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红楼+清穿】 世外医仙化作林 > 第50章 两面投机

第50章 两面投机

如果不是元春还虚弱躺着,晴玉是真的很想抓住她问问:贾家到底是怎么想的啊!

合成是把惠妃和大阿哥当投名状了?

一面说着拥护礼法,一面又不甘心做个平庸的拥护者,干脆借着惠妃的招揽给自己炒身价,听起来好像是把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像太子和大阿哥都抢着要一般。可神仙打架,从来小鬼遭殃啊!

贾府山河日下的情形摆在那里,再多浮华表象,也只是神仙手里的小鬼。

但晴玉也知道,这根本不是元春的意愿,她只是家族意愿的执行者。

抬手扶额,空气中弥漫着药香,耳边是青梅白苏为了遮掩谈话造出来的动静,更远处太医们围绕小公主七嘴八舌地商议,喧闹搅得头脑一阵眩晕。

“怪不得说知道了不是好事,但最好知道一下。”

晴玉心中翻腾,逼自己消化掉贾府的“大聪明”操作,将几个关键疑惑点提出来。

“你怎么跟家里传信的?不会是用夏守忠吧?”

“一头喂不饱的狼,我不敢全信他。只有明面上的事从他面前走,更隐秘的,用的是薛家从前做皇商的人脉,虽不多,借着我初得宠时的安排以及省亲的机会,也够搭起一条线。”

“……助孕的药材,不会也是用这条线送进来的吧?”太医院用药皆需记档,元春用的虎狼之药绝不可能轻易凑齐。

“是。”

很好,私通内外、无视宫禁,又是一重罪。

尽管知道问了也是白问,晴玉还是不死心道:“这条线确认靠谱吗?”人走茶凉,薛家人脉的靠谱性,在宝钗选伴读不了了了之上就可见一斑。

果然,元春苦笑:“用的时候自然觉得是靠谱的。可是现在局面混乱,那点子算计也被人家知道,谁又说得准是哪个环节出问题呢?”

所以到底有多少环节啊!

晴玉听着都觉得累。想想僖嫔拿来恐吓元春的弹劾,就知道贾府最终定下的计划绝不仅仅是跟惠妃虚与委蛇那么简单。

“惠妃娘娘久居深宫,哪里那么好敷衍。我有孕期间,惠妃娘娘赐下不少名贵补药,明相也邀了父亲相见。言语间提到,‘大阿哥即将入朝进兵部学习,荣宁二公以军功立家,很是有缘’。”

聪明人往往不喜欢把话说透,上位者则是不需要把话说透。

只说“有缘”,该怎么办是贾家的事情。

依据本世界设定,荣国公和宁国公都是开国时的功勋,即便蹉跎了两代人,军中势力消散殆尽,人脉总还有一点——四大家族同气连枝,主打的就是一个“抱团”。太子天然有汉人文人的拥护,大阿哥或许是想从汉人武将中下手。

这很合理……也很嚣张。

怨不得康熙后期朝堂各势力大乱炖,当父亲的冷眼旁观 推波助澜,当儿子的胆大包天啥都敢碰,属实双向奔赴了。

“家里把原话转达给了索相,索相便说,‘确实有缘,合该让更多人知道’。后面的,我其实也不太清楚。”元春时刻惦记着家里不假,家里未必时刻惦记着她。傍上太子大腿的从龙之功显然更有诱惑力,对比之下,元春似乎只能算个牵线人。

贾政或许还有些循规蹈矩的讲究,可真正袭爵的是贾珍和贾赦。

如何让大阿哥的野心被“更多人知道”,这两位显然会有自己的解读。

即便决心参与夺嫡,方法也是多元的。如果换一家人接手同样的任务,可能会私下借着自己的人脉发散点消息算交差,再不济攒个局让其他人直接对接,总之,会给自己留点后路。

而贾家以及其相关的四大家族……

晴玉很难不疑惑:“卖官鬻爵,是打着大阿哥的旗号干的?”

元春艰难道:“我不知道。家里并没有事事都跟我说。即便我反复追问,传到我这边的消息也只是家里已经取得大阿哥的信任,叫我安心生产,不用多管。”

哦,真不错,用后世的话讲,面对考试聪明人去做题,顽劣的去作弊,智障的去做法。贾家开辟了新道路:作孽。

作的时候大概率还很自信,觉得自己明面上是大阿哥的人,私下里有太子保着,借机捞多少钱都不怕。

很“刑”。

晴玉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既然你都不清楚,僖嫔怎么知道的?就算知道,她不也是赫舍里家的吗?”

“事涉隐秘,知道的人不多。僖嫔只是赫舍里旁支,大抵不了解内情,恐怕听到消息时还以为我是惠妃的人。”

那就更麻烦了。一个无人证明的双面间谍,随时都可以是弃子。

就算不被主动抛弃,也逃不过康熙的眼睛。

“我没想到家里会有那么大的胆子,也没想到弹劾来得那么快。一时被僖嫔搅得心神大乱,差点将孩子也害了。如今她虽降生,我亦不知该如何是好。僖嫔不可能再做养母,惠妃也不可能。若只为孩子考虑,晴妹妹,我其实希望你能收养她。”

元春仰着头,眼神中满是挣扎和祈求。晴玉被她的话一惊,下意识抗拒收养这个词,随即想明白对方言语里即将到来的转折。

“但是,我不仅是她的母亲,还是贾家的女儿。她生而为公主,在皇帝心上的分量本就会差一些,若再无一个足够分量的养母,我还如何救家里呢?晴妹妹,我知道宝玉他们得罪过你,也晓得你性子刚直,难容沙子。可是到底血缘一场,若宝玉没了出路,其他姐妹又怎么办呢?我不敢求你和林姑父为贾家脱罪,只求你替我向皇上说句话。不必隐瞒我用药怀胎的事情,就说我不配为母,请皇上择德妃娘娘为公主养母。”

字字句句,犹如泣血。

元春清晰地察觉到,这一刻的自己,和多年前把自己送进宫的祖母一样,既柔情又冷漠。

晴玉一言不发地听完元春的计划,时间仓促,计划里全是一个母亲和一位女儿的角色挣扎,谁都想救,唯独不救自己。

不说答应,也不说不答应。半晌,晴玉吐出一句:“你觉得德妃有能力帮贾家?她又一定会帮吗?”

“德妃娘娘素得圣心,至少她有机会在皇上面前说话。为了孩子不至一出生就背上家族之罪,于情于理她都会开口的。”

“不,于情于理,都还有另外一种解决办法——那就是直接把孩子的玉碟改掉,把你的痕迹彻彻底底从后宫中抹去。从此以后,养母就是生母,自然就没有拖累她的家族了。对德妃而言,更是喜上加喜。”

晴玉说完的刹那,恰似平地惊雷,将元春千千万万的后语全都堵住了。

“抹掉”,这两个字太过沉重。在当今的后宫中没有先例,就像皇贵妃收养胤禛,但谁都知道德妃才是生母。所以,元春从未想过这种可能性,也不敢想这种可能性。

在绝望面前,人的内心还是会自我保护的。自以为想到了最差的结局,其实已经下意识避开了更差的那一种。

元春不敢想象自己费尽所有心力生下的孩子,只要一句话就可以跟自己再无关系;就像她也不敢想,自己家族的罪孽真的会带来这种结果。

锦衣玉食长大的公府之女,想象力的极限是夺取爵位贬为庶民,从此官途无望。至于抄家、处斩、流放……是不敢细想,乃至压根不敢去想的。

“如果我是你,倒不如给孩子选一个与世无争的养母,至少皇上不会因为偏宠她而更坚定地抹去你。”不顾元春的怔愣,晴玉狠下心剖析着现实,“而你其实也还有别的路。以药助孕虽有罪,却罪不至死。至于贾家的筹谋,你有孕期间吃的苦有目共睹,哪还有精力管那么多?”

“你想让我独善其身?”

“是实话实说。”晴玉要气笑了。从头到尾,她也没打算替元春欺君。在皇帝面前,谎话越多越危险。

但元春管不了贾家是事实。

“毕竟至少卖官鬻爵这些事你完全不知道。你会被僖嫔的话惊到,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晴玉站起身,脑海中飞速旋转着历史上康熙的性格和处事,打断了元春即将出口的纠结,“别说家族为重的那些话。贾家的事情,也未见得此刻就会爆发。”

其实仔细琢磨一下,元春的说法里有很多的蹊跷之处。倒不是说元春会骗她,而是当局者迷。

最蹊跷的,也是眼下最紧急的,莫过于僖嫔的话——既然赫舍里氏主家不打算跟她交底,她又是从哪知道的弹劾?

论起在宫里的人脉,美貌无脑的僖嫔还不一定比得上元春。

她未必是真的“知道”,知道的也未必是真的。

回想刚进景阳宫时的混乱场景,僖嫔跪在正殿哭得梨花带雨,面对皇贵妃的责问,只说是“看不惯贤贵人得宠张狂,一时糊涂争执了几句”,而当时她和元春身边并没有其他丫鬟在。

显然,僖嫔没有自曝“干涉朝政”的打算,甚至也不是故意害元春早产的——吵架把人吵早产,跟实名制下毒有什么区别?

大概率只是气血上头,想去膈应一下而已。眼瞧着结果不可收拾,越发不敢跟皇上说实话。

而皇上……暂时约莫也还不那么清楚贾府的算计。

毕竟从康熙对元春的态度看,只是敷衍,并不是厌恶。

说到底,贾家也好,四大家族也好,除了有个王子腾还算实权,其他人都脱离政治中心太久了。康熙日理万机,关心晴玉是因为医生涉及自个儿的性命,时刻关心一个没落家族就属实有点跌份。顶多隔三差五地了解一下,不出大乱子就先放着,这就形成了第一层时间差。

而第二层,在于夺嫡的特殊性。

不论是大阿哥勾连军队,还是太子算计长兄,都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甚至干脆说都是“不忠不孝”的铁证。

这种事可以拿去给皇帝上眼药,增加皇上的疑心。但如果摆在明面上弹劾,那就是想要人命,另一方必定拼死反驳。偏偏贾府是个大漏勺属性,很容易被追溯反抓。在九子夺嫡的初期,莫说索额图和明珠会谨慎,就是康熙发现了,也不会贸然让局面变得“不体面”。

有一定的概率,康熙会在调查清楚后延迟发作。

作为不该知道宫外情况,实际上也不怎么知道的妃嫔,现在贸然行动才是添乱。

虽说最终贾府一定还是要完蛋,且作为出气筒一定会完蛋的很惨,但……延后的时间也是时间。

至少对贾府的姐妹们来说,时间就是机会。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0章 两面投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小船三年又三年

第八年新婚

错号后

北岛长夜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