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月上了一年级,坐在教室里四处张望。看看这个人的长相,听听那个人的说话声音。眼睛不够看了。这时班主任王媛老师走了进来,当时筱月虽然是一年级,但班里也有英语老师,上课的时候教的是字母或者简单的几个字母组成的英语单词。王媛就是语文老师兼英语老师。因为三年级才发英语书,所以一二年级的英语是副课,一星期两节。王老师是中长发,经常披散着头。但是当时还是小女孩的筱月发现了她的头发好奇怪,因为她的头发看起来不正常,还有她的两鬓好像是塞进头发里的。虽然没扎辫子,但看起来过于整齐。后来筱月才知道,她的头发是拉直了。王老师有时候也会把头发扎成马尾辫,无论她是什么发型,她都好看,只是那时候筱月太小,还没有审美。
陈姝妤比孙筱月大两岁,所以她今年上三年级。筱月是山鬼小学一年级一班,姝妤是礼魂小学三年级七班。尽管不在一个学校,她们也经常能见面,毕竟是邻居。
筱月有时候还可以去姝妤家串门,姝妤有个表妹,暂时住在姝妤家。她表妹比她高,性格外向。可是性格是多样的,内向的有各种人,外向的也有各种人,性格不是只有两种,非内向即外向。筱月去姝妤家串门,姝妤的表妹第一次见到筱月就极热情,耐心细致地给她讲解什么东西怎么吃。
串完门要走的时候,姝妤舍不得,想和筱月继续玩,于是筱月到第二天早上才回去。那天晚上,两姐妹睡的晚,一直在聊天,快天明的时候才躺下,睡了几个小时。被爸妈叫醒之后,筱月才回家。
筱月会去姝妤家串门,姝妤自然也会去筱月家光顾。每当姝妤来串门之前,筱月和妈妈薛彩霞还有爸爸孙俊峰一起去超市,东边买草莓,西边买香蕉,南边买葡萄,北边买芒果。还会把家里大扫除一遍。筱月那时候不理解爸妈为什么要这样干,但也不会问。也许是因为这件事情,姝妤爸妈担心她去筱月家会麻烦筱月和她的爸妈,所以后来就不让姝妤去筱月家了。姝妤都不串门了,筱月自然也不好去姝妤家玩。
尽管不能串门了,但山鬼小学和礼魂小学比较近,从校门出去走一半路,两条路就会重合成一条路。筱月为了和姝妤走这一段路,都不想让爸妈拿电动车接她了。在走路的过程中,姝妤问筱月:我们要不给自己起个小名,叫着方便一些?筱月说:好呀,那我叫月儿,你呢?姝妤回答:我叫妤妤。
一年级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孙筱月和全班女生一起换上了家长交钱老师购买的粉色带花裙子,筱月兴奋地经常把裙子提起来。
表演的内容是静夜思,在排练的时候,王媛老师让全班同学们盘腿坐下,头转圈,边转边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七点放学后,筱月回到家,开始写老师布置的语文作业。可是有的字不会写,所以在照猫画虎的时候写得歪歪扭扭的。坐在旁边的妈妈:“字能不能写整齐?”筱月把笔放慢,可一笔一划还是写得不规范。有的字对一年级的筱月来说笔划太多,导致字写得超出了格子。筱月妈妈抓着筱月的手写,筱月的手被抓得有些疼。
在写数学作业的时候,筱月有个题不会算。妈妈累了,不想讲了,于是让爸爸讲。筱月爸爸看了题之后,开始说勾三股四玄五,还讲了三角形。筱月妈妈:“注意,这是一年级的数学题,你在说什么?”筱月在旁边听懵了,筱月妈妈:“他讲的不是一年级的知识,不用听他的。”筱月妈妈继续讲题,筱月妈妈讲倦了,筱月还是没听懂。筱月妈妈指着门口,门是敞开的。她说:“你再不会算我就把你扔到楼下!”
这句话如果是给长大后的筱月说,筱月可能会忍不住要笑。可当时的筱月听到这句话,不停地发抖。她把妈妈说的话当真了。
即使是长大后的筱月,依然听不懂一些俏皮话,玩笑话,气话。经常给个锄头当真认。只有遇到悲惨的事情,才会知道,那只是玩笑。有的人开玩笑的时候会边笑边说话,有的人开玩笑的时候并不笑。有的人在其他地方开玩笑,有的人在正式场合开玩笑。筱月觉得说这话的人多,照着做了,倒霉了。结果他们又疑惑地问道:“你听不出这是玩笑吗?”
筱月为什么有些话听不懂?因为有的玩笑只要是个人一听就觉得离谱,而有的玩笑因为筱月认知比较少所以觉得靠谱。
筱月家里管得严,不怎么跟别的人说话,甚至在小学四年级前都不使用电子设备,初一才有自己的手机。这就导致班里同学说的话她听不懂,她说的话别人也不愿意听。
筱月在期中考试时考了双百,领了一张奖状。妈妈请筱月吃面,那是筱月人生中比较开心快乐的一天。那张奖状贴在了筱月房间的墙上,三年级搬家了,那张奖状也被妈妈拿到了新家,贴在了新家的房间墙上。
后来筱月墙上又多了三张奖状,所以,筱月最终有四个奖状。长大后的筱月想起这件事情,并不觉得它是多美好的回忆。只是对当时的筱月来说,比较开心而已。但奖状和夸奖给筱月带来的,更多的是负担。
长大后的筱月,最害怕夸奖了。比如作文写得好,被老师夸奖。筱月担心下一次写得不如这一次会让老师失望,所以再一次碰到写作文的时候,手就会抖,心里就会紧张。
缅北是违法的,它强迫人劳动,贩卖毒品,打人骂人,买卖器官,光明正大吸人血。
中式教育的家庭是和法的,它强迫人劳动,贩卖焦虑,打人骂人,买卖婚姻。不仅吸血,还要让被吸血的人觉得这是一件正常且光荣的事情,还要让旁观者觉得这是一个正面教材,用来教自己的孩子。
在中式教育的家庭里,孩子哪怕是哪吒,有三头六臂,是孙悟空,一下子分身好几个人,也依然满足不了中式父母的需求。
中式父母会给孩子布置许多人类完不成的任务,他们自己都做不到,却让孩子做。孩子做不到就是孩子的错。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父母跟君王一样,伴君如伴虎,可是,皇帝只有一个,而穷得叮当响却想在孩子面前当皇帝的人有千千万万个。
被打是可以报警的,哪怕只是扇一巴掌。因为巴掌会导致耳鸣,一巴掌也要多多少少陪一些。
可如果是被父母打呢?如果是被家人打呢?哈哈,你未成年警察会给你父母说你乱打电话,你即使成年,报警也没多大作用。顶多就是调解。
如果被拐到缅北,逃跑是合法的。可要是出生在像缅北一样的原生家庭,那么,未成年逃跑毫无疑问会被抓回家,成年人逃跑父母报警,警察还会问这问那。
缅北会取人腰子,中式父母会让人气得腰子疼。无论你做什么都是错的,即使做对了那也只有一件事情做对,以前和以后都会被否定。
中式教育家庭的最底层,也就是孩子。他们不知道什么叫做父爱母爱,就像天生残疾的人不知道有手有脚的人是什么感觉。即使让残疾人瞬间长出手脚,他们也不知道怎么走路,还得学习。就像天生失明的人不知道世界是什么样子,即使让他们在瞬间眼睛复明,他们对于眼前的事物也是一脸懵逼的。
秦始皇可以活着,小狗可以拿笔写字,猫咪可以唱歌跳舞,海水可以用勺子舀干,老虎可以吃草。要想让中式父母改变,绝无可能。比难于上青天的蜀道还要难,即使上了青天,中式父母也不可能通过讲道理改变。
与其跟中式父母讲道理,让中式父母对孩子宽容,不如跟阎王讲道理,让自己多活几年。跟玉皇大帝讲道理,让自己成仙。跟许仙讲道理,让他放弃白娘子。跟刘兰芝讲道理,让她放弃焦仲卿。
中式教育家庭的孩子,多数都恐婚。因为他们一看见自己天天鸡飞狗跳的父母,日日为了鸡毛蒜皮内耗自己外耗孩子的父母,就觉得一旦结婚什么都完了。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东亚大多数夫妻都是这样。
不是孩子们不想结婚,实在是没有遇到许仙那样的男人,没有遇到白素贞那样的女人。没有遇到焦仲卿那样的丈夫,没有遇到刘兰芝那样的妻子。那样的人多数都在影视剧里,秀才写的书里,说书先生的嘴里。现实生活中也不是没有,但是少之又少。至少在底层的阶层里,是绝对没有的。
无法改变父母,那就只有让自己逃离。即便逃离的可能性小,但为了以后不被强迫结婚,为了以后的自由,还是要逃离。如果被父母抓回家,那也至少努力过。而不是因为担心被抓回家受到更惨的待遇就畏首畏尾,不敢逃跑。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