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卫母就告诉了儿女们关于少儿的事情。
孩子们都不震惊,毕竟,连一面墙都没有的屋子,是藏不住秘密的。
他们早已做好了准备,所以在母亲说出:“你们要当舅舅和姨母了。”的时候,所有人都显得很平静。
看见兄弟们的反应,少儿心知他们都知道了自己的事情,这让她有些难为情,偏过头不敢正视他们。
可卫母强硬的把少儿的头转过来,让她看着一众兄弟姊妹坦坦荡荡地说,说明前因后果。
少儿就只能和盘托出了,她磕磕绊绊地把一切事情都说明了,本以为会得到不理解的眼神。
可没想到,他的兄姊和弟妹看向她的目光只有心疼。
少儿的眼眶瞬间就红了,她哭泣道:“是我给家里添麻烦了。”
卫孺和子夫看见她哭了,立刻就围上去安慰她,子夫说:“这有什么呢?我们可是一家人,你肚子里的是我们的外甥,母亲的外孙。”
长姊不善言辞的,只会通过拥抱给少儿传达力量。
男女有别,兄弟总是不如姊妹之间的相处更亲密,不过爱护亲人的心是相同的。
不过比起长子,卫青的感触要更深一些,他看着自己的二姊,看着她微微隆起的肚子,不免联想起自己。
当年母亲也是在这样一个清晨对大哥他们宣布自己的存在吗?
卫青不知道,却依然感同身受,他在心里暗下决心,他会对家人好的,也会对还未出世的小外甥好的。
新生命将要诞生的喜悦并不能影响众人得去干活,时辰到了,所有人依然得去自己奔赴一日的辛劳,孕妇也不例外。
不过有件事儿也该提上日程了,那就是子夫,她年纪不小了,也该寻找一份差事。
卫母想了很多都认为不妥,觉得子夫要是能够像她二姊一样到主人身边伺候就是再好不过了。
为此她嘱咐少儿:“你现在也身子也不方便,能不能让你妹妹偶尔去帮忙呢?”
少儿明白母亲的意思,或者说她也是一样的想法:“我尽力,如果有机会的话。”
往后的几日,少儿一直留意着,直到有一天,平阳侯注意到了她有些不寻常:“你这是……”
“回君侯,奴婢这是怀孕了。”
“这样。”
平阳侯一时语塞,本来这种事儿也属寻常,贵族向来也不介意女奴多生孩子,毕竟这孩子生出来也算是自家财产。
可卫少儿这回确实有点太突然了,思及此,平阳侯道:“孩子是谁的,你说说,我看能不能撮合你们成婚。”
少儿摇头拒绝了,“孩子的父亲并非奴隶,我们不合适。”
见她拒绝,平阳侯也没坚持,“那你最近就不要来了,回去养着吧。”
“君侯……”卫少儿有些惊慌,怕平阳侯是要把她赶走。
不过平阳侯并没有这个意思,他只是觉得孕妇伺候人并不方便,再者,也是怕公主误会。
“你不必担心,孩子出世后再回来就是了。”
卫少儿悬着的心放回了肚子里,同时,她也看到了推妹妹出来的机会,她期期艾艾地问:“那么奴婢的差事谁来接替呢?”
平阳侯随意道:“随便再找个人替上就是了。”
“这样的话,奴婢向君侯推荐一个人可行?”
平阳侯看了她一眼,察觉到了少儿的小心思却没拆穿:“你说。”
“是。”少儿讨好的笑笑,“奴婢的妹妹已经长成了,不久也要找事做,如果能在君侯身边历练历练也是好的。”
平阳侯迟疑了一会儿没答复,少儿更是大气都不敢出,就在这焦灼的时刻,有人来了。
“这是在干什么呢?”
是公主,她来找平阳侯,一进来就看见卫少儿跪在哪儿,平阳侯也是不知在想什么。
阳信公主径直走到了平阳侯身边,“快起来吧,老跪着干什么。”
“谢公主。”
卫少儿听了公主的话就乖顺的起身了,她很小心,可公主还是立刻就注意到了她的不同寻常。
女人看女人总比男人看女人更敏锐些,更何况公主前不久刚生了孩子。
她转过头问自己的丈夫,陈述道:“她怀孕了。”
平阳侯点头。
公主心一沉,又问:“你的?”
这话宛若平地惊雷,震的平阳侯都精神了不少,忙否认道:“不是。”
平阳侯的语气很肯定,可是公主还是有点疑心:“真不是?”
平阳侯很无奈的再回答:“真不是。”
这时少儿也帮忙解释了一通,“公主,奴婢的孩子和君侯没有关系,这是前不久来府上办事的那个霍姓小吏,叫霍仲儒的。”
阳信公主听着卫少儿说话条理清晰,说出的人也是有名有姓,就不再怀疑了。
“原来如此,是我想错了。”公主叹了口气,“看你们刚才那样,我还以为自己平素多可怕,你们一个两个发生这样的事还瞒着我。”
平阳侯只是笑笑没话,而少儿却感觉公主人和善,看起来也没生气,刚才那事儿对她说上一说,兴许能成。
少儿思量了一下,先是说了一通平阳侯的好话,“刚才奴婢不舒服来告假,君侯历来体恤我们这群人,知道奴婢有孕就叫回去休养,可以等几个月再回来伺候。”
公主点点头,笑着打趣平阳侯:“我倒是今日才知道你对下如此宽宥。”
平阳侯有些羞耻,“公主不用听她吹捧我。”
不同于主人的腼腆,胆大的少儿直接与公主搭话:“平阳府是宽厚之家,公主与君侯更是待奴婢们极好,奴婢以生在此地为幸,一家都愿终身侍奉。”
“你啊,还是那么能说会道,这几个月少了你,我们夫妻反倒没趣了。”
说着,公主像奖赏似的,从案上拿了个梅子扔给了少儿。
少儿稳稳接住,把果子握在手里,佯装出喜悦的神情,就像是听不出公主说的是玩笑话一样。
“奴婢也忧心呢,方才也正和君侯说这件事。”
阳信公主没想到这少儿倒会顺杆上爬,“都说什么了。”
少儿低下了头,“说,如果君侯不嫌弃,能不能叫奴婢的妹妹来接替奴婢一段时间,也算施恩历练。”
公主的神情叫人分辨不出喜怒,良久,她才道:“既如此,就让你家妹妹来吧。”
“谢公主。”少儿十分惊喜,连喜悦的神情都真心了几分。
“好了,快回去吧,好好休养,也多嘱咐你妹妹几句。”
“是。”
少儿欢天喜地离开了,房内只剩夫妻两人,平阳侯很歉意:“这卫少儿太不知天高地厚了。”
“哪里。”
阳信公主语气随和,“她也是为了妹妹,人往高处走吗,若是可用,留在身边也无妨。”
“再者,她也点醒了我。”阳信公主深深地看了平阳侯一眼,“咱们在封邑也呆的够久了。”
阳信公主夫妻本打算回来看看就走,没想到恰巧遇喜,就又在平阳呆了一年多。
“早些回去,也好与陛下增进感情啊。”
姨:
1.继室以其侄,穆姜之姨子也。——《左传》。 孔颖达疏:“据父言之,谓之姨,据子言之,当谓之从母,但子效父语,亦呼为姨。”这里是孩子的姨。
2.姨,妻之女弟同出为姨。——《说文》这里直妹夫或姐夫称呼妻子的姐妹。
3.姨母、姨妈,这两个被广泛使用大概是清代,例如《红楼梦》里就大量出现这类称呼。
舅:
1.母之兄、弟。妻之父为外舅,从男,臼声。凡异姓之称,不得称父,则舅之。——《说文》母之……这里就是孩子的舅舅,妻之……这里就是现在的小舅子。
2.婿亲迎,见于舅姑。——《礼记·坊记》这里的舅姑是岳父岳母,汉代妻子的父母是外舅、外姑;丈夫的父母是君舅、君姑,都死了就先舅、先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第 8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