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王婠来说,武如意不重要,萧未央也不重要,没有了李弘才是最重要,所以李忠可以做这个太子,李素节也可以做这个太子,唯独李弘不行,因为是李治不让她怀孕,所以李治中意谁王婠就记恨谁,因为太子本应该是自己的儿子,是李治剥夺了自己做母亲的权力,剥夺了本属于自己儿子的位子,这是王婠对李治的仇恨,还有就是武如意,在王婠眼里武如意就是这件事的知情者,她却和李治一起瞒着自己,这就是两个人在狼狈为奸,并且武如意还想自己的儿子做太子,那如意就是对王婠提携之恩忘恩负义的卑鄙小人,如果不是自己把武如意带进宫,只怕武如意现在还是一个感业寺的尼子,结果武如意就是这样的背叛自己,明明知道自己为了求子历尽了多少千辛万苦,武如意在知道自己不能怀孕的真相后却选择了瞒着自己,这不是背叛的无耻之徒是什么?如果不是自己偶然间窥得了这个真相,只怕会被李治和武如意这两个人蒙在鼓里骗一辈子!
甚至武如意之前还想哄骗自己放弃李忠的太子之位,转而支持李弘上位,骗了自己不算,还要让自己傻傻的再去支持李弘,真当自己“被人欺而识赚,犹自洗藏元不数钱也”?(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这是对王婠的羞辱!所以在王婠心里武如意一样不得好死。
现在好了,虽然中间出了一些意外,巫蛊之术被武如意识破,萧未央因为嫌疑最大被李治暂时抓起来,但结果还是好的,一旦李弘身死,那太子之位顺其自然就是属于李素节的,这件事由不得李治不愿意,到了那个时候萧未央作为太子的生母哪还有不放出来的道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考虑王婠才会替萧未央说话,并且二人现在还是名义上的联盟,王婠于情于理都要维护萧未央。
王婠并不知道自己的巫蛊之术只是又一次歪打正着让李弘花粉过敏,过敏作为一种遗传性疾病,安思定公主有,李弘也有,所以李弘就和妹妹安思定公主一样被“巫蛊之术”谋害了。
李治在安置好这里的事情之后,还在宴会上的诸位妃嫔也遵照皇帝的口谕各自离开回到自己的处所,并且还要闭门不出等待配合调查。
在妃嫔们离开之后王婠的凤仪宫就只剩下武如意和王婠,如意自然也需要离开,因为皇后也要做好自己的禁闭。
李治看着如意神不守舍的样子也是颇为担心,本来他还想劝说如意先回蓬莱殿休息,可是如意这时候哪有休息的心,她现在只有李弘这一个儿子,她怎么敢想自己的儿子会步女儿的后尘,自己要子女双亡吗?如意不敢想,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自己也就没有再活下去的必要,所以她要去看着自己的儿子,她要跟李治一起去御医院看李弘。
李治也不想在这件事情上继续耽误时间,也就带着如意火急火燎的去往御医院。
另外李治也已经安排侍卫把诸多大臣连夜请进后宫,他需要马上调查此事。
长孙无忌等人此时也都在宫中,因为中秋这件事李治与民同乐,也就在宫中举办了盛大的宴会,并且也邀请了长孙无忌等重臣,他们却没想到宴会中李治会被一个神色惊慌的侍女叫走,因为李治没有来得及说发生了什么事,所以长孙无忌等人这时候也只能做糊涂虫,却也是有了不好的感觉,毕竟李治震惊的样子是掩盖不住的,只能说发生了什么大事,参考来报告消息的是侍女,所以是后宫出了事?长孙无忌已经有了猜测。
然后就是侍卫的到来告诉了长孙无忌后宫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武贤妃之子李弘在参加皇后娘娘的中秋宴会上发生意外,症状似乎就是安思定公主夭折时的模样,武贤妃娘娘一口咬定这是巫蛊之术,并且把萧淑妃娘娘人赃并获,现在皇上要求诸位大人前去调查此事。
听了侍卫的话长孙无忌等人才知道后宫发生的事的确很大,并且还有些皱眉头,和安思定公主夭折的时候同样的症状?这要是真的那就要完全推翻安思定公主是被刘贤妃加害的事实了,可这个“事实”是长孙无忌联合多位大臣一起决定的,所以现在又发生了同样的事,长孙无忌等人当初就是冤枉了刘贤妃,这么多朝廷重臣联合办了一起冤案?这让他们的颜面往哪里放?
还有就是加害李弘的时机,长孙无忌等人自然也能看透其中的含义,都是因为皇上想要册封李弘为太子的流言闹的,现在李弘还只是一位皇子,所以加害李弘只是加害一位皇子,如果等李弘真的成了太子,那加害皇子和加害太子可就完全不一样的了,加害太子可就是意图谋逆了,所以凶手才会选择这个时机,这个原因一目了然。
并且现在也不用再考虑凶手是谁,因为已经被武贤妃人赃并获了,这是长孙无忌需要解决的问题。
褚遂良已经脸色阴沉道:“郑贵妃因为她被送出宫治病,刘贤妃因为她被治罪处死,现在又是萧淑妃被人赃并获,这还真是一个祸害,早就应该把她送出宫了。”
褚遂良只说的是她,没有提名字,但听闻者都知道褚遂良说的人是谁,就是新晋武贤妃呗,这说还真是这个样子,四位大妃武贤妃现在一人牵扯了三个,这种杀伤力哪是一个祸害能形容的。
可是诸臣心中嘲讽归嘲讽,现在后宫出了谋害皇子的事,李治命他们调查他们也得去,只是可惜了这良辰美景中秋之夜,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清冷的月亮高悬了,不过倒是省去了这连夜办案的灯火之忧,别人月下饮酒,自己借着月光办案,甚好。
长孙无忌也赶紧安排几位大臣跟着自己到后宫查案,剩下的朝臣继续过自己的中秋。
坐在下首的李义府自然不在长孙无忌相邀之列,但李治和长孙无忌等人先后离开,李义府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只是他现在还是人微言轻,听不到一点内幕。
不只是李义府,长孙无忌等人的相继离开也被其他朝臣看在眼里,只是他们和李义府一样还没有资格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变故,也就只能相互交头接耳,试着探听有谁知道内幕消息。
另一边李治在和如意到达御医院的时候御医们还在绞尽脑汁为李弘诊治,一直盯在这里的内侍监看到李治和如意前来也就赶紧上来汇报李治的病情,根据御医们的一致意见,说皇子李弘的病情多半是由于外力诱发的李弘的气疾。
有两点李治明白,首先就是外力诱发,其二就是气疾,在安思定公主夭折后李治询问周御医 ,当时周御医也是做出了这样的判断,说是病根可能出在李治的母亲长孙皇后身上,长孙皇后当年也是多为气疾所困,最终导致长孙皇后英年早逝,所以李弘和安思定公主也会有这样的病情,说到这里李治都懂,所以问题就是这个外力诱发,这个外力怎么来的?(古代没有对于过敏的认识。)
现在显而易见,这个外力就是“巫蛊之术”,不然怎么会有外力诱发李弘的气疾?还有就是安思定公主的气疾?上一次安思定公主出事之后如意是在无意间发现的针对安思定公主的巫蛊之术,而这一次却是被如意人赃并获,现在李治早就气急攻心,上一次如意和自己明明告诉长孙无忌巫蛊之术非刘贤妃所为,长孙无忌始终不认,就看这么一次长孙无忌怎么解释!李治早就受够了自己被长孙无忌忽视想法,还有就是这都是自己为数不多的子女,就被人这样用巫蛊之术谋害?这口气李治咽不下去。
这时候周御医看到皇帝到来也是赶紧抽空过来说明情况,在御医们都确定李弘是气疾的情况下那就会按照气疾来诊治,先是对大椎穴、合谷穴、三阴交穴等穴位进行针灸:然后再对攒竹穴、迎香穴等穴位进行推拿按摩:最后再对迎香穴、印堂穴等穴位进行艾灸,这都能缓解李弘的气疾症状。
如意闻言马上就问周御医这样是不是就能治好自己的儿子,周御医不敢做下这样的保证,因为长孙皇后就是因为气疾而亡,如果这些诊治的方法可以绝对诊治气疾,那长孙皇后也就不用在三十六岁的年纪薨逝了。
经过周御医这样的解释如意直觉自己的天要塌下来,顿时就瘫软在地,她早就因为李弘被加害耗费了太多的心神,然后又追杀了萧未央一阵,能跟着李治来御医院都是强撑着一口气想要知道自己儿子的病情,现在听周御医这么一说直接就昏死了过去。
然后这里又是一阵手忙脚乱,李治只能赶紧让人把如意送回蓬莱殿,在内侍监的劝说下李治也一起到蓬莱殿休息。
在睡到半夜的时候如意忽然被一阵声音惊醒,这个声音似噩梦,又似真实,让如意如梦似幻不知道自己是清醒还是梦中。
然后如意看到躺在自己身边的李治,她几下拍醒了李治道:“陛下,你听,外面有什么声音?”
李治也是又累又瞌睡的被如意叫醒,惊喜道:“贤妃,你醒了,你怎么了?你现在还好吧,弘儿还在御医院治疗,有消息他们会来告诉朕的。”
如意又问了一句:“陛下,你听,外面有什么声音。”
李治才知道如意说的什么话,于是定神一听,哪里还有什么声音,他什么都听不到,于是问道:“贤妃,你听到什么声音了?”
如意愣神道:“奴婢似乎听到了小孩子哭的声音,像是弘儿,也像是女儿,他们在哭,奴婢听到了。”
如意的疑神疑鬼可把李治下了一跳,什么能听到弘儿和女儿的哭声,莫不是武贤妃又失心疯了?因为上一次安思定公主夭折的时候如意就短暂的出现过这样的症状,所以如意难道又犯病了?李治顿时有些忧愁,李治对于如意还是很钟爱的。
这时如意又愣愣的问:“陛下,你说弘儿会不会已经死了,所以奴婢才能听到他和女儿一起的哭声?他们死的冤啊皇上。”
李治赶紧劝慰道:“贤妃,不会的,不管弘儿有什么消息御医院都会来人告诉朕的,贤妃你想多了。”
李治话音刚落外面就想起了一阵声音,声音的确似幻似梦,如喑如泣,特别神似小孩的哭声,李治顿时被吓了一跳,他这是才知道如意说听到了一些声音不是虚言,而是真的,现在李治也听到了这个声音。
如意也是马上看着李治道:“陛下,你听,就是这个声音,他又来了,陛下你听见了吧,这是不是弘儿的哭声?”
李治现在已经不敢妄言,马上喊声道:“内侍监,内侍监。”
早就老眼昏花的内侍监这时候却灵敏的跑进了屋子,眼下正值多事之秋,内侍监只能拼了自己这条老命侍奉在李治身边,这是他就侯在屋外等候李治诏命,或者看情况通告李治外面传进来的消息。
内侍监进屋之后李治马上问道:“内侍监,你刚刚可否听到外面传来的奇怪的声响?就像,就像小孩子的哭声。”
内侍监一愣,什么奇怪声响?什么小孩子的哭声,可是内侍监毕竟是个心细如发的人,马上就明白了李治说的是什么东西,内侍监笃定道:“皇上,老臣听到了,那是猫的叫声,所以听起来像是小孩子的哭声。”
经过内侍监的解释李治和如意才知道那个奇怪的叫声实际上是猫的叫声,古时候为了防止鼠患,皇宫内多有养猫,没想到猫的叫声在这种时候会被如意误会,因为猫的叫声的确凄厉了一些,有时候的确像是小孩的哭声。
李治明白之后马上嘱咐内侍监让侍卫把停留在蓬莱殿附近的猫都赶走,不要打扰了贤妃休息。
内侍监马上去办。
然后李治就安慰脆弱的如意继续歇息。
只是不管是李治还是长孙无忌都因为此事遗忘了一些东西,被遗留在宴会上的诸多朝臣因为没有李治的圣旨,也就不敢擅自离去,只能在宴会上一直赏月,一直赏月,到最后直接在宴会上休息睡觉。
另一边负责调查此案的长孙无忌也是焦头烂额,他还要怎么来明察秋毫才能判断这件事实明确的案件,虽然萧淑妃有很好的借口,又说荷包不是自己的,又说荷包可能因为宴会人多眼杂被人动了手脚,但这些可能得说法怎么能够洗脱萧淑妃作案的嫌疑?如果可以的话李治当场就会相信,也不会把萧淑妃关押起来,在李治心里针对李弘的巫蛊之术萧未央有着洗不清的嫌疑,因为上一次安思定公主之事刘贤妃只是一个替罪羊。
长孙无忌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并且他比任何人都更加明白,毕竟上一次安思定公主被害之事能够在如意的指证下草草收场就是依靠长孙无忌的助力,所以他哪还能不明白这件事里面的猫腻。
并且上一次长孙无忌已经警告过皇后王婠以后不要再胡作非为,现在王婠是怎么敢再次做出这种事啊?!
可是长孙无忌一直都是一个以大局为重的人,这就是长孙无忌焦头烂额的原因,上一次能草草收场,这一次还能吗?之前李治已经因为对高句丽一战的事对长孙无忌说出了你不是朕的太上皇这样的话,这就是李治和长孙无忌日渐明显的分歧,现在自己还能草草了事糊弄李治吗?
在长孙无忌再次见到王婠的时候已经没有了对皇后的恭敬,哪怕是表面上的,长孙无忌已经恼怒王婠的胡作非为。
王婠何其聪明,她在看到长孙无忌表情的时候就明白了长孙无忌的想法,可是王婠心中在冷笑,因为她知道长孙无忌不会拿自己怎么样,至少现在是这样,因为长孙无忌还没有做好让人取代自己的准备,比如长孙德妃,王婠从始至终都知道长孙德妃就是长孙无忌安排来取代自己这个皇后的人,可惜德妃一直都不配,因为德妃也没有怀孕,长孙无忌没有理由用一个没有怀孕的妃嫔取代皇后,并且德妃永远不会有这个机会,因为德妃会和皇后一样永远不会怀孕,这就是王婠对长孙无忌有恃无恐的原因,也是长孙无忌纵容王婠存在的原因。
王婠知道现在就算是自己承认所有事都是自己所为,长孙无忌也不会真的把自己当做凶手送出去,因为长孙无忌心中还有希望,长孙无忌还想着长孙德妃怀孕的事,德妃一天不怀孕,王婠就有一天存在的理由,就是这么个可笑的理由,不是因为王婠对于长孙无忌有多重要,而是王婠的存在能占据皇后之位很重要。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