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的黄昏再次降临,将观测站染成温暖的琥珀色。卡维站在工作间的大窗前,面前摊开着重新绘制的庇护所图纸。这一次,西南角那根曾被艾尔海森判定为“冗余”的立柱旁,多了一行细小的标注:【美学承重双冗余结构 - 卡维】。他甚至还用那盒荧光颜料,在图纸边缘画了一轮小小的、散发着柔和银辉的月亮。
他放下笔,长长舒了一口气。不是完成设计的满足,而是一种奇异的、宣泄后的平静。将“The Logician's Dawn”刻在机械鸟上,是他对那个惊世骇俗的“悖论性常量”告白的回应——用他的语言,他的方式。他不知道艾尔海森会如何解读,但做完这一切,心头那块沉甸甸的、混杂着羞赧与悸动的巨石,仿佛轻了许多。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的虚空终端。那个“学长的回应频率”…他会看吗?现在看过了吗?卡维的耳朵尖又开始隐隐发烫。
* * *
艾尔海森的书房(观测站临时征用的房间)内,灯光比平时调暗了一档。他没有在处理公文,也没有在研读古籍。虚空终端投射的光幕上,悬浮着的正是卡维设计图角落那轮荧光小月亮的高清扫描图,以及旁边那行清晰的刻字:“The Logician’s Dawn”。
他的指尖悬在光幕上方,距离那行字只有微毫。灰绿色的眼眸专注地凝视着每一个字母的弧度,仿佛在解读最古老的赤王铭文。没有惊讶,没有困惑,只有一种深沉的、如同星体运转般的平静专注。
“‘逻辑学家的破晓’…” 艾尔海森低声自语,指尖终于落下,极其轻微地拂过光幕上那行字的虚拟影像。冰冷的电子光映在他眼底,却奇异地折射出一丝温度。“以浪漫主义手法,回应理性定义…高度非对称,却构成闭环。”
他关闭了设计图投影,调出另一组数据流——是卡维虚空终端发送那段“回应频率”时的加密波段实时记录。艾尔海森修长的手指在虚空中快速操作,将这段加密波段与他数据库中储存的、卡维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虚空终端使用习惯残留频谱”(一种极其冷僻、他私下建立的个人行为模型)进行比对分析。
光幕上,复杂的波形图和数据流快速滚动、叠加。艾尔海森的眉头微微蹙起,专注得如同破解世界级谜题。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终于,一组红色的标记框锁定在某个特定的、极其微弱的频率共振点上!分析结论清晰地显示在光幕下方:
【波段特征比对吻合度:97.8%】
【关联情绪模型:高度专注下的正向情感波动(核心特征:羞赧峰值伴随创作满足感)】
羞赧…满足感…
艾尔海森的指尖停留在那个共振点上,灰绿色的眼眸深处,那片平静的绿湖仿佛被投入了一颗石子,漾开一圈细微却清晰的涟漪。一种名为“验证成功”的、极其纯粹的理性满足感,混合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更接近感性的微妙情绪,悄然滋生。他的唇角,再次向上弯起那个几不可察的、却真实存在的弧度。
“卡维学长…” 他对着空无一人的房间低语,声音轻得像拂过沙粒的风,“你的‘破晓’频率…已被成功捕获并解码。”
他关闭光幕,房间陷入柔和的昏暗。他走到窗边,望向卡维工作间透出的温暖灯光。壁垒之内,那个唯一的“悖论性常量”,不仅稳定存在,还发出了清晰可辨的共振信号。这感觉…比解决十个学术难题更令人…满意。
* * *
晚餐的氛围比之前微妙了许多。卡维努力维持着表面的镇定,但眼神总是不自觉地飘向对面。艾尔海森依旧平静,用餐动作一丝不苟,仿佛什么都没发生。只是当卡维不小心把鹰嘴豆泥蹭到嘴角时,艾尔海森的目光在他唇边停留了半秒,才不动声色地递过一张干净的餐巾。
“谢谢…”卡维接过,胡乱擦了擦,感觉那被看过的皮肤有点发烫。
沉默在餐桌上蔓延,却不再有之前的尴尬,反而流淌着一种心照不宣的张力。卡维清了清嗓子,试图打破这奇怪的氛围:“那个…庇护所的图纸,西南角的修改,我觉得保留了必要的冗余,稳定性没问题。” 他故意提起,带着点小小的、属于学长的倔强。
“嗯。”艾尔海森咽下食物,拿起水杯,“我看到了你的标注。‘美学承重双冗余’。” 他的目光平静地落在卡维脸上,“很有趣的命名方式。它将主观审美偏好提升到了与客观力学性能同等的系统层级。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认知模型。”
卡维:“……” 他就知道!跟这家伙讨论设计,最后总能拐到奇怪的学术分析上去!他刚想反驳,艾尔海森却话锋一转。
“不过,”艾尔海森放下水杯,灰绿色的眼眸里带着一丝纯粹的、属于研究者的好奇,“我注意到你使用了微量荧光颜料标注。这种材料在极端温差下的稳定性如何?长期暴露于沙漠强紫外线和风蚀环境,其辉度衰减曲线是否符合你的预期美学效果持久性?”
卡维愣了一下。他没想到艾尔海森会关注这个细节。他放下叉子,金红色的眼睛亮了起来,瞬间被带入了专业领域:“辉光粉的基材是特制的,耐候性做过测试!衰减是线性的,模拟计算过,在五年内能保持70%以上的初始亮度,正好契合风蚀岩的自然风化节奏!而且夜间的微光…” 他滔滔不绝地讲起了材料选择和光影设计的考量,刚才那点小别扭瞬间抛到了九霄云外。
艾尔海森安静地听着,没有打断。他看着卡维眉飞色舞、眼中闪烁着纯粹热忱光芒的样子,看着他因为激动而微微泛红的脸颊和比划着的手势,受伤的手掌似乎已无大碍。这不再是那个在公寓里蜷缩的影子,也不是拍卖场后台绝望的囚徒,而是他记忆中那个在教令院,为了一张完美设计图可以争论三天三夜的、光芒四射的卡维学长。
一种极其陌生的、温润的暖意,如同沙漠深处隐秘涌出的泉水,悄然浸润了艾尔海森向来以逻辑为基石的心田。他忽然理解了“美学承重双冗余”的意义——那不仅仅是一个结构设计,更是卡维灵魂的投射:在理性的框架下,执着地守护着感性的辉光。
卡维讲得口干舌燥,终于停下来喝了口水,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艾尔海森一直专注地看着自己,那眼神…不再是冰冷的审视或分析,而是一种…专注的欣赏?他的声音戛然而止,脸颊又开始升温。
“咳…大概…就是这样。”他有些局促地结束。
“很精妙的考量。”艾尔海森给出了简洁却明确的肯定,他的目光依旧停留在卡维脸上,仿佛还在回味刚才那场充满生命力的“噪音”表演,“将感性的美学诉求,转化为可量化、可预测的工程参数。这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逻辑能力。” 他顿了顿,补充了一句,“卡维学长,你在处理‘变量’扰动方面,效率很高。”
效率很高…处理变量扰动…
卡维的脸彻底红了。这家伙!又在用他的术语!但这次,那话语里似乎带着一丝…调侃?还是…赞赏?
“吃…吃饭吧!饭都要凉了!”卡维低下头,掩饰性地猛吃了几口烤饼,心里却像被沙漠黄昏的风拂过,痒痒的,暖暖的。壁垒的裂痕在专业共鸣与微妙的调侃中悄然扩大,一片小小的、名为“理解”与“欣赏”的绿洲,正在这片理性的沙海与浪漫的月光交界处,悄然萌发生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