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一个读书笔记 > 第23章 《人之镜》邓晓芒(下)

第23章 《人之镜》邓晓芒(下)

下篇人生之镜

西方的自然哲学一开始就有人生哲学的含义,之所以不这样看待,是因为文化心理结构中不将外部世界当做人本身的镜子,只承认讨论人心的“心性”学

造成误区:讨论人应该怎样、讨论境界,不讨论人实际上是怎样的

中国人以人生实用学问作为安身立命之本,从人的自然本性建立人生哲学,解决的是生存问题,谈论如何建立秩序以解决“温饱”,由此生出个人美德和社会理想;西方人向外部世界寻求,反思到了人身上非自然的、精神性的能动本性或自由主体,对人的精神这种“非自然性”研究构成了西方主要课题

第四章命运与罪感:《封神演义》与《麦克白》的比较

对待无常的命数

·中国人倾向于用天命为自己开脱,以逃避或减轻良心的自责

举例:《封神演义》中女娲派三妖祸乱纣王,本质上是要做不道德之事,但要托辞“命数已尽”;女娲和姜子牙等人对三妖的审判;纣王自认“正人君子”,用天意为自己辩解;

纣王虐杀姜王后,将罪责推到妲己身上

·西方人往往通过命运揭示自己隐秘的、下意识所犯的罪过

举例:俄狄浦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履行了命运(弑父娶母),但将罪责归于自己身上,自废双眼流浪;

麦克白受到三位女巫蛊惑,想要篡位,当即被自己的思想吓到(本质上是承认了自己在犯罪),背负罪恶感,并未用女巫为自己开脱,而是认为命运的暗示勾起了他内心深处的恶念。行动伴随着罪感;

麦克白及夫人杀人之后被罪恶感淹没,死亡之前看到的是人世的虚无,自始至终认为所做一切出自自己罪恶的本心;

纣王死前想的是“对不起祖宗”,武王伐纣成功后无人觉得自己有罪

第五章卑贱意识与高贵意识:《水浒传》与《失乐园》的比较

高贵与卑贱的辩证结构:

·人压迫人-主人拥有凌驾于奴才之上的高贵意识-面临一个更强大的对手,他将比奴才更奴才——因为他骨子里浸透着奴才的卑贱意识

·奴才意识到自己的卑贱-意识到卑贱的普遍性-意识到使他卑贱的命运可以降临到高贵者身上——他与高贵者从根本上是平等的,不再默认高贵者对他的统治,对高贵者的反抗带有一种形而上的、理想主义的高贵的尊严

提出问题:为什么缺失陈胜、吴广起义这种农民起义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解答:有《水浒传》,水浒的封禁并不严格,因其主题“官逼民反”太过局限,“官(主人)”与“民(奴才)”的对立不容混淆,尤其是“民”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高贵性,思想深处仍是想做个好奴才

梁山泊中的两条路线:

·痞子精神:浸透了对贵族的盲目服从

以李逵为代表,来自民间下层,中坚力量、具有破坏力。

卑贱立场出发抹杀区分,不是把卑贱提升到高贵,而是使高贵堕落为卑贱,让人从文明、成熟、细腻倒退为野蛮、幼稚、粗鄙,没有完成辩证转化而是僵化为死对头——农民起义不是为了用崭新文明取代旧文明,而是对现存文明的大破坏,试图将其拉回野蛮

·保义精神:自认卑贱的奴才思想

以宋江为代表,深受民族熏陶,缺失则不能使梁山泊形成团结的势力

梁山泊奉行封建秩序:看似古朴纯真,实际等级森严不可逾越,重建了礼法秩序:仍要看出身、资历、年龄辈分等

梁山泊众英雄的大事业,就是在青史上留下“忠君”的好名;保义精神自始至终与极端蛮痞结合在一起,宋江和李逵是同一种卑贱意识的两种不同体现

卑贱意识不能上升的原因:并不彻底,没有意识到自己卑贱,尤其没有意识到为什么卑贱,心甘情愿地为高贵者服务

《失乐园》:上帝身边大天使撒旦反抗上帝统治被镇压

撒旦造反不是因为官逼民反,而是因为他生就魔性,本性不服管束、不信权威,以一个失败的英雄保持了自己绝对的尊严,认为尊严建立在不可屈服的思想和自我上,自己最可贵的财富:反抗的自由意志;

为自己恶劣的行为提供善良意志的辩护的人,都是伪善

撒旦的作恶,实际上也处于上帝的操纵中,因有“恶”才有“善”,撒旦抓住了上帝的漏洞引诱夏娃,反被上帝利用-没有犯罪和受罚,就没有慈悲,慈悲表面上好像是对罪恶的纵容,实际上是比罪恶更有力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因为它让恶自愿转化为善,不靠任何禁令

撒旦使夏娃第一次有了运用自由意志的愿望,从上帝的驯良造物,变为高贵的“人”——人第一次犯罪,才是自由意志的第一道光明

所以使人成为人的不是上帝而是撒旦,亚当夏娃离开伊甸园是踏上了孤寂的征途

结论:卑贱意识只有彻底否定传统秩序,与既存的权威立于绝不妥协的对立面,乃至将世界颠倒过来也在所不惜时,才能成为高贵意识,成为“历史发展的杠杆”和社会真正进步的动力

第六章辩白与追求:屈原与浮士德的比较

·屈原对人生理想的追求,特别集中地体现在他对自己人格的自辩、辩诬的殚精竭虑上,透露出一种清高自傲的自我感和嫉恶如仇、愤世嫉俗的激情。

自辩起因于政治上的功利,含有功利色彩,后形成人格结构,成了内在化的人生目标,作品评说政治得失的地方很少

《天问》《离骚》等作品都体现了诗人的自辩的心理;社会对他的扼杀,不是否定正反双方都认同的赤子原则,而是污蔑,所以造成了“辩诬”的必要

赤子之心或“清白”的表现方式:一是屈原的忠君无私心;二是老庄的保持宁静淡泊,无拘无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乘云气、驭飞龙、骑日月,与物神游”“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后世不再如此执着,构成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格结构,更好的自辩方式是隐迹山林——儒家的入世哲学固然占据优势,但道家的自然无为却是最终归宿,人格“不辩而自白”

·浮士德不是“自辩”而是“追求的人生”

首先需要一种内在冲动和动力——不满足,不满足才是生命力的上升

浮士德想要自杀是因为不满足和好奇,想看看除了无聊生活外是否有另一种生活,死对其是一种诱惑;

浮士德关心的是一种个人的形而上学,移山填海不是为了造福人类,而是渴望奇迹,想要将大自然“人化”,纯粹出于个人兴趣

“满足于不满足”

基本只记录了书上的没写读后感,不过这本非常好玩,强烈建议大家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人之镜》邓晓芒(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秋燥

捡垃圾(火葬场)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不生不熟

一纸婚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