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武则天新史:仕女长歌:唐朝的女人们 > 第156章 监国主政云淡风轻 你不是朕的太上皇

第156章 监国主政云淡风轻 你不是朕的太上皇

虽然现在这样等着长孙无忌做决定很没志气,但李治不得不等长孙无忌做决定,他很讨厌这种感觉,因为他是皇帝,但他也需要长孙无忌的支持,因为他没有足够的威信,哪怕他是皇帝,在这样矛盾的心理下李治时而脸色激愤,时而神色期盼。

可是李治又没有自己决定太子人选的能力,就算是当初的太宗皇帝在决定李泰还是李治,还是李恪谁更适合做太子的时候,也需要参考重臣的看法。

只是长孙无忌始终神色莫测,外人也很难从他的脸上窥探出什么,这就是朝堂宿老基本素养。

这样的等待让很多人紧张,不止是前殿大臣们,后宫的妃嫔们也是如此,虽然这件事跟她们大部分人都没有关系,但这样的大戏她们喜欢看,而身在局中的几人则不会这么轻松。

萧未央和王婠又偷偷摸摸的聚在了一起,王婠还没有开口萧未央就焦急的质问道:“你不是说要用巫蛊之术除掉武昭仪那个贱人的儿子吗?到底怎么回事?他还是好端端的,现在就在朝堂上跟廉儿(李素节的小名)争夺太子之位,你怎么搞的?不会是想食言吧?还是想出卖我?”

王婠也是不悦,她还是皇后萧未央就对她颐指气使,不过现在萧未央说的话也是重点,心中虽有不悦也只能容忍道:“本宫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不用你教,这件事既然是本宫的提议,你就不该怀疑本宫的决定。”

萧未央道:“那到底怎么回事?你该知道现在朝堂上就决定着你我跟武昭仪的胜负,皇后,你不会连这个都想不明白吧?”

王婠也是无言,她做了,她真的对李弘用巫蛊之术了,就像她对安思定公主当初做的那样,但李弘没事,一点事都没有。

王婠没有怀疑自己的巫蛊之术是不是失灵了,因为这是她在安思定公主身上实打实的看到过效果的,宴会当日她暗中安排刘贤妃把施加了“巫蛊之术”的荷包送给了安思定公主,安思定公主很快就发生了意外,这是王婠亲眼所见,所以巫蛊之术很灵,但为什么对李弘不灵验了呢?王婠怀疑是距离问题,现在她被“闭门思过”在凤仪宫内,没办法接近李弘,所以巫蛊之术就不灵了。

王婠把自己的猜测说出来萧未央也想起了宴会当日之事,她才知道王婠是在送给安思定公主的荷包上做了手脚,这件事她也是亲眼所见,但现在的问题是李弘没出问题,这就让萧未央很着急,万一李弘今天在朝堂胜出怎么办?并且这很有可能,因为这是皇帝的想法,虽然事后也能除掉李弘,但这不是平生波折吗?可是萧未央对此也没办法,她又不会巫蛊之术,这件事还得靠王婠,王婠也不可能告诉她巫蛊之术怎么做,这是王婠的底牌。

此时的蓬莱殿,如意母女三人也是忧心忡忡,她们也在等待前殿的结果。

如意把李治想要让李弘做太子的想法告诉了自己的娘和姐姐,武顺倒是很欣喜若狂,一旦自己妹妹的孩子做了太子,那想必武家就会跟着水涨船高,自己也会跟着获利,自己这个寡妇也会在贺兰家过得好一点,这是好事。

杨氏则是忧虑多过欣喜,太子之位事关天下,事关所有朝臣,可想而知这件事的明争暗斗会有多激烈,武家在朝堂没有什么根基,只有皇帝李治一人,世人皆知监国长孙无忌把持朝堂,所以在杨氏心里李治的想法并不乐观,杨氏不是不明事理的寻常妇人,所以她想的才会更多。

不过从现在来看局势对女儿还是有利的,李治作为皇帝只是软弱,但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无能,只要有长孙无忌的支持,应该就没有问题,可是长孙无忌会支持吗?杨氏不知道。

德妃长孙这时候也暂时放下了自己的“求子大业”,她不明白李治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干什么非要搞出个接替太子人选这件事,难道皇帝就是想要让武昭仪的儿子做接替太子之人?而不是自己的孩子?虽然自己现在还没有孩子,但皇帝就不能等等吗?要知道自己姓长孙,皇帝的娘也姓长孙,监国也姓长孙,这才是一家人。

回到朝堂,大家都在看着长孙无忌,长孙无忌虽然权倾朝野,但也不是天下无敌,可以为所欲为,他能左右结果,但必须也要做出选择,比如现在大家给他准备的选项,这是从皇帝到诸臣一起给出他的选项,他就必须选出结果,这是权力的游戏规则。

长孙无忌面色深邃环顾四周,现在朝堂上的明争暗斗是他一直极力避免的事,当然,长孙无忌也有自己的私心,比如长孙德妃就是他的私心之一,只是他的这个私心李治不情愿,很多大臣也不情愿,这是李氏的天下,不是长孙氏的天下,所以二者会不约而同的选择截断长孙无忌的私心,长孙无忌现在多少有点天怒人怨,举世皆敌的意思,大家都想逼着长孙无忌做选择。

长孙无忌点点头道:“诸位大人所言极是,太子乃一国之根基,事关江山社稷的确不可不察,当下太子病情不容乐观,诸位大人未雨绸缪也在情理之中,老臣以为四皇子殿下生母为萧淑妃娘娘,出身尊贵,天资聪颖,的确可为接替太子人选。”

长孙无忌话音落,刚刚支持李素节的人笑容已经挂在脸上,现在有了长孙无忌的肯定,李素节胜出已成定局,所以都是赞同道:“监国大人言之有理。”

长孙无忌和蔼的向着四周拱手。

李治的脸色则是一片阴沉,所以自己的舅舅算是背叛了自己?他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让李弘做这个接替太子之人,这让李治很失望,龙袍下的双手狠狠地抓在一起颤抖。

只是没想到长孙无忌接着说道:“但老臣也以为,五皇子殿下生母为武昭仪,虽然品阶上差了淑妃娘娘一筹,但眼下做接替太子之人也并无不可。”

长孙无忌说完话,刚刚还准备弹冠相庆的支持李素节的大臣都是目瞪口呆,自己这是高兴早了?长孙无忌这是什么意思?四皇子也行,五皇子也行,你倒是左右不得罪。

马上就有人不乐意道:“长孙大人,你没必要把我们刚刚说的话重复一遍,我们自然知道四皇子可以,五皇子也可以,但眼下就是看长孙大人的看法,究竟是认为四皇子更合适,还是五皇子更合适,难不成长孙大人全都要吗?”

感情长孙无忌刚刚说话不是支持谁,而是成年人不做选择,全都要,让高兴的人白高兴一场,让失望的人也咬牙切齿,长孙无忌这不是玩人么,所以连监国大人也不称呼了,说话也够阴阳,什么都全要,俗话说天无二日,国无二主,长孙无忌让两个皇子都做接替太子之人是什么意思?大家倒是想看长孙无忌怎么回答这个有陷阱的问题。

没想到长孙无忌点点头道:“老臣就是这个意思。”

看到长孙无忌中计,立刻就有朝臣站出来指着长孙无忌道:“长孙大人,你这话什么意思?大人该知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你是想大唐一分为二吗?是不是我等作为臣子也要各奔东西,各为其主?长孙大人你可知罪!皇上,臣以为长孙无忌妖言惑众,意图分裂河山,罪同谋逆,臣请皇上治罪他。”

马上就有人站出来附和。

褚遂良和韩瑗等人看着长孙无忌则很是着急,他们不明白一向老谋深算的长孙无忌怎么会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赶紧站出来道:“皇上,长孙大人一定不是这个意思,还请皇上不要误解。”

李治也看不明白长孙无忌的意思,但他知道长孙无忌肯定不是想要分裂大唐,疑惑道:“监国刚刚所言何意?”

长孙无忌问道:“皇上,诸位大人,我们现在是在朝议何事?”

有人不客气道:“还能是何事?自然是选定接替太子人选之事。”

长孙无忌点头道:“是啊,接替太子人选之事,但只是接替太子的人选而已。”

长孙无忌接着道:“如果老臣没有记错的话,皇上之前说过选择接替太子之人只是为了应对太子生病的不时之需,如若太子病情治愈,则太子依旧是太子,不知诸位大人可还记得?”

有大臣点头道:“皇上说过的话我们自然记得,我们现在不正是在询问长孙大人对于选择四皇子还是五皇子的想法吗?所以长孙大人的选择是什么?”

长孙无忌点头道:“所以老臣以为不管是四皇子还是五皇子都可以。”

话又回到原点,但已经有人猜到长孙无忌的意思。

长孙无忌接着道:“太子是只有一个太子,但谁说过接替太子之人只能有一个?现在我们是在选择接替太子人选,而不是在选太子,我想诸位大人可能忘了这件事了。”

马上就有人明白长孙无忌话里有话,长孙老贼这是在抠字眼,大家表面上说现在是在选接替太子人选,不是真的选太子,但很多人心中明白这就是在选太子,太子李忠已经无药可救,但名义上只是接替太子的人选而已。

长孙无忌说的话让李治一愣,接替太子人选是他的借口,现在成了长孙无忌的借口?这算不算李治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可是谁又敢肯定太子李忠的失心疯就是治不好呢?武昭仪的失心疯痊愈可就在眼前,所以李治当初也是无奈才说出了选择接替太子之人,而不是选择太子,结果现在这句话就被长孙无忌抓住漏洞。

是啊,太子是只有一个太子,但现在太子还在位,还在治病,并没有被废黜,所以现在选择的是接替太子的人选,一旦太子发生不测,这个接替太子之人才会成为太子,但没人说过这个接替之人只能有一个,所以长孙无忌选择连个都可以。

长孙无忌接着道:“老臣以为,眼下当以太子的病情为重,不管是四皇子还是五皇子,年纪尚幼,讨论谁更合适做接替太子之人为时尚早,所以老臣以为两位皇子都可以做,一旦到了真的需要接替太子之时再议也不迟。”

没人能想到长孙无忌不走寻常路,不管是朝臣支持的四皇子李素节还是李治想要的李弘他都不选,选A和选B的单选题长孙无忌做成了多选题选择AB,却也没人能指责长孙无忌,因为这个题一开始就可以选择AB,也只有长孙无忌可以选择AB,或者说长孙无忌实际上谁都没有选,他还是选择了把问题拖下去,拖到长孙德妃生下皇子,到时候什么接替太子之人,既然可以有两个,为什么不能有三个?而关于太子的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现在的四皇子和五皇子都可以到时候也能是都不可以。

什么是老谋深算,长孙无忌这才是老谋深算,不是只有反对才能达到目的,同意也不一定就达不到目的,既然你们有支持李素节的,也有支持李弘的,那长孙无忌就都支持,这样即解决了问题,也解决了提出问题的人,谁都无话可说,只是这样也算是戏弄了所有的人,长孙无忌的作为让这一场闹得沸沸扬扬的,大家私下合纵连横的,选择接替太子的大事以一个闹剧的方式作为结尾,这让很多大臣开始脸红,感情自己刚刚歇斯底里的喊叫在长孙无忌这里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笑话?

包括李治,他自以为的运筹帷幄没想到在长孙无忌这里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被改变,自己还为此忧心了好几天,幻想了各种结果,按照李治的想法,在面对李素节和李弘二选一的时候,自己的舅舅肯定是会选择支持自己的,这也是李治在逼着长孙无忌选择自己的外甥,结果长孙无忌一点都没有按照他的想法走,这也让李治在朝臣面前丢了面子,大家都知道李治的想法是钟爱武昭仪以及皇子李弘,却得不到长孙无忌的支持,李治失落,失望,恼怒。

朝会就在四皇子和五皇子都可以做接替太子人选的结论中结束,朝会之前还磨刀霍霍的大臣们没有一人是赢家,包括皇帝李治也是输家,赢家只有一人,依旧是权倾朝野的监国长孙无忌。

李治在散朝后就怒气冲冲的回到了自己的紫宸殿,内侍监跟在李治的身后,他也感受到了李治胸中的怒气,所以在李治回到紫宸殿的时候就赶走了所有侍奉在紫宸殿内外的宫女,内侍,自己则守在了门外,殿内只留下了李治一人,内侍监知道李治需要发泄。

殿内马上就传出了各种打砸的声音,李治把自己能看见的东西都砸到了地上,仅最近两件事,李治想要以新罗求援为契机出兵高句丽,长孙无忌不同意,现在李治想要李弘做接替太子之人,长孙无忌还是从中阻拦,这让李治的忍耐达到了一个极限。

门外的内侍监忧心的看着殿内只是叹气一声,一个懦弱的皇帝只会是臣子的受气包,即使英明神武如太宗皇帝一样没少被臣子气,李治从一开始就不适合皇帝这个位子,他的性子太弱,所以太宗皇帝才会在册封他为太子的时候犹豫,李治自从登基之后受的所有气内侍监也是看在眼里,但这就是现实,内侍监也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难题。

这时候一阵脚步声响起,有人向着紫宸殿走了过来,内侍监顿时有些不悦,他刚刚是特意嘱托不许有人过来,是谁这么不识趣?

转身一看,来人是长孙无忌。

内侍监赶紧躬身行礼道:“长孙大人。”他和长孙无忌是老相识了,毕竟他不只是李治的内侍监,还是太宗皇帝的内侍监。

长孙无忌对内侍监也是颔首道:“皇上在里面吗?”

内侍监道:“在,只是皇上一人。”

长孙无忌点头向着殿内走去,内侍监想拦住他,可是冲着长孙无忌伸出的手动了两下,阻拦的话语没有说出口,最终眼看着长孙无忌推开了殿门走了进去。

长孙无忌进殿就看到了遍地的狼藉,然后是李治通红的双眼,李治这次的生气可见一斑,至少在长孙无忌看着李治成长的这些年里没有见过李治这样生气。

长孙无忌不知道该怎么劝李治,因为李治现在这样生气原因就是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怎么解释李治会听?但长孙无忌也是李治的舅舅,有些话他必须要说:“稚奴,你要相信我,舅舅是不会害你的,舅舅知道你胸中有抱负,但舅舅希望你不要操之过急,舅舅这么做都是为你好。”

李治受够了长孙无忌这样的话,冷冷地道:“你不是朕的太上皇。”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狩心游戏

神降(全息)

阴鸷女皇的渣妻郎

春日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