知道她在他心中的独一无二。
江驰坐直身体,目光重新落回窗外,窗外景物一闪而逝,脑海中却在想着该如何开口——或者,什么都不说,只将礼物递给她就好。
——
今天,王教授也特意邀请了两位业内知名专家来做专题讲座。作为课题组的重要成员,夏栀自然要参与到活动的筹备和接待中去。
她一边陪同王教授接待专家,一边协助**浩的会务组处理资料和席位安排。等一切琐事忙完,讲座已经开始了。
夏栀悄悄推开礼堂的后门,灯光柔和地洒在红色的绒面座椅上。讲座厅内只有台上专家的讲解声和偶尔翻动纸张的沙沙声。夏栀在后排找了个空位坐下,迅速从包里拿出笔记本和笔,喝了一口水润润嗓子。这时,身边的座位轻轻一响,似乎有人坐了下来。她转头一看,竟然是江驰。
他穿着一件深灰色的大衣,领口微微敞开,露出黑色的高领毛衣。他似乎清瘦了些,脸部轮廓更加立体,眉眼间多了一份成熟的从容。他看着她,唇角微扬,带着藏不住的欢喜。
夏栀的目光与他的交汇时,心微微一颤。她下意识地抬手理了理耳边的碎发,掩饰住内心的波动。然后,她嘴角也勾起一抹浅笑,声音轻轻的,问道:“回来了?”
江驰的笑容更深了一些,低声回答:“嗯,回来了。”江驰昨晚才刚刚回到学校。从课题组的微信群里,他得知今天王教授安排了讲座。他知道,只要来这里,就一定能见到夏栀。终于见到她了,正好。
“听讲座。”夏栀抬手指指台上,轻声道。
江驰点了点头,顺着她的目光看向前方。可他的余光仍时不时落在她身上,台上的灯光洒在她的侧脸上,清晰得像一幅剪影,她长睫微颤,嘴唇轻抿,手指轻轻握住笔,仿佛在专注地倾听台上的讲解。
礼堂的座位有些狭窄,相邻两个座位共用一个扶手,冬衣厚重,难免有些碰触。夏栀下意识地往另一侧靠了靠,试图拉开些距离,却因为座位的局促而无济于事。
她的视线微微下移,落在扶手上的那只手。骨节分明的手指微微蜷缩,掌心隐隐收紧,似乎正在极力压抑着某种情绪。礼堂薄薄的光影勾勒出手背上突起的青筋,像是在极力克制着什么。
“你最近好吗?” 江驰忽然开口,声音很轻,低得几乎只有两人能听到。
“嗯。”夏栀一怔,侧头看他,才发现他并没有转头看她,目光依旧落在台上,但唇角紧抿,眼底深处却藏着一抹复杂。
江驰没有再说话,夏栀也默默移开视线,两人都装作若无其事地听台上的报告。
昨晚,江驰曾去过夏栀公寓楼下,看着她房间的灯已经熄灭,心里空荡荡的。他在冷风中站立许久,才转身离去。
讲台上,主讲专家正在讲解最新研究的细节,语调不高,但因礼堂的扩音设备显得清晰低沉,回响在偌大的空间里。周围的听众或在笔记本上奋笔疾书,或凝神倾听,整个礼堂的氛围寂静而专注。但对江驰来说,却有些难熬。
终于,茶歇时间到了,讲座厅内的气氛放松了下来,台上的专家停止了讲话,观众陆续起身。江驰的手伸进包里,摸到那个已经精心包装好的礼物盒,他的指尖停在上面,刚要开口,却看到夏栀已经站起身,拿着笔记本,朝第一排的王教授走去。江驰看着她的背影,把礼物重新放回包里,也跟着走出礼堂。
礼堂外,空气中飘散着咖啡和茶的香气,学生和老师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低声交谈着。阳光透过大玻璃窗洒进来,映在地板上,晕出柔和的光晕。
江驰走向饮品台,倒了一杯热水,拿在手里。这时,夏栀和**浩跟着王教授从礼堂另一侧走来来,边走边低声谈论着什么。他的目光定格在夏栀身上,再也无法移开。
她今天穿了一件驼色的水波纹羊绒大衣,柔软轻盈,随着步伐微微摆动,将她的身影衬托得愈发柔和动人。她的头发松松地挽在脑后,几缕碎发垂在耳侧,柔化了眉眼间的冷清。
江驰的目光追随着她,心里某个地方轻轻颤动了一下。出差的这段日子里,她的身影就像梦里的幻影,一次次浮现——她的笑脸,她的声音,她不经意间的一个眼神,无数细节深深地镌刻在他的脑海中。
刚才讲座中虽然他们坐在一起,但那时他始终小心翼翼,不敢过多地看她。而现在,他终于可以这样光明正大地看着她,完完整整地将她刻入心里。
不知道王教授说了什么,夏栀和**浩一起点点头,和王教授分开,向茶歇处漫步而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