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蔬菜栽培的技术基础
一、地块选择与规划:
山地蔬菜栽培地:①生态环境良好,交通方便;②海拔 200m 以上,坡度 25°以下,有有固定水源;③土壤深厚肥沃,沙壤土;④朝向东南坡
二、土壤耕作:指在作物生产过程中,通过农具的物理机械作用,改善土壤的耕层结构和地面状况。
1、作用:①调节水、肥、气、热等因素;②保持土壤的团粒结构;③正确翻压有机肥,增加肥效;④清除残根、杂草、残株落叶,消灭杂草再生;⑤掩埋带菌体及害虫,减轻危害;⑥为蔬菜播种、定植创造适宜的条件。
2、措施:
①基本耕作:利用各种犁或锄进行整个耕作层的耕作。包括翻耕、深松耕、旋耕(机械)。
②表土耕作:在基本耕作上进行的辅助作业。中耕:对土壤进行浅层翻倒,疏松表层土壤的耕作措施。
③作畦与起垄:畦是用土埂、沟或走道分隔成的作物种植小区。垄较高。
三、蔬菜栽培制度★:指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土地面积上蔬菜布局和茬口接替的制度。
①连作★:指 1 年或多年在同一块土地上重复栽种相同作物的种植制度。
②轮作★:指在同一块土地按一定的年限,轮换栽种几种亲缘关系较远或性质不同的作物
③间作★:指 2 种或以上的蔬菜隔畦隔行或隔株,同时栽培在同一块土地上的种植制度。
④混作:指 2 种或以上的蔬菜不规则地混合种植在同一块土地上的种植制度。
⑤套作★:指前作蔬菜在生育后期行间或株间种植后作蔬菜,前后作共生的时间较短的种植制度。
⑥间、套作的原则★:
1)合理搭配蔬菜的种类和品种:①生长期长的和生长期短的蔬菜间套作;②植株高矮不同的蔬菜间套作;
③根系深浅不同或对养分要求不同的蔬菜间套作;④有互利作用的蔬菜间套作;⑤喜光和耐阴的搭配;
2)安排合理的田间群体结构;
3)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
4)注意不同作物在肥水、通风等管理中相差不能太大
四、茬口安排:
1、季节茬口:指在时间上,1 年当中露地栽培的茬次。①越冬茬;②春茬;③夏茬;④伏茬;⑤秋冬茬。
2、土地利用茬口:空间上在轮作制度中,同一块菜地上全年安排各种蔬菜的茬次。
五、直播与移栽
1、直播:有些蔬菜根系再生能力较弱,移栽后不易成活等原因一般不进行育苗,而采取直播。如部分叶菜类、根菜类、豆类。直播时播种量大于实际需要,需要间苗。
72、定植★:经过设施或露地培育的幼苗,长到一定大小后,移栽到设施或露地里继续生长,称为“定植”。
①定植时期:根据气候、土壤条件、作物种类、上市时间确定。
②定制密度:⑴合理密植可以增加蔬菜产量,提高蔬菜品质;⑵合理密植有利于平衡个体产量与群体产量关系;
⑶栽植密度影响蔬菜的生长习性与群体结构。
③定植深度:一般以子叶下为宜。但黄瓜、洋葱宜浅,大葱宜深。北方春季土温低定植不宜过深;潮湿地区不能定植过深。
④定植后管理:还苗:幼苗栽到大田后,因根部受伤妨碍水分和养分的吸收,有一段时间几乎停止生长,待新根发生后才恢复生长,这一过程称“还苗”。
缩短缓苗期:a)营养钵钵或营养土块育苗,可以少伤根,还苗快; b)栽植后应及时遮荫、覆土防寒、灌水防冻,促进成活;c)准备备用苗。
六、田间管理技术
1、施肥技术:播种或定植前施用基肥,供全生长期的需要;生长期间分期追肥,补充生长发育时期需要。
按施肥方式分为:环施、穴施、条施和撒施等;按施肥部位分为:土壤施肥、根外施肥(叶面追肥)。
有机肥肥效较慢、长,无机肥的肥效较快、短。施肥常与灌溉结合,以提高肥效。
A 型蔬菜:从始收期到盛收期对养分的吸收量逐渐增加,此后大体保持稳定,如黄瓜、茄子、四季豆、豌豆、番茄等;B 型蔬菜:随着叶片的生长,吸收的养分也逐渐增加,待叶片长足后,养分从叶片向产品器官转移,吸收量逐渐减少。如萝卜、大白菜和结球甘蓝等。
2、灌溉与排水技术
蔬菜需水规律:不同蔬菜种类、形态构造、不同生长期、不同气候土壤特性需水量不同;
灌溉方式:沟灌、喷灌、微灌。
3、植株调整★简答:人为地采用技术措施,调节植株生长发育进程,使植株达到最佳的生长发育状态,促进产品器官形成和生长的操作方法。
作用:①平衡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地上与地下部生长;②促进产品器官形成与膨大,提高品质;③使通风透光良好,提高光能的利用率;④减少病虫和机械损伤;⑤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的株数,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⑴整枝、摘心、打杈
①整枝:某些果蔬茎蔓生长繁茂,为控制其营养生长,通过修剪留下最适果枝数量,形成一定株型,促进果实发育。作用:有利于通风透光,平衡营养器官与产品器官,减少病虫害发生。
②摘心:当植株长到一定高度时,根据定干要求摘除植株的顶芽。作用:抑制生长,促使养分集中输送到果实中去,有利于果实发育和提早成熟。
③打杈:摘除植株的侧枝或侧芽。作用:在植株具有足够的功能叶时,为减少养分消耗,去掉多余分枝。
选择晴天进行,有利伤口愈合。
⑵摘叶、束叶
①摘叶:摘除植株下部和膛内的病叶、老叶、黄叶。
作用:有利于植株下部通风透光,减少病害发生和蔓延,减少养分消耗。
②束叶:在产品器官形成后期,把外叶片包扎起来,用于大白菜、花椰菜栽培。
作用:促使大白菜的叶球或花椰菜花球软化,包心紧实,不受阳光暴晒,改善植株间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地温,利于防寒。
⑶疏花疏果与保花保果
①疏花疏果:人为地去除一部分花和幼果。作用:减少消耗,提高品质。
②保花保果:当营养不足,低温或高温时,一些花和果实自行脱落,采用特定方法促进坐果。可以采用改善肥水供应、环境条件或激素点花等方法。作用:保证一定的坐果量。
⑷支架、绑蔓、牵引
①支架:对不能直立生长的蔬菜进行支架栽培。作用:增加栽植密度,充分利用空间,利于通风透光。
②绑蔓:对于支架栽培的蔓生蔬菜,人为地将主茎捆绑在支架上的方法。作用:引导植株向上生长。
③牵引(吊蔓):对一些蔓生、半蔓生蔬菜进行攀缘引导的方法。作用:引导植株向上生长。
(5)压蔓、落蔓、盘蔓
①压蔓:对于南瓜、西瓜等爬地匍匐蔓生蔬菜,将部分茎节部位压入土中,固定茎蔓的措施。
作用:压蔓部分可以再生不定根,增加吸收面积和防风作用。
8②落蔓、盘蔓:对牵引或支架栽培的蔓生蔬菜,生长后期将茎蔓定期从支架上解开,下落,将生长点下放的方法。摘除基部老叶,果实已收获,群体基部过疏,而顶部缺少生长空间。
(6)植株调整注意事项:
①瓜类、番茄、豆类和薯芋类等藤蔓类蔬菜,在植株拔节时,应及时搭架引蔓;
②植株调整要选择晴天进行。阴雨天伤口愈合慢,易感染病害易感染病害;
③重点工作是摘除病叶、老叶、无效侧枝和病果及虫柱心果实等;
④所有植株调整下来的植株残体,必须带到园外统一烧毁。
4、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①促进扦插生根:萘乙酸。
②抑制抽芽,打破休眠,促进发芽:萘乙酸甲酯、(MH)抑制发芽。赤霉素(GA)促进发芽。
③抑制徒长,培育壮苗:矮壮素(CCC)、三碘苯甲酸(TIBA)、B9。
④防止器官脱落:2,4-D、PCPA(落素)25ppm。
⑤控制抽薹与开花:赤霉素(GA)促进抽薹开花,而各种抑制剂可以用来抑制抽薹。
⑥促进果实成熟:乙烯利(2-氯乙基膦酸)。
⑦控制性别表现:低浓度的乙烯利促进雌花的发生,GA 可以大大增加雄花的数目,减少雌花的数目。
⑧保持产品新鲜状态,延长贮藏期:6-BA 等。
5、中耕、除草
可以增加土壤透气性、防争肥水。深度约 4-8cm。方式:a.手工操作;b.地膜覆盖;c.化学除草
6、培土
①培土方式:生长期间培土于根部,结合中耕除草进行。
②培土作用:促进植株软化,提高产品质量(大葱、韭菜、芹菜、石刁柏);促进地下茎的形成(马铃薯、芋、
生姜);促进不定根的发生(番茄、南瓜等);防止植株倒伏,防寒、防热等;
7、无土栽培★:凡不用天然土壤,使用基质,或用营养液灌溉植物根系,或用其他施肥方式来种植作物的方法
统称为无土栽培。分为基质栽培、水培和雾培
你真厉害,又看了一章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第五章 蔬菜栽培的技术基础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