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嫁来荣府的那几天,薛姨妈作为娘家人一起来送嫁。
薛家是皇商,在各地都有产业。王家这些年借着薛家的钱,和贾家在军中的势,风头正盛,在京都也置有大宅子。
王熙凤一行人从金陵坐船到京都,先落脚在王家在京都置办的宅子,再从王家宅子里接亲。
贾家忙得热火朝天。邢夫人自以为攀了王家的亲,是打心眼里高兴,忙出忙进的。
王夫人因一直称病,只在荣禧堂不出来。
薛姨妈一来,就一头扎进王夫人屋里,王夫人直跟她诉苦。
“妹妹你是不知道,我从未见过如李宫裁这般蛮横不讲理的。媳妇儿压在婆婆头上的,简直就是闻所未闻。”王夫人本歪在榻子上,一副精神不济的样子,这会儿越说越得劲儿。
薛姨妈困惑道:“李家是书香门第,养出来的小姐应是知书达礼的。”
“知书达礼?”王夫人嘲讽地噌了一声,“就没见过比她更不讲道理的人。”
李莞本着对讲道理的人讲道理,对不讲道理的人更不讲道理的原则,在王夫人这里就没跟她讲过逻辑。就比方吴新登每次送来的账单里,都有贾珠亲笔写的他的账单,每次都一支笔,一张纸的买。但凡看到珠大爷账单的人都目瞪口呆。最后把吴新登在报账上为难人的事,弄得人尽皆知。
薛姨妈笑着道:“比你那嫁去扬州的小姑子如何?”
薛姨妈所说之人,便是贾赦和贾政的妹妹,贾母亲生女儿,林如海的妻子,贾敏。
王夫人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只有更甚的。”
薛姨妈奇了,“贾大姑娘没出嫁扬州之前,那是何等的养尊处优。要说大姑娘难伺候,还在常理。李家说得好听是书香门第,实际不过是过得比一般人家体面一些罢了,还能把姑娘惯得比国公府养出来的小姐还娇贵?”
林妹妹的母亲贾敏没出嫁加会儿,荣国公还在。那时候荣府光景好,贾敏被养得尊贵。而王家刚刚起势。相比之下,王夫人无论是成长环境,还是见识,都处处矮了她的小姑贾敏一截。王夫人那时候心中憋着气,没有少跟薛姨妈讲心事。
后来,贾敏远嫁江南,也回来少了。再后来,王家崛起,王夫人也掌了家,陈年往事便淡了。
而现在,王夫人一想到李莞,一个脑壳就两个大。“那悍妇倒像是哪个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撺掇着老太太,要夺管家权呐。”
薛姨妈笑着道:“小门小户出来的,哪里管得了这一大家子人,只怕是见都没见过。让她得意几天。姐姐且把身子养好,到时候随便寻了个错,就把她打发了去。”
王夫人本也是这个想法,奈何珠儿被李氏吃得死死的,只怕日后有得不消停。王夫人摇头道:“珠儿不得依啊。”
薛姨妈笑了笑,“小夫妻新婚的腻歪劲儿过了,淡下来就好说了。儿子到底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没听过不护娘的。”
王夫人更是冷笑一声,嗤笑薛姨妈没见识。不护娘的,比如大房的贾赦,一天到晚惦记着老太太的私产。又比如,东府宁国府更是出王|八|蛋,祖孙三代共了一个媳妇儿,除了门口的石狮子,没一个干净东西。
薛姨妈见王夫人被那妇人折腾得没了神儿,便道:“那李氏不过就是仗着珠儿宠她才有了威风。屋里要是有生得伶俐的姑娘,给珠儿房里送两个。真分了宠,李氏不就跟个没牙的老虎一样了吗?”
贾珠房里不放丫鬟,原是王夫人的主意。王夫人刚嫁进来那会儿,老荣国公把爵位给大房袭了,大房原来的娘子事事都压王夫人一头。老太太当时又强势,连王夫人生下的一对儿女,贾珠和元春,都不给她养。王夫人那阵日子不好过,只希望儿女出息了,她也就出头了。特别是贾珠大了后,在读书上特别有天赋。所以,是王夫人提出的,贾珠房里不放丫鬟,只有几个婆子和小厮伺候着,免得读书分了神。哪里知道会造成珠儿只守着李氏一人的局面。
王夫人恍然大悟,珠儿如今对李氏巴心巴肝的痴迷,皆因其从未接触过像样的姑娘。
“府里这些个,只怕珠儿看不上。”王夫人自语道。不是没有姑娘打过珠儿主意,只是珠儿都没有看上的。而那些不安分的,早就已经被王夫人给打发了。
“那就再买几个,不过就是花点银子的事儿。”薛姨妈道,“不光模样要好看,人也要灵光的。”
“对……对……”王夫人一时愁住了,加上接二连三地在生病,一时没有想到这里。
“姐姐把身体养好,买人的事儿,就交给我了。”薛姨妈道。
年末,王熙凤终于顺顺利利地嫁过来了。荣府一番喧嚣后终于消停了下来。
薛姨妈通过牙婆子,给王夫人物色了几个姑娘。
王夫人看了人之后,指着其中一个有几分颜色的问:“你叫什么?”
“回太太,奴婢叫秋桐。”
那秋桐不但颇有姿色,还口齿伶俐,看什么人说什么话。王夫人便把她留了下来,余下几人,薛姨妈自己带走了。
秋桐在王夫人这里学了几天规矩,又好好打扮了一番,越发看着水灵了。
王夫人对秋桐道:“明儿就送你去大奶奶屋里,你可得把她夫妻二人伺候好了。”
“奴婢一定不让太太失望。”秋桐忙道。当初薛太太把她们几个买了送来,秋桐观察了一番,数她的容貌最好了。太太愿意花大价钱把她买来,绝对不会只是让她做个粗使丫头。
这几天据秋桐的了解,珠大爷未来会是荣府的家主。自己若有造化,有个一儿半女,混成姨娘,也算是出头了。
“一等丫鬟一个月是一两月钱,我再加你一吊钱。把人盯实了,往后有你的好。”王夫人道。
正月十五,过元宵节。王熙凤跟贾琏新婚还未满月,俩人便闹上了,因为王熙凤把贾琏原来的几个通房丫鬟给打发了。小夫妻没过几天蜜月,就红了脸。
贾母借着过元宵节,把一家子人喊在一起吃饭,当个和事佬。
贾赦、贾政、贾珠、贾琏坐在贾母右手边;王夫人、邢夫人,以及来做客的薛姨妈,坐在贾母左手边。李莞跟王熙凤在一边布菜。
待伺候完老太太,太太,李莞跟王熙凤才上席面。
此时的王熙凤跟电视上的不大一样,并没有高声谈笑,大约是因贾琏之事。
饭罢,诸人未离桌之际,周瑞家的带上来一个丫鬟模样的姑娘。
周瑞家的对贾母道:“老太太,这是前儿府里买的人里,太太瞧着还不错的一个姑娘,叫秋桐。”
周瑞家的引着秋桐道:“秋桐,快见过老太太。”
秋桐跪着给贾母行了个礼,“奴婢跟老太太请安。”
“瞧着是个伶俐孩子,皮肉也生得不差。”贾母笑着道。
周瑞家的又引着秋桐一一见过桌上诸人,道:“秋桐,快见过大老爷,二老爷,珠大爷,琏二爷,大太太,二太太,珠大奶奶,琏二奶奶。”
贾珠反应淡淡。
贾政倒是看了秋桐一眼。王夫人的脸色瞬间一暗。
贾赦和贾琏倒是目不转睛地盯着秋桐。而邢夫人就当没看到一样。
王熙凤的脸色也不好看,瞅见李莞在看她,意味深长地笑着回视了李莞一眼。
林之孝家的其实早就把王夫人那里的动态告诉李莞了,说是买了个挺漂亮的丫头。这会儿李莞知道林之孝家的说的丫头,便是秋桐了。
李莞记得电视剧里,秋桐似乎先是贾赦的丫鬟,后来又给贾琏做了妾,最后被王熙凤当了枪,逼死了尤二姐。
“老太太,媳瞧着秋桐伶俐,买来伺候您。”王夫人对贾母道。
“我那里不需要再添人了,前儿赖大家的还引来个小姑娘,我瞧着机灵,已经要了人。”贾母笑着道。
她说的那个小姑娘,就是晴雯。李莞这两天给贾母请安时,见过小晴雯。小姑娘确实生得挺漂亮的。
王夫人笑了笑,似不经意间说:“老太太,我瞧着珠儿屋里人少,不然就给珠儿。您看可好?”王夫人心想着,秋桐若是得了老太太的首肯,便是算过了明路了,今儿长辈都瞧着呢。
贾珠立刻对贾母道:“我屋里不缺人。”
王夫人瞧着如今贾珠屋里有了素云、银蝶、炒豆儿几个丫鬟。虽然素云和银蝶是李莞从娘家带来的;炒豆儿年纪还小,她三人都不是房里的人。不过,再塞个把人进来也不是个大事。没想到贾珠拒绝得如此干脆,王夫人面露尬色。
薛姨妈笑着道:“哪个哥儿屋里不放人的?”
薛姨妈这话说罢,贾赦和贾琏这对父子倒是心里极度舒坦。特别是贾琏,王熙凤霸道地赶走了他的通房,他还怄着。薛姨妈也是王熙凤的姑妈,王家人都这么说,贾琏想着往后熙凤再闹,他也有话说了。
“太太也是心疼珠哥儿。成亲好几个月了,也没个音信。”薛姨妈依旧温言温语地笑着道,“房里放个把人,哪怕先有个庶出的哥儿姐儿,后边弟弟妹妹也能被引来。”
王夫人脸上的不悦散开了,因为薛姨妈把她想说又不方便直接说的话,都说出来了。
“我的家事,姨妈就不用费心了。”贾珠冷冷地反驳薛姨妈,直指她是个外人。说罢,他又宠溺地看了李莞一眼,转而有些腼腆地对贾母道,“祖母,其实宫裁已经有了。月份小,我俩本想着等月份大一些再说来着。”
贾母听后大喜,“我有重孙子了,真是好啊!”
王夫人一脸讶异,先是心喜,又对上安安静静坐着的李莞平静的笑容。王夫人终究是笑不出来。
贾珠对贾母道:“祖母,孩子月份小,孙儿不想生手来屋里。”
“那是。”贾母对王夫人道,“孩子是大事,一切皆稳妥为主。你说呢?”
王夫人连连答是。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第 17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