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见到林既白,是在初十的会议室里,策划组与导演组首次年后合会。白墙下,光线仍冷,项目组的投影PPT闪着蓝光。沈确坐在一旁,正对着屏幕,身侧是策划实习生李婧。
林既白略显疲倦地揉了揉眉心,语气却仍清晰:“第二集《她在提拉米苏中叠出自己的节奏》已经剪完了。”
“前两集内容,公司上层和平台初审都通过了。”他说着,在PPT上翻出下阶段计划,“接下来可以开始拍摄第三集。同时,我们预计下周《寻找格陵兰岛》就能上线播出。”
“上线协调这块现在卡在哪?”唐及抬起眼,看向他。
林既白此时才开口,语气稳:“和平台那边的联动方案已经初步谈好了,现在等投资方最后确认品牌露出和版权顺位。制片人团队那边对主视觉还有微调要求,我今晚跟他们再通个电话。”
“预算批了?”唐及问。
“初审通过,我和李婧把预算框架做了,执行策划斌丹姐那边在做最后确认。她这两天提交,我们预计本周可以批下来。”沈确点头回应。
唐及满意地“嗯”了一声,话锋一转:“那,第三集的记录对象是谁?”
沈确翻出资料:“何广心,27岁,目前是咖啡店学徒。下班后会给家里的两只猫做饭。他拍猫吃饭的画面,有稳定粉丝——声音干净、节奏舒缓,意外地成了现代年轻人的一种情绪出口。”
说话间,罗曼婷已经将何广心的资料文件夹递到了唐及面前。
“嗯,猫饭。最近吃播已经越来越火了。”唐及翻着资料,“连动物吃播都开始走情绪路线了。第四个呢?”
“第四个记录对象是张梦雪。”沈确继续道,“一位小学班主任,下班后兼职写小说。她写的几本网络小说已经被影视公司签下版权。”
曼婷再次精准地将打印好的资料交到唐及手里。
“这很有反差感啊。”唐及边看边点评,“不错。”
“脚本内容和细节策划的怎么样?都联系好了吗?”他抬头扫视一圈,“我们预计这周恢复拍摄。”
沈确和曼婷对视一眼,配合地笑了下。沈确先开口:“脚本还在处理中,这两天可以完成并发到群里。”
“何广心那边已经联系好了,他这两周都在北京,档期没问题。”曼婷跟上,“我这边也正联系他所在的咖啡店,预计这两天就能拿到拍摄许可。”
唐及点头,语气缓和下来:“OK。”
林既白一直静静地听,此刻轻笑了一下。他想到年前在长沙那家咖啡店,沈确边喝咖啡边改方案的样子,如今这两人一唱一和地撒谎不眨眼,也是种本事。
唐及听到笑声,侧头望了他一眼,带着点疑惑:“怎么?”
“没事。”林既白收起笑意,话锋一转:“预算版本我也需要一份,今晚我对一下拍摄器材那块。”
“好。”沈确点头,“我让斌丹姐那边确认完再发你。”
唐及站起身,收起资料:“那就先准备这两场的拍摄。脚本内容和拍摄细节,明天下班前发给我和既白。”
众人应声,会议室多了点久违的熟悉感。才年后第一天,节奏,又慢慢被拉起来了。
从会议室出来,沈确和李婧并肩回到工位。开年第一天,办公室里人不算多,但节奏却已经快了起来。李婧瘫在椅子上,脸上还挂着倦意,本来偏鹅蛋的脸型似乎又圆润了一圈,有点像年夜饭里那颗圆滚滚的汤圆。
沈确一瞥就笑了:“过年吃得不错啊?”
李婧立刻心领神会:“啊,我得开始减肥了。这一周吃的太多了,奶茶、饺子、炸串——就没停过。”
“别着急减肥。”沈确语气柔和了些,“这两周拍摄强度大,怕你身体吃不消。第三集和第四集我都想让你更多地参与进来。你看,有了前两次的经验,你肯定比以前更知道‘怎么做’。这才是你来实习的目的,可不仅仅是来领实习证明的。”
“太好啦!我爱你,确姐!”李婧一边说,一边抱着自己的水杯当话筒,作势高歌。
沈确被她逗笑了,刚想回话,隔壁心颖已经凑了过来:“哎呦,这是怎么了?李婧,你都爱上你确姐哪点了?说来听听呗!”
斜对面的恒之也探出头来,一脸八卦表情:“她表白了?我刚刚是不是错过什么热搜现场?”
“去去去,赶紧忙你们的。”沈确笑着挥手,忍不住也有些开心,“年后上班第一天就被爱了,这运势可以。”
她一边说着,一边瞥见隔壁办公桌那边的曾斌丹和王语安,似有若无地朝这边瞄了眼。今天新来一位实习生胡君一,和李婧一样是大三的学生,跟着王语安做内容初筛。
“行吧行吧,不打扰你们师徒俩谈恋爱了。”心颖笑着摆摆手,“谢谢你的甜老虎辣酱和甜酒哈!”
“我也谢一嘴。”恒之补充,“太好吃了,那个辣酱我拿去拌面,绝了。”
“客气啥啊。”沈确说。这可是她、姜函、简丹、周诚开了一整天的车,堵了一路,从长沙把后备箱塞得满满的,四个人接力装、卸、开回来,凌晨一点才回北京。办公室人人有份。
“你不也没亏啊。”心颖笑着回敬,“我那边可也是哈尔滨老味儿,红肠、酸菜、熏鸡,统统安排上。”
“是,我确实赚了。”沈确认真地点头,“谢啦!”
她回头又看了眼李婧,继续说道:“说回来,这第三集和第四集,你有没有什么特别想做的事?我想听听你自己的想法。别老让你负责整理文档,你要多试,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
李婧被这一问,顿了几秒,认真思索:“我……想试试写下一位记录对象的拍摄策划。”
“当然可以。”沈确果断答应,“其实第三集和第四集的脚本我们这边已经定了。不如第五个交给你试试看。我待会儿把人物资料发你,你先构思一下要从哪儿切入,等你写完我们再和曼婷一起开会过一遍。”
“谢谢你确姐。”李婧眼里全是感激。她确实跟了一位好老师,不仅因为她带人认真,还能在节奏飞快的工作里,为她一个实习生留下一块可以试错发展的空间。
“别谢得太早。”沈确笑着开了玩笑,“你先去找斌丹姐,问问这两天预算能不能报上去?林导那边等着核对拍摄器材。”
“收到。”李婧站起身,抱起文件夹快步朝曾斌丹走去。
中午,师徒俩照例结伴去楼下的沙拉店。说是清清肠道,实则是年后补救性的“仪式感”。过年期间吃多了,不止她们俩,许多人也都抱着同样的想法——沙拉店门口排起了长队,拎着饭盒等位的白领几乎把店门挤满。
“要不是我这几天实在太腻了,我是真的不想在冬天吃冷菜。”李婧站在队尾抱怨。
“腻也得清清肠道,不然脑子都油了。”沈确笑着打开手机点单,“我点个基础款,鸡胸、生菜、玉米粒,再来点苹果片和坚果,酱汁要苹果醋。”
“那我配点牛油果酱吧。”李婧迅速选定,“加熏鸡、南瓜、藜麦、甜菜根……今天我要吃点有能量的。”
两人端着沙拉盒出来时,发现店里早已人满为患。每张桌子上都坐满了在清脂的年轻人,咔哧咔哧嚼生菜的声音此起彼伏。
“没地方坐了。”李婧环顾一圈,无奈地说道。
“没事,回公司吧。”沈确扫了一眼嘈杂的环境,“找个会议室,正好边吃饭边跟你聊聊第五集的拍摄策划。这儿也太吵了。”
两人拐进公司茶水间旁的小会议室,落座后熟练地撕开沙拉封膜、挤入酱料。
“第五位的记录对象,是今天上午和曼婷定下来的。”沈确说着,拿起叉子戳了一块鸡胸肉,“一名33岁的建筑设计师,叫赖宇凡。”
“建筑师?那是走精英路线的?”
“可他也是北京城市的夜行骑士。”沈确看着李婧,抬了抬眉。
“夜行骑士?”李婧顿了一下,嘴里还嚼着藜麦,“听起来有点意思。”
“就是他每天夜里骑自行车穿过城市,路线固定,从东五环骑到西二环。有时候是下班晚了,有时候是他主动选择骑夜路。”沈确边说边搅着沙拉,“他说白天设计城市,晚上骑进城市,是两个世界。”
“这太浪漫了。”李婧眼睛亮了一下。
“那你试试看,作为你的第一个独立策划,这一集你怎么开头?从哪里切入?用什么节奏?说说看。”沈确轻声鼓励。
李婧略一沉思,慢慢开口:李婧沉思片刻:“我觉得……可以从他夜里骑车的状态开始,那个城市特别安静,他骑在马路上,是一个人,但也像在走入城市的另一面。然后逐步引出他白天的身份,其实和他夜里的选择构成反差。”
沈确点点头:“嗯,这个切入挺有意思的,日常身份和夜间行为之间的张力挺打动人的。你继续往下想,可以把故事分段写一版结构出来。镜头语言和调性你可以参考前两集素材,但主要还是从故事上梳理逻辑。之后我们可以和曼婷沟通,确定分镜和镜头语言。”
正说着,外面的茶水间突然传来几句低声的对话。
“这《寻找格陵兰岛》现在真被公司当成个大IP在推了。”是王语安的声音,语速快,气压微妙,“明明是沈确刚来公司几个月,凭什么一上线就资源倾斜?”
“是啊,她还把那个实习生李婧带得团团转。”紧接着,是曾斌丹有些凉薄的声音,“和你的实习生胡君一不一样,听说她是空降的。”
“这种故事节奏... 也就平台喜欢罢了。我做梦都没资源拍这么清淡的故事。”
隔着一道门,声音不高,却足够让茶水间旁的两人听得一清二楚。
“确姐……”李婧脸涨得通红,气呼呼地把叉子一放,半站起来。
沈确轻轻摇了摇头:“没关系,专注自己就好。” 可李婧却看见了她手指收紧、食指在沙拉盒边缘轻轻敲了两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