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周文接连三十多道八百里加急,请求补给粮草,陈胜却置若罔闻。”
南阳公主说到这里,扶苏接话道。
“这里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周文如是得到粮草补给,那失败的就是章邯。”
“可惜,周文到死都没有等到粮草,周文一死,就宣告陈胜已经失败了!”
说起周文,扶苏唏嘘不已。
“假如周文为我所用,何以至此!可惜了一代名将!”
夜深了。
阿尔娜公主从对面的阁楼上,看见扶苏的书房还亮着灯。
她知道扶苏又在书房忙着军务,于是,她便和侍女阿依姆做了点宵夜,又烧了壶开水,给扶苏送去。
“殿下,开门!”
平时阿尔娜过来,都是轻轻的先敲门,但今晚手上端着东西,只好敲门了。
萧何起身去开门。
“二公主!”
“萧大人和公主也在啊!我来给殿下送点宵夜,可是做少了,我再去做一些来!”
阿尔娜笑眯眯地走进来,把一碗夜宵放在桌上。
南阳公主笑着言道:“二公主不要麻烦了,我一个假公主哪能让真公主伺候呢!”
扶苏和萧何也笑了。
“我们都是姐妹,还分什么真假公主,你们先坐着,我去去就来。”
阿尔娜笑着拉着阿依姆,转身走了出去。
阿尔娜走后,萧何夸赞道:“太子妃可真贤惠啊!”
扶苏言道:“以后你们就叫她二公主。”
萧何道:“可天下人都把她当太子妃哦!”
扶苏不置可否,却把话题扯到南阳公主身上。
“你和残剑怎么样了?”
南阳公主白了扶苏一眼:“不怎么样,殿下咋把我残剑扯到一起?”
“看得出,残剑很喜欢你哦!”
“那也要我喜欢他啊!不然一个巴掌拍不响吧!”
扶苏问:“你不喜欢残剑啊?”
南阳公主撇了撇嘴:“不知道!”
萧何哈哈笑了。
“一句不知道,就已经说明一切了,哈……”
南阳公主连声道:“行了,行了,不说这事了,我们还是继续分析天下大事吧!”
总结了陈胜吴广的失败教训后,扶苏他们又开始谈论章邯和王离。
“章邯灭了张楚国,他的成功虽然和陈胜不发粮草有关,但不可否认,章邯乃当世名将。”
扶苏言道:“章邯的军事才能,不在蒙恬将军之下。”
这一点,萧何和南阳公主都非常赞同。
“王离和章邯比较,王离的军事才能要差一些。”
萧何笑道:“王离可是主母的哥哥,殿下的大舅子哦,你可不要把自己的大舅子贬低了哦!”
扶苏道:“我们就事论事,这和他是不是我的大舅子没有关系。”
南阳公主突发奇想,言道:“能不能叫主母给她哥哥写封信,叫王离来投?”
萧何道:“王离不一定会给他妹子面子,还不如殿下亲自写一封信更有份量!”
扶苏言道:“我的面子他也不一定会给,王离他不会来!”
南阳公主言道:“其实我一直在想,章邯和王离两人以后会是什么样的结局,在胡亥和赵高手下当差,说不定哪天就会掉脑袋!”
萧何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这事我也想过,结局不会好!”
扶苏想了想,言道:“过两天我试着写封信吧,但我想他十有**不会来。”
谈了章邯和王离后,又谈到了刘邦。
刘邦不是等闲之辈,他在巴蜀很快站稳脚跟,短短几个月,他的兵马壮大到十五万。
本来巴蜀是巴皇姑的天下,巴蜀的民众把巴清敬为女王。
刘邦来到巴蜀半年后,就抢了巴皇姑的风头,成为巴蜀的霸主。
巴皇姑对此无动于衷,她对江山没有兴趣。
只想一心一意经营她的商业帝国,因此两股不相上下的势力,在巴蜀竟然可以和平共处。
刘邦的年纪比扶苏要大很多,扶苏把巴清叫巴皇姑,刘邦学扶苏这样叫。
刘邦是一个很会做人的人,巴皇姑和他没有利益冲突,他对巴皇姑也非常的尊重。
据说刘邦还拿着贵重的礼品,去看望了巴皇姑几次。
看见巴清就一口一个巴皇姑的叫,叫得特亲热。
其实论年龄,刘邦把巴清叫姐差不多,但巴清却乐呵呵地答应了。
“刘邦擅于投机取巧,八面玲珑,说俗一点,这人很滑头!”
这是萧何对刘邦的评价,萧何在扶苏面前,总是不给刘邦一个好的评价。
但很奇怪,萧何却借了刘邦不少钱。
加起来可算一笔巨资了,刘邦对萧何一直很尊重。
他问萧何借的钱,直到去年在江夏的江上,刘邦这才一齐还清。
当时萧何自然是推辞不肯收,但刘邦执意要还,萧何这才收下。
扶苏见过刘邦两次,对他的印象倒是挺好的。
第一次和刘邦见面,是在荆州的街上,刘邦听说萧荷在太子扶苏帐下效力,就跑到荆州来借钱。
当时萧何摸遍身上,只摸得一点秦半两。
扶苏就拿出十两金子借给刘邦,当时说是借,但扶苏从不指望刘邦还。
哪知道几个月后,刘邦从一个出门打二两酒都困难的人,一下成为拥有五万大军的人。
“刘邦很会用人,而且不拘一格降人才,他在巴蜀大胆启用了钻别人□□的韩信。”
扶苏道:“我不太了解韩信此人!”
南阳公主也言道:‘我也不熟悉此人!’
萧何言道:“我们不熟悉韩信,但我们熟悉刘邦,刘邦敢大胆让韩信带五万兵马去攻打益州,足见刘邦对韩信的器重。”
“因此,我们不可小瞧韩信,我们要把他和蒙恬将军、独孤剑、章邯他们看作一流的当世名将。”
扶苏道:“益州方面,为何迟迟不来信报?现在韩信是否已经攻下益州,我们一概不知。”
萧何道:“刘邦一旦拿下益州,就可以和我们相抗衡了!”
“什么燕国、赵国、魏国齐国等势力,都不足为惧,但有几股势力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一是江东项氏,第二个是章邯王离,第三个是刘邦,接下来才是李由、田儋等人。”
“以上的各地势力,尤其以刘邦和江东项氏,发展最为迅猛!”
“江东的项梁,具有卓越不凡的军事天才,但此人出身贵族,天生傲骨,目中无人。”
“他的侄子项羽,也文武兼备,身边的虞姬据说才智超人,不亚于南阳公主。”
萧何继续言道:“殿下,江东项氏与大秦有杀父之仇,发誓与大秦势不两立,如任其发展下去,对我们极为不利!”
“我们如何削弱其发展?”
扶苏看向萧何,而萧何一时也不知如何削弱江东项氏,就把目光看向南阳公主。
南阳公主笑道:“你们两个大男人盯着我看干什么?如何削弱江东项氏,我暂时也没有主意。”
江东的项氏和荆州之间,至今没有正面冲突。
中间隔着三川李由,还有章邯。
想压制江东项氏,无非是军事压制,但扶苏不可能从荆州出兵,绕过李由和章邯去攻打项氏。
因此,扶苏在荆州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江东项氏发展壮大。
“殿下,我们在荆州鞭长莫及,压制江东的最好办法,就是也发展壮大自己。”
扶苏点头,言道:“明日起,萧大人负责政务,我和公主负责军务,在荆州招贤纳士,招募四方豪杰。”
颍川。
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落。
几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坐在一户草堂中对弈棋局。
几杯从山上采摘的苦丁叶制造而成的苦丁茶,在桌上冒着热气。
“这个子下错了,应该落这里!”
“李兄,你可别悔棋啊!这盘棋你本来都输了,悔了三次棋了!”
一个年轻人嘿嘿笑道:“再悔一次!”
“你悔十次都不是我对手。”
两个下棋的年轻人,一个叫李瑁,一个叫张良。
叫张良的眉清目秀,是远近闻名的美男子,具有潘安之貌,宋玉之姿。
据说此人走在街上,女人看见张良都会驻足观望,回头率是百分之百。
张良不仅长相俊秀,而且才高八斗。
张良让李瑁悔棋,但李瑁还是输了。
李瑁弃子道:“没意思,我和张兄不在一个段位,不下了!”
张良好像意犹未尽:“再来一盘,我让你十子!”
“不玩了,没意思,还不如和村姑们上山采茶去!”
“瞧你这没出息的,整日就喜欢和女人打成一片。”
看棋的叫灌婴,和李瑁张良三人是挚友。
但灌婴不是颍川人,而是商丘人,三人都是六国贵族后裔。
张良的祖上曾经是韩国三朝宰相,家族显赫一时。
嬴政征讨韩国时,张良的族人多人战死,张氏一族从此没落。
张良为了报仇,结识了刺客沧海君。
几年前,嬴政南巡,张良和沧海君指定了刺秦计划,但那时的张良太年轻了,计划不周密导致刺秦失败。
沧海君死后,张良为了躲避追杀,只好隐居在深山里。
一晃就是六年,十五岁刺秦失败,如今二十一岁了。
每天在草屋里,与几个朋友喝茶聊天下棋,要不就游山玩水,日子过得如神仙一般逍遥。
他的这些挚友们,一个个都是六国贵族后裔,他们虽然家道中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