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门内外的血被连夜洗刷干净,天色/欲晓之时,宫里敲响了丧龙钟。
不明所以者张皇失措,心知肚明者喜不自胜。
等官员们匆匆入宫时,无人注意到宫门侍卫换了新人,更无人注意到脚下踩过的砖缝里已发黑的血迹。
皇帝壮年驾崩绝非小事,朝堂质疑声四起。太后出面陈情,又有“靖澜公主”佐证,先帝被姜氏毒杀一事似乎合情合理。有当堂大喊“乱臣贼子”者,被立时拖出殿门杖毙。众臣心生惶恐,缄口不言。
最令人意外的是当朝丞相、先帝李衡的岳父萧鹤年,他问完了前因后果竟未提出质疑,只是担忧地询问外孙女靖澜公主的状况。
太后只言公主伤心惊惧又受了伤,一时见不得人。但国不可一日无君,李衡无子留世,当立雍王李豫为帝。
太尉郑仕明携一众官员力请,丞相与太傅便也未有异议,大势所趋,李豫顺利登位。
等李靖澜醒来,已变了天下。太后、李豫、郑皇后一遍遍来询问她那夜重华宫闭锁宫门之后发生之事,她只说李衡让高适烧死姜灵素母子,因为姜灵素害了萧清婉。她扑在李豫怀里,说自己没人疼了,哭得撕心裂肺。纵然心有怀疑,他们也未觉得一个十三岁的孩子能有什么深沉计谋,而他们又恰好需要一个对他们“心无怨尤”的先帝之女来笼络人心。
李靖澜无从知晓那晚她离开承乾宫之后发生了什么,只知李豫来得那么迟,定是李衡与他周旋了许久,只为给她多争取些逃命的时间。若当时李衡真的跟她出了承乾宫,只怕未到重华宫,父女二人便要一同赴死。
她记得李衡最后对她说的话:“你是大宸靖澜公主,靖澜二字,是盼你‘遇不安则平定天下,守盛世则安乐无虞’。是父皇未能保护好你,若有机会,父皇给你留下名正言顺,若无机会,切要保护好自己。”
她知道,李衡最后定然给她留了些东西。既然上天让她重活一世,她便要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没有机会也要给自己挣一个机会。
三年,她活在他们虚情假意的监视之下,学会了做小伏低装柔扮弱。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看谁演的过谁。
有了前世的经历,她知道郑毓凝早就想对她下手,但碍于太后护着寻不到时机。出宫建府,无疑是把杀她的刀递到了郑毓凝手上,她料定郑毓凝会帮她达成心愿。这才有了她的十六岁生辰礼物——一座公主府。
在他们眼中无非是换了个监视之地,而对她却大不相同。
“公主。”玉婵轻声唤回她的思绪。
李靖澜望着窗外,声色低沉:“玉婵姑姑,出了宫要比现在凶险万分。”
“殿下是要做大事的人,玉婵不会给殿下拖后腿。”玉婵自李靖澜出生起便陪伴在她身侧,无人比她更了解李靖澜的一切。而她也知道,李靖澜刚出生时,李衡便动了立皇太女的心思。他勤政爱民,要为自己的女儿铺一条顺畅坦途,却中道崩殂。这位最尊贵的小公主本该在万千宠爱之中长大,拥有最好的一切,如今却在黑暗中艰难行走。她只有心疼。
纤尘不染的圆月高悬于天际,照亮了幽暗的高墙深宫。李靖澜周身萦绕着淡淡月辉,眼中映照着盈盈月色,美人如玉。
她想,宫外的月色应该会更美。
四月十八,天朗气清。李靖澜带着玉婵、岁喜和她“亲人”们赏赐的几车物件离宫奔向公主府。
京都繁华热闹之地都被各高官世家占据,工部的建府司挑来挑去只有平昭侯府旁边这块地合适,由此才将李靖澜和顾圻安凑成了邻居。两座府邸亦出自同一匠作之手,外在形制几乎没有差别。
一路由寂静至喧闹,又渐归宁静。听到车外岁喜喊了一声,李靖澜撩开车帘,匾额上的“平昭侯府”四个大字映入眼帘。
府门大开着,门口站着两个守卫,与寻常府邸无异。
“走吧。”并未停留太久,李靖澜示意队伍继续前行。
车内玉婵抓着她的手,似乎有些激动。
李靖澜眼中亦闪着欣喜,她在玉婵手背上摩挲了几下:“玉婵姑姑,我们的府邸马上就到了。”
“殿下,真好。”
“是啊。”宫外自由的空气真好。
马车停下,岁喜喊道:“殿下,到了!”
车门打开,“云仙公主府”近在眼前,府门前候了十几名侍卫、丫鬟,等着迎接公主入府。
“叩见公主殿下。”
“起来吧。”李靖澜被玉婵搀扶着,自带一身弱柳扶风。她凝视了片刻府门前的匾额,穿过人群迈进了公主府的大门。府里的丫鬟侍卫跪满了入门两侧,向她行礼。
李靖澜粗粗扫了一眼,问道:“掌事何在?”
一位年长的嬷嬷走上前来:“奴婢柳英,听候公主吩咐。”
“柳嬷嬷,云仙身子弱,日后这公主府便仰仗您打理了。”柳英,太后的人。
“公主殿下折煞奴婢了,皇后娘娘还给您配了一位打点府中杂事的管事。”她话音刚落,一位身形魁梧的中年男子走上前来。
“奴才朱延参见公主殿下。”
李靖澜打量着此人,鼻下有须,约莫不惑,眼神锐利透着精明,刚刚走那几步应是有武功傍身。
好一条看门狗。
“朱管事平身。本宫一路颠簸有些乏了,柳嬷嬷带本宫去寝殿瞧瞧吧,其他人都回去吧。”
“是。”
乌泱泱的人堆散去,李靖澜觉得胸口松快了不少。她跟着柳英往寝殿走,留意着一路上的布置。这座公主府竟与重华宫的布局大致相仿,连她从前一时兴起架设的秋千都安置在同一处,只是将原来姜灵素住的那间宫殿改成了花圃。
若无李豫首肯,无人敢将早已毁去的重华宫复刻出来。可他又是存着什么心思来复原重华宫呢?
外在布置一样,寝殿之内应也是从前旧景。可进到寝殿里,李靖澜仍是一惊,纱帐床帏皆是旧时她喜爱的丹朱之色,其它物件应有尽有,包括埋在废墟之下的她最喜爱的一条璎珞。这条璎珞上的宝珠熠熠生辉,一看便是新制之物。
“公主殿下,这屋中的一应布置皆是太后与皇上为您挑选的,太后叮嘱奴婢一定要照顾好公主。”
李靖澜拿出丝帕轻拭眼角,话语中带着几分哽咽:“麻烦嬷嬷差人向皇上和皇祖母回禀一声,就说云仙很喜欢,多谢皇上和皇祖母为我费心。”
“是。”
“我这几年缠绵病榻,不喜吵闹。玉婵和岁喜跟随我多年,我用着他们也习惯,日后我的寝殿还是让他们伺候着便是。麻烦嬷嬷安置两个软塌,一个放在里间,给玉婵,另一个放置在外屋,给岁喜。”
“殿下,还是多派几个人伺候着吧。”
“我向来挑剔,玉婵深知我的喜好,其他人我怕伺候不好。嬷嬷若是不放心,便在殿外多安置几个人吧。”李靖澜轻咳两声,“我乏了,嬷嬷先退下吧。”
“是,奴婢住在公主寝殿旁边的屋子,公主有事便差人唤奴婢。”
“好。”
打发走了闲杂人等,玉婵将里屋的门关上,两人总算得了片刻自由。
李靖澜四下环顾,有置身梦境之感。她曾无数次梦到这座宫殿,身边亲人围绕和睦安乐。梦中场景触手可碰,人却无处可觅。
“公主,现下我们要做什么?”
李靖澜伸展开双臂,示意玉婵帮她解下外衫:“休息。这几日他们定会卯足了劲儿盯着咱们,我们便好好养足了精神,过些时日再言其他。待会你去把门打开,让他们看到想看的。”她得让宫里那些人知道她出了宫依旧安分守己,与从前无异。
躺在床上,李靖澜很快睡去。玉婵将房门打开后,便在床边守着李靖澜,让岁喜将一个个进来送这送那的默默在心里记下。
一晃几日过去,李靖澜每日在府中溜达半个时辰,每日三餐露个面,其它时间便在屋里躺着。她这个主子老实本分,底下那一众探子们倒也没在她跟前闹幺蛾子。用了几日的光景,她把府中各处的位置基本摸透了,府里的人也能按着脸对得上名字。
她正奇怪着,怎么宫里那些个人没来吵她,皇后的口信便到了。郑皇后邀了京中的世家贵女,要在公主府为她办安居宴。
听到消息李靖澜倒无意外,她反而有些高兴。宫中幽闭三年,除了几次宫宴,她基本没有机会见这些贵妇贵女。如今郑毓凝送给她这么好一个机会,她可好好辨辨哪个是仇人之女,哪个日后可结交拉拢。
郑毓凝提前将参加宴会的名单送到了公主府,李靖澜看了看,朝中栋梁的亲眷几乎都在。这场“安居宴”的目的何在她一猜便知,宫里想看看哪家亲眷还念着“旧情”。
不过这名单里也有几个出乎意料之人,比如元国公的夫人何漪,比如平昭侯顾圻安……
热闹来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第 4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