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结合试验,简述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要点。8 分
1)病料涂片或触片检查:美蓝或瑞氏染色,两极着染短杆菌;革兰氏阴性
2)分离培养:Mac不生长;血平板不溶血,形成灰白色露珠状针尖大小菌落
3)动物试验:病料悬液或培养物接种小鼠,小鼠短时间内死亡
10.简述猪瘟的微生物学诊断。
⑴直接荧光抗体染色:
①取扁桃体、脾脏做触片
②以荧光素标记的抗CSFV抗体检查CSFV抗原
⑵病毒分离:
①采集高热期的血液、淋巴结、脾和扁桃体,流产猪的脏器
②接种PK15细胞 ,24-72h后检查CSFV抗原
⑶病毒鉴定:区别强毒,疫苗弱毒感染抗体的ELISA试剂盒
⑷兔体免疫试验:取易感家兔测定体温后,接种送检病科,每天测定体温,7d后再接种兔化猪瘟弱毒并连续测温3d。
⑸如果兔体温升高不到1℃,则证明病科中存在CSFV
11.巴氏消毒法
①特点:用较低温度杀灭液体中的病原微生物或特定微生物,而仍保持物品中所需的不耐热成分不被破坏的消毒方法
②适用范围:半乳制品,酒类等消毒
③方法(1)低温维持巴氏消毒法LTH :63~65℃,30min
(2)高温瞬时巴氏消毒法HTST:71~72℃,15~30s
(3)超高温巴氏消毒法UHT : 132℃,1~2s 迅速冷却至10℃
1.细菌群体生长繁殖可分为4个时期,简述各期特点。对实践有何参考意义。
(1)迟缓期:为菌体分裂做好准备,细胞体积变大;代谢活跃,胞内集聚大量的酶,中间代谢产物不分裂繁殖。
(2)对数期:细菌生长最迅速的阶段。
以恒定速度分裂,活菌数以几何级数增长;此期细菌形态、染色性、生理特性典型;对外界因素及药物较敏感;绝大多数是活细菌,生命力旺盛;一般可持续6-12h。
适应做形态染色、生化实验、药物敏感性试验等研究及保存菌种。
(3)稳定期:细菌的繁殖速度逐渐下降,死亡数逐渐增多;易出现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的变异;芽孢、外毒素、抗生素多在此期产生。
不进行形态鉴定
(4)衰退期:繁殖速度越来越慢,死亡数增多,活菌数减少;死亡数超过繁殖数,但总菌数并不下降;形态变化显著,细菌变长、肿胀、扭曲、染色不典型。
不同陈旧培养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
2. 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营养:培养基;酸碱度:PH7.2-7.6;温度:病原菌一般在37℃;气体:O2、CO2;渗透压:等渗环境
3.简述蒸汽灭菌法的特点、适用范围、方法和注意事项?【17问答,8分】
特点:利用高压蒸汽灭菌进行灭菌的方法。应用范围最广、最为有效的方法。
适用范围:耐高温、不怕潮湿的物品。如培养基、溶液、器械器皿、实验服、实验动物尸体等。
方法:在103.4kPa的压力下,121.3℃下维持15-20min,即可达到完全灭菌的目的
注意事项:灭菌的物品不宜过大、过紧,物品不能超过灭菌箱的85%;布类物品应放置在金属和陶瓷物品之上;盛装物品的容器应有孔,无孔时,应将盖子打开;密闭前,应将冷空气排空;随时观察压力及温度情况;注意安全操作,每次灭菌前,应检查灭菌器;灭菌完毕后减压不要过猛,压力表回归,“0”位后才可打开盖或门;被灭菌物品应待干燥后才能取出各用。
4.试述动物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过程?(27.关于仔猪黄痢实验室诊断)
采集病料
麦康凯培养基或血平板上划线分离培养
挑取可疑菌落纯培养
做初步生化鉴定,以确定分离株是否为大肠杆菌
血清型鉴定O、K、H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毒力因子的检测便可确定其属于何类致病性大肠杆菌
4.菌的分离培养过程
1)标本采集
2)分离培养
3)扩增
4)染色,观察形态结构
5)生化反应鉴定
6)血清学试验
7)药物敏感试验
5.什么是感染性核酸(传染性核酸),有何特点?
概念:在些病毒去除其囊膜和衣壳,裸露的DNA 或RNA 注入易感细胞内也能引起感染,并产生完整的病毒颗粒。这样的核酸称为传染性核酸
特征:
(1)不分节段,其本身能作为mRNA
(2)或者能利用宿主细胞的RNA聚合酶转录病毒的mRNA
(3)病毒核酸具有传染性这一事实证明它贮藏病毒全部遗传信息
6. 列举5种常见的畜禽免疫控制性病原体及名称及其所致疾病名,并分别说明病原的主要生物学特征?
(1)马立克氏病毒:疱疹病毒甲亚科,球状;线状双股DNA,20面体对称核衣壳,有囊膜。
(2)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双RNA病毒科/禽双RNA病毒属,双股双节段RNA;20面体对称核衣壳,无囊膜。
(3)传染性贫血病毒:圆环病毒科,球状;单股环状单链DNA;20面体对称核衣壳。
(4)禽白血病病毒:反录病毒科,球状;单股正链RNA,二倍体;20面体对称核衣壳,有囊膜;具有反转录酶。
(5)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反转录病毒科,近球形,有囊膜,单股RNA病毒,螺旋对称核衣壳。
7.细菌特殊结构的生物学意义(简述细菌荚膜的概念及其功能。)
(1)荚膜:某些细菌在一定营养条件下,向细胞壁表面分泌的一层松散、透明、粘液状或胶质状的物质。
功能:抗吞噬作用,与细菌的侵袭性和致病力有关;有黏附性,感染的重要因素;抗损伤作用,保护菌体、避免或减少损伤;营养物质的贮藏所和废物的排出处。
(2)鞭毛:伸向菌体表面细长弯曲呈波浪状的丝状物
功能:鞭毛具有抗原性,鞭毛抗原(H抗原);有收缩性,具有运动功能;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3)菌毛:绝大多数G-和少数G 表面存在的比鞭毛更细更短而直硬的毛发状细丝。
普通菌毛:细菌借助菌毛黏附与黏膜上皮细胞内,并在此处定居,进一步侵入黏膜,与细菌致病性有关。
性菌毛:传递遗传物质,噬菌体的吸附受体。
(4)芽孢:一些G 在一定条件下,在细胞内形成圆形或卵圆形的休眠体
特点:芽胞带有完整的核质与酶系统,保持细菌的全部代谢活动,但其代谢相对静止;不能分裂繁殖,当条件适宜时又可发芽而形成新的菌体;芽胞不是细菌繁殖方式,而是细菌的休眠状态;抵抗不良环境;不易染色;细菌芽胞抵抗力强
7.细菌芽胞抵抗力强的原因
①芽胞含水量少,蛋白质受热后不易变性
②有多层致密厚膜,理化因素不易进入
③核心和皮质中含有吡啶二羧酸与Ca2 结合生成的盐能提高芽胞中各酶稳定性
④含一类特殊蛋白质为酸溶性芽胞小蛋白
⑤与芽胞芯髓内的DNA 紧密结合,使之受辐射,干燥,高温等破坏
9.简述分离与鉴定新城疫病毒常用的实验室步骤。(某鸡场发生某种传染病,怀疑为鸡新城疫,请你进行微生物学诊断。
)
必须做病毒分离及血清学试验或RT-PCR。
(1)先取脾、脑或肺均浆,接种10日龄鸡胚尿囊腔分离病毒,病毒能凝聚鸡、人及小鼠等红细胞。
(2)再做血吸附及血凝抑制试验(HI)鉴别。当存在循环抗体时,可从肠道分离病毒;气管切片或抹片做免疫荧光染色诊断,快速但不太敏感。
10.列举五种常见导致仔猪腹泻的病原微生物?并分别简述其主要的生物学特征?
(1)产肠毒素大肠杆菌:G-直杆菌,中等大小,散在或成对;兼性厌氧菌;无芽孢,多数菌株有鞭毛,常有微荚膜;菌毛是感染的首要毒力因子;肠毒素是腹泻的直接致病因子。
(2)产气荚膜梭菌:又称魏氏梭菌;G (革兰氏阳性菌),粗而短、两端稍方、直正大杆菌,单在、成双或呈短链;组织片中有荚膜;卵圆形芽孢在菌体中央或近端,但很难形成;血平板有双重溶血,暴烈发酵石蕊牛乳;由产气荚膜梭菌产生的毒素致病。
(3)猪痢疾蛇形螺旋体:G-(革兰氏阴性菌),维多利亚蓝、姬姆萨氏和镀银法均能较好着色;严格厌氧菌;菌体细长、柔软、弯曲呈螺旋状;两端尖锐,形似双燕翅状。暗视野显微镜下可见其呈活泼的蛇形运动,可通过滤菌器。
(4)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冠状病毒科/属;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单分子线状、单股正链RNA;螺旋对称核衣壳;有囊膜和冠状纤突。
(5)轮状病毒:呼肠孤病毒科/属;球形;11个节段的双股线状RNA;无囊膜;20面体对称,双层衣壳,内层衣壳呈放射状排列,形似车轮辐条,称为轮状病毒;胞降内复制;可凝集人O型、豚鼠、绵羊、马等红细胞。
11.简述在同一温度条件下温热灭菌比干热灭菌效力大的原因?
(1)热蒸汽对细胞成分的破坏更强。小分子的存在有助于破坏维持蛋白质二维结构的氢键和其它相互作用弱键,更易使蛋白质变性。蛋白质含水量与其凝固温度成反比
(2)热蒸汽比热空气穿透力更强,能更加有效地杀灭微生物。
(3)蒸汽变为液态时释放出大量潜热,可以迅速提高灭菌物体的温度。
12. 简述正常菌群的概念及其生理学意义?
(1)生物拮抗:正常菌群对来自人和动物体以外的致病菌有明显生物拮抗作用,阻止其在动物体内定居,从而构成一种生物屏障
(2)营养作用:帮助消化,合成维生素
(3)免疫作用:正常菌群作为一种抗原刺激,使宿主产生免疫,从而限制了其本身的危害性
(4)抗衰老作用:消除自由基毒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5)其他作用:肠道正常菌群可抗肿瘤
13. 某鸭场发生疑似鸭传染性浆膜炎病例,请你结合该病病原的主要生物学特征进行简要微生物学诊断确诊?
取发病初期病鸭的脑及心血
麦康凯培养基 (不生长)
巧克力培养基:(生长良好)葡萄糖发酵试验、蔗糖发酵试验或接种小鼠
14.简述病毒主要特点
(1)形体极其微小。一般都能通过细菌滤器,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
(2)没有细胞构造。其主要成分仅为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故又称“分子生物”
(3)每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不是DNA 就是RNA
(4)既无产能酶系,也无蛋白质和核酸合成酶系,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核酸和蛋白质成分
(5)病毒不能长大和分裂繁殖,只能由其核酸通过生物合成进行装配增值
(6)在离体条件下,能以无生命的生物大分子状态存在,并长期保持其侵染活力
(7)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8)有些病毒的核酸还能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并诱发潜伏性感染
15. 病毒结构蛋白的概念和作用(功能)?
(1)概念:组成病毒的蛋白称为结构蛋白。
(2)作用:保护病毒核酸;特异吸附至易感细胞受体并促使病毒穿入细
胞,是决定病毒对宿主细胞嗜性的重要因素;病毒蛋白质是良好抗原,可激发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16.列举常见感染引起猪免疫抑制病的病原5个,并简述其主要的生物学特征?
(1)猪瘟病毒: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病毒子为球状,有囊膜,核衣壳20面体对称;核酸为单分子线状正股单股RNA。
(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动脉炎病毒科/属,病毒粒子呈球形,有囊膜,核衣壳立方体对称,基因组为单分子线状正股单股RNA。
(3)猪环状病毒
(4)猪流感病毒:正黏病毒科,病毒颗粒多形性,多为球形但新分离的多为丝状。有囊膜和纤突。核衣壳螺旋形对称。基因组为线状负链单股RNA
(5)猪细小病毒:细小病毒科,无囊膜,有沟槽,有突起,有凹窝。核内复制,需要S期、G2期的功能。
17. 简述鸡胚培养病毒的优点和缺点?
(1)优点:经济简单,鸡胚容易获得。
(2)缺点:有些鸡胚带有母源抗体;鸡胚本身也可能带有病毒;很多病毒在鸡胚中不生长。
18.病毒增殖办法有哪些,各自优缺点
1)实验动物法
优点:操作简单
缺点:动物体内存在特异性抗体、动物体内带有其他病毒
2)鸡胚培养法
优点:经济、简便、鸡胚易得
缺点:鸡胚可能带有母源抗体或病毒、有些病毒不能再鸡胚内生长
3)组织培养法
优点:细胞生理特性基本一致,对病毒易感性基本相等、无实验动物个体差异、不涉及动物保护问题、试验数量有保障、可进行标准化试验、可重复性好
18. 简述热空气灭菌(干烤法)的方法、适用范围和操作过程应注意的事项?
(1)方法:将物品放至于干热灭菌箱内,缓慢加热空气至160-170℃,维持1-2h。
(2)适用范围:试用于高温下不变质,不损坏不蒸发的物品。如玻璃器皿、金属器械等。
(3)操作注意事项:干热灭菌后的物品,位置放置不能太挤;干热灭菌后,灭菌箱的温度要降值60-70℃才开箱门。
19. 简述微生物的特性?
体积小,比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宜性强,变异频;分布广,种类多。
21. 某猪发生急性猪肺疫,请你结合该病病原的主要生物学特征进行微生物学诊断确诊。(15分)
主要进行细菌学诊断,在此基础上,必要时可进行血清学检查。
(1)病料采集、处理:可采取血液、渗出液,肝脏等实质脏器作为待检病料。
(2)病料涂片、染色、镜检:将病料涂片,经干燥、固定后,用革兰氏结合美兰或瑞氏染色法染色后镜检,如革兰氏染色镜下为阴性的短小杆菌;美兰或瑞氏染色呈现两极浓染,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则可怀疑为巴氏杆菌,即可作出初步疑似诊断。
(3)病料分离培养:将病料无菌接种于鲜血琼脂中,培养24h后。如观察到淡灰色、圆形、湿润、露珠样不溶血的小菌落,则为可疑菌落。无菌挑取此可疑菌落作革兰氏或美兰染色如为革兰氏阴性、美兰染色呈两极浓染的短小杆菌,结合病料涂片镜检的结果,即可作出进一步诊断。
(4)动物接种试验:如要检测该分离细菌的致病性(毒力),则可选小鼠、家兔或鸽进行接种,以观察其有无致病性即毒力。如实验动物发病死亡,则可对其进行剖检,观察其病变;并在无菌条件下采集实验动物病料进行形态学检查及分离培养,将其检查结果和上述直接用病料进行检查的结果相比较,如一致则可确诊。
(5)血清学试验:若要鉴定分离菌的荚膜抗原或菌体抗原,则要用巴氏杆菌抗血清进行血清学试验。
(6)确诊报告:结合上述各项检测结果,即可作出最后的确诊,说明该分离菌为引起此次疾病的病原菌。
23.简述细菌的重要抗原
(1)菌体抗原(O抗原):
(2)鞭毛抗原(H抗原)余菌毛抗原:
(3)荚毛抗原(K抗原):
(4)芽孢抗原:
(5)外毒素抗原:
24.叙述病毒的复制过程。
从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开始,经过基因组复制和病毒蛋白合成,到释放出子代病毒的全过程。
(1)吸附:敏感的宿主细胞是病毒复制的第一步,这个过程包含静电吸附及特异性受体吸附两阶段。静电吸附是可逆的,非特异性的;特异性受体吸附受体与配体结合,这种结合是特异性的。不可逆。
(2)穿入与脱壳:
①穿入:吞饮作用、融合、跨膜转位;
②脱壳:在胞浆膜穿入并脱壳,在内吞小体及核膜脱壳。
(3)生物合成:发生在隐蔽期,非常活跃;包括mRNA的转录、蛋白质及DNA或RNA的合成等。
(4)组装和释放:无囊膜病毒:
①壳粒可自我组装形成衣壳,进而包装核酸形成核衣壳
②大多数无囊膜病毒蓄积在胞浆或核内当细胞完全裂解时,释放出病毒颗粒。
有囊膜病毒通过出芽、胞吐的方式。
25.某鸡场30日龄肉用仔鸡发生疑似传染性法氏囊炎病例,请用微生物学方法确诊。
(1)病毒的诊断病科的采集:法氏囊和脾的含毒量最高,其次为肾脏。病毒分离培养:绒尿膜接种9-11日龄鸡胚,约3-7d死亡,绒尿膜水肿并偶有小出血点,皮下、肾出血,脾肝点状坏死和出血斑,法氏囊无明显变化。
(2)血清学诊断:77琼脂扩散试验是最常用的方法,ELISA、免疫荧光,中和试验也可用于免疫的鉴定。
26.什么是类病毒,
特点
类病毒只含核酸不含蛋白,仅感染植物
28.细菌的代谢特点
(1)细菌代谢活跃,生长繁殖速度极快
(2)细菌利用各种化合物作为能源能力强
(3)类型多样化,对营养的需求也多种多样
(4)细菌可利用超长流水线式生产的方式生成大分子物质
(5)细菌能产生诸如肽聚糖、脂多糖、磷壁酸等特殊物质
①代谢过程:物质摄取;生物合成;聚合作用(半保留复制、转录、翻译);组装(包括自我组装、指导组装)
②代谢产物:
③分解产物:多糖类物质;复杂蛋白质;脂肪(大多数病原体不能分解脂肪)。
④合成产物:热原质;毒素;侵袭性酶类;色素;抗生素等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