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四年谷雨,琉璃厂新开了家瓷器铺。
掌柜的是个独眼青年,柜上最显眼处供着只霁红釉梅瓶。偶尔有熟客问起松雪斋的去向,他便指着瓶身釉面笑道:"林先生云游采风去了,留我看顾这些旧物。"
雨夜打更人经过时,常见铺子里有青光浮动。有人说看见过穿中山装的军官在赏瓷,也有人说瞥见过穿阴丹士林旗袍的女子背影。但次日问起,独眼掌柜总说:"霁红釉吸了晨露,会映出前朝幻影。"
只有子时巡更的老刘知道真相——某夜他亲眼见那梅瓶釉面流动,瓶腹处浮出两个纠缠的人影:一个执笔点朱砂,一个握剑镇山河,正是当年松雪斋里那对冤家。
而更深露重时,琉璃厂深处总会响起若有若无的戏文,唱的仍是那折《补天裂》:
"笔底朱砂烬,釉中心火温。
轮回窑变处,犹见故人痕。"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