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道长来四时院找石榴的事儿叫寿贞长公主下了禁言令,谁若敢传出去一个字便乱棍打死。
四时院里的人也不敢说,那可是青山观中的老神仙,得近距离瞻仰其真容已叫众人心满意足了。
不过从那天起,四时院里的人看到石榴都肃然起敬,不再敢轻视排挤她半分,当她说要找二十个人与她做事时,从小黄门到宫娥再到侍卫们都挤破了头,可惜人家只要地头或会伺候花木的老把式。
四时院中一应吃食都是自给自足,从五谷果蔬到飞禽走兽应有尽有,别说要二十个老把式,就是石榴要一百个也能给她凑齐。
这日早晨,太阳刚是冒了头,照在人身上还不曾有暖意。
石榴头戴帷帽,穿着一身绣房刚赶出来的窄袖枣褐色上衣,下身是一条束脚裤,脚下是一双黑布袜和麻线鞋,手上扛着锄头,只她这身打扮说不出来哪里怪。
后头二十个健硕的婆子与她是统一装扮,她们常年劳作,穿着这身衣裳无一丝违和感。
一行人穿过四时院到了后院的一处低洼地。
石榴今天实践一下“桑基鱼塘”这个农业生产模式。
淮州的问题早在湖州时凌镜就和她说过了,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直到石阿嬷挖出了那个箱子,她得到了那本《百科全书》。
在床上养伤的那个月,石榴成日抱着书啃。
这个时代是农耕文明的时代,她只重点关于农业的那一类就尽够了,上下五千年总结出来的经验何其宝贵。
认真看完农业类后,石榴很想给这本书上一把锁,她不能时时带在身上,而越是认真藏起,反而越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
所以她想到了一个馊主意。
在书皮上写下了“房事招数大全”六个大字。
四时院内院中不是女子就是太监,鉴于本朝不开放的民风,若有人捡到此书第一反应该是要把它烧了,为避免和氏璧事件,烧了比流出去好得多。
《百科全书》中对桑基鱼塘的描述十分清楚,还列了许多注意事项,石榴理论已经背熟,只等着实践成果了。
本朝蚕丝极昂贵,是清州特产,但产量不丰,无论是北边的鞑靼、戎狄,还是东边的大梁、南海外的蛮夷,都极爱蚕丝做的衣裳和用物。
还记得去岁,王氏清州的一处陪嫁庄子攒了一年才攒出一匹蚕丝布来,王氏爱得不行却也舍不得用,送进宫里给惠妃和三公主了。
淮州地势低洼,易成水患,正适宜推广“塘基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的桑基鱼塘模式。①
石榴估摸着时间,等她这边实践出成果,正好能到凌镜说的长公主给她放籍的时候,而广成逸一行以武力销神仙膏的举措应也能看到效果了。
没有买卖就没有种植,淮州百姓种植的柯木便不再那么值钱,届时就是去推行“桑基鱼塘”的最好时机。
洼地里,石榴非常有仪式感的先挖了一锄头土,才叫众人一起行动。
寿贞长公主过来时,那处洼地已经挖一半了。
地里众人就地朝她行了礼,又埋头苦干起来。
她走到田埂边,看着洼地中裹得严严实实只露了一双眼睛,干得热火朝天的石榴,一时觉得有趣,噗嗤笑出声来。
“这孩子真是做什么像什么,有模有样的,早时她同我说要做那劳什子塘,只以为她只在岸上做军师呢,不曾想还冲到前线我做起了前锋来。”
寿贞长公主精心休养了十日,倒是养回了一些气血,再上点粉,瞧着也有往日七八分神采了。
石榴仍好奇她在青山观遭遇了什么。
在寿贞长公主还在青山观给远山道长护法时,石榴就已经为此做了准备,只等着长公主回来同她商议一番。
淮州之事一直困扰着建章帝,寿贞长公主自然也知道,当石榴跟她说自己要试一种法子,或能解决淮州问题时还吓了她一跳。
朝政可不是捣鼓个玉馐楼那般简单,大臣们挤破脑袋都解决不了的事,她一个小丫头能有什么主意。
石榴只高深莫测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寿贞长公主想到凌镜的话,“她非一般女子,若是想做些什么,请殿下由着她去,微臣会为她结账。”
且她脑袋着实长得好,读书识字不说,不用算盘也能算好账,还会做一些稀奇古怪的吃食,花样百出,也不知一个小丫头怎生这般厉害。
石榴只要些人手和地,四时院中多的是,要如何做也不说,神神秘秘的,只让她拭目以待
田埂边的大树下,宫娥们早就支好了桌凳,寿贞长公主安然坐着,看着田间劳作的身影,一时惬意的眯着眼。
知菊忙过去将人招上来,看着红扑扑的小脸心疼道:“何必亲自下去,你又不惯常做这个,累着了吧?”
石榴嘴硬道:“姑姑,我不累。”
实则她已经是腰酸背痛体力不支。
石榴也是高估了自己,以前在夹子巷住的时候院子里也种着好些瓜果蔬菜,伺候那些只觉得是闲情野趣并不累,今天真正拿着锄头下地干活才知道什么叫“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寿贞长公主和凌镜只能给她做中人,要是不实地干出成果,到时候不好跟皇帝邀功啊。
一来远山道长和梁珏两人的的地位都超然,要是哪日他们知道了箱子的事,那自己和家人都只有死的份,必须得快些立起来。
她查过典籍,像大梁是有女官的,大梁往西是西竹国,在西竹和大梁的交界处镇守的将军叫做姜离,据说是天生神力,武艺高强,战功赫赫,乃大梁第一女将军。
石榴朝着这个目标去的,女将军她做不成,争取拿着《百科全书》做些利民的大功德弄个女官当,而且只要她取得民心,以后谁想动自己都得掂量掂量。
石榴两世为人,都很清醒,现在既然躺不平了,那就爬上去。
为此,她还给自己弄了个详细的人生计划。
二来凌镜的官儿越来越大了,石榴压力很大。
知菊嗔怪的看了她一眼,同地里的人说一声,“都歇歇吧,殿下叫膳房熬了绿豆汤,喝过再干。”
随后拉住石榴的手往树下去。
“嘶!”
石榴吃痛的倒抽了一口气。
知菊忙忙松开她的手,改为捏住她的手腕,举起来一看,白嫩的双手长了七八个大水泡,惊呼道:“呀,你这孩子,生了一手的泡也不知疼。”
立在寿贞长公主身边的安静也小跑过来瞧,夸张道:“哎呦我的姑奶奶,你是不知道你这双手多金贵呢,叫膳房的大师傅们看到了又要怪殿下不惜才了。”
石榴来四时院这些日子,最先征服的便是膳房的大师傅们,他们都是宫中跟来的御厨,少见到石榴这样在灶上有天赋的,爱惜得不行,曾来求长公主将人放到膳房去。
彼时石榴已经展示了她精通听说读写算,就是没有凌镜这一环长公主也不可能放她去膳房,大师傅们直惋惜。
寿贞长公主也道:“过来我瞧瞧。”
寿贞长公主很是注重保养,连身边伺候的宫娥都叫好好养着,看不得石榴这一手吓人的水泡,忙撇过眼去,“快回去叫医女来瞧瞧,女孩子家家的一双手如何能这般。”
一旁跟着下地的婆子趁机表现道:“姑娘,你这细皮嫩肉的,就到一旁歇着,只告诉我们怎么做就行,老婆子们多的力气。”
“就是就是。”其他人也跟着附和。
故而石榴只认真干了小半日,其他多是在田埂上看着指挥,偶尔来一锄头以示亲力亲为。
到了夜里沐浴过后,石榴只觉得全身上下哪哪都疼,一边擦着头发往房里去一边暗骂自己逞能。
凌镜拿着她今日画的桑基鱼塘样稿图看得认真,听到动静便放下样稿,大步绕过屏风让耳房去。
石榴猝不及防地被他一把拥入怀中。
他身上已经沾有了她房里点的雪中春信,此香点燃后人犹置雪中的万株梅园中,清冽淡雅,使人宁静。
石榴以前不用香 ,当然了,因为这时候的香不是一般人能用得起的,还是寿贞长公主赏给她的。
“沅沅可想我?”
男人醇厚的嗓音自头顶上传来。
石榴环住他的腰,低低道:“想.....”
回应她的是一个温柔的吻。
直到满室热气升腾,一对儿交颈鸳鸯才依依不舍的分开。
两人落座定身,石榴便问道:“你今夜得空来,可是西大营的事妥当了?”
凌镜仿若捧着稀世珍宝般细细给擦拭着头发
“正适应着,朱大人已将手头上的事全移交给了我,只是不日各国便要来贺皇上四十整寿,西大营要担起防护大任,马虎不得,故而会更忙些。”
说起这个石榴就想到梁珏,长叹了一口气道:“镇北王世子可曾还有新消息来?也不知神仙膏销得如何了。”
凌镜每次来,都会给石榴带来最新消息,一开始凌镜只当她好奇,她毕竟活了两世,看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几次下来,凌镜如今已经很喜欢同她商讨朝堂上的事。
凌镜看她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轻笑道:“明日我该请皇上给沅沅发一份俸禄才是。”
“可不是,那东西害人不浅,听说大理寺头关着的好些都疯疯癫癫的成日寻死,叫他们戒掉神仙膏只比死还难受。”
这也是石榴当时提的建议,让大理寺每月里定时对外开放,让百姓们进去参观,毕竟亲眼看到和听说是两码事。
看一眼比说十句管用。
石大器休沐时也去看过,来信说与她听,里面好多人都变得不人不鬼了,很是可怕。
①出自百度百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4章 第 74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