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圣诞假期,苏格兰·霍格莫德镇----
这是一个寒冷的新年,暮色将尽,深暗厚重的雪云在霍格莫德上空洒下细碎雪粒。呼啸寒风中,随着“啪”一声脆响,一个身影浮现在屋檐下,巫师们对寻常的幻影移形见怪不怪,只是稍微注意那人离去的方向。
想来也不会是什么黑巫师,自从近四十年前某个可怖的神秘人倒台以来,英国魔法界已经和平了很久。
墨绿色斗篷的人走上通往霍格沃茨的道路,黑湖在视野中出现时,那人折向道路右侧,林地与白雪掩盖着一条小径,深蓝夜色中,前方跃起一束火光,越来越近。
道路尽头矗立着一座低矮的石头小屋,墙洞里渗出温暖的光线,一只苍白瘦削,宛如妖精的手自斗篷下方伸出,敲了敲门。
吱呀一声,门开了。
“好久不见,邓布利多教授。”
阿不思·邓布利多比此前任何时候都要苍老——自然如此,对于一位将近150岁的老人,也许遥远却并非遥不可及的生命尽头向他发出呼唤,而非因为魔法界的事务殚精竭虑,乃一大幸事。自从彻底从霍格沃茨退休以来,他少有访客叨扰,拣了霍格沃茨边缘临近霍格莫德的一角,过上了安静的生活。
有了一位拜访者...邓布利多从扶手椅上微微起身。
门口的巫师一挥魔杖清理干净四周的水渍,摘下兜帽——一位女巫,并不衰老,但也绝不年轻,神色冷峻,目光锐利,与众不同的是头发中隐藏着一对尖耳朵,这过于典型的特征让邓布利多迅速回想起了她的姓名。
“啊,西丽德!”老人的声音显著区别于年龄,变得精神矍铄,“神秘事务司居然派你来打扰一个老人的清闲!”
【不是公务。】西丽德摘下手套,【而且他们现在没法支使我跑上跑下。我带来了这个,想请教您一些经验。】
一只雾光缭绕的水晶球,属于某种占卜器具,时而浮现出无声的影像。
“这是...”邓布利多眯起眼睛,仔细捕捉着雾气中的图像。“...一个预言。”
【是的,一个世纪前,来自远东的预言。】
这位昔日的学生脸上总是一副冷淡的神色。她取出魔杖,轻轻敲击水晶球,雾气颜色转深,就像滴入水池的墨般瞬间升腾。
【原本无法解读,但它在三周前逐渐稳定成形,我们捕捉到了这些话语:】
[古老...苏生,魔法潮汐...伪神......令凡人窃取神之权柄。]
一个个滞涩的音节飘入空气,屋内一瞬寂静,炉火透过预言球,在老人手心投下一片飘渺的影子。
在暮年又一次遇见了令他感兴趣的事物,老人心想。
“魔法潮汐,伪神...”邓布利多喃喃道,“非常广阔的话题...不像是传统的预言口吻...”
他在坐垫扶手椅上挪了挪,等待炉火的光晕从眼中退去,视域陷入昏暗,再凝神注视手中雾气翻腾的透明球体。
“你们对‘魔法潮汐’有何见解?”
【我们猜测是自然魔力的涨落现象。】西丽德沉稳地回答,【于是用不同年份预言的数量做统计——但没有发现明显的趋势。】
【神秘事务司预言科的正式记载不过三百年,和麻瓜科学中长达万年的冰河周期相比太过短暂,也许魔法的尺度也是一样。】
“也许并非自然的周期。”邓布利多徐徐道,“我很在意预言的完整内容,因为其中往往蕴含着某些...‘条件’。”
也许是几件看似不相关的事件,却会因为种种巧合的推动,汇聚为命运的一环。
——至此,命运被人类所推动。
这就是预言的奇妙之处。
【预言是命运的宣告,抑或是让事物的演化转变为命运...无论如何,无人知晓命运的真相。】
听见西丽德的自言自语,老人想起了什么,呵呵笑了几声。“我记得你当年没有选修占卜课!”
“容我打听一句,你们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点,重新注意到这个沉寂了一世纪的预言?”
【不得不说,您还是如此敏锐!】西丽德半是感叹地恭维道。
【的确,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它是由一个学生——霍格沃茨的学生,在近似梦游的催眠状态下激活的——预言球在个体的触碰下活化,往往意味着预言与她存在某种关联。】
【而这个学生,今年上旬将作为交换生前往东京——日本的首都。我想,这不是巧合。】
----2015年3月----
“距离飞机着陆还有半小时,请....”
飞机广播发出日语和英语的交替播报,打断了她的思路。少女自舷窗向下望去,视野中出现了大片深绿色的山峦。
你跨越半个地球,到达了一片完全陌生的地界。
[请输入你的姓名:■■■■。]
半音半意的本地化名字,至少你的英国同学觉得挺酷。
自上飞机开始,周围充斥的喃喃细语就掺杂了不全然熟悉的语言。
[你成功忽视了这些噪音,第一次感受到刻意训练的裨益。]
陌生的语言环境对留学生并不友好,但如果某人是一位天生摄神取念者以及能够熟练雾化巴费醒脑剂和才华药剂的巫师,他人用无法理解的语言喋喋不休,对你而言只是嘈杂的环境音,无法轻易牵扯你的注意力。而魔药可以让你迅速掌握诸多事项,包括语言。
所以,劣势会暂时转变为优势,但只是暂时。
早晨出发,跨越8小时时差,次日早晨抵达。
飞机逐渐降低高度,随着一声巨响与剧烈的震颤,这台麻瓜的钢铁巨兽平稳落地,开始在一望无际的停机坪上信步闲游,缓缓靠近航站楼。
随人流涌下飞机,挤进接驳车抵达另一处区域,进入一幢建筑。艰难辨认着路标,到正确的行李传送带取回自己的箱子。
你没想到取行李会耗费那么久,再度开始艰难地找寻出口。这一次,你迷了路。
[只能尝试——用那一招了。]
你躲到卫生间隔间里拿出魔杖,使用指路咒。先方向,再地点。
前者会稳定指向北方或南方。而后者,虽然有望指出正确的道路,但成功率不高,和幻影移形相似,只能通往一个较为“确定”或者说,熟悉的地点。
北方...
然后是,通往东京国立魔法学校的道路。
据说法律执行司有一种特殊的幻影移形技巧——虽然基本没人用——就是以麻瓜的公共卫生间为跳板,朝某个方向多段移动,因为麻瓜卫生间很常见,即使隔间里有麻瓜,考虑对方人数有限,用普通的遗忘咒就可以迅速解决。
你跟着魔杖方向走,但魔杖的指向一直在发生小角度偏转——
并非毫无规律,只是,它指向一个很近的位置。
方向的终点,是一堵墙,准确来说,是建筑内侧白色隔断层的其中一块,回想起9又3/4站台的玄机,你:
[拿魔杖敲了敲墙壳。]
毫无反应。
机场免税区商铺林立,人流熙攘,你犹豫一阵,从背包里翻出手机,生疏地拨通了一个号码。
...服务异常。
也许拨打跨国电话需要办理额外的手续。
没招了。
应该会有人接站吧?
现在怎么办呢...
这时,身后传来嗒嗒嗒的脚步声,转身望去,一团黑白的色块正在快步走近。
女性,薄嘴唇,下巴很尖,超大号黑色墨镜遮住了大部分面容,但可以看出一幅东方面孔。她的个头不高,披散着修剪出弧度的黑色长直发,身着一尘不染的白衬衫和黑色A字裙,以及仿佛具有某种攻击属性的黑色细高跟鞋。
没有其他装饰,全身上下只有纯粹的黑与白。
[你有一种直觉:这个人的魔咒很犀利,带有一些个性——也许是傲慢。]
“■■■■?”
墨镜后方,可能是老师的女性把你从头到脚扫描了一遍。
她的声音与目光一样锐利,口头介绍了自己:黑矢澄美,国立特区学校常识课(全称“保密法与现代社会”)兼留学生管理处讲师。
[窥视记忆:]
[一面白色的墙,隐隐冒出漩涡]
看起来,黑矢掌握了某种独特的大脑封闭术,只是隐藏起自己的想法,而并未掩饰她的目标,而那面墙,就是她的目的地——
你望向方才研究的地方——那堵墙。
“你用了指路咒对吧。”黑矢澄美只是朝那面墙扬了扬下巴,声音冷淡,“这里的魔咒效果不一样,‘共识’只会把你带到所有人认可的路上。如果这是你的习惯,之后得注意了。”
窥视思想往往被认定为冒犯之举。幸运的是,黑矢并未察觉,只是对你的突然迟疑感到莫名其妙。
“走吧,用任意门。”她指了指那面白墙,“和你们的飞路网原理相似,但是不需要炉火,应该更隐蔽一些,也更干净。”
片刻,她补充了一句:“也不太可能把人送进马桶里。”
[窥视思想:]
[一个人站在马桶里,按下冲水键...]
你从她的脑海中窥见了一幅古怪的场景,而前方,黑矢澄美正在逐步示范任意门的使用方法。
“三短一长,对应学校的行政区,两长两短对应宿舍区。”
她用魔杖迅速敲击墙面三次,间隔一秒又敲了一次,而后用短促的命令语气念出咒语:“Porutare”。
墙面顿时泛起波纹,中央微微下陷,如同漩涡的中心。
“直接走进去。”黑矢收起魔杖,淡淡下令。
“Porutare”,是“Portus”的变体?
你:
[走进漩涡]
下一刻,你猝不及防地被压进了一块石灰色的果冻里,又被另一团果冻挤了出来,推到陌生的走廊上。
这里的空气干净而冰冷,有些诡异。
[似乎已经进入了学校。]
[和黑矢对话]
[了解背景信息]
按照年龄,你应该进入高一就读,但考虑到霍格沃茨和国立魔法学校的教学差异,校方允许你自定义选修课。选修的范围并不局限于高中,包括大学的部分课程以及国中的旁听席。现在还是第三学期,高中在三月底开学,你可以仔细考虑再做决定。
东京国立魔法学校实行学分选修制度。例如变形、魔咒和黑魔法防御术被整合为“综合咒术”,魔药分拆进“基础药理”和治疗学、炼金术等大学课程,按照难度分为ⅠⅡⅢ级且理论实践分离。不划定学期必修,修完学分要求即可。
霍格沃茨的教学更加重视魔法,极度弱化麻瓜科学,即使千禧年后有所改善,相较于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还是显得落后。而东京有多段麻瓜相关必修课:“基础科学”、“保密法与现代社会”,巫师和常人的综合历史,甚至还有国语和英语。
[...很难想象这里的学生要上这么多课。但似乎也不足为奇。]
[很难衡量是东京的巫师学生更辛苦,还是霍格沃茨的教授更辛苦哇...]
你的选课:
[基础科学Ⅰ]
打心里认可麻瓜科学的重要性,但一想到可能需要从头补学数学物理种种,你突然产生了冲动:
[想把自己变成一只猴子。]
然后是:
[咒术Ⅲ]
[“炼金术Ⅰ]
[古老文化与魔法实践]
[魔法生物管控与灾害应对]
[保密法与现代社会Ⅰ]
[魔文、图形与算术占卜Ⅲ]
[基础药理Ⅲ]
以及:
[心理、共识与印象空间]
[校外实习]
两门大学选修课,但占据了你来到这里的一半目的。
东京......
常住人口三千万,面积相当于两个伦敦的世界级大城市,集中了日本全国近七成的巫师(还有一成聚集在京都,其余散落全国各地)。如果他们生活得不那么分散,而至少聚集起类似英国的巫师村落,毫无疑问,东京将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巫师聚集地。
但是很遗憾,生活在东京的巫师并不具备这种条件,与麻瓜混居的巫师人口高达80%,65%的调查个体在遵循保密法的前提下,与麻瓜有生活或商业往来,即使放在日本全国,这一比例也不容小觑。
麻瓜地界的寸土寸金和高生活成本一样影响他们的决策。大多数巫师和麻瓜一样使用日元,给自己买到的天价房子接入水电气网(也许只是象征性的),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从GDP层面来看,100%的麻瓜。英国魔法部法律执行司每年都会抓获一批伪造麻瓜货币的巫师,而日本魔法界没有这种情况,说明他们很可能拥有某种控制手段。
同样,这里很有可能不存在严重的排麻瓜倾向。本地语言中,不掌握魔法的普通人类被称为“常人”,或“地元の者”。一种解释是,日本巫师,尤其是前来都市打拼的年轻单身族,往往自视为隐居者的一员,和常人邻居捉迷藏般达成保密法规定的“和谐相处”,并以此取乐。
有孩子的巫师家庭自然不会考虑这些,幼年巫师的管理和抚养让生活成本陡增,光是“国立特区学校”——实际是“东京国立魔法学校”的公开挂名,一所贯彻“常人”式教育制度设立国中、高中、大学(实训)部的一体化教育机构——的学费就是一笔许多家庭难以支持的开销,他们更想让足够焦头烂额的生活变得简单。
远东巫师在世界舞台上一度不活跃,直到2010年,国际巫师联合会的日本魔法部代表介绍了他们的策略——借助覆盖东京的“共识域”进行大范围监测并提前干预特定魔法的施展,进而对破坏保密原则与违法犯罪的行为展开有效且强力的约束。
在麻瓜科技飞速发展、保密法摇摇欲坠的背景下,世界魔法界大受震动,纷纷针对本国大都市开展研究,“共识域”理论一时风头无两。在英国,神秘事务司思想厅承担起此项工作,直接导致研究员数量猛增,受限于背景与培训时长,缄默人险些“缄默”不下去。
一个猜测是,大部分魔法需要巫师具备某种意愿,对施法感受、过程和效果有所认知,而借助共识域,属于个人的魔法认知将融入全市范围,并引导其他巫师施展魔法。
非常实用,且精妙。但他们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又能做到什么程度?
如果这种外界的引导强到一定程度,成功施展魔咒与变形的难度想必会大大降低,既然如此,弱化这类技艺的确合理。
但是,“共识”是难以把握的,因为共识的来源不仅仅是巫师。
麻瓜、麻鸡、常人、普通人,无论冠以何种称谓......他们和巫师的思维汇入同一片海洋,名为“人类”。
这意味着,巫师和麻瓜的联系不仅有待探索,甚至比前人所能想象的要更加深远。
这将会带来什么,很遗憾,无人知晓。
在这个故事线里,伏地魔1980年之前就死透了。
霍格沃茨物业和1号保安:孩子们,是我干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来自远东的预言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