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武则天新史:仕女长歌:唐朝的女人们 > 第228章 苏定方三百日云月 安西军五千里征途

第228章 苏定方三百日云月 安西军五千里征途

有些人生来就背负着大气运,生来就是为了成为最耀眼的那颗星,比如封狼居胥霍去病,扶大厦将倾的郭子仪,还有老骥伏枥,大器晚成的苏定方。

显庆二年,这一年的苏定方已经年愈六十五岁,作为一名这个岁数的花甲老人,寻常人能活到这个岁数已属不易,就算活到这个岁数早就儿孙承欢膝下颐养天年,而苏定方才开始慢慢步入自己军事生涯的巅峰,六十五岁,正是拼的年纪。

在苏定方从长安出发之后,李治筹谋的西征之路就踏上了未知的旅程,李治唯一能掌握的就是苏定方每到一地驿站送回来的书信。

苏定方出发十天之后信使来报大军已经到了六盘山的大震关。

半月之后信使来报大军已经到了平凉郡的萧关。

二十天后信使来报大军已经到了石门关。

......

再一个月多月后信使来报苏定方的大军已经到了凉州(甘肃)武威。

又一个月后大军到了张掖。

到了六月的时候苏定方终于来信说是已经到了酒泉。

到了八月的时候,李治能接到的苏定方的来信时间间隔也越来越长,因为苏定方走的越来越远,已经到了敦煌,即将出玉门关。

李治几乎每天都在期待着苏定方的书信,就连武皇后都调笑道:“如果不是臣妾知道陛下是在等着苏将军的书信,很有可能会以为陛下是看上了哪家的姑娘,得了相思之症,所以整日茶饭不思,魂不守舍。”

李治看着肚子已经显怀的武皇后笑着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苏定方就是朕的知己,皇后就是朕的女人,朕都在相思。”

没有了王皇后,没有了萧淑妃,没有了长孙德妃,李治和武皇后也有了一种鹣鲽情深的感觉,就像当年的太宗皇帝和长孙皇后那样。

苏定方出了玉门关就要到了突厥人的活动范围,意味着战事随时都可能爆发,所以苏定方带领大军在玉门关做着最后的修整,还有就是等待燕然都护任雅相来这里和自己汇合。

苏定方在离开长安的时候只带着几千兵马,他自然不可能依靠这几千人就和阿史那贺鲁的整个突厥人决战,所以他在路上就已经写信命令任雅相来和自己合兵一处。

并且这一次苏定方吸取了上一次对突厥一战的教训。在上一次战事中突厥人见战事不利就开始远遁,导致唐军找不到突厥人所在,最终天时已到,大雪封路,唐军只能撤军,无功而返。

所以这一次苏定方制订了从两路分别进宫突厥人的计策,苏定方自己率领本部人马以及结合燕然都护府任雅相,副都护萧嗣业部人马从北路玉门关出发,南路则由归附大唐的突厥部落,右屯卫大将军阿史那弥射和左屯卫大将军阿史那步真率领,还是走上一次一战时唐军走到的路线,也就是鹰娑川,怛笃城一线,这样两路进发,总会有一路遇上突厥大军。

实际上苏定方现在苏定方要讨伐的阿史那贺鲁早先也已经归附大唐,但是在太宗皇帝驾崩后,李治新皇上位立足不稳的时候,阿史那贺鲁又叛出了大唐,并且时常进犯大唐边界,这才有了李治对他的讨伐一事,而此战南路军的阿史那弥射,阿史那步真和阿史那贺鲁还有堂兄弟的关系。

在一个月明的晚上,苏定方等待的任雅相和萧嗣业终于带领大军赶到了玉门关外的行军大营。

苏定方提前收到消息的时候也已经早早的在大营外等候,直到看见任雅相身后雄壮的安西军大军。

安西军可谓是大唐最骁勇善战的一支大军,而此战苏定方也是嘱咐任雅相此战长途跋涉兵贵精而不在多,所以任雅相尽皆选拔安西军中的精锐,所以在看到此等精锐行军的时候苏定方、裴行俭和郭孝慎无不感慨,这就是军人的浪漫。

裴行俭不由吟诗道:“阵色月如雪,刀光照夜明。”

威武军阵内明光铠和陌刀在月光在照射下闪烁着的光芒,反衬出更明亮的月光,这不就是阵色月如雪,刀光照夜明嘛。

郭孝慎听到裴行俭的吟诗也是赞誉道:“好诗,好诗,阵色月如雪,刀光照夜明,守约兄写的应景。”

裴行俭,字守约。苏定方,名苏烈。

苏定方看着自己的学生,裴行俭有才学他自然知道,裴行俭可以说是文武双全,写出这样的诗对他来说并不难,但苏定方却看向了一边的郭孝慎道:“既然守约写出了上句,那你来对下句。”

郭孝慎闻言一愣,但他没有说什么婉拒的话,而是陷入沉思,片刻道:“雷霆似万军,策马破敌营。”

郭孝慎语毕,这回是裴行俭惊讶的看着郭孝慎了,他说“阵色月如雪,刀光照夜明”这是形容大军的静景,没想到郭孝慎对仗“雷霆似万军,策马破敌营”,这就是在描写大军的动景,这一静一动对的的确合适,只是为什么是雷霆似万军,不该是万军似雷霆吗?

苏定方也笑着问出了这个问题,别人要说也是万军似雷霆,你却反其道而行之,这是为何?

郭孝慎慷慨道:“大将军,末将以为我大军所向披靡,无往不利,即使是雷霆也略有我大军几分的气概,所以就妄言了此句。”

苏定方闻言哈哈大笑道:“好好好,雷霆万钧,雷霆也只是似我万军,有气魄,我辈行军打仗就该有此气魄,守约一静可为谋,孝慎一动可为勇,此战我身边智勇双全,何愁不赢?哈哈哈。”

这时候任雅相和萧嗣业也正好驱马奔至苏定方近前,任雅相笑着道:“不知大将军在笑什么?末将可是老远就看到大将军在笑了,莫不是有什么喜事不成?哈哈。”

苏定方也不隐瞒,直言道:“任将军携军前来自然是喜事,并且我身边的两人为你的雄武之师赋诗一首,你可要听?”

任雅相道:“求之不得。”

苏定方看向裴行俭和郭孝慎二人。

裴行俭说上句:阵色月如雪刀光照夜明。

郭孝慎说下句:雷霆似万军策马破敌营。

任雅相听完之后和萧嗣业连连鼓掌道:“好诗,好诗,此战我们正好给突厥人以雷霆一击!”

都说月是故乡明,此时大军中的“唐”字大旗在玉门关外孤寂的风中烈烈招展,这里的月和故乡的月一样明。

苏定方本部人马结合任雅相带来的安西军精锐总计两万余人,其中步卒和精骑各一万,步卒中有重步兵还有辎重兵,毕竟需要在茫茫西域补给不方便,骑兵重骑轻骑皆有,在玉门关修整两天后开始向着西域的腹地进发,伺机寻找突厥人的大军所在。

苏定方照例为李治送去了行军报告,只是二月从长安出发到现在八月,六月有余的时间苏定方都是在赶路,行军报告倒是可有可无。

苏定方率军出金山北部(今蒙古国西部阿尔泰山),在探马的侦查下找到了西突厥处木昆部,处木昆部也发现了唐军,双方打了一战,唐军摧枯拉朽般大破处木昆部,直接打崩了处木昆部的抵抗之心,处木昆部的首领见势不敌唐军,率帐前来投降,苏定方也没有追究处木昆部的罪责,而是加以安抚,外加从处木昆部中调发了千余骑兵。

此战可谓是苏定方西征以来的第一场胜利,俘获处木昆部一万账,大概四五万人,牛羊不算,

这时候时间已经到了九月多,苏定方也是赶紧派信使去长安送信,告诉李治这个好消息,他知道整个朝堂也在等这个消息,此时苏定方已经距离长安四千里路。

打完了处木昆部之后苏定方还是需要寻找突厥人的主力一战,可这西域天大地大,苏定方想要找人也不容易,最终还是询问投降过来的处木昆部的首领阿史那贺鲁的大概位置,苏定方的目光在地图上思索了良久道:“时值九月,正是牛羊成群的时候,有牛羊拖累,突厥人必定离不开水源,而这里,是曳咥河上游(今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河网众多,水流充沛,地势平坦,河谷开阔,可以容纳下很多的人马,所以我猜测突厥人的主力就在此处,我们之后就朝着这里行军。”

在继续行军一月之后,苏定方终于率军抵达了预定的曳咥河,此时时间已经到了十月多,苏定方距离长安四千七百多里。

苏定方行军到了曳咥河上游五十里处,前方伺候送来侦查的情报,告知在曳咥河上游四十里处发现了阿史那贺鲁所部,这说明苏定方的猜测十分准确,唐军一直在寻找的突厥主力就在这里。

在苏定方发现阿史那贺鲁的时候,阿史那贺鲁也早就发现了远道而来的苏定方,甚至比苏定方发现他更早,因为阿史那贺鲁早就在另外一支袭来的“唐军”唐军哪里得到了苏定方走北路的情报,也就是阿史那步真那一路依附大唐的突厥人中有阿史那贺鲁的眼线,他知道唐军人少,也就有恃无恐的还留在这里没有逃跑。

还有一点,在阿史那贺鲁看来,南路的来兵不足为虑,大家都是突厥人,虽然你依附了大唐,但谁还不了解谁?他们浑水摸鱼还行,指望他们攻城陷地那是想也别想,主要的大敌还是这些唐朝人,自己只要击退了这些唐人,那南路的阿史那步真必然不战而退,甚至闻风而逃,这也是阿史那贺鲁留在这里等苏定方的一个原因。

这里就是阿史那贺鲁选择的预定战场,他要在正面击溃来犯之唐军。

阿史那贺鲁这样气定神闲的姿态也让苏定方明白他的心思,直到阿史那贺鲁想在这里和自己决一死战,也吹响了战备的号角。

此时又有伺候前来报信,说是阿史那贺鲁携十万大军前来。

好家伙,十万大军。

这可把苏定方几人震惊一番。

难怪阿史那贺鲁这个家伙气定神闲呢,原来是准备了十万大军等着自己,所以自己这是落入了阿史那贺鲁的毂中?

任雅相脑子里马上冒出这样的想法,看样子不只是他,身边的萧嗣业,裴行俭,郭孝慎都有这样的怀疑,再多想一步,是不是有人提前给阿史那贺鲁通了风报了信?所以才会这样有备而来?

他们马上就想到了走南路的阿史那步真兄弟,他们也是阿史那贺鲁的堂兄弟,会不会是他们通风报信?

这样的怀疑很合理,不然阿史那贺鲁为什么不在南线,而在这里等着自己?苏定方上一次西征阿史那贺鲁可在南线呆着。

想到这里郭孝慎闷声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哼。”

其他人也知道郭孝慎所言何意。

倒是苏定方微笑着摇摇头道:“外族之人没有殉节的气节,自然不明白死战不降的忠诚,今日降操明日降吴也是常事,这其中自然难免朝三暮四,藕断丝连,若是他们和你我一样,那我们还算什么唐人?哈哈。”

裴行俭道:“可是,老师,我们兵力总共两万人,其中五千辎重还在几百里外,眼下也就只有一万五千多人,五千步兵,万余骑兵,以一万五千对十万,虽然学生不怀疑老师的运筹帷幄,可是这一战是不是从长计议?”

虽然战争史上不缺以少胜多的战役,但基本上都是以奇致胜,现在唐军和突厥人可是在正面战场,这样明刀明枪的来,苏定方还想以少胜多/唐军真的要以一当十不成?

面对学生的疑问苏定方“呵呵”一笑道:“阿史那贺鲁有备而来,现在我们就算想后撤只怕也来不及了,到时候只怕会被突厥人衔尾而至,这样我们更没有胜算,现在阿史那贺鲁见我们兵力薄弱,这反而是我们扭转乾坤,反败为胜的机会。”

“众将听令”。

“末将在”。

苏定方指着面前的堪舆图道:“突厥人势大是事实,正面对抗我们绝无胜算,所以要兵法使用得当,你们看这里和这里。”

苏定方指着堪舆图上的两处地点道:“这里是两处高地,一南一北,相聚三五里路,我们兵分两路分兵固守,这样可互为掎角之势。”

守?

任雅相道:“大将军,固守高点的确是一个办法,可这“守”是否有问题?如若阿史那贺鲁围而不攻,那我们不就成了枯守高地的马谡?”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马谡。

任雅相倒是一点也不委婉,不懂给苏大将军留点情面,虽然他这么问,但其实大家都想问。

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意思是:如果我方兵力是敌方的十倍,那就可以实施包围战;如果是五倍,那就可以进行正面进攻;如果只是两倍,那就设法分散敌人的兵力,然后各个击破。

可是眼下突厥人是唐军的十倍,苏定方却还要分兵固守,这不就是和兵法完全反其道而行之?实在太逆天,不怪任雅相有想法。

苏定方道:“我们守是因为阿史那贺鲁必定不会围而不攻,攻就是他唯一的选择。突厥人十倍于我,任将军知道的兵法突厥人也会知道,兵力上的优势,再加上兵法上的“优势”,如果阿史那贺鲁还不敢攻的话,那他还有什么颜面做突厥人的首领?所以不存在围而不攻的说法,我们要做的就是考虑如何守得住,等到突厥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那就是我们以少胜多的时机。”

苏定方一说大家就明白,自己都以为苏定方分兵是个昏招,阿史那贺鲁指不定怎么笑话唐军的将领是个蠢货呢,他兵力又是十倍的优势,这他哪还会守?这是有多看不起自己?这么明显的优势都不敢出兵?那他的威信也就会没了,这就是苏定方说的进攻是突厥人唯一的选择。

可就算是守,就算占了两处高地,唐军就会有以少胜多的机会吗?此时大家都不知道苏定方的脑子是怎么敢做出这样的猜测,就是靠守吗?守得云开见月明?守的突厥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样的防守反击又能有多少的机会?

可是突厥人没有选择,唐军就有选择吗?一样没有,就像苏定方一开始说的,万一唐军后撤,突厥人衔尾而至,那就是十万人追着一万多人打,这跟突厥人追旷野上的牛羊没有多大的区别,那唐军必败无疑,所以唐军这也是在背水一战。

这是唐突双方都没有退路的一战,也是一个意外,阿史那贺鲁没想到自己十万大军一出唐军居然没有选择避其锋芒,而是选择和自己硬刚,苏定方也没有想到阿史那贺鲁会携十万大军来和自己一战,只怕这已经是阿史那贺鲁举国之力了吧。

这就是兵法上说的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当年不肯嫁东风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宫花赋

婚后动人

小船三年又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