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再娶夫郎 > 第3章 传闻

第3章 传闻

白秀莲得到了李媒婆的许诺,心情好了不少。回家的路上到屠户姜大的家里买了一大块儿五花肉,晚上要做粉蒸肉给家里的馋小子打打牙祭。

还没到家门口,就听见嫂子刘巧翠的喊声:“他二婶儿,等等我。”

“嫂子,快进来坐,今晚叫上大哥和裕智来家里吃饭。我烧个粉蒸肉,咱们解解馋。”

“还吃呢!裕礼和柳杏儿真离了?”刘巧翠看到在白秀莲笑眯眯的模样,自个儿先气了个仰到。

白秀莲闻言,脸色一变,“我就知道,村里瞒不了啥消息。”

边说着边将刘巧翠迎进家门。“离了,柳杏儿外边有相好的。”

“啥!合该休了这小妮子!给什么合离书!”

刘巧翠恨铁不成钢,嫌二弟家太好说话。要说起姜裕礼,也是她从小看大的,小模样长得好,虽说人冷淡了些,可在干活上一点不含糊。若碰上她去打个草,提个水,二话不说直接接过手来,这不比只会嘴上说说的小子强太多了。

“你别急,嫂子,听我给你说。”妯娌俩人一路直奔灶房,白秀莲细细给刘巧翠说清楚了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

“唉。”刘巧翠叹了口气,“回头我让我娘在镇上给观望着适合的小哥儿和姑娘们。”

俩人在灶房一阵忙活,很快就将菜备好了。“我该回去了,出来的急,鸡鸭都还没喂呢。”看着日头往西走去,刘巧翠擦了擦手往门口走去。

“晚上等裕智一回家,你们仨就来。”

“成。”

刘巧翠匆匆往家里赶,路上看见一群老太太正聚在村中的银杏树下聊天,听了一耳朵,像是在讲村尾的方长树上山摔伤了腿。

说起这方长树,也够唏嘘的。

方长树是外乡人。早些年,家乡糟了灾,一家四口一起往宁川府府城逃难。可祸不单行,路上小妹因饥饿去世,父母害了病,没几天就跟着去了。

刚满十六的少年没办法,要将自己卖给人伢子的时候,正巧遇上了孙妞儿的老爹,看着孩子可怜,给了他点钱,葬了双亲。方长树也是个知恩的人,在柳溪镇上的码头上找了活计,逐渐攒了点钱,还上了这笔帐。

一来二去间,就和孙家人熟悉了。

孙老爹看着方长树老实能干,是个孝顺孩子,就把自己唯一的女儿孙妞儿许给了他。

孙家在良景乡不是大户。孙妞儿更是没有兄弟,这就意味着一个家里就孙老爹一个壮劳力,日子只能是穷巴巴的过。方长树来后,虽多了个人吃饭,但日子渐渐强了些。

方长树躺在床上听着院子里传来的断断续续的砍柴声不住叹息。

自家哥儿方还十八岁了,至今也没成亲。村里的婆子们都在背后说还哥儿性子古怪,长得黄瘦,一看就不好生养。

可这哪里是还哥儿的错?都怪自己家里穷,方还打小就跟着干活,风里来雨里,再好的皮囊也被摧残得剩不下什么。

来提亲的要么是些歪瓜裂枣,要么就是婆家过于强悍,自家已经很对不起还哥儿了,哪还能让孩子受这丈夫或婆母切磋的这份罪?

这次好不容易相看了个好人家,本想着上山猎个野山鸡,挖点寻常草药,给自家哥儿攒点嫁妆有底气。谁曾想年纪大了,没赶上野鸡反而摔了一跤。

“爹,喝点水吧。”方南推开门小心翼翼的端了碗温水过来。

看着瘦弱的小儿子,方长树无法指望他撑起这个家,只得说,“让你大哥休息阵儿,等爹好了,爹来劈柴。”

“大夫说了,爹是骨折,至少要休息两个月!”方南怕他爹逞强,小脸皱着赶忙道。

“大哥让我看着爹,不让爹瞎操心。咱们家还有我,我也可以给家里帮忙。”

方南拍着胸脯,黑亮的眼眸透露出几分坚毅。

“好好好,等爹好了给小南还有你大哥买糖球儿吃。”方长树摸着方南的头,眼神中却流露出几分担忧。

自己摔着五天了,哪怕是隔着一个村子,与还哥儿相看的人家也该得到消息,来看看他这未来的岳丈。可至今一点儿信儿也没有,别是有什么变故。

真是说什么来什么,只见自家婆娘脸色发黑的推开门,指挥方南出去帮大哥摞木柴。

“当家的,还哥儿这亲事是不行了。陈兴他娘不是东西,说还哥儿命硬,克亲。你瞧瞧,这说的是什么混账话?”孙妞儿没忍住,泪水连连落下。

还哥儿为什么这么命苦,明明那么贴心能干,却被这群老妖婆天天嚼舌根。

“他娘,别哭。咱就当没相看过,现在知道他们家什么样子,比还哥儿嫁过去才知道不强多了?”

方长树听到这话后怒火中烧,可自己摔了腿,想去找他们算账都没法子,一下子泄了气。

越想着心中的苦涩越浓,自家婆娘哭成这样,也没旁的办法,只好安慰几句。

茅草屋不隔音,方还多少听到了些爹娘的话。他面上不显,心中隐隐有些难过,他知晓自己长得不漂亮,比普通小哥儿要高上半个头,但却过分瘦削,一副营养不良的苦样。

又不善言语,每次见了村里的只会木讷的喊声婶子、叔嬷,别人多说两句玩笑话,自己就接不上来,只会脸色通红站在原地。

自己虽不喜欢陈兴,但当确定自己要与人成亲时,还是非常欢欣的,自己并不是没人要。可现在却被说成这样,实在是太伤人了。

方还抡高了斧子狠狠地砍下去,把木柴当成了讨厌的人,统统把他们都劈掉。

伴着有节奏地劈柴声,太阳即将结束一天的工作,渐渐地向着西方地平线沉去。

姜家堂屋里,一大家子人正在热热闹闹地吃着饭。

“裕智快多吃点,你看看瘦得小脸都尖了。”白秀莲看着乖巧的侄子,一直往他的碗里夹肉。

刘巧翠接着话头说,“他吃得可不少,十四五岁正在长个得年纪,吃不胖。”转过头对着自家儿子道,“要是长成你裕礼哥那般个子,你娘我啊半夜都要笑醒了。”

“大伯娘这话,我可不爱听。”姜裕信闻言,头一歪笑着道,“和我一样高不好吗?和大哥一般多费布料。”

“你这小子,连你大哥的醋都吃。”刘巧翠笑着给姜裕信夹了一筷子粉蒸肉,对这个长相英俊又能说会道地小侄子同样稀罕的不行。

两家人差不多有俩月没有这么坐在一起吃饭了,各自都聊的比较尽兴。

“听说方长树腿折了?”刘巧翠想起白日里听到的消息捎带着问了一嘴。

“怎么回事儿?今儿没在村里闲逛,没听说啊。”白秀莲看了眼姜守业,以眼神询问道。

姜守业放下筷子,说:“是折了,上山撵野鸡。滑到了坡下,不凑巧刚好摔到了小腿。”

刘巧翠道,“要说这方家也是够倒霉。前几年日子刚好起来,孙大去世了,孙妞儿他娘紧接着又病了,好好的家一下子拖垮了。”

“谁说不是呢?马上要播种了,家里唯一的壮劳力又折了腿,方家今年要不好过啊。”白秀莲紧接道。

“他家的大哥儿叫啥来着?是不是该相看人家了?”

姜裕礼听到自家娘亲的话,眉心不由一皱,但又瞧见他娘好像也就是话赶话说到这儿,又咽下了到嘴边的话。

“方还,孩子都是十八了,一点儿信都没有。”刘巧翠想到村里的人那些闲言碎语,补充道,“我倒觉得还哥儿挺好,虽木讷了点,干活利索又没那么多幺蛾子,也不跟那些招风的姑娘哥儿一样,天天比来比去的。”

白秀莲也没往心里去,在她眼中大家都是一个村子的人,尤其是还哥儿常常去镇上卖菜,姜裕礼则会到镇上的书院里读书,不可能没见过面,若是他对方还有半分心动,还用着自己在这瞎操心?

但世事难料,姜裕礼的确是一次也没见过方还。

银色的月华洒满了大地,姜守宗一家三口踏着月光回去了。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

又是一个夜,主屋里燃起了昏暗的烛光。

白秀莲在箱子前收拾着衣服,对姜守业说:“当家的,陈夫子觉得裕礼后年有希望能过乡试,如今这般村里书院来回奔波实在太浪费时间。我琢磨着不然咱们从镇上给裕礼买套房子?”

姜裕礼在读书上十分有天赋,十九岁的时候就考上了秀才。

书院里的夫子们都说姜裕礼若是早个两年去考,也是有极大的希望能过。这不,刚考过秀才一年,他的夫子就认为他可以冲击一把乡试,幸运的话能成为举人老爷。

姜守业没有接话,白秀莲继续道:“如今兄弟俩都在镇上读书,虽说孩子们都大了,但有时候回来的晚我心里总惦念着。咱买个房子,不仅裕礼住着方便,若是遇上刮风下雨的天儿,裕信也能有个舒舒服服的地方睡,不用蹚着雨回了。”

姜守业琢磨着也是这个理儿,就拍板说:“买,咱明个儿就去镇上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宅子,最好离书院近点儿。”

次日清晨,兄弟俩起床洗漱时,就见爹娘收拾得整整齐齐一副要出门的模样,“爹娘要去哪儿?”姜裕信问道。

“我们今天带着瑛儿去镇上逛逛,咱等会一起出门,你爹送你们去书院。”白秀莲边说着边往姜瑛房间走去。

四月的清晨温度并不高,驴车跑起来,呼啸的风吹在身上并不让人瑟瑟发抖,反而会舒展起身子,感受春的勃勃生机。

午间,书院下了课。姜裕礼兄弟俩人并没有在食堂吃饭,而是前往今早和家里人约定好客来饭馆,也是他们大哥姜裕仁开的饭店。

为了赶时间,俩人抄近道走梅花巷子。刚到中间,姜裕礼就耳尖的听到了一声惊呼以及扑腾一身摔倒在地的声音。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小船三年又三年

逐澳游戏

难渡

太子每天想上位

如何饲养恶毒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