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安皱眉盯着凌愿,萧瑟倒是很平静:“我就说嘛,景一武功不在我之下,又比我们三个都聪明…”
凌愿点点头:“是。所以萧将军,可以告诉我们,你是怎么来到朝黎府的吗?”
萧瑟眼睫快速地扫了一下,低声回忆:“梁历第二年,那时我们刚刚平定兰台…”
往事在萧瑟的回忆和凌愿的查证补充下,渐渐拼凑起大致的原样。
大梁刚建立的时候,虽然将陈朝打得落花流水,短时间内再无复辟可能。但千百年来一直与汉人作对的北狄还没得到完全解决。
大梁的皇帝李正罡本是农民出生,在马背上赢得天下。然而他本人谋略胜于武艺,在战场前线发挥的作用并不如谢氏三人。
谢氏名门望族,三朝旧臣。到了谢子?,也就是谢婉灵的祖父这一代,却断下官路。
谢子?本是东宫太傅,看出陈朝弊端太多,君昏臣奸,除了改朝换代无药可救。于是告老还乡,定居在桃李乡教书育人。
谢子?只有一子,愿承父志,在乡兴办学堂。人们感激他家财万贯却修学堂,学识渊博却授诗书,造福一方,尊称他为辞业先生。
杨皇后那是还是杨娘子,农户李家的童养媳。她是个勤劳踏实,也目光长远的女人。
杨娘子认定丈夫有大能。大丈夫可屈居于农田乎?于是她省吃俭用,布满伤痕的粗糙双手捧出一束肉干,叫李正罡拿着去拜师,家里的事自然有她操心。
李正罡深受感动,入了谢氏学堂后比谁都努力,很快就被辞业先生注意到。
辞业先生说他额阔鼻宽、龙角峥嵘,非常人之相。竟然将他收为内门学子,和谢家三兄妹一同学习。
学的自然是治国之理、明君之道。
就这样过了五六年,陈朝的状况却越来越糟:外戚干政、现任的皇帝只有六岁、到处都是流民…每个有识之士都清楚:陈朝快要撑不下去了。
李正罡私下和那个有着一双明亮眼睛的谢景一商量道,他想要一个人出去。
谢景一狡黠地一眨眼,勾住他的肩。李大哥,谁说你是一个人了?
于是在动乱的陈朝末年,李正罡率领着第一批揭竿为旗的起义军冲出桃李乡。
那时他就知道杨娘子说的不错,他应天受命,将要南门称孤。而谢氏兄弟作为他的左膀右臂,会位极人臣,为他开疆拓土。
应天受命。李正罡自称天子之姿。
李正罡有时会说他的阿娘曾做了个梦。梦中有一条浑身金黄的蛟龙钻进她的肚子,待她醒来时就发现怀了李正罡。而李正罡出生那日更是了不得,天空祥云遍布,屋舍龙气环绕,连喜鹊都叽叽喳喳地专从他家门过,向远方带去喜讯。
而李正罡阿娘,那位只知养鸡喂猪的农妇恐怕这辈子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做这样的梦。她这辈子做得最正确的决定就是买下杨娘子。天知道,就连李正罡这个名字都是那位谢先生给取的!
然而李正罡却一说再说,不厌其烦地向众人宣讲,直到他自己都信了。
他李正罡,顺应天命。他说梦里有条金色的五爪龙浑身紫气,左爪握着一方玉玺。那龙开口了,声音低沉而威严:你是真正的天子,天下人民身处水深火热之中,就是要你去拯救。
从此他不仅名正言顺,还有大名鼎鼎的谢氏一族支持。逐渐,他们收服了萧瑟、岳原等名将。四景军逐渐壮大,逐渐成为当时最大的一支起义军。
李正罡从死人堆里爬起,又在活人群里赴死。外头的勾心斗角比他想象中要多,却也能应付,他提心吊胆,又乐在其中。
终于,他坐上了那个梦寐以求的位置。为了这位置能做得更稳更久,他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然而李正罡发现,坐这个位置竟然比打这个位置要难得多。
最开始,骚扰边疆数百年的北狄是整个梁朝的心腹大患。还好他有谢景涯谢景一,有萧瑟和岳原。
然而北狄才被击退,他就发现最能威胁到他的皇位的原来不是外贼,而是早些年一起出生入死的弟兄姐妹。
他慌了神。他知道他们很多人才能胜过他,也渴望取代他。于是杀的杀,流放的流放。
有些人不便立刻杀掉。
岳原年纪太大,就去兰台当知府养老好了。萧瑟一介女流(不是千一目讽刺闪闪发光的女性,是李正罡思想落后),就软禁到朝黎府好了。一北一南,掀得起什么风浪来?
可谢家怎么办?
辞业先生停了学堂,带着夫人隐居深山,可他那三个孩子还留在世间。
李正罡不止一次想到前朝是怎么覆灭的,他认为外戚干政是主要原因。
他后悔了。那时他太鲁莽,太怕登基出什么意外,太想获得谢氏全心全意的支持。
于是他凭着某种威严与深沉的、十八岁少女看不透的忧思引诱了自小崇敬他的谢婉灵,致使她怀孕,不得不成为他的妃子。
这招在当时很管用。虽说谢景涯和谢景一把他打了一顿,但也万万不会反对谢婉灵成为谢贵妃。
可是前朝是怎么覆灭的?外戚?外戚!如今谢家成了外戚了…还偏偏是,是这么有声望有能力的两位外戚!
他要怎么做…
某天晚上他终于明白。他要对他相识十几年的左膀右臂做什么:
他要他们去死。且死得风光灿烂,为大梁、为他李正罡捐躯。
他们是大梁最好的将军。
谢景一就是死于这样一个阴谋。即使他再三对那个多疑多虑、生出半头白发的皇帝保证自己只愿辅佐他,仍不能动摇李正罡分毫。
他太聪明了。他明白自己阻止不了李正罡,于是他必须是最先死的。
梁历六年的北疆。茫茫雪域中,谢景一看到敌方最凶猛的战士追来,而自己身边只有谢景涯和几个骑兵时,内心却平静得出奇。他早就什么都明白,但他没想到这天会来得这么快。
他还那么年轻,为国征伐多年,还没娶妻呢。他们谢家唯一的孩子,那个小脸总是绷得紧紧的孩子还那么小,就要失去舅舅了吗?
更糟糕的是,谢景一清楚,作为后妃而被忽略的谢婉灵比自己还要聪明。等到两个兄长死了,她一定会很快弄明白所有事情。
谢景一心思比谢景涯细腻得多,他看出来谢婉灵对李正罡是有爱的。如果让谢婉灵知道真相,那她该如何活下去?也许她会一时冲动去杀李正罡?也许她会…谢景一不敢想。
于是他坦然地接受了死亡,并在最后的时刻拼命护下一心为李正罡卖命的蠢货兄长。
谢景涯九死一生逃回梁都,只带回谢景一的一根大腿骨。他想了很久援军为什么不到,得出大梁还不够强大的结果,于是更加死心塌地地为大梁卖命,为弟弟复仇。
谁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发现李正罡的真心的。只知道有一天骠骑侯深夜闯进宫,与李正罡大吵一架,自此不再去北域。
后来他到了朝黎府,默默收集那些亡灵的骨,聊表宽慰。
直到后来他死了。早慧的谢婉灵不得不承认这其中有阴谋,还偏偏关乎她最爱的几个人。也不得不想出那夜骠骑侯与李正罡做了笔交易,关乎她和她的孩子。
谢婉灵恨自己和孩子竟然成了人质,成了筹码,成了让兄长缄默的理由了。
终而,谢婉灵也走上那条老路,香消玉殒。只可惜她没资格死在战场上。
留下来的那个孩子叫李长安。
这个名字不符合皇家排资论辈的那套规矩,只是因为谢婉灵说:常忆旧时堂前树,唯青鸟,愿安此处。便被留了下来。
谢家三人早就想到李长安以后会怎么样。当然是像他们三个一样为李正罡卖命。
而且他们三个付出生命颇有心甘情愿的味道,都是要李正罡保证会善待这个孩子,让她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长大。
不知道母父辈的仇恨也好。只要她做个无忧无虑的公主。她毕竟也是李家的人。
李长安是所有人延续的爱意。谢氏三人愿意为她赌上自己微不足道,早晚会被夺取的命以及和“李大哥”那点情分。李正罡也疼惜这个女儿。
而本该什么都不知道的李长安,最终还是知道了这一切。不止是从萧瑟的口中和凌愿明晃晃摆出来的证据:关于梁历六年那场恶战的援军。
她自己从此刻终于对敬爱的阿爷产生无法填补的怀疑。今后这些,她也真的查清了。
然而这是后话。当三个人各怀心思沉默不语是,既明却突然闯了进来。
他面色凝重而煞白,低声道:“陈太傅死了。陈桥现在昏迷不醒。不少人发现越此星和宋弦不在寝舍,你们要立刻回去。”
陈太傅…陈桥?凌愿立刻记起来,陈桥就是越此星那个柔弱文雅的舍友,陈太傅的孙女!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