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识字?”
“四书五经,百家学说都略懂一点!”
项羽听了,这才正眼注视站在眼前的张良,只见他文质彬彬,一股书卷气。
“你可否当场作诗一赋让我看看?”
“可以,请借用文房四宝!”
张良手拿羊毫,一挥而就,将竹简呈递上前。
“好!好词!精彩绝伦!”
项羽看了之后,大加赞赏,当即要张良留在府上做文书。
李瑁也很有文才,也被留下做文书。
轮到灌婴时,项羽问:“你有何擅长?”
“草民擅武,骑马射箭,十八般兵器都略懂一二!”
经过校场比试,灌婴位列前茅,也被项羽任命为都尉。
至此,张良和他的几个小伙伴,都留在项羽帐下效力。
张良在留在项羽府上兼文书一职,自然在项府出出进进。
这天,张良在过道上,与迎面而来的一位美如天仙一般的女子相遇。
张良看见此女衣着华美,体态优雅,猜想就是虞姬,急忙谦恭地侧身低头让道。
项府出出进进的人很多,不认识的只要躬身行礼就行,也不要开口打招呼。
毕竟张良不是佣人,而是项府文书。
迎面而来的,正是虞姬。
她看了张良一眼,见他外表干净,长相十分清秀,不由得又多看了一眼。
从古至今都一样,女人也爱看帅哥。
虞姬带着一股芳香,扑面而来,又翩然而去。
“那个人是谁呀?以前怎么没见过?”
从张良身边经过的虞姬,悄声问身边的侍女。
侍女答:“新来才两天,叫张良,字子房,在项府做文书!”
“哦,此人怎么长得那么俊气啊!”
侍女道:“颍川第一美男子,他不光外表俊美,而且才学俱佳!”
虞姬听了,忍不住又回头看了一眼。
张良在虞姬的心目中,留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印象,没想到后来却差点给张良带来灭顶之灾。
短短几天,荆州这边的扶苏已招募到三万乡勇。
通过武艺大比试,获得几十个武艺超群的良将,其中包括钟离昧、英布、虞子期等。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天下群雄并起,中原战火硝烟,而荆州这两年在扶苏的治理下,却没有受到战争的侵扰。
老百姓安居乐业,二十万多万大军也养得兵强马壮。
扶苏和萧何及南阳公主经过几天的商议权衡,决定还是要压制江东项氏。
“项氏的主力在吴郡,项梁带着二十万人马在那里驻扎,其次是会稽郡,由项羽驻守,兵马十万……”
扶苏和萧何、南阳公主,还有独孤剑几个人,再次在扶苏的书房里召开军事会议。
这次会议的议题,就是用军事行动压制江东。
萧何首先提出他的进兵路线。
“我们想和项氏家族正面交锋,需经过三川,可三川目前被李由控制,因此我们必须绕过李由!”
“江东的丹阳郡,离江夏只有三百多里,是江东势力最为薄弱的地方,因此我建议,我们从江夏出兵,攻打丹阳!”
南阳公主言道:“丹阳郡离会稽也只有六百里,如是项羽日夜急行军增援丹阳,只要五天即可到达。”
“假如我们要进攻丹阳,必须在五天之内拿下,不然援军一到,我们必然前功尽弃!”
扶苏问:“丹阳守军有多少?城防如何?”
独孤剑言道:“细作回报,丹阳守兵有五万,城高墙厚,易守难攻,守将项忠,是项氏一族。”
扶苏言道:“城墙坚固,五万守军,想拿下这样的城池需要三倍以上的兵马才有把握,难道我们要用十五万大军去攻打丹阳吗?”
战国时期,晋国出兵攻打赵国南郡,南郡守将乃赵简子之孙,城中只有一万兵马,却阻挡晋国八万大军整整一年。
可见城墙坚固,易守难攻。
扶苏如是要起兵攻打丹阳,至少要带十五万大军。
“荆州一共二十五兵马,但分散在荆襄各地,荆州只有十五万兵马,如是都带去那荆州则空虚。”
萧何言道:“荆州留下五万足矣,我们可带十万兵马到江夏,江夏不是还有八万水军吗?”
“加上这八万水军,我们十八万攻打丹阳足矣!”
扶苏看向南阳公主,问:“公主你意为如何?”
南阳公主言道:“想要军事上压制江东项氏,只能从江夏出兵攻打丹阳,如是我们拿下丹阳郡,则直接威胁会稽。”
“我觉得萧大人的建议可取,带上江夏八万水军去攻打丹阳!”
商议后决定,萧何留守荆州,扶苏亲率十万大军,带上南阳公主和独孤剑前往江夏。
江夏水军大都督蒙恬,因日夜训练水军,在江上染上风寒,身体欠安。
“蒙将军,你回荆州修养,协助萧军师镇守荆州!”
蒙恬因病心有内疚,对扶苏言道:“殿下,此次出征,臣应该身先士卒,可身体有恙不能前往,臣心难安啊!”
扶苏言道:“将军可别这样说,将军日夜操劳,是扶苏体恤不周,你先回荆州修养,协助萧大人镇守荆州,也是大功一件。”
蒙恬将八万水军的指挥权交给扶苏,他则回荆州去了。
十八万大军用战船渡江,到达陆口。
陆口军中大营。
“独孤剑,钟离昧听命!”
二人出列答:“在!”
“独孤剑为先锋,钟离昧为副将,你二人率五万兵马,今晚三更造饭,四更起兵向丹阳进发!”
“遵命!”
“残剑,虞子期听命!”
残剑和虞子期上前道:“末将在!”
“你二人带三万人马为后队,五更出发!”
“喏!”
扶苏则亲率十万大军为中军,于四更起兵浩浩荡荡向丹阳杀来。
一匹快马扬起尘土跑入丹阳城中。
“闪开!有紧急军情!”
城中的百姓纷纷避让。
至总兵府门前,骑马的军士从马背上跳下,撒腿跑进总兵府里。
“将军!紧急军情!”
丹阳郡总兵项忠,听到外面的喊声,急忙走了出来。
“有何军情?”
“禀将军,扶苏亲率十八万大军向我丹阳杀来了!”
“离此还有多远?”
“禀将军!扶苏大军的前锋,独孤剑的五万兵马离丹阳不足百里!”
项忠大惊,急忙对左右道:“火速到会稽禀奏军情,请求增援!”
“喏!”
“传令!立刻关闭四个城门,任何人不准进出!”
项忠立刻带着人,来到城楼之上,布置城防。
丹阳郡城高四丈,宽一丈五,城楼上可以堆放很多石头滚木,用于城防。
独孤剑的先锋兵马在离丹阳郡五里处安营扎寨,与丹阳郡遥遥相望。
两个时辰后,扶苏亲率的大军也到达。
“丹阳城有何动静?”
“禀殿下,项忠坚守不出,城楼上军旗摇曳,似乎已做好了准备!”
“你们随我到城下查看,再定攻城计划!”
扶苏带着独孤剑等人,来到丹阳城下。
项忠在城楼上看见,朝城下大声喊道:“扶苏!我江东项氏起兵以来,与你荆州并无仇怨,今日何故出兵犯界?”
“丹阳乃我大秦之地,何来犯界一说,你江东项氏起兵谋反,乃大逆不道,今日我来收复丹阳,乃天经地义!”
项忠在城楼上哈哈大笑道:“天下非一人之天下,自古有德者居之,大秦暴政,官逼民反,我江东乃替天行道也!”
扶苏言道:“既然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你又何必说我犯界?”
“扶苏,你说的对,无德者失之,就看你有没有能力拿下此城了,我项某在城楼上已架起五百口大铁锅,滚烫的油在等着你呢!”
扶苏回头对南阳公主言道:“项忠已做好准备,如是强攻恐怕损失极大!公主可有破城之策?”
南阳公主言道:“会稽援兵在五日后到达,我们只有五天的时间,但强攻确实损失极大。”
“我们可引诱项忠出城,然后在城外截杀之!”
扶苏道:“就怕项忠坚守不出啊!”
南阳公主言道:“我们先从南门发起佯攻,然后诈败而退,再从东西两处发起佯攻,再诈败而退。”
“项忠看见我们三面进攻皆失败而退,他会认为我军一战击溃,晚上必会来劫营!”
扶苏问道:“假如项忠不上当呢?”
南阳公主言道:“他如是不上当,我们就围城打援!在半路设伏,攻打会稽援军。”
“好计策,就依公主之计而行。”
会稽。
项羽接到丹阳八百里加急军情,急忙召集诸将商议。
“扶苏亲率十八万大军犯我丹阳,丹阳只有五万守军,恐怕难于抵挡,诸位对此有何高见?”
“霸□□阳城墙坚固,一两个月之内扶苏难于攻克。”
“五万守军的城池,至少要三倍以上才能强攻,扶苏如是敢强攻,那他的十八万大军,势必葬身在丹阳城下!”
项羽言道:“扶苏之兵身经百战,曾经在西域让匈奴人闻风丧胆,扶苏可不是陈胜吴广啊!”
项羽继续言道:“扶苏擅用计谋,身边还有个南阳公主辅佐,我担心项忠会中了扶苏之计!因此,我想亲自带兵增援,将扶苏的主力消灭在丹阳。”
一人言道:“霸王,我会稽只有十万兵马,如是三川的李由来袭,则会威胁我江东后方啊!”
项羽道:“李由的三川兵马离此八百多里呢,我料想他不会来。”
“霸王,此番扶苏出兵绕过三川,从江夏来攻,扶苏和李由联合也未可知也!”
项羽点头,言道:“说的有理,李由和扶苏的关系不一般,李由不能不防,但丹阳也不能不救!”
帐下的马参军言道:“丹阳一定要救,如是丹阳落入扶苏之手,则极大牵制我江东。”
“霸王可带五万兵马去增援,丹阳有了十万兵马,扶苏决难攻下!”
“马参军所言极是,我将亲率五万兵马增援丹阳!”
项羽从军营回到府上,和虞姬告别。
“夫君此去,何时回来?”
“少则十天半月,多则一个月就能回!”
虞姬道:“扶苏和南阳公主擅于用谋,不如我随夫君一道去如何?”
“我若带家眷,将士们会笑话我的。”
项羽毕竟很年轻,怕别人笑话他离不开女人,他可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人,因此不想带虞姬一块去。
虞姬无奈,只好叮嘱道:“夫君多与马参军商议,不可独断专行!”
“知道了!”
这话让项羽听着不顺耳,他随口答了一句,便转身出门而去。
第二天。
虞姬在过道上再次和张良巧遇。
张良仍然侧身低头恭恭敬敬地让虞姬先过。
项府虽大,但每天出出进进的,总是抬头不见低头见,虞姬已经好几次和张良在路上不期而遇。
两人虽然没有说过话,但遇到的次数多了,也就成了熟人。
“张文书!”
虞姬先开口喊了张良一声,张良急忙回道:“主母好!”
“你是主管哪方面的?”
张良长得太帅,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描述张良:“状貌如妇人好女。”
王安石的《张良》也这样写道:“留侯美好如妇人,五世相韩韩入秦。”
潘安因貌美而“掷果盈车”而张良却因才智而名流千古。
但古人对张良外表的描述,决不亚于潘安。
潘安上街能“掷果盈车”,张良上一趟街,也能让女子目不转睛。
虞姬看见张良非常赏心悦目,也就和他多说了几句。
“回主母!在下主管税收和民政!”
“可顺否?”
虞姬这话就带着一点关怀的意思,在这里做的还顺心吗?
张良肯定回答很顺心之类的话,一问一答,一来二去,两人也就熟悉了。
这天,虞姬闲得无聊,竟然到张良工作的地方来找张良。
张良在项府,有自己一间单独的办公房间,桌上堆放着各种文书。
虞姬无事找事,这里看看那里翻翻,张良也不敢叫她走。
“张文书贵庚?”虞姬忽然问道。
张良作答:“虚度二十一秋!”
虞姬咯咯笑了起来:“咋不用春字而用秋字?”
张良答:“虚度光阴,惆怅如秋也!”
“你不是说在此一切顺心吗?”
“不瞒主母,在下不想和这些文书终老一生。”
“那你想如何?”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