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APH/原神]退休人士座谈会 > 第14章 何者为玺(三)

第14章 何者为玺(三)

3.

掌心腾起的岩元素将蓝田玉料悬于半空,钟离注视着来自秦岭山脉的玉石,岩金色的流光如活物般钻入玉料内部。

王耀取出一枚青铜残片:“这是王豫从修复实验室拿来的战国时代的青铜残片,掺些铜沁进去。”

岩元素立即裹挟着铜锈在玉料中形成松针纹,这正是汉代以前古玉特有的金属沁特征。

将初步加工过的玉料用石珀包裹起来,钟离利用石珀形成一个极小的洞天,作为洞天的创造者拥有洞天的一切法则,加速时间流动当然不在话下。

王耀则如绝命毒师一样,取出一个试管来,将液体浇灌进石珀里,嘴上解释道:“这是用汞、朱砂、青铜锈配比的‘养玉汤’,是以前一个文玩做旧行家的秘方,因为毒性太大,现在早已失传了。”

在场的两位都不担心毒性太大的问题。

在王耀眼里,这“养玉汤”比亚瑟的黑暗料理毒性小多了。

放地球上需要七日七夜,在洞天内不过一瞬,玉料表面自然形成古玉特有的鸡骨白沁色,断面则保留着战国玉器独有的饭糁结构。

拿起刻刀,钟离看向王耀:“雕刻之技,我不甚精通,我的老友比我精于此道。”

王耀赶紧摆手:“钟离兄莫要自谦,派蒙小友跟我说过你的略知一二。”

钟离无奈,先勾勒出大体方圆四寸的结构,再分清上下,准备雕刻印纽五龙。

还未下刀,他顿了顿,抬头问道:“王兄说假作真时真亦假,上纽交五龙处是否需要假一点?”

王耀一敲手掌:“对啊!秦汉时期的龙图腾和后来的还不一样。”

他在手机上搜了一下,给钟离看图:“秦汉时期的龙矫健有力,龙头高昂,引颈长啸,仿佛即将腾飞。宋以后龙图腾大多定型了,蜿蜒多姿,通体华美,缺少了肃杀之气。”

钟离颔首:“确实。上腭由卷曲变得平直,口部也由深变浅,身躯更加修长,须发飘逸,整体更为协调……”说到一半,他发现王耀直直地盯着自己,眼睛里满是跃跃欲试,疑惑起来,“嗯?怎么了?”

王耀眼睛闪闪发光,似乎有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印纽的五龙,雕先祖法蜕不就行了嘛!”

钟离汗颜:“不过方圆四寸,先祖法蜕过于精细……”

“不必那么精细。”王耀摇头,“先祖法蜕的形态兼有肃杀之气与庄重之韵,就看他们的眼力如何了。”

见王耀坚持,钟离没法子,只好先粗粗勾勒出五龙盘踞的姿态,再细细雕琢。

待印玺上半部分完成,余下的篆刻任务由王耀负责。

他先将玉玺按压在硫酸纸上,拓下鸟虫篆的八字,再将八字转印在印玺上,手持篆刀,凝神仿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鸟虫篆大字。

最后用砂纸打磨,印玺成形。

对比着玉玺,王耀道:“还得摔掉一个角,镶补黄金。”

这对于贵金之神而言,小菜一碟。

钟离用岩元素力破开一角,突然停下来,摸了摸身上:“出门闲游,摩拉没有带,算了。”

他脱下手套,挑破指尖,一滴血珠渗出,化作黄金,恰如其分地镶嵌在印玺上。

“不得了,这枚印玺就算是造假,现在也价值千金了。”王耀赞叹,随即敷上混合着唐代宫廷灰烬的黏土,千年风化的沧桑感顿时跃然眼前。

一枚传国玉玺,一枚做旧印玺,同时放在桌上。如果此刻有个近视眼摘了眼镜,乍看之下还真的分辨不出是真是假。

王耀打量着,道:“和真的一比,它假的像上周。但是拿出去和外面的假货一比,它真的像商周。”

钟离说:“此笑话将‘上周’谐音‘商周’,颇为有趣。”

王耀一口茶差点喷出来:“笑话这样解释就不好笑了!”

好吧,先不提笑话。

等王豫过来,凝视着桌上独有的一枚印玺半晌,又戴了手套拿起来反复检查,试探性地问:“这枚印玺真的是新鲜出炉的?”

王耀说:“连上周都不是,昨天就做好了。”

自诩对文物鉴定颇有心得的王豫,此刻震惊了:“这个技术放文物圈里,别说钓鱼了,很多考古专家都得翻车。”

王耀看向钟离:“要不我们做得再假一点?”

钟离迷惑了:“已经造得很假了,真的看不出来吗?”

王豫也迟疑了:“这个沁色,这个饭糁,还有这个松针纹,货真价实的战国古玉,哪里假了?”

王耀幽幽地举起手机:“我拍了张照发给王沪,他一眼就看出来了。”

对话框里,王沪用一连串猫猫龙表情包和感叹号进行了回复。

“大哥!你和钟离先生也太无聊了吧!做先祖法蜕印玺?!!!!!笑死我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要转给小刘看!”

王耀赶紧回复:“抓人用的,你别乱发。”

王豫挫败:“不,这不是我不玩游戏的问题!玉石的材质太真了。”

与人同行的神明善解人意地找了台阶:“借此机会,淘汰一群所谓的‘鉴宝大师’,也是好事。”

印玺交予王豫后续操作,两人毫无紧张之感,悠然沿着伊水河岸前行,造访龙门石窟。

西山崖壁上密密麻麻的佛龛所带来的壮景很容易击中游客的视觉。

奉先寺卢舍那大佛在柔和的春日阳光下泛着温润的米黄色光泽,半阖的眼睑似在凝视红尘,嘴角那抹神性与人性兼具的弧度,总是吸引游客驻足。

所幸今日工作日,人尚且不算多,可以徐徐观赏。

望着洞窟、造像如同蜂巢般镶嵌在灰白色石灰岩中,王耀感慨道:“经历战乱浩劫,徒余这些也实属不易。”

钟离低头阅读导览手册,道:“此尊大佛乃是女帝的报身像。”

“对,至今本地人还是唤作‘武则天像’。”王耀回忆起往昔,不免牵起缕缕心绪,“唐朝初年李氏并未获得玉玺,唐太宗李世民便命人刻制了一枚形状大小相仿的,上书‘皇帝景命,有德者昌’。待得李靖灭东突厥,萧氏家族献出玉玺。后来女帝觉得‘玺’字的发音和‘死’太像,听着不吉利,改称它为‘宝’了。”

再然后,便是唐亡,各地军阀割据,华夏大地再次陷入风雨飘零。

思绪渐行渐远,王耀继续道:“宋时有农民自称耕地时偶得玉玺,献于赵煦。赵煦找来满朝最有鉴古能力的十三位大学士鉴定真伪,虽然有人提出质疑,但他始终认定是真的,还隆重举行了受玺仪式。”

钟离了然:“他想借此弥补正统性的不足,实则愚也。先祖黄袍加身已获人心,何须再画蛇添足。”

王耀叹气:“可能这就是人类的**吧,朱元璋推翻元朝后,派大军深入漠北想从蒙古人手上拿到传闻中的玉玺,最终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两人正陷入怀古之中,不远处一阵喧哗,一群保镖簇拥着一个老头走进龙门石窟。

记性很好的两人立刻回想起王豫平板上的资料,这个老头正是与文物走私集团勾结颇深的香港著名富豪收藏家李攀藤。

王耀低声嘟囔:“脚程倒挺快。”

好在该游览的内容都看得差不多了,避免节外生枝,两人当即离开。

回到住处,王耀划开手机,笑了:“嚯,王豫这个鱼饵料下得挺足。”

钟离看向屏幕,一个名为“王铁锹”的民间寻宝人,穿着冲锋衣,脸上身上到处都是泥巴,举着个自制金属探测器,喊着:“家人们,我用金属探测器直播洛阳寻宝!”

在直播间众多观众的见证下,王铁锹的金属探测器先后挖出了啤酒瓶盖、钥匙、勺子、戒指。

正当互动区一派嘲笑声中,金属探测器突然疯狂闪动,王铁锹顺着挖出个泥巴糊了一大坨的东西,随手扒拉了几下,一个隐约看得出五龙交错的玉玺出现在直播间镜头里,虽然大部分都被泥巴裹住了,但明显看得出一角闪着金光。

这下互动区爆了,王铁锹兴奋地叫起来:“家人们,一夜暴富啊!史书上说传国玉玺一角镶金!那个鉴宝网红的玉玺是假的!”

看到这里,钟离扭头瞅了瞅王耀,又扭回去盯着屏幕,再把头转过来,似乎察觉到了什么:“这个王铁锹,怎么眉宇间和王兄你有些相似呢?”

王耀大笑:“他是王鄂,王豫请过来的托儿。”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号后

小船三年又三年

醒春集

北岛长夜

至死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