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上午,苏江姜破天荒地主动去了图书馆。物理实验小组下周有个小测验,她可不想拖陆衿后腿。
图书馆安静得能听见翻页的声音。苏江姜找了个角落的位置,摊开陆衿借给她的参考书,开始与那些电路图搏斗。
“这里要用基尔霍夫定律。”
一个声音突然在身后响起,苏江姜回头,意外地看到叶奚绾站在那里,手里抱着一摞待上架的书。
“呃...谢谢?”苏江姜不确定地说。
叶奚绾放下书,指了指她面前的题目:“第二问你的思路错了。”她快速在草稿纸上写了几行公式,“应该这样解。”
苏江姜惊讶地看着那些工整的推导:“你...为什么要帮我?”
叶奚绾别过脸:“只是刚好看到。”她停顿了一下,“那天...对不起。”
没等苏江姜回应,叶奚绾已经转身离开。苏江姜注意到她的义工袖章上别着一枚小小的音符徽章。
中午休息时,苏江姜在图书馆音乐区又遇到了叶奚绾。她正小心翼翼地整理着一排琴谱。
“你喜欢音乐?”苏江姜忍不住问。
叶奚绾的手停在半空:“我妈是乐团的。”
“我知道,”苏江姜说,“首席小提琴手。”
叶奚绾惊讶地看了她一眼。
“陆衿告诉我的。”苏江姜解释道,然后指了指书架最上层的一本乐谱,“那本《月光》的谱子能借我看看吗?”
叶奚绾帮她取下来:“你会弹钢琴?”
“只会一点点。”苏江姜不好意思地说,“上次音乐会听了德彪西的《月光》,特别喜欢。”
叶奚绾的表情柔和了一些:“这首曲子...确实很美。”
两人就这样聊了起来,关于音乐,关于学校,甚至关于陆衿。当苏江姜提到物理实验时,叶奚绾主动说:“如果你有不懂的,可以问我。我物理还行。”
苏江姜笑了:“那太好了!陆衿讲题太抽象了,动不动就是‘显然可得’,可我完全看不出哪里'显然'了。”
叶奚绾也微微笑了:“她确实...思维方式和我们不太一样。”
——————
周三下午的阳光格外明媚,物理实验室里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息。苏江姜坐在实验台前,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眼睛时不时瞟向门口。
“紧张?”陆衿的声音从身旁传来,她手里拿着两瓶矿泉水,递给苏江姜一瓶。
“有点。”苏江姜拧开瓶盖,喝了一大口,“这可是补选赛,万一搞砸了...”
“不会的。”陆衿的语气平静而笃定,“你最近进步很大。”
李老师走进实验室,手里拿着一叠试卷:“同学们,补选赛现在开始。题目难度和正式选拔一致,时间两小时。”
苏江姜深吸一口气,接过试卷。第一题是电路分析,正好是她和陆衿上周练习过的类型。她抬头看了眼陆衿,对方已经进入状态,笔尖在纸上快速移动着。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苏江姜全神贯注地解题。当做到最后一道实验设计题时,她突然卡壳了。这是一道关于电磁感应的题目,要求设计一个简易发电机。苏江姜咬着笔帽,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就在这时,她想起陆衿曾经说过的话:“物理实验最重要的是理解原理,不要被复杂的公式吓到。”
苏江姜闭上眼睛,回忆着陆衿给她讲解电磁感应的场景。她仿佛能听到陆衿清晰的声音:“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
灵感突然涌现,苏江姜迅速画出示意图,标注出关键部件和原理。当她写完最后一个字时,结束铃声恰好响起。
“时间到!”李老师宣布。
走出实验室,苏江姜长舒一口气:“总算完成了!最后那道题差点没做出来。”
陆衿看了她一眼:“你画的那个线圈缠绕方式很巧妙。”
“啊?你怎么知道...”苏江姜惊讶地瞪大眼睛,随即反应过来,“你偷看我的卷子?”
“只是刚好路过时瞥见。”陆衿的嘴角微微上扬,“设计得很棒。”
这句简单的夸奖让苏江姜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她正想说什么,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叶奚绾发来的消息:
【听说你今天参加补选赛了?加油。】
苏江姜惊讶地眨眨眼,把手机递给陆衿看:“叶奚绾居然给我发加油消息。”
陆衿看了一眼:“她最近变了很多。”
“是啊,上周她还帮我解了一道物理题。”苏江姜收起手机,“说起来,她物理真的很好,解题思路跟你不太一样,但也很清晰。”
陆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每个人思维方式不同。”
两人走到校门口,夕阳将她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苏江姜突然想起什么:“对了,下周就是期中考试了,你复习得怎么样?”
“还行。”陆衿的回答一如既往的简洁。
“那...周末要不要一起复习?”苏江姜提议道,“我可以去你家,顺便看看阿姨。”
陆衿的脚步顿了一下,然后轻轻点头:“好。”
周六早晨,苏江姜背着鼓鼓的书包来到陆衿家。开门的是陆妈妈,气色比上次好了很多。
“阿姨好!”苏江姜笑眯眯地打招呼,“我带了些复习资料,还有我妈做的点心。”
“快进来吧。”陆妈妈温和地说,“衿衿在房间等你。”
陆衿的房间整洁得近乎苛刻,书桌上的参考书按照科目和高度排列得整整齐齐。唯一显得凌乱的是墙上贴着的几张便利贴,上面写满了公式和提醒事项。
“哇,你这房间...”苏江姜环顾四周,“跟实验室似的。”
陆衿轻咳一声:“开始复习吧。”
两人并排坐在书桌前,摊开课本和笔记。苏江姜拿出一个文件夹:“这是我整理的物理重点,你看看有没有遗漏的?”
陆衿翻阅着那些用不同颜色标注的笔记,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很全面。”
“那当然,”苏江姜得意地说,“我可是得到了'无情学神'的真传。”
复习过程中,苏江姜发现陆衿讲解题目时比在学校耐心多了。每当她提出疑问,陆衿都会用不同的方法解释,直到她完全理解。
中午,陆妈妈准备了简单的午餐。吃饭时,陆妈妈问起苏江姜的学习情况。
“多亏陆衿帮我,我物理进步可大了。”苏江姜嘴里塞满食物,含糊不清地说。
陆妈妈笑着看向女儿:“衿衿以前从不带同学回家的。”
——————
午饭后,两人继续复习。当做到一道特别复杂的力学题时,苏江姜突然灵光一闪:“等等,我好像知道怎么解了!”
她抓起笔,在草稿纸上快速演算起来。几分钟后,她兴奋地举起答案:“看,我做出来了!”
陆衿检查了一遍,点点头:“方法很巧妙。”
“这可是我想出来的解法!”苏江姜骄傲地说,“跟你的标准解法不一样,但结果是对的。”
陆衿罕见地露出了微笑:“你很有创造力。”
这句评价让苏江姜心里美滋滋的。她突然意识到,自己不再只是依赖陆衿的答案,而是开始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了。
傍晚时分,复习告一段落。苏江姜收拾书包时,发现陆衿书桌抽屉里露出一角琴谱。
“你会弹钢琴?”她好奇地问。
陆衿迅速合上抽屉:“小时候学过一点。”
“真的吗?”苏江姜眼睛一亮,“我完全想象不出你弹钢琴的样子。”
“...已经不弹了。”陆衿的语气突然变得有些疏离。
察觉到气氛变化,苏江姜识趣地转移了话题:“对了,下周考试结束后,叶奚绾说学校音乐社有演出,我们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陆衿沉默了一会儿,点点头:“好。”
——————
期中考试周,整个高二年级都笼罩在紧张的中。每天早晨,教室里都弥漫着咖啡和风油精的气味,同学们个个顶着黑眼圈,抓紧最后的时间复习。
苏江姜却发现自己比以往任何一次考试都要镇定。每天早上,她都会收到陆衿发来的重点提醒;每场考试前,陆衿都会用简洁的语言帮她梳理思路。
物理考试那天,苏江姜惊讶地发现,试卷上的题目大多是她和陆衿复习时练习过的类型。特别是最后那道综合题,几乎就是周末她们讨论过的变式。
交卷后,苏江姜兴奋地跑到陆衿面前:“那道大题我们做过类似的!”
陆衿点点头:“题型一样,数据不同。”
“我感觉这次能考得不错。”苏江姜信心满满地说。
最后一科考完,同学们如释重负,教室里充满了欢快的气氛。吴霆祺提议大家一起去吃火锅庆祝,顾清蒿立刻响应。
“陆衿,你也来吧?”苏江姜期待地问。
陆衿犹豫了一下:“我...”
“去吧去吧,”苏江姜拽着她的袖子,“考完试就该放松一下嘛。”
最终,陆衿在苏江姜的软磨硬泡下同意了。
火锅店里,同学们围坐一桌,气氛热烈。吴霆祺讲着考场上的趣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就连一向安静的陆衿,也被这氛围感染,嘴角不时上扬。
“对了,”顾清蒿突然说,“明天音乐社有演出,叶奚绾是钢琴伴奏,你们去吗?”
“我和陆衿正打算去呢。”苏江姜夹了一块肥牛放进陆衿碗里,“听说要演奏德彪西的《月光》。”
陆衿的手微微一顿:“《月光》?”
“对啊,就是上次我们在图书馆聊到的那首。”苏江姜转向顾清蒿,“你们也一起来呗?”
吴霆祺做了个夸张的表情:“我对古典音乐一窍不通啊。”
“所以才要去熏陶一下。”顾清蒿拍了他一下,“就这么定了,明天下午两点,音乐厅见。”
聚会结束后,苏江姜和陆衿一起走回家。夜色已深,路灯在她们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今天开心吗?”苏江姜问。
陆衿轻声回答:“嗯。”
简单的回应,但苏江姜能感觉到她是真心的。这一刻,她忽然明白,友谊不需要轰轰烈烈,就这样平淡而真实地相处,就很好。
“明天见。”在分岔路口,陆衿说道。
“明天见!”苏江姜挥挥手,转身走向自己家的方向。她的心里充满了期待,不仅是为了明天的音乐会,更是为了这段珍贵的友谊,正如同那首《月光》一般,清澈而温暖地流淌在她们之间。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