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嘉仁看着眼前熟悉的人对着她似笑非笑,他还如之前一样气质又魁梧,不过好像清瘦了一点,“怎么是你?”
贺绩也很好奇,自己刚刚从宝月寺拜祭完母亲,没想到回家路上又遇到了上次在宝月寺见过的小姑娘。她和之前一样的温雅活泼,好像还高了一点。
他回道,“我刚刚还在宝月寺,想着上次遇到你,不知你怎么样了。没想到这次没有在宝月寺遇到你,却在回家路上遇见你。天涯何处不逢君。”
嘉仁立马回讽道,“是吗?那这次你又在宝月寺扔下谁,一个人自己逃了?”那天晚回被罚抄,手酸的难受她可没忘记。
她居然觉得自己自己是扔下她,独自逃走,他那是把追杀他的人引开,让她安全的留在那里。贺绩摇了摇头。转头一想,她是个女孩子,难免怕这怕那的,过度担心,误会也难免。
他避而不答,淡淡说,“你刚刚是在害怕烟花吗?”那烟花的一声巨响之后,这个人就挨在他的怀里,他低头一看,有些眼熟,她闭上眼睛的样子立马让他想起她是谁了。他们之前在宝月寺见过。
嘉仁突然有些脸红,小时候被烟花炸到过,腿上现在还有一个小疤痕,所以她后来一直不敢玩烟花,“我堂堂男子汉,怎么会怕烟花,只是太吵录了,觉得有些烦而已……”
一边说着,她的眼睛看到这人身后那个小摊子上面摆的一根根糖萃果子。那一排排鲜翠欲滴的是甜甜的草莓中间夹着糍粑,然后把烧的冒泡的糖水浇上去。看上去和糖葫芦差不多,可是要好吃很多倍。她不好意思经常买零食吃,不是没有钱,而是觉得太幼稚,不符合自己的身份。
可是今天刚好走到这里了,又是过节,她不想错过这个美食。
停下和对面这个男子的谈话,她四周看了看,没有看到孙嬷嬷的身影,于是摸了摸自己的身上,再次确认了一下,她确实没有带钱袋。
贺绩看到她这样,从袖子里面拿出一锭银子,他递过去给那摊主,摊主看了一眼,想接不敢接,说了一句,“这是五十两,我们小摊贩找不开。”
他回道,“不用找了。”他拿起一根糖萃果子,递给了嘉仁。
嘉仁犹豫了一下,还是被美食给征服了,伸手接了过去,“谢谢,上次的事情我还是没有忘记,不过,这个钱我怎么还你?”
贺绩看着她低着头咬了一口那果子,满足的样子十分可爱。他说,“不用了,就当是元宵送你的礼物。”
贪吃归贪吃,嘉仁是不喜欢欠谁的。她往贺绩身后看去,有一堆人围着一个挂满灯笼的摊子在采字谜。大声嚷嚷的声音说道:猜字谜免费送灯笼啊,又大又好看的灯笼哟。
既然他送了她吃的,那她就送他一个明亮温暖的灯笼吧。猜字谜可是难不倒她的。
嘉仁拉着贺绩的袖子,往前走,“走,我们去猜字谜。”
贺绩一时无语。今天是元宵节,和皇上还有妃子,皇子们一起吃了个可有可无,走形式一般的晚宴,他就去寺庙给母亲加香火了。在宝月寺,这个人的确实从他的脑海划过了一下。他知道她一定没事的,因为上次那些人是因为自己才在那里的。
没料想,回皇宫时居然遇见她了。
此时两人站在那灯谜摊子前,嘉仁问道,“老板,你这个要答多少才送灯笼呢?”
那老板回答道,“我这里的灯谜,难度不小,如果能答五个,就送一个小灯笼。”
大家往那小灯笼看去,都没有特别激动,小小的,很素的灯笼,大概小孩子会喜欢。
“如果能答十五个,那么这些精致的灯笼随便挑。”老板说完看着这眼前的小公子,他这里的灯谜可不容易,还没有谁答了十五个。但是答不出来花钱买灯笼的到时不少。
大家看着那些五颜六色,不同形状的灯笼,果然很美很别致,非常有节日的氛围。嘉仁已经看中一个了:那个绣着蓝粉色蝴蝶的灯笼。
旁边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挤挤攘攘的,站在嘉仁旁边的贺绩却岿然不动。嘉仁却一边看着灯谜思考,一边被挤到贺绩怀中。
贺绩脸有些轻微的红了,也许是之前的晚宴上喝了两杯的原因。也许是他在边关太久,身边全是男子,没有见过如此女子挨他特别近。通常女子看见他,都是羞着脸,低着头,有时候也会有那大胆的派下人给他送巾帕的,他只觉得烦。
可是嘉仁完全没有注意身后那人传来的温暖,一心只在想着那谜底。
灯笼上第一个迷是:一口咬掉牛尾巴。
她灵光一闪,大声说,“是告。”
老板笑着点头,“没错,是‘告’字。”
旁边的人也纷纷点头,这个小公子确实回答很快。
一下子就到第五个了:需要一半,留下一半。
嘉仁迅速的反应出来说,“雷。”
此时,身边的人不仅连连交口称赞,还鼓起掌来。
那老板说可以送一个小灯笼,嘉仁却说不要,她还要继续答。她要拿到那个她最喜欢的灯笼。
接着又很快的答完了九个。
到最后一个了,大家都更加安静了一点,这个可是看上去不容易啊。这个老板怎么会想送人灯笼呢?肯定会有难度的。
那第十五个字谜是:走出深闺人结识。
嘉仁确实为这个伤了一下脑筋,只差这一个了,她就可以把那个灯笼拿到手。她回首看了一下身后的这个人,他十分高大,好看,估计喜欢他的佳人不少。
她知道了!
贺绩微微低头看着眼前的人,突然她粲然一笑,如烟花般美丽。
嘉仁大声说,“佳!佳人的佳。”
众人纷纷鼓掌,老板对她说,“没错,都对了。小公子请选一个灯笼吧。”
嘉仁放眼看去,其实那几十个灯笼都很美,看得她眼花缭乱。不过她已心有所属,“我要那个蝴蝶的。”
她拿了灯笼,又拉着贺绩从人群中走到街边,“这个送给你吧,谢谢你请我吃糖粹果子。”
说完她就转头走了。
贺绩站在那里,手里拿着那蝴蝶灯笼,因为特殊的设置,那灯笼上的蝴蝶看起来像是在翩翩飞舞一般。原来她是为了自己才去费尽脑汁答字谜,她……真是费心了。
他觉得这个元宵和以往好像不一样,仿佛元宵真的是一个热闹温暖的日子。
拿着那灯笼回到皇宫,贺绩脸上还带着一点微不可查的笑意,在往他的松风殿去的路上,恰好遇见从晚宴上回来的太子贺纶和太子妃崔氏。
太子东宫的启明殿和五皇子的松风殿虽然不在同一个方位,可是去那边都要经过花园的亭子。
贺绩看见来人,忙躬身半跪施礼,“臣贺绩,参见太子。”
太子似乎是喝醉了一半,在太子妃身边扭了几扭,半晌才回,“原来是五弟呀,快快请起。”他看着贺绩慢慢起身,也没有继续往东宫去,而是眼睛是不是扫到哪贺绩拿着的灯笼。
太子妃见状,柔柔说道,“五弟吃完晚宴,居然去买了一个灯笼,还怪好看的。”她又假装拍打了太子手臂一下,“你怎么不送我一个呢?”
太子迷迷糊糊,搂着太子妃,“我买……我送……”
贺绩面不改色,这些桥段他一点也不觉得新奇了,太子就是看不得他有一点好的东西。他淡淡说,“不过是出门顺手买的,不是什么贵重的的灯笼,太子妃喜欢的话,请拿好。”
太子妃笑道,“那这就多些五弟的好意了。”
拿走灯笼,两人才离去,太子还一边说着,“你真是,怎么能拿五弟的呢?”
“是他送我的,我又没抢……”
声音渐渐远去,贺绩往自己的松风殿走去,脸上更加冰冷了一些。这个太子就是容不得他有一点好,一点开心。如果可以选择,他真的不想在这皇宫待着。
可是边关这会儿确实在他的管理之下,很平稳。西北一些小的问题冲突,皇上也安排了几个年轻的心腹大臣去看着,来分散他的影响力。
皇上表面上是对他的成绩赞扬不断,其实也处处提防着他。很多时候,把他当成平衡太子的一个棋子罢了。这就是亲情。他在内心冷笑。
那边两人刚刚进了东宫,太子妃就把那灯笼扔到一旁,“什么没人要的破玩意,土了吧唧。”
太子此刻不像喝醉了,十分清醒和用力把那灯笼踩了个稀巴烂,嘴里咬牙念叨,“不就是在边关打了几次胜仗吗?受伤又怎么了?又没死,得意个什么劲。偏偏皇上还以为他多厉害。冷着个脸,神气个什么劲,早晚我要弄了他。之前让他逃了,是他运气好……”
嘉仁在路边上又逛了逛才回家去,她没有去找走失的孙嬷嬷。苏府离得近,不见人直接回家就好了。都不是小孩子,也不用担心什么。果然回到自己的小院,她就看见嬷嬷准备好了热水,等着她回家沐浴。
在书房待了一天,又出去逛了一圈,她确实感觉身子乏了,此时泡泡热水澡,最好不过。孙嬷嬷已经帮她把一切衣物准备好,又把其他人给叫下去休息了。因为她的身份,除了母亲和孙嬷嬷之外,其他人都知道,所以凡事都得小心些,沐浴这事都是孙嬷嬷替她准备。
褪去衣物和那束缚了她许久的裹胸带子,苏嘉仁把自己浸入水中,感觉到通体的畅快,仿佛一身的疲惫都好了。她舒服的闭上了眼睛,不禁又想到了,很快就要考试了,其实只有小半个月了。这几天保持一个正常的备考状态就好,不用像之前还看得特别晚。睡好也是保证学习状态的一个技巧。
突然她又想到虽然四书五经已经看得差不多,可是里面有些句子和想法,其实她还不能完全的理会。也不是不懂,只是这个时代对文字和道理有一个特定的角度,所以她还得好好琢磨一下。现在请教夫子已经不太方便了,她准备明天去苏嘉文那里交流交流心得。本来今天想去,怕打扰了别人过节的兴致,就想着晚点也没事。
沐浴完,睡得也香。一早起来,苏嘉仁觉得神清气爽。
她洗漱完,吃了点东西,就开始温书。一边看,一边把有疑问的记录在纸上。一上午下来,积累了好几个问题。中文吃完东西,休息了片刻,然后她带着书和那些记录的问题,来到了她弟弟的书房。
苏嘉文当然也是在积极备考,整天待在书房中复习。
看到哥哥来了,他放下手中的笔。虽然天气还是很冷,可正午之后阳光照在嘉仁身上,她的脸上带着暖暖的光晕。不得不说苏家的人确实都是好看的。
苏嘉文缓缓开口,“哥哥怎么来了?”
“我来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你。”苏嘉仁说道。
弟弟苏嘉文是自小就考试成绩不错,不管是考秀才,还是考举人,他都是排名靠前。这不仅是学识的积累,也是对时代和出卷人有很深厚的了解。她来请教请教,这也无可厚非。之前的考试她都是能过就行,没有极其钻营。可是现在现在每一个小的点,她都想弄清。
苏嘉文听了,笑笑,让书童搬来一个椅子放在他的对面,两人中间隔了一个檀木书桌。他说道,“何谈请教,哥哥折煞我了。有什么我们兄弟俩个到是可以多讨论讨论。”
虽然他们大房二房之间多有龃龉,但是学习是学习,是另外一回事。没有学问什么不能讨论的。就算他真的知道比她多,告诉她又怎么样?难道他兢兢业业那么多年,就凭她这一小段功夫的努力,也想超过他不成。
坐在自己二弟对面,苏嘉仁把自己记录的几个问题递了过去,又把自己的想法和疑惑都慢慢道来。
苏嘉文看着那纸上的问题,听完哥哥的叙述,发现有的问题确实很值得讨论和分享,他把自己知道的全部都一一讲解,毫无保留。
嘉仁听得认真,有时也会回答二弟提出的问题。两人聊得很愉快,都感觉学到了很多。一起面对这么大的考试,怎么可能一点紧张也没有,可是两人一起并肩作战,仿佛考试也没有那么恐怖了。
直到天黑,嘉仁才起身准备离去。她说道,“今天学了很多,真是打扰二弟了。”
苏嘉文说,“哪里,哥哥的观点有时也鞭辟入里,是我受教了。哥哥如果有其他问题也欢迎之后在一起交流讨论。”
苏嘉仁立马说道,“那太好了,我明天还来。”微微施了个礼,她就走了。后面几天果然都来了。
苏嘉文嘴角一抽,他是不介意和哥哥一起学习交流,不过刚刚那句就是客套话而已,她居然就当真了。他把书童叫来说道,“明天记得把那书房炉火加旺一点。”他看得出哥哥是怕冷的。他确实是觉得哥哥不如自己,但是他也不想自己的哥哥生病。
接下来一连近十天,两兄弟下午都在一起复习,互通有无。
这天上午苏嘉仁独自在自己的书房温书,突然一个很久不见的人来了。
庄铭本来也在家好好备考,可是心里都是她,还有两天就要考试了,实在忍不住拿了两本少见的孤本来看看她。
他本来考试就是准备随便点个卯就行。学习他也不差,可是要说多上心,也不见得。有他爹在,以后随便当个什么小官混混日子就行。
可是不小心知道了他多年的好友其实是个女子,他的上进心就来了。不优秀,怎么配得上那么努力的她。只有自己强大,才能给她撑起一片宽阔的天地。才能有机会和她一拜天地……
看见自己的好友起身迎接自己,他开始克制自己的各种小心思,她还是一样的秀美,简直一清如水。
嘉仁看见多日不见的好友,笑道,“我还以为你也在辛苦备考,等考完了才能见你呢。”
庄铭也笑道,“本来我也在备考的,可是太闷了,所以来找你,猜猜我给你带了什么?”他的手放在身后。
站在庄铭面前,她用力一拉扯那根本没使劲藏的手臂,映入眼帘的是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和他的随笔集。这也太难找了!
她难着那几本书,有点激动,“你是怎么找到的?他的书很小众,很难找的。”
庄铭随口说道,“你不是之前提过一嘴吗?后来我找我爹问了问,也不知道他那里找的,就找到了。”
她紧紧抱住那些书,道了谢。这会儿她也只能心里激动一下,快考试了,为了不影响节奏,她是不会看这些杂书的。她很喜欢,但是也得等到考试完。
庄铭看见眼前的嘉仁开心的拿着书,找了一个精美的木盒子把书装了起来。他微微皱眉,“为什么现在不看,你把你们收起来干什么?”她以前可是拿到自己喜欢的书就会马不停蹄一气呵成的把书看完,他都别想和她多说几句话。
嘉仁听到问题,眼神暗淡了一点,低着眸子,“我也想想以前那样,拿到手就赶紧看。可是,我最近因为备考,埋在书堆里面,晚上都有点睡不好了。”
听完他心中一惊,她何苦怎么拼呢?考不过就算了,不是还有以后吗?下次在考不久好了。
嘉仁看到那好奇又怜悯的眼神,谈谈的说道,“不用担心,我会好好照顾自己的。为了考试付出本来就是应该的,我爹不在了,我娘没有个主心骨,我妹妹再过一两年也要嫁了,我可不得撑起我们大房的责任。考个好的功名让我娘放心,我妹妹以后也可以找个好一点的夫家。”
庄铭听她这么说,有些心疼,“那你呢?”
“我怎么了?”嘉仁不解。
“你有没有想过以后你要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无非就是好好考取功名,照顾好家人。”
“不,我是说你以后想找什么样的夫家……我是说什么样的相好的。”
嘉仁笑了,“你在说什么?莫名其妙的。”
庄铭吐了吐舌头,这个问题确实太重要,现在说也太早了。他转了话题说道,“这两天我听说很多学子都去孔夫子庙拜了,求一点好运,我们也去吧?只有两天就要考试了,正好放松一下,你天天在家一定闷坏了。”
嘉仁想着自己确实过于担心这个事了,正好天气不错,出去走走也好。
两人一同上了庄铭的马车,优哉游哉就往城东郊外孔夫子庙去了。
车上庄铭简单的给没去过的嘉仁介绍了一下,说这个孔夫子庙还挺大的,除了孔夫子之外,也还供着几个其他的圣人,可惜那是他还小的时候来的,不记得其他圣人名字。还有一个特别会下棋的主持也在这里,小时候他爹带他来拜会过这个主持。庙得的后山种了很多奇花异蕊,还有一大片竹林。说的嘉仁心向往之。
不到两炷香的时间,两人就到了,马夫没有办法继续往前走,找了个地方吧马车停在一边。庄铭和嘉仁下了马车,还要走一小段路,路很宽,人也很多,大部分都是看上去很年轻的男子。
嘉仁还看见几个眼熟的,他们也是一同在书院的学子,有的学识很不错,有个别年龄大的还考过几次会试了,他们也来拜孔夫子,可见大家是真的都很重视这次的考试。如果不过,下次就要等三年了。谁有那么多的时间和金钱可以蹉跎。当然都是想一举中第,第一次就金榜题名最好。
两人恳切诚心的跪在孔夫子像前面。
嘉仁内心祈祷自己能考好,以后就可以好好照顾娘和妹妹了。
庄铭内心祈祷自己能考好,以后就可以好好照顾……他看了看旁边的好友。
两人在前厅拜完,准备在四处走走,再看看其他的圣人。突然这时一个身影匆匆忙忙进来,对着庄铭说,“少爷我终于找到你了。”
庄铭看自己的书童满头的汗,突然跑来,十分不解,“怎么了?我不就刚刚出来一会儿吗?”又没人管他。
“你不知道,少爷,刚刚夫人家乡那边来个几个亲戚,老爷在陪着他们,但是希望你也在,我知道你去苏府了,可是我找到那里,苏府的人说你来了夫子庙,我找了你好久!”
庄铭有些急了,他娘去世了,可是舅舅那边的亲戚有时候来看他,他不好不在。
嘉仁看他这样,忙说道,“你快去吧,我自己转转,一会儿再回,反正寺庙门口有很多马车可以租,离家也不远,不用担心我,你先去吧。”
庄铭于是告辞和自己的书童就家去了。
嘉仁走下台阶,往后面走去,她也想认识认识一下其他的那几位圣人是谁。走到后面一看,发现后面是个三进的院子,院子通向一片竹林。很多其他人也都在排队等着拜那些圣人。她最烦排队了,想着去竹林看看回来再拜,也是一样的。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