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生儿”的生活,对江信那成熟的、习惯了运筹帷幄、执掌亿万家财的商业精英意识来说,是一场旷日持久、充满挫败感与无力煎熬的酷刑。他像一个技艺精湛的飞行员,被突然塞进了一架零件老旧、操控失灵的破旧飞机里,并且被剥夺了所有的仪表盘和操纵杆,只能眼睁睁看着,偶尔才能通过极其艰难的方式,施加一点点微弱的影响。
他像一个被囚禁在琥珀里的远古昆虫,能清晰地感知、思考、分析,甚至比以往更加敏锐(因为失去了□□的许多干扰),却无法有效控制这具弱小而原始的躯体。他想说话,想表达,想告诉小伟他还“在”,他还活着,就在他触手可及的地方!发出的却只是“咿咿呀呀”、“啊啊哦哦”的无意义音节,这种极致的无力感几乎要将他逼疯,每一次尝试都像是在对着厚厚的隔音墙呐喊。他想自己行动,想靠近床边那个沉睡的自己,想给小伟一个确凿的、无法忽视的信号,却连简单地翻个身都异常艰难,需要调动全身不协调的力气,像一只被翻过来的、徒劳舞动四肢的乌龟,充满了滑稽与悲哀。他甚至无法控制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当意识到自己需要完全依赖别人更换尿布、擦拭身体时,那种深入骨髓的羞耻和强烈的挫败感,如同冰冷的潮水,一次次将他淹没,让他这个曾经无比注重形象和尊严的男人,在意识深处感到无地自容。
更让他备受煎熬的是,他必须日复一日地、眼睁睁地作为一个“旁观者”,看着萧伟为他(床上那个他)奔波劳累,心力交瘁。他看着萧伟眼中的红血丝日益增多,看着他挺拔的背影因为疲惫和巨大的心理压力而微微佝偻,看着他对着沉睡的躯体倾诉那些迟来的、带着血泪的爱语与忏悔,看着他因为一个微小的、可能是神经反射的动静而欣喜若狂,又因为长久的沉寂而再次陷入绝望……而他,却无法给予任何回应,任何安慰,甚至连一个最简单的拥抱都无法给予。
“小伟…我不怪你…从来都不怪你…那不是你的错…是我心甘情愿的…”他只能在意识深处无声地嘶吼,用尽所有意念去传递,可惜萧伟听不见,只能看到他(小龙)偶尔挥舞的小手和表面上懵懂无知的眼神。“别这样折磨自己…看着我…看看我啊!我就在这里!就在你怀里!”
然而,回应他的,只有萧伟更加温柔的抚摸、充满疲惫的叹息,和对着“小龙”时,那强撑起来的、带着巨大悲伤与期盼的父爱笑容。萧伟对他(小龙)越好,越温柔,阿信内心的痛苦就越深,那种咫尺天涯的绝望,比身体上的禁锢更加令人痛苦百倍。
但是,阿信毕竟是阿信。那个在商场上能从绝境中杀出血路、白手起家创建“信伟”的男人,骨子里有着不容小觑的坚韧、适应力和在逆境中寻找机会的本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和本体(床上身体)频繁的、近距离的接触(这似乎真的能稳定和加强他的意识连接),他发现自己破碎的意识与小龙身体的融合似乎在缓慢加深,他对这个身体的控制力,以及对外界的影响能力,都在以一种极其微弱、却真实存在的速度增强。就像是一个程序员,在慢慢熟悉一台陌生的、操作系统极其简陋的电脑,开始能找到一些后门和漏洞,施加极其有限的影响。
他不再仅仅是被动地感知。他开始能更清晰地“理解”小龙本体意识的情绪和需求——饥饿、困倦、不适、好奇、快乐……并且能尝试着去“引导”这些反应,就像一位隐藏在幕后的、手段还非常生疏的导演,小心翼翼地操控着舞台上的提线木偶,努力让木偶的动作,传达出他想要表达的信息。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而且成功率很低,常常让他感到精神上的疲惫。
比如,当萧伟播放一些他(阿信)曾经非常喜欢的、能让他静下心来的古典乐或带有复杂情感的爵士乐时,阿信会努力将自己的平静情绪传递给小龙的本体意识,小龙的身体便会表现出格外的安静和专注,甚至会停止哭闹,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仿佛在认真聆听;而当播放一些他不喜欢的、嘈杂刺耳的电子乐或网络神曲时,阿信则会传递出烦躁不安的情绪,小龙则会明显地表现出不适,甚至哭闹起来。当萧伟为某个棘手的商业决策苦恼,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自言自语时,阿信会集中精神,试图让小龙停止玩玩具,转而专注地盯着萧伟,黑亮的眼眸中甚至会努力流露出一种超越年龄的、“思索”的神情,仿佛能感受到父亲的困扰。
这些细微的、不符合婴儿常态的变化,都被一直密切观察、心怀期盼与猜疑的萧伟敏锐地捕捉到了。他越来越确信,阿信的某种“存在”,正通过小龙,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影响着这个家,甚至…试图与他沟通。这成了支撑他在绝望中坚持下去的、最重要的精神支柱。
一天晚上,萧伟抱着小龙在书房,对着电脑屏幕上一份冗长而令人头疼的财务报表和项目评估书发愁。公司最近投资的一部中等成本的古装仙侠剧《九天玄女传》已经完成后期制作,即将上线流媒体平台。然而,内部看片会后,评估团队的意见出现了严重分歧,这让萧伟非常犹豫。
一部分人,以市场部为主,认为这部剧制作精良,服装道具考究,特效远超同等投资水平,画面唯美,故事框架宏大,有成为爆款的潜质,应该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宣传。另一部分人,包括一些资深内容编辑和萧伟自己,却在反复观看后,隐隐觉得不对劲。剧情似乎陷入了“傻白甜女主遭遇各种磨难,最终被强大男主拯救并相爱”的传统套路,虽然制作水准在线,但在如今追求女性独立、反套路、喜欢“大女主”自己搞事业、甚至“黑莲花”人设的市场环境下,这部剧的核心价值观显得有些…过时和冒险。前期市场调研数据看似不错,但萧伟凭借多年在内容行业的直觉,总觉得这东西播出去,很可能扑得无声无息,甚至引来口碑反噬。那种感觉,就像面对一个包装精美、却内里空泛的黑盒,让他不敢轻易下注。
“全息投影技术投入…实时渲染引擎的负荷…AI驱动的自然度…市场接受度的不确定性…长期的变现模式…”他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规律的、带着焦躁的嗒嗒声,“前景看起来很美好,蓝图很宏伟,制作也用心,但总觉得…有点虚,落地太难了,像在沙地上建高楼,根基不稳。”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立无援,如果阿信在,他们一定能很快地辩论出个结果,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他一个人对着数据和报告,独自承担着决策的压力和可能失败的风险。
正在地板上专注搭建一座结构极其复杂、带有可活动机械臂和太阳能板的深空探测站模型的小龙(阿信意识),头也不抬地,摆弄着一个细小的齿轮零件,似乎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但实际上,阿信的意识正在飞速运转。他透过小龙的眼睛的余光,快速扫视着屏幕上滚动的数据、评估报告的关键词,大脑自动开始进行复杂的分析,如同他过去无数次处理商业难题一样:同类题材市场饱和度、观众审美疲劳周期、近期几部类似剧集高开低走的教训、女主角色设定的单一性、情感线铺垫的生硬、缺乏真正能引发当代女性共鸣的内核……他几乎立刻就抓住了问题的几个关键痛点——内核陈旧,未能抓住当下女性观众的核心诉求与独立意识;宣传点模糊,没有形成独特且能引发情感共鸣的记忆点。
就在这时,萧伟叹了口气,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眉宇间笼罩着一层化不开的愁云,低声嘟囔了一句:“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明明什么都挺好的,就是差了口气……”
这句话,像是触动了某个开关。小龙(在阿信意识的强烈引导和推动下)突然扔掉了手中湿漉漉的磨牙棒,小手“啪”地一下,看似无意地、带着一种幼儿的莽撞,拍在键盘的边缘区域!恰好触发了某个被萧伟设置为快捷方式的按键组合!
屏幕上的界面瞬间切换——从冗长的财务数据和令人头疼的评估报告,跳转到了市场部提交的另一份、关于近期同类题材(仙侠、女性向)网剧市场表现与用户画像的深度分析报告!这份报告因为数据图表繁多、分析相对枯燥,之前被萧伟因为心烦而暂时搁置了。
萧伟一愣,刚想伸手把小龙的手拿开,略带责备地说他调皮,目光却被屏幕上那份他之前忽略的报告吸引住了!那份报告用清晰的图表和数据指出,同类型“英雄救美”式的仙侠爱情剧在过去半年内已经密集上线了三部,虽然制作水平参差不齐,但市场反馈均呈现高开低走的趋势,观众明显出现了审美疲劳,口碑也普遍不佳,被批评为“新瓶装旧酒”。而报告后半部分用醒目的颜色标注出,近期几部小范围爆火、引发社交讨论的剧集,无一例外都在“女性自我成长”、“自我救赎”、“事业搞垮”、“反套路”、“姐狗恋”等元素上做足了文章,精准地击中了当下年轻女性观众渴望看到独立、强大、不依附男性的女性形象的心理。
“原来是这样!”萧伟猛地坐直身体,如同醍醐灌顶!眼前仿佛拨云见日!“不是我们的剧不好,是内核老了!价值观滞后了!市场风向已经变了!我们还在用旧船票,想登新客船!我们需要的不是更好的特效,更华丽的场景,而是更硬的核!更符合现在观众心理、能引发她们共鸣的价值观内核!”
他激动得几乎无法自持,猛地从椅子上弹起来,一把抱起还在试图伸手去够那个被拍飞的磨牙棒的儿子,不顾他手上还沾着模型零件的碎屑和微微的汗湿,用力地在他柔软带着奶香的脸颊上亲了好几口,声音因极致的兴奋和豁然开朗而变调:“小龙!你真是个天才!是爸爸的福星!你又帮了爸爸大忙了!是你干爸…是你在提醒我对不对?!你又给了我一个金点子!你这一巴掌拍得太是时候了!”
萧龙(阿信意识)被父亲突如其来的激动和紧密的拥抱弄得有些莫名其妙,甚至因为脸上被亲得都是口水而内心无比嫌弃,用小胖手使劲擦着脸,嘴里发出“啊啊”的抗议声,小眉头都皱了起来,扭动着小身子想下去继续完成他至关重要的“深空探测站数据臂对接”任务,嘴里嘟囔着,带着点被打扰的不悦:“爸爸,放我下去,我的探测站还没完成最后的数据臂对接…很重要…”
然而,看到萧伟眼中重新燃起的、如同拨云见日般的亮光和豁然开朗、充满斗志的表情,阿信又觉得,这点“牺牲”和憋屈,似乎…也算值得。至少,他帮到了小伟。以这种荒诞的、憋屈的、无人知晓的方式,在他最需要的时候,推了他一把。这让他被囚禁的意识,感受到了一丝微弱的、存在的价值。
从那时起,萧伟更加有意识地、也更加隐秘地让萧龙“旁听”一些不那么涉及核心机密的商业讨论和战略思考。他发现,儿子虽然很少主动发言,大多数时间都沉浸在自己的“工程”或“研究”中,仿佛对大人的世界漠不关心,但偶尔提出的问题或看似随意的观察、甚至是一个眼神的方向(比如当萧伟提到某个错误决策时,小龙会看向窗外,表示否定),往往能像手术刀一样精准地切中问题的要害,或者提供一种全新的、打破常规思维定式的视角。这让他更加确信,阿信的智慧、经验和那种超越时代的洞察力,正通过小龙这个特殊的媒介,持续地、潜移默化地滋养着公司和他的决策,如同地下深处涌动的炽热岩浆,表面平静,内里却蕴含着改天换地的巨大能量。他不再把这些归于巧合,而是视为一种来自沉睡之人的、无声的指引。
萧伟后来干脆在阿信的房间里也放置了一块更大的白板。有时,他会抱着小龙,父子二人站在白板前,像一对特殊的、超越年龄的战略伙伴,一起“讨论”公司遇到的问题或未来的规划。萧龙会用彩色的白板笔,画出谁也看不懂却逻辑自洽的流程图、思维导图、因果循环图,或者写下几个关键性的、看似不相关的词语。萧伟则会努力去解读这些“密码”,试图理解背后可能指向的答案或方向。这种无声的、奇特的交流,成了他们之间最独特的沟通方式,也是萧伟获取“神启”般灵感、坚定决策信心的重要来源。他常常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管理公司,而是和阿信在一起,以一种超越常理的方式,继续并肩作战。
“哥,你看,”萧伟常常会抱着萧龙,站在阿信的床边,对着沉睡的兄长轻声说,语气中充满了为人父的骄傲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着酸楚与感激的复杂情感,“小龙越来越厉害了,这思维,这眼光…这洞察力…这一定是你在教导他,在通过他看着我,帮着我,对不对?我们的公司,我们的梦想,正在以另一种方式,一种更神奇、更不可思议的方式,延续着,进化着。你从未离开。”
床上的人依旧安静地沉睡,面容平和,呼吸均匀。但萧伟能清晰地感觉到,那股连接着他们三人——沉睡的□□、成长的容器、守望的弟弟——的无形纽带,正变得越来越强,越来越清晰,仿佛一种超越了物理规律的能量场,在这个房间里静静流淌,支撑着他,也滋养着那个在稚嫩身体里艰难存在的成熟灵魂。
而萧龙(小龙的本体意识)也在这种特殊而充满理解与支持的环境中,健康而快乐地成长。他虽然不完全明白自己为什么懂得这么多,脑子里为什么会时不时冒出些奇怪却无比准确的知识和想法,仿佛有个无所不知的“内置智库”,但他享受父亲那种带着依赖和惊叹的夸奖,享受解决复杂问题、完成宏大“项目”后的巨大成就感,更享受和爸爸一起“工作”、一起陪伴干爸的温暖而安宁的时光。阿信的共生意识像一位无声的、全知全能的导师和守护灵,引导着他的天赋方向,为他打开一扇扇认知世界的窗户,却从未剥夺他作为孩子的纯真、好奇、探索欲和快乐。两个意识在这具小小的身体里,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和谐的、互不侵犯的平衡与共生,共同经历着这段奇特的“重生”之旅。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