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了圣旨,寿贞长公主便动了起来,这是她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嫁闺女呢。
先是找钦天监合八字算日子,定在了来年秋后十一月初十,又开始与凌家过六礼。
一时忙起来便将阿力吉回去的伤感压了下去,知菊不停地感叹这婚事来的是时候,否则自家公主还不知要伤心到几时。
一年的时间便在忙碌中飞逝。
这一年里,除去大齐外,各国可是热闹不已。
大梁那边,西竹国与梁锐母亲所在的部族内外勾结,两国起了大战事。
据说他们的主君梁珏跟换了个人似的,变得宽和仁爱,内外都有乱时,在这样的主君带领下倒是能一致抗敌。
因为这一年里梁珏还是梁珏,瞿牧一直没有回来,奇不正已经从失望到绝望,做好了日后扶持梁珏的准备。
鞑靼拉开了各王子争位的序幕,阿力吉来京都贺寿期间,他的儿子们在家斗了起来,差点连王账都烧了。
戎狄也是巴特萨仁发起了叛变,听说是因为戎狄大可汗看上了巴特萨仁最宠爱的女人,想抢过来,触怒了巴特萨仁,便起了战事,兄弟两正打得不可开交。
而大齐则安稳发展着内政。
在以镇北王广乘逸为主钦差的销膏大队严厉打击下,大齐十四州一县一京内神仙膏的踪影几近于无,也叫大齐上下知道此物的危害,主动远离。
同时,淮州的柯木也叫拔了个干净,整个州上下推行起“桑基鱼塘”的模式来。
桑叶种植个把月便可以采摘,且越长越大,而一批蚕从养到收茧,最长不过五十日,出茧率高,茧子又好,制出来的丝绸都是上品,价格自然不菲。
一年过去,手脚快的百姓已经出了五六次茧了,收益比起种植柯木来也不差。
且丝织业的发展,还给女人们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
再有池塘里的鱼儿养得肥美,各地的商人都争着来买,销向各方。
一时间,淮州的男男女女都忙碌着,各自有收入,生活充实且富足。
能有今日,淮州百姓知道都是青沅县主的功劳,对其是感恩戴德,还为她修了一座庙,日日用香火供奉着。
石榴还特意去淮州看过一次。
若说大齐南方最穷的州是淮州,那北方最穷的州当属并州不让。
并州干旱少雨,多为黄土高坡,地广人稀,百姓生活亦是清苦。
但这样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却极适合种高粱,经过试验,在并州种出来的高粱比通县庄子上的品质还要好。
且这次试验田用的种子是石榴根据《百科全书》研究出来的杂交高粱。
大齐原有的高粱种子最好的亩产在三百斤多一些,还叫工部的臣子们将它供起来放在工部了。
而石榴弄出来的杂交高粱亩产有六七百斤,这般高产大丰收,叫全大齐都沸腾了,若是其他的作物也能这般,天下再没饿肚子的了。
同时她还顺道弄出了省力的打谷车,此车不仅能打高粱,就是谷子豆子等物也适用,已由工部向各州推行。
工部的臣子们也学着淮州百姓那般,在工部偷偷供了石榴的一尊小像,只盼她能多弄出点好东西。
百姓有粮有银,税便能满交,户部的官员看着日益丰盈的国库潸然泪下,过去一分银子掰成三分用的日子实在是太苦了,如今在户部的臣子眼中,青沅县主就是他们的财神爷。
就是建彰帝半夜惊醒都在冒虚汗,幸亏当初没将人送去和亲,不若大齐便要损失一颗福星了。
石榴一年做了这些事情,是趁梁珏忙着内外战和远山道长为了珠子往海外去,二者都无暇顾及自己,迅速成长起来站稳脚跟。
她身上不仅有梁珏想要的箱子,还有远山道长想要的珠子,凭这二人的本事,总有一天会知道的。
石榴知道自己必须站到一定的高度,才能与二人抗衡。
除了做实绩,也没落下挣钱。
石榴选了并州做秋白的生产基地,用自己所有的积蓄在并州建了一座大作坊。
从作坊图纸到所有的用具都是她自己画交给工匠去做的,工匠们都没见过,一道修修改改进度便慢了些,赶紧赶慢终于在今年秋收后运作了起来。
石榴将秋白酒作坊交给了大姐姐和大姐夫来看顾,主事的她选的是冯德海的干孙子冯小宝。
冯德海在内务府这些年,教出来的徒子徒孙都不一般,眼界能力也是她姐姐姐夫没有的,这样两边也能互补牵制。
第一茬酒是在她的带领下酿出来的,故而等她从并州回来,婚期已临近了。
寿贞长公主看着被晒黑一个度的女儿,气不打一处来。
“我的儿啊,你可是要做新嫁娘的人,怎舍得把自己晒黑?”
石榴皮肤偏白,晒黑了一个度看起来和普通人是一个肤色,只不过寿贞长公主看惯了她白皙的模样,一下子接受不了。
“叫母亲担忧了,并州日头毒,防也防不住,还有一个月时间呢,能养些回来。”
两个跟着去的教养嬷嬷憋了一肚子的状要告,用眼神控诉着,又不敢出声。
都督可是警告过她们的,莫要束缚了县主的天性。
县主一出京都,就同那关在笼中的雀儿突然获得自由一般,上树摘果子,下河摸鱼,早不知将礼仪规矩放到哪里去了。
每每回去纠正,县主认错极快,态度又好,可下次照样像个野丫头。
两位嬷嬷初时每日都得服用一颗速效救心丸方能稳住,直到后来都麻木了。
寿贞长公主自然看到了嬷嬷们哀怨的眼神,笑着摇摇头。
她当初选这二人是为着严师出高徒,尽快将青沅培养成一个合格的县主,并不是为着养成一个死板的大家闺秀。
如她一般,在外头端得住便行,在自家中关起门来该如何还是如何。
石榴看到寿贞长公主朝两个嬷嬷摇头,歪在长公主肩头上甜甜地朝两人笑。
许久没见,母女俩自然是要腻歪一阵,她们如今不是亲母女却胜似亲母女。
寿贞长公主第一回当娘,正是有新鲜劲儿的时候,掏心窝子的满腔母爱,加上石榴的有意亲近配合,母女关系融洽。
而且深入接触后,石榴也看到了寿贞长公主的本性,跟个小女孩儿似的爱玩,最幼稚的就是常叫小宫娥们来玩蒙眼版的老鹰捉小鸡,比她还有幼稚,石榴常让着她,两人的关系也像小姐妹一般。
寿贞长公主在石榴身上找到了当娘的成就感,石榴则从她身上获得了原主那位糊涂娘没给过的偏爱。
背地里也有人取笑寿贞长公主,皇室宗亲里多的是好女孩儿,何必巴巴赶着认下一个丫鬟做义女,自跌身价。
寿贞长公主浑不在意,若是说到她面前来的,定会叫她呛回去,譬如太后就被她呛过几回。
同样被取笑的还有凌家。
当时京都上下知道她被赐婚给凌镜后也都在等着看凌家笑话。
凌家人自上京后,到处为凌镜寻摸女孩儿,且只往出身高贵之人看,想着为凌镜娶一房得力的妻室,凌家其他子弟便能靠着夫妻二人再起势。
凌镜的大炮吴氏东挑西拣,暗地里得罪了好些人家,这赐婚圣旨一出,倒是打了吴氏好大一巴掌。
丫鬟出身,空挂着一个郡主的名头,没有一点实际作用,就只有寿贞长公主宠爱这一优势,其他都比不上京都的贵女们,可不叫人笑话他家么。
而且还听说这位县主并没有太受宠,贵为县主还一天到晚要进灶房给寿贞长公主准备一日三餐,还下地做活计。
随着淮州桑基鱼塘的成功、杂交高粱现世、打谷车的发明,京都各家便渐渐笑不出来了。
青沅县主的名头在百姓间广为流传,三岁的黄口小儿都知道。
而这一年里,凌镜也坐稳了西大营都督之位,在建彰帝的扶持下,渐渐削弱西大营众将士对朱家的归属感。
加之王氏再次高龄生产,还是个女儿,彻底绝了袭爵的希望。
原先不被看好的二人,一个兵权在手,一个实绩在手,如今是男强女也强,强强联合。
再到今日晒嫁妆,京都的贵妇们更是集体失了声。
四时院中摆着满满的一百二十八抬嫁妆,除去那些打眼的御赐,眼尖的人发现里头有不少的好物件。
比如那张紫檀木拔步床,一看便知是提前备下的,那木料和工艺,没有十年八年是收不齐雕不成的。
在大户人家中,此物都是从女儿生下来便开始准备的,轻易不会卖,何况是这样好的紫檀木,留下来传家多好。
可这位县主出身奴仆之家,定不是本家准备的,唯一的解释便只有寿贞长公主了,便从这张床也能知,寿贞长公主对此女有几分真心宠爱。
原本一百二十八抬实抬的嫁妆已经叫贵妇们看足了眼,再看到寿贞长公主给青沅县主个人的压箱好物时才是震惊。
银子自不必说了,主要是玉馐楼的两成股和胥忻公子所有生意的五成股。
先说玉馐楼,生意一直红火,赚得盆满钵满,今年还往各州开了分店,两成股不知能生多少银子。
再说胥忻公子,众人都看得出他多受长公主照拂,也能猜到长公主是入了股的,没想到能有五成股。
五成也就罢了,还全部拿给青沅县主压箱,各家太太们自问便是亲女儿也不一定这般舍得,这是掏了棺材本了。
这两年来京都嫁娶,嫁妆上最出彩的还是太子侧妃谢黛容。
谢家可以说是天下首富,谢黛容嫁妆惊人不稀奇,这青沅县主的嫁妆能与之匹敌,才叫人意外。
众人甚至都在猜测,是不是寿贞长公主身子不行了,不然为何掏了棺材本给一个义女准备嫁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4章 第 84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