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病态心理了解 > 第9章 反客为主

第9章 反客为主

第九章:反客为主

那封来自李墨的邮件,像一枚钉子,钉在了俞旧和知年的脑海里。

他们没有回复,也没有报警——他们知道,李墨很可能已经在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

"我们需要主动出击,"知年说,"等待只会让他占据优势。"

"同意,"俞旧点头,"但我们需要一个计划。"

他们开始分析李墨可能的下一步行动。根据陆教授提供的资料,李墨在学术界人脉广泛,可能会尝试通过学术会议或研讨会接触他们。他也可能利用病人作为突破口,试图影响俞旧的治疗工作。

"我们需要双重防御,"知年说,"一方面保护我们自己的心理空间,另一方面保护我们的病人。"

"我会在咨询中加强边界设置,"俞旧说,"同时我们需要练习新的融合模式,防止再次被外部干预。"

接下来的几周,俞旧和知年加强了心理防御训练。他们发现,在融合状态下,他们的心理屏障更加坚固,外部干扰很难影响他们的内部对话。

同时,俞旧在咨询中更加注重边界设置,尤其是在处理新病人时。他会详细解释保密原则和治疗边界,确保病人了解治疗的范围和限制。

一天,一个新病人预约了紧急咨询。她名叫周婧,是一名25岁的研究生,自称有严重的失眠和焦虑症状。

"我感觉有人在我的脑海里说话,"周婧说,声音颤抖,"它告诉我做一些事情,一些可怕的事情。"

俞旧和知年同时警觉起来。这句话太熟悉了——这正是李墨可能使用的诱导技术。

"这种情况什么时候开始的?"俞旧问。

"大约一周前,"周婧说,"我参加了一个心理学研讨会,回来后就开始出现这些症状。"

"什么研讨会?"知年在内部问。

"李墨可能在场,"俞旧回应,然后继续问:"你还记得研讨会的主题吗?"

"关于意识与大脑的关系,"周婧说,"有一个演讲者特别引人注目,他谈论了如何通过外部刺激影响人的意识。"

"描述一下他,"俞旧说。

"三十多岁,戴金边眼镜,白衬衫,"周婧说,"他的名字好像是李博士。"

俞旧和知年交换了一个眼神。确认无疑,这就是李墨。

"周婧,"俞旧说,"我需要你知道,你不是唯一一个有这种经历的人。我相信你正在经历的是一种外部诱导的心理现象,而不是你自己的问题。"

周婧惊讶地看着他:"这可能吗?有人能真的进入我的脑海?"

"在某种程度上是的,"俞旧说,"但也有方法可以保护自己。"

他开始教周婧一些心理防御技巧,包括如何识别外部诱导、如何建立心理屏障,以及如何在感到被操控时寻求帮助。

"这听起来像科幻小说,"周婧说,但眼中已经有了希望的光芒。

"有时候科学比小说更不可思议,"俞旧说,"但记住,你拥有最终的控制权。没有人能真正'进入'你的脑海而不经过你的允许。"

在接下来的几周里,俞旧和知年接待了更多有类似经历的病人。他们都曾参加过李墨的演讲或研讨会,回来后出现了各种异常的心理症状——失眠、焦虑、幻听、冲动行为等。

"他在大规模实验,"知年说,声音中带着愤怒,"利用无辜的人作为他的小白鼠。"

"我们需要阻止他,"俞旧说,"但我们不能单独行动。"

他们联系了陆教授,分享了他们的发现。陆教授震惊之余,也提供了重要信息——李墨正在筹备一个大型学术会议,主题是"意识控制的新前沿"。

"这是一个公开宣传他理论的平台,"陆教授说,"也是他扩大影响的机会。我们必须在会议上揭露他的行为。"

"但我们需要证据,"俞旧说,"足够说服学术界和公众的证据。"

"我可以帮助你们获取他的研究数据,"陆教授说,"但这需要时间和冒险。"

"我们没有时间了,"知年说,"他的实验正在造成伤害。"

经过一番讨论,他们制定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会议上公开挑战李墨,同时展示他们自己的融合模式作为证据,证明意识可以自主整合,而无需外部控制。

学术会议当天,会场座无虚席。李墨的演讲被安排在最后,显然是会议的压轴节目。

俞旧和知年提前到达会场,与陆教授和几位信任的心理学专家会面。他们交换了最新信息,确认了计划的每个细节。

"准备好了吗?"陆教授问。

"是的,"俞旧和知年同时回答,声音完美同步。

李墨的演讲开始了。他穿着一贯的白衬衫,戴着金边眼镜,笑容温和而自信。他展示了一系列所谓的"意识控制实验",声称能够通过外部刺激诱导人格变化。

"意识不是不可控制的神秘力量,"李墨说,"它遵循规律,可以被理解、预测和引导。我们正站在意识控制革命的前沿。"

会场响起了礼貌的掌声。然后,按照计划,陆教授举手提问。

"李博士,"陆教授说,"你的研究声称能够控制人格,但你有没有考虑过这种方法的伦理问题?以及可能对受试者造成的心理伤害?"

会场顿时安静下来。李墨的笑容微微僵硬,但很快恢复正常。

"伦理问题当然重要,"李墨说,"但科学进步往往需要突破传统伦理的限制。我们的研究有严格的伦理审查,不会对受试者造成伤害。"

"真的吗?"俞旧站起来,声音清晰而坚定,"那么你如何解释这些案例?"

他向会场展示了几份匿名案例研究,详细描述了李墨实验对受试者造成的心理伤害。会场一片哗然。

"这些都是伪造的,"李墨说,声音中第一次出现了慌乱,"这是对我研究的恶意攻击。"

"如果是伪造的,"知年说,声音从俞旧口中发出,但音色略有不同,"那么你为什么要在实验室中安装能够监控他人内部对话的设备?"

会场再次陷入混乱。几位与会专家要求查看李墨的原始数据和实验记录。

李墨试图辩解,但在越来越多的质疑声中,他的自信开始崩溃。就在这时,俞旧和知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他们在众目睽睽之下进入了融合状态。

会场安静得能听到针落可闻。所有人都惊讶地看着他们——两个独立的意识,在不借助任何设备的情况下,完美地融合成了一个新的存在。

"这就是意识的真正力量,"融合后的意识说,声音中同时包含了俞旧和知年的特质,"它不需要外部控制,因为它本身就拥有自我整合的能力。真正的进步,不是控制他人的意识,而是帮助人们理解和接纳自己的意识。"

会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几位原本支持李墨的专家也开始质疑他的研究方法和伦理立场。

李墨试图继续辩解,但在证据和舆论的双重压力下,他的演讲最终以失败告终。会议结束后,学术委员会宣布将成立专门小组调查李墨的研究。

当天晚上,俞旧和知年收到了一封邮件,发件人是李墨。邮件只有一句话:

"你们赢了这场战斗,但战争才刚刚开始。"

俞旧和知年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坚定。

"他不会轻易放弃,"知年说。

"我们也不会,"俞旧说,"但现在,我们有了更多的盟友和支持。"

"还有更重要的,"知年补充道,"我们证明了自己的融合模式是可行的,这为帮助他人开辟了新的道路。"

俞旧点头同意。他们知道,李墨的威胁依然存在,但他们已经不再是孤军奋战。他们的理论和实践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他们的治疗方法帮助了越来越多的人。

"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知年问。

"继续我们的工作,"俞旧说,"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同时保持警惕。李墨可能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回来,但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他们关上电脑,望向窗外。城市的灯光在夜色中闪烁,像无数颗星星在向他们眨眼。

"无论未来有什么挑战,"俞旧说,"我们都将一起面对。"

"永远一起,"知年回应道。

他们相视而笑,然后转身离开,准备迎接新的一天和新的挑战。因为他们知道,真正的进步不是击败对手,而是不断超越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橘涂十一日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