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
时光在哥谭这座城市身上,仿佛只留下了更深的刻痕与锈迹。东区边缘,一家名为“老麦二手电器”的店铺后院里,敲打金属的叮当声规律地响着,与远处隐约传来的警笛和城市噪音混杂,构成独特的背景音。
艾莉森·“艾莉”·莱斯特,如今二十岁,正俯身在一张堆满零件和工具的工作台上。她的手指沾满了油污,却稳定而精准。一把结构复杂、明显经过非法改装的□□在她手中被迅速拆解,故障点被精准定位——一根烧毁的电容和一处虚焊的线路。
她的动作流畅,带着一种经年累月磨练出的、近乎本能的熟练。工作台上方悬挂着一盏孤零零的白炽灯,昏黄的光线勾勒出她瘦削的侧脸和专注的神情。长期的营养不良让她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更单薄些,但那双灰色的眼睛里没有任何稚气,只有一种沉淀下来的、如同哥谭旧巷石板般的冷静与漠然。
这里是她的一方天地。狭窄,杂乱,却充满了她赖以生存的工具和她一点点收集、修复或改造的“宝贝”。空气中弥漫着金属、机油和松香焊锡的味道,这是属于她的、令人安心的气息。
“艾莉,修好了没?”店老板老麦,一个头发花白、总叼着廉价雪茄的老头,掀开隔开前后院的油腻门帘探进头来,“那家伙可不好惹,催得紧。”
“三分钟。”艾莉头也没抬,声音平静,带着一丝长期缺乏社交而形成的沙哑。她的手指更快了几分,烙铁精准地落下,焊锡丝融化,发出细微的滋滋声。
老麦咕哝了一声,没再催促。他知道艾莉的手艺和信誉。十年前那个雨夜,这女孩像只落水的小猫一样出现在他店门口,用一双过于早熟的眼睛看着他,问他需不需要人打扫卫生或者整理仓库,只要给口吃的。他一时心软——或者说,是被那眼神里的某种东西触动——收留了她。起初只是给口饭吃,后来发现她对机械有种惊人的天赋,看一遍就能记住结构,摸几下就能找出毛病。渐渐地,她成了这家小店真正的技术核心。
艾莉将修好的□□组装完毕,接通测试电源,蓝色的电弧在电极间噼啪作响,稳定而危险。她面无表情地切断电源,将设备递给老麦。
“告诉他,下次超载使用,炸了别来找我。”
老麦接过东西,咧嘴笑了笑,露出被烟熏黄的牙齿。“知道了。喏,这个给你。”他递过来一张被揉得有些皱的打印纸。
艾莉接过,目光扫过纸上的内容——韦恩企业应用科学部,基层技术员招聘启事。要求一栏着重强调了“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历要求倒是写得很宽松,“不限或同等学力均可”。
“韦恩企业?”艾莉的眉头几不可见地蹙了一下。那个高耸入云的W标志,在她脑海中与另一个蝙蝠形状的阴影隐隐重叠。
“去碰碰运气吧,艾莉。”老麦吐出一口烟圈,语气带着难得的认真,“总比一辈子窝在我这个破店里,跟这些来路不明的东西打交道强。韦恩那边,薪水高,环境……至少明面上安全得多。你该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艾莉沉默地看着传单。指尖因为长期接触金属和工具,带着薄薄的茧。外面的世界?哥谭哪里有什么真正“安全”的外面。但老麦说得对,韦恩企业是通往另一个层面的、最“合法”也最直接的跳板。更高的收入意味着更好的生活保障,更先进的设备能让她接触到更前沿的知识,也许……还能获得一层某种程度上免受街头最直接暴力侵害的保护壳。
危险与机遇并存。尤其是,那里是布鲁斯·韦恩的地盘。
“谢谢,麦叔。”她将传单仔细折好,放进工装裤的口袋里,没有多余的表情,“我会去试试。”
老麦看着她平静无波的脸,叹了口气。这丫头心思太深,他从来看不透。但他知道,她决定的事情,没人能改变。
---
韦恩塔,哥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光可鉴人的大理石地板映照着匆忙来往的、衣着光鲜的精英们的身影。巨大的玻璃幕墙将哥谭灰蒙蒙的天光过滤成一种冷漠的、工业化的明亮。
艾莉穿着她最好的一套衣服——依旧是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裤和一件简单的灰色棉T恤,站在宽敞得有些过分的大厅里,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她能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目光,好奇的,审视的,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鄙夷。她对此视若无睹,只是平静地看着指示牌,走向应用科学部的招聘登记处。
她的平静,并非伪装。十年的哥谭底层生活,早已将她的神经锤炼得如同钢铁。恐惧和紧张是奢侈品,只会暴露弱点。
登记,领取号码牌,被引导进入一间宽敞的笔试会议室。题目对她而言不算难,多是基础物理、电路原理和逻辑推理。她答得很快,字迹清晰工整。真正的考验在实操环节。
他们被带进一个设备齐全的实验室。每人面前的工作台上,放着一块高度集成的电路板,以及一套完整的工具。主考官宣布规则:“限时四十五分钟,诊断并修复板上的所有故障。方法不限。”
其他应聘者立刻忙碌起来,有的开始对照标准检测流程,有的则显得有些手忙脚乱。艾莉却没有急于动手。她先是仔细观察了电路板的整体布局、元件型号和焊点状态,手指轻轻拂过板面,感受着可能存在的细微异常。
然后,她才拿起万用表。她的动作并不快,但每一步都精准无比,仿佛能“看见”电流在导线中流动的路径。她没有遵循任何标准流程,而是凭借一种近乎直觉的理解,直接切入问题核心——一处设计缺陷导致的隐性短路,以及两个因虚焊而接触不良的芯片引脚。
她的方法,简洁,高效,甚至带着点野路子的不羁,却异常有效。
她不知道的是,在实验室隔壁,一面单向玻璃后面,本次招聘的最终决策者之一,正静静地观察着一切。
布鲁斯·韦恩今天穿着剪裁合体的深灰色西装,姿态看似慵懒地靠在观察椅上,但那双锐利的蓝眼睛却如同鹰隼,捕捉着下方每一个应聘者的细微表现。他的目光,很快就被那个穿着旧工装裤、动作却异常稳定精准的女孩吸引了。
“那个女孩,”他开口,声音低沉,带着属于布鲁斯·韦恩特有的、一丝恰到好处的漫不经心,却又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她的资料。”
站在他身边的,是韦恩企业研发部门的实际掌舵人,卢修斯·福克斯。卢修斯熟练地调出平板电脑上的资料,递了过去。
“艾莉森·莱斯特。二十岁。东区‘老麦二手电器’的维修工。推荐人是店老板麦克·汉森,评价很高,说她是他见过‘最有天赋的实操者’。”卢修斯顿了顿,补充道,“背景调查显示,她是孤儿,在东区独自长大。值得注意的是,没有任何帮派关联记录,也没有任何犯罪记录——明面上没有。”
“独自长大?在东区?”布鲁斯重复了一句,目光依旧锁定在艾莉身上。他看到她已经开始了修复工作,烙铁在她手中稳得像外科医生的手术刀,焊点圆润饱满,远超标准。一个在东区无依无靠的女孩,能安然活到二十岁,拥有一手如此精湛的技术,却干净得像一张白纸?
这太不寻常了。是运气好到了极点,还是……隐藏得太深?
他的直觉,属于蝙蝠侠的那部分,立刻拉响了警报。这是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变量。
实验室里,艾莉完成了最后一道工序,接通了测试电源。电路板上的指示灯依次亮起,运行平稳。她举手示意完成,时间还剩十五分钟。
她平静地收拾工具,感受到一道不同于其他考官的目光,那道目光更沉,更锐利,仿佛能穿透皮囊,直抵灵魂深处。她知道来源是哪里——那个单向玻璃观察窗。
她不动声色,心里却明镜似的。布鲁斯·韦恩,或者说,蝙蝠侠,已经注意到她了。
这在意料之中。进入韦恩企业,就不可能避开他的审视。
面试结束,应聘者们陆续离开。艾莉走在最后,步伐平稳。在她即将走出实验室大门时,一个低沉、带着恰到好处磁性的声音自身后响起:
“莱斯特小姐?”
艾莉脚步一顿,缓缓转身。
布鲁斯·韦恩就站在不远处,双手随意地插在西裤口袋里,嘴角噙着一丝属于哥谭王子标志性的、略带玩世不恭的微笑。他比她想象中更高大,英俊得近乎不真实,周身散发着一种混合了财富、权力和某种难以言喻的孤独气场。
“韦恩先生。”艾莉微微点头,语气平静,没有任何受宠若惊或紧张失措。她的灰色眼眸直视着他,没有任何闪躲。
布鲁斯走近几步,他身上淡淡的古龙水气味与她指尖残留的机油松香味形成了鲜明对比。他的目光落在她那双与年龄不符、带着薄茧和细微伤痕的手上。
“很出色的手艺,”他的赞美听起来很真诚,但眼神深处是审慎的评估,“尤其是解决隐性短路的方法,很……独特。没人教过你标准流程?”
“标准流程太慢,”艾莉回答,声音依旧平稳,“在东区,很多时候机会只有一次,必须快准狠。”
这句话意有所指,既回答了技术问题,也暗示了她的生存环境。
布鲁斯眼中闪过一丝极淡的、难以捕捉的兴味。他见过太多人在他面前或谄媚或紧张,但如此平静甚至带着一丝疏离的,很少见,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来自底层的年轻女孩身上。
“东区……”他轻轻重复,目光似乎在她洗得发白的衣领和冷静的脸上停留了一瞬,“那里不容易。”
“活着本身,在哥谭就不容易,韦恩先生。”艾莉的语气没有任何起伏,仿佛在陈述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实。
就在这时,布鲁斯的手机适时地响起——是他设定的提醒。他看了一眼屏幕,再抬头时,脸上又挂上了那副花花公子的面具,带着些许歉意(但并未达眼底):“抱歉,有个不得不去的约会。期待在韦恩企业见到你,莱斯特小姐。你的能力,这里应该用得上。”
他朝她微一颔首,转身离去,背影挺拔,步伐从容,很快消失在走廊尽头。
艾莉站在原地,看着他消失的方向,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心脏在胸腔里沉稳地跳动着。刚才短暂的接触,空气中似乎残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张力。那不是男女之间简单的吸引,而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两个复杂灵魂在初次碰撞时,产生的微妙探测与好奇。
她知道,这仅仅是开始。布鲁斯·韦恩的“期待”,绝非简单的赏识。那背后是蝙蝠侠冰冷的审视。
而她,艾莉森·莱斯特,将走入这座光鲜的塔楼,走入他的视野,用她的方式,在这片新的战场上,继续她的生存之战。或许,还会激起一些预料之外的……涟漪。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