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杭州自古以来,文化底蕴浓厚。自宋朝南方发展超过北方后,便一直是文人雅客聚集之地。
杭人杭锦如今22岁。
从小在家庭的耳濡目染下,对书法,历史都很感兴趣。
杭锦从小喜欢多看少说,总是睁着一对大大的眸子。不喜欢开口使她和人沟通总是词不达意。
另外,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她从小就会为别人着想,且尽量的尊重每一个人。
杭锦小时候不知道怎么会有“蹬鼻子上脸”这样的词。
也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要让她带着锋芒善良。
以至于她后来在生活中见到许多人,都会在心里“咦?”一声。
“这人怎么那么奇怪?”
她以为教育在每个人身上起到一样的作用。
以为我敬人,人恒敬之。
以为付出的善意,一定有回报。
所以她小时候一开始不太表达,总以为会有人把她的想法表达出来。
人们都能换位思考,毕竟课本上写了很多遍,老师也教了很多遍。
后来,她通过换位思考发现,在有些时候,这很难的。原来换位思考也是困难的。
毕竟人们只有在为他人考虑时,脑海里才会应景地蹦出这个词。
那其他的时候呢?大概会有别的词。
她由此理解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但她更知道,她不能要求别人做这样的事。或是因为别人没有换位思考就觉得人家坏。
因为每个人的性格,境遇都不同。就是这样的大千世界,才使杭锦的生活充满惊喜(或是惊吓)。
杭锦想,每个人都会有换位思考的时候,会善良,真诚。
随着教育的普及,她相信,会更多。
她现在明白“行万里路”不单单指走路,更指见识过千千万万的人,见过千奇百怪的事。
也懂得该发火时就发火,当然,多数时候小发雷霆就够了。
只是她脸皮还是薄。所以她在大学假期间决定要成为一名导游。
她通过课余时间对专业知识进行了解,对杭州的各大小景区进行全方位学习。并努力练习自己的表达能力。
她会主动跟人搭讪,虽然会害羞到抬不起头。每迈出的一步都在和她根深蒂固的习惯作斗争。一开始,蜉蝣撼树;后来,土崩瓦解。
她的温柔有了壳,善良有了刺,脸皮有了墙。
后来她考过了导游资格证。正式成为一名导游。
第一个寒假,错漏百出。她是在网上发的帖子,由于网络涵盖范围太广了,有很多虚假信息。
她被骗,被毁约,精心制作的方案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怅然若失。
但不能因为这些,就对这个世界失望。她不怕,她连自己都克服了。
一定会好起来。
暑假,她找了一家旅游公司挂职,靠谱了许多。
但她在乌泱泱的游人里显得那么力不从心。她决定勤加锻炼身体。
运动、肺活量都要跟上。
杭锦会考察酒店,留心餐馆,了解民间风俗。真正在成为一个杭人。
连她家人也被她吓了一大跳。
他们的锦儿,要变成劲儿了!
大学毕业那年,她已经整整做了七个假期的导游了。她九月分会进入一家公司实习。
她想趁着这两三个月,去一趟云南大理。
浙江是水乡,大理是古城。
她也想看看能否赶上火把节。
杭锦跃跃欲试。
尊敬是杭锦一直奉行的为人原则。乐观是她的生活态度。勇敢是她的人生底色。
我想更多的,从思想,行动上去塑造一个人。见证她们的成长。
对于主人公的外貌描写,我想放到她们彼此初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杭锦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