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歌剧魅影]梅格有话要说 > 第16章 埃里克的过去2

第16章 埃里克的过去2

“我们一路走到了波斯,在诺沃格罗德集市举行了最后一场表演,看的人很多,几乎整个城市的人都来了。可我还是不满足,一直以来我们都在不同国家的集市上卖艺,作为一个非正规的组织,我们接触到的人群大多只是平明百姓,只在小范围内传播,被一些没有艺术鉴赏能力的人欣赏,这是毫无意义的。我们的艺术得不到应有的赞赏。我们的演出如此叫座,我的创作无人能敌,却从未获得过公众的认可。”

“波斯再往东走,我们就必须要跨过大片的沙漠和干旱地带,作为私人商团,我们很难及时获得补给,有可能折在沙漠中。所以我想,马戏班是时候结束了,我的音乐和剧本应该登上更大的舞台。”

梅格:“所以你回到法国?觉得歌剧院是个不错的舞台?可是坐在台下的那些先生小姐也没什么艺术鉴赏能力,他们来这只是为了消磨时间和招妓。我想你的希望要落空了。”

“我那时可不知道,梅格。况且这里至少有水平不错的乐团,别的地方再找不到了。”

他没有否认梅格的观点,那些看剧的客人确实没几个有艺术鉴赏能力,他们只是善于营销自己有,对着那些所谓的“大师之作”发表一些似是而非的评论,就足以被夸耀成懂得艺术,懂得美,至于这些吹捧中有多少水分,从他们对卡洛塔的追捧就能看出来了。

梅格突然对埃里克为何来到法国感兴趣:“可是歌剧院新址建立也没有几年呢,你什么时候离开波斯,又是什么时候来的法国?原来你就在老剧院了吗?”

巴黎歌剧院经历过一次搬迁,老剧院以前不在这里,它更狭窄,更暗淡。吉里夫人曾是芭蕾舞女时便一直在老剧院演出,后来年龄大了便做剧院的芭蕾舞老师,她是直到新剧院建成才当上总管的。梅格的大部分童年也都在老剧院度过,直到三年前,他们这些剧院的员工才跟着歌剧院一起搬迁到这。

在梅格还没出生的时候,那时候她的父亲和吉里夫人刚结婚没多久,就已经听闻歌剧院要搬迁了。大约是1861年,国王就为歌剧院搬迁指定了新的位置。

可是新地址建造难度极大,深不见底的地下水,无法钻通的岩石,复杂的生物群落,足以让法国闻名的建筑师全部折戟,哪怕最出色的工人也无法凿开地基,迫于无奈,这个项目一直被搁置。

直到1875年,彼时剧院的负责人加尼埃不知从哪挖到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建筑师,他在法国并不出名,手上没有什么成功的项目。不仅如此,他还异常神秘,除了加尼埃,没人见过他的真容.

为此,法国的舆论小报曾用大篇幅调侃过:“加尼埃被歌剧院逼疯了,居然幻想出一个不存在的人来建造工程。加尼埃根本不应该出现在下议院,他提出的所有政策都和他本人一样,应该寄居在精神病院!”

出人意料的是,短短两年,新巴黎歌剧院真的建成了。

它的时间跨度之长,甚至横跨了一个政府,整整16年,始建于法兰西帝国时代,完工于法兰西共和国时代。

1877年,这座辉煌的建筑第一次呈现在世人面前。

其绚烂多彩的外观令人叹为观止,各类独特材料被匠心独运地融合,共同编织出完美的视觉盛宴。建筑的正面,矗立着一座巍峨壮观的穹顶,其上镶嵌着细腻的镀金铜像。穹顶的高度直逼巴黎圣母院的塔尖,两侧则巧妙安置了雕塑家勒凯斯内精心雕琢的飞马雕像,它们展翅欲飞,简直和真的没什么两样。

位于穹顶之巅是矗立的阿波罗雕像,不知出于哪位大师的杰作。他手持七弦琴,姿态优雅,不仅作为装饰元素提升了建筑的艺术价值,更巧妙地融入了实用功能。阿波罗雕像手中的七弦琴实则暗藏玄机,其上装有避雷针,这一设计在保证了建筑安全的同时,又能让雨水能够优雅地顺着雕像的手臂流淌而下。实用与优雅兼顾,艺术与美相呼应,哪怕是艺术女神雅典娜也挑不出什么错误了。*

光是外观就足以让全世界的剧院望洋兴叹,更别提其内部精巧而繁华的设计。

不出所料,新巴黎歌剧院出名了。几乎整整一年,剧院人满为患,没有一场的演出票不是售罄。不仅是法国人来看戏,甚至有很多外国人来到巴黎出差或旅游,第一件事都一定是先去剧院一睹为快。

不光是为了表演,更为了建筑。

与歌剧院一同出名的是那位神秘的建筑师,巴黎的大小报刊争相报道,恨不得把这位建筑师的初恋情人是谁都挖出来。但他们的期望落空了,他们什么也没有挖到。除了加尼埃先生说漏嘴的Mr.E,这个称不上姓名的姓名。

Mr.E靠巴黎歌剧院在世界打响了名声,人们纷纷猜测他下一个出手的建筑会是什么,可出人意料地,他再也没有修筑过任何建筑。

是年事已高,无法承担工程项目?还是挣够了钱,隐居田园?抑或是三流小报所揣测的那样,巴黎歌剧院的建造掏空了他的才华,自此之后他已经江郎才尽?

无人知晓。

如今,歌剧院新址已经建立三年,Mr.E不再是报纸关注的重点,他像流星一样,曾经有多璀璨,现在就有多销声匿迹。来买票看戏的人们关注点也从建筑本身回归到歌剧院的表演质量。随着客人的口味越来越挑剔,建筑的热度逐渐消失,歌剧院的门票不再如往常一般好卖。

原来的剧院经理人拉斐尔先生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善于借助歌剧院营销票价,但并不懂艺术,也不认识什么艺术人脉,这让他参与的制作的歌剧不断被乐评人泼冷水。拉斐尔先生为此着急过一段时间,但不知为什么,过了一个月,他就像开窍了一样对两部老剧进行改编,改编竟也还算成功。很多人猜测他背后有人相助,否则凭他的能力,歌剧院不可能一直维持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售空率。

结果拉斐尔先生在剧院红火时突然着急转让剧院给新来的弗明先生和安德烈先生。

剧院的人都很奇怪,包括梅格。不过在知道了魅影的存在后,梅格猜到拉斐尔先生应该是捞够了钱,又不再想受到魅影的掣肘了。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生活在一个有可能危及性命的歌剧魅影眼皮之下。

魔鬼就是这样,他为你带来财富和名声,也向你收割命运和至爱。

魔鬼本人埃里克在听到梅格的疑问后,适当地回避了关于‘他什么时候离开波斯’这个问题,而是含糊地说:“不,我不是一开始就在剧院。波斯之后,我的故事便与音乐无关了,而是从事了一段时间设计的工作,过了几年,才回到这。我和你在剧院的时间一样,梅格。新剧院建成后我才关注到巴黎有如此精美的建筑,于是定居于此醉心作曲。”

“人在解决基本的温饱后总想为自己做点什么,或是为世人留下些什么,我有一部伟大的剧作,足够宏伟的设想,我想这是我毕生要做的事。我已经写了二十年了,为了完成它,我不惜一切。”

梅格眯了眯眼,她将关键的信息拼凑起来。

设计?看看他搭建的地下宫殿,他的设计肯定与建筑相关。而他在新剧院建成后才定居在这,这么巧也是3年前?

埃里克(Eric)?Mr.E?

这不是明摆着把他的身份透出来了嘛。

梅格觉得埃里克就像个洋葱,一层一层全是马甲。

普通人不能将其不同的职业称作马甲,那只是他们求生的手段,抑或只是兴趣爱好。但埃里克不一样,他在他能接触的所有方面,都做到了极致,都做到了最好,举世公认的最好。

“你是天才,埃里克。”

梅格从未见过像他这样的人,大多数人在微末时便已深陷囹圄,他们满腔的热血被社会击了个粉碎,于是愤怒,抑郁,总归是不得志的。便只能把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寄托在酒上,寄托在烟上,在赌场和酒馆高谈阔论,在女人身上宣泄暴力和强势,做自以为是的帝王。

对于大多数人,向下走总是顺畅地不可置信,他们大可以将这怪罪于社会不公。可梅格清楚,这些人远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些才华,他们口中所谓被社会磨平的棱角,大部分不过凭空想象罢了。本质上,他们只是再也没有爬起来的能力。

毕竟,当一个人想要生活有些起色,他需要理性,需要努力,需要克制一切不应当出现的**,他不能在工作中喝酒,不能把工资全部送去赌场,也最好不要碰那些可能带病的妓女,最重要的,他要把全部心神都放在提高自己和钻营人脉之上。其难度之大,不仅在于对执行力的要求,更在于对于方向的准确性的要求。大部分人不过如无头苍蝇一般,终生钻营,终生无所获。就算他全部做到了,没有不良嗜好,自律的不可思议,头脑也足够聪明,甚至品行也是无可指摘的。就如梅格的父亲一样。

他们已经做了他们所能做的一切,可尽管如此,他们也不一定能够站起来。

毕竟这从来就不是一个“努力可以获得回报”的世界,而是一个“出生和运气大于一切”的世界。又有多少人在认识到世界的真相之后,还保有向上的意志,还具备攀爬的能力。

但埃里克不一样。

*真实的巴黎歌剧院外观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埃里克的过去2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难渡

小船三年又三年

至死靡他

穿书假千金作威作福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