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沉浮 > 第17章 第十七章

第17章 第十七章

天未黑尽,家家户户紧闭大门。

徐阶试探敲几户人家大门,皆没有回应。

街道上出现三三两两行人。

徐阶和馆竹走在寂静的街道上,阴霾的天空无一星半点。

阴风阵阵,徐阶出声,叫住前面的老者,“老人家,劳驾止步,烦请问个路,请问此地哪里有客栈?”

老者回头,苍白的发丝凌乱不堪,整个面部布满了皱纹,而且嘴巴已经完全的收缩在了一起,眼珠也没有了,只有一个空洞洞的眼眶。

脸上皱起的皮肤像破棉絮被撕裂了一块,贴在皮肤上,随风飘,露出红嫩的血肉。

诡异、恐怖、阴森、可骇……

“啊~”馆竹被吓出声,猛捂住嘴巴。

街道上几位行人皆回头,都带着鬼面具,什么老虎人面具、骷髅面具、诡异笑脸面具……

齐刷刷的盯着他们,黑洞洞的眼眶里,像是没有眼珠,无神空洞。

月光透过缓慢移动的黑云时隐时现,不远处巷道的转角边似乎飘过一个诡异的人影。

馆主微不可查的退了半步。

老者伸出里外都是茧皮的手,手每一根指头都伸不直,整个手看着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皱巴巴,干枯枯。

他指了指西。

馆竹这才发现,这些行人带的是面具。

他镇定一些,又看了一眼面前白发苍苍老人,疑惑世上竟有那么逼真的面具,猛一看,竟真像人的面皮。

陈家村东西贯彻。

“西头有处野店,你说老李头让你来,会让你住的。”老者声音嘶哑,语速缓慢,一字一句的像在读书。

“多谢。”徐阶眉微皱,拱手礼谢,余光打量了眼转头离去的一众行人。

“大人,您、相信那老者的话吗?”馆竹作小心状,掩嘴轻语。

徐阶指了指夜幕降临的天,“去看看。”

紧急文书被绑在后背,一匹马在荒凉的官道上疾驰,穿越山河,横行市井,行遍千里。换驿马、乘水路,水急舟疾、马不停蹄如风驰电掣,一路风尘仆仆。

村西尽头果真有处野店,门大敞,远远看见,灯火通明,火光倾泻映照,是整条村唯一的一处光亮来源。

野店简陋,破旧陈木,角落里堆积坏掉的桌椅凳腿。店前泥地上被泼了水,沾了徐阶一脚湿泥。

里面座无虚席,每人桌旁都搁放一张面具。

方才喧哗热闹的店突然安静下来,满座寂然,喝酒的动作停顿半空,视线皆看向门口二人。

馆主攥住徐阶衣袖,不着痕迹将他向后拉扯。

徐阶大喊一声,“老李头让我来!”

店里的老板娘,陈小娘子闻言,扭身上前招呼,“呦,好久没见新客了!”她弯腰似是在地上捡起了什么东西,再站起来,手上多了两张鬼面具,“二位、是不是掉了东西?”

他们二人接面具进入,里面人不再打量他们,各自喝酒,一夜相安无事。

早晨,陈家村清清亮亮,阳光透过淡淡的雾气,温柔地洒在野店门口站着的徐阶身上。

陈家村街道早市开,街边摆起了早点、蔬菜、瓜果铺子,响起了吆喝声。

徐阶看了眼貌似平常的街道,又向店内看了一眼,店里的陈小娘子见徐阶朝店里张望,冲他粲然一笑,明眸皓齿。

徐阶扭头,转身携馆主前往县令府衙,心中却越加疑惑,“一路上,除了那日夜半遇到一个刺客,沿途并未遇到其他危机,奇也怪也。”

更加奇怪的是这个村子和那些面具。

郑洛书说此地无良民,可是看着却也不像刁民。

驿卒日夜兼程,抵达大明宫。

大明宫的东门东安门、西门西安门、北门德胜门各有下马碑。

奔驰的马穿梭大明宫东门顺化门,于下马碑前,马上的驿卒从马腹跨马滑下,一路快步疾走,进入东安门,穿过东上中门,进入午门,出端门、承天门。

大明门以内,皇城千步廊两侧,行至承天门向右转,六部坐落于此。

驿卒手持腰牌,一路畅通无阻,进入兵部,高声呼喊,“报!卑职广昌县公人,找大司马,有一千八百里紧急公文呈递!”

驿卒说完这句话,扑通倒地,白眼外翻,全身抽搐癫痫,皮肤发绀,大口大口喘息着,一口气没提上来,呼吸迅速停止、瞳孔散大,竟是心源性猝死了。

身体呈诡异状扭曲着,听见动静出来的两位兵部主事见到这一幕,被吓的呆愣原地。

兵部侍郎张瓒神色严肃,从房门踏出,声步齐急出,“快救人!”

待他走到驿卒身旁,仅仅片刻,驿卒便升天,身体已僵。他用手盖住驿卒瞪天死不瞑目的眼,手掌轻拂,帮他阖眼闭目。

主事见此幕,反应过来,面色苍白,结巴道:“尚……尚书大人正……正在朝房。”

兵部尚书王琼正在朝房请求皇上面见,已等待一柱香之久。

为的是请修榆林边墙,本也不是急事,打算再等一盏茶功夫,皇上若还未召见他,他就回去。

一只布满皱纹苍老的手上正捧着一本书。

他坐在朝房茶桌旁,右手端着茶碗呷了一口茶,左手捧着《六韬》。右手将茶碗放在茶案上,食指伸入口中,沾了点唾沫,不徐不慢的翻了一页泛黄的书卷。

朝房门外,兵部主事疾步进入,双手捧公文呈上,“大人,方才递上的急报!”

王琼合上书,放在一旁。接过公文,打开一看,表情变得凝重起来,舒展的眉毛也拧在一起。皇上此时,就是不想见他这副老骨头,也非得见上一见了。

他当即起身,轻车熟路的穿过顺天门,去奉先殿,于殿前喧哗称要面见圣上。

“大人,皇上正在斋沐,不见朝臣,您请回吧!”门口的侍卫尽职尽责。

“臣有要事!!”王琼年迈,虽体力不支,且气喘吁吁,却毫不退让,气势犹存。

从大殿里跑出一位小太监,额上细汗密布,微喘,“大人,您在此处喧哗也无用,皇上此刻不在奉先殿,去文华殿了。”

去文华殿,需要穿过午门。

午门内外,御道南接端门,北接奉天门,午门两侧有两座石亭,一边放日晷,一边放铜制嘉量。

王琼穿过左顺门,再次于文华殿殿前喧哗,欲闯之。

他虽已是老态龙钟,走路时却仍然步履矫健。

门前当值锦衣卫抹汗,前有石金,现在又有王琼,怎么一个两个都是不怕死的?

“大人,莫让我们难办呐,皇上今日不见朝臣!”小六子顶着一张苦瓜脸,想不通自己怎么就这么倒霉,正巧他当值遇到朝臣闯宫殿。

“耽误了军情,你们担待的起吗?”王琼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两只深陷的眼窝,皱纹纵横交错,眼珠有些浑浊不清,心却澄亮,斥责道。

“切——”小六子翻了个白眼,咂嘴不屑。什么军情,欺负他无知吗?无非是倭患猖獗,但是倭寇祸患自太.祖建国后就存在,至今未能酿成大患。正统以后,随着朝廷**,海防松弛,倭寇祸害倒是越来越严重,但这也不是朝夕生成,早已是长久病痛。这么咋呼是做什么?

“想我王琼仕宦数十年,治理漕河,平定朱宸濠叛乱,今日竟被你这竖子小儿如此无礼对待,你!你!”王琼的心气与他的才华一样高,见小六子轻蔑的眼神,气到磨牙跳脚,怒发冲冠。

“皇上!皇上!”王琼大声呼嚎。他虽已年过古稀,却筋骨硬朗,竟是要直接冲进去,猛地扑过去,将两名侍卫冲撞开来。

小六条件反射,迅速一招擒拿,拉住王琼左臂,伸出左腿钳制其腿,同时猛力拉住王琼右臂,迅速向左转体,将王琼双手剪在其背后,扣于手中。

旁边的锦衣卫惊的掉下巴,不是为他这一招高超的擒拿所叹,是为他一介锦衣卫末官总旗,竟然敢公然对二品大员施展擒拿之术。

“哎呦,哎呦!”王琼痛呼,觉得自己胳膊脱臼了。

小六猛然反应过来不妥,立即松了手,跪了下来,“大人恕罪,卑职本能反应,求大人开恩!”

求生欲极强。

门口的动静惊动了皇帝,孙盛闵从殿里出来,阴柔的脸庞,冷若冰霜,侧目斜视这场闹剧,狎笑道:“尚书大人,皇上让您进去。”

王琼再老当益壮,也已经老了,经不起折腾。他发麻的胳膊肘有了些知觉,手指颤颤巍巍的指着小六子,一时说不出话来,哀叹一声,就此作罢,跟着孙盛闵进入奉先殿。

奉先殿前殿内设置各类供桌、祭器,嘉靖皇帝黄袍加身,坐在前殿坐垫靠背上,殿内竹立香一点红星冒轻烟,香落满殿,仿佛神佛莅临大殿。

肃穆、清幽。

王琼肃然起敬,行礼奏事。

“皇上,仙霞岭刁民私采银矿,被官兵追捕,于仙霞岭起兵造反了!一路向西攻伐,现已至赣州边界,规模已达五千人!”

朱厚熜调换了靠在坐垫上的姿势,孙盛闵捧过公文,呈给朱厚熜。

朱厚熜接过,打开,览之,将公文又合上,搁于案桌。

自嘉靖元年,民间大大小小起义四起,不乏白莲余孽乱民阴谋,大多是盐徒、矿工、乡野村夫打着“等贵贱均贫富”旗号,行那造反之事,前仆后继,朱厚熜早已见怪不怪。

“区区五千人,也敢与朕的大明军营匹敌。”

“灭了他们。”朱厚熜唇上的两撮小胡须随着他开合的嘴上下跳动,明亮的眸子里幽深似谷,冷峻的眉眼藏着不爽与怒气。

“调集闵、浙、赣直隶省官军镇压!”

“是。”

“皇上,臣还有一事禀报。”

他真正想禀报的是后面这件。

“说。”

“老臣乞修榆林边墙 。”

说到榆林边墙,还要从成化年间说起。

成化九年,副都御史余子俊将延绥镇的镇治从绥德迁到了榆林,同时增兵设防,拓城戌守,从此榆林成为九边重镇之一。

九边重镇是明朝同蒙古残余势力防御作战的重要防线,如今这重镇之一的榆林边墙,几乎毁了一半,毁坏严重。

二边内环山险要,不适合种田,屯田大多在其外,大边则用来保护屯田。

由于大边至二边内大多是平地,大边筑墙高厚不过一丈,可以肆意被破坏而进入,相较第二道边防,大边损坏的更加严重。

“皇上,如今这榆林大边、二边多处损坏,不得不修。”

“爱卿有何高见?”

“依老臣之见,九边重镇长城是抵御蒙古的重要防线,这长城不仅要修,且立即得修,还要修的结实!防止再次出现损坏。要修的话,肯定要先修大边,毕竟大边是外边防,而且有一半大边城墙损坏。而且这次修一定要挖沟深险,增强围墙的高度和厚度。”

“臣预计采用丁卒一万八千人,乞请发帑金十万,第二年二月二动工为宜”。

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代表阳气上升,万物复苏。这时候出门定会春风得意。这一日,象征着马到成功、万事如意。

只是这王琼怎会简单的以封建迷信为根据,考虑动工时间?这二月二是说给皇帝听得,实则是让皇帝提前做好准备。除了人力、设计、方案讨论、施工布局等前期准备,最重要的前期准备是资金。现在立即让皇上拿出十万金,只怕有些困难,皇上刚花了七十万修了道观。他此举,意在提前跟皇帝打个招呼,让他自己想办法去筹钱!

嘉靖虽醉心求仙问道,不至昏庸,边防守卫的重要性比谁都清楚,遂同意他的请求,命令延绥镇巡官和王琼商议,一同修长城。

先不说皇宫里大小二三事,话说那日陆炳知晓陆松派了竹青隐藏在徐阶身旁,随即差人去延平府。

那人叫贺婴,是陆炳的亲随。

这日,他来到延平府,延平府衙典史范庆说徐阶已调任石城县,不在延平府了,他旋即又赶往石城县。

一路向西,过了仙霞岭关口,路上遇到百姓举家迁徙,孩童啼哭不止,路边被丢了很多破烂的粗布、踩烂的草鞋。

夜里下过小雨,泥地上脚印密布,车辙深陷,全部往一个方向。印痕清晰,看着像是崭新留下的。

贺婴拉住路上一位老伯,老者须发皆白,看起来已年过古稀,身后还跟着老伴和一女童。

“老伯,前方是发生了什么事吗?”

老伯眼睛混浊的如同一汪泥浆,眼角的皱纹更是让他看上去苍老了许多。

他挤了挤眼睛,眼前贺婴模糊的阴影清晰了些,方用苍老的声带嘶哑道,“小伙子,你去哪里?”

“石城县。”

“什么时候了,你还往石城县跑,一群土匪造反喽,打下好几个县了,县令的头被砍下来扒皮,做成了人皮灯笼挂在县衙门口。两军交战,苦的还是我们,咳……咳……”

老者咳嗽起来,身后老伴为其轻轻拍背。

“里面可乱了,一群人打起来了,把我们的豆腐都砸了,好凶好凶的,大哥哥,你还是别去了!”稚童扎羊角辫,穿一身粗布衣,先前还躲在老者的身后,见贺婴并无恶意,跳出来,人小鬼大,摇头晃脑的劝道。

“是呀,这石城县,你还是别去了,本来也不适合寻常百姓居住。”

贺婴正要去这石城县,听他说‘本来’也不适合居住,疑惑问道,“为何说不适合寻常百姓居住?”

“哎呀,老头子,你还跟他废什么话!”旁边的老婆子不耐烦了,打断他们的对话,“再晚我们就来不及了,晚上可不能宿在荒郊野外!”

“快走,快走!”

老头子被拉走,走了仍不忘嘱咐,“总之,小伙子,别往前去了!”

贺婴看了一眼深不可测的前方,不作犹豫,逆着人流脚印,继续前进。

徐阶和馆竹,正在擦拭石城县府衙门口的两尊石狮。

“馆竹,你不觉这里,寻常的太不寻常了吗?”

“大人,正常还不好,之前听到范典史说的话,还以为这里尽是凶恶之徒。虽然这里有点穷,但是没那么糟糕呀!”馆竹将手里的布浸水,拧干,心情愉悦,对着石狮上的涂鸦更加卖力的擦起来。

这还不糟糕?

他们到石城县府衙的时候,大门紧闭,门口两尊石狮上,涂满了红砖画的涂鸦。

由于县衙常年缺少县令,没有捕快,没有三班,六房里也只有管税收的‘户房’存在,更别提典史通判,狱卒、仵作了!倒是有一名主簿,管理衙门大小事宜,需要处理也就是定时向朝廷缴税。

公堂的公案、惊堂木上落了铜钱厚度的灰尘。

除此之外,只有年纪大的,无处可去的,尚留在这里,分别是厨婆,脚夫和一名衙役。

道上也是一片颓败,连一间像样的房子也没有,方圆百里,人烟稀少。

一眼望过去,除了山,就是石。

此地,比陈家村穷多了。

再怎么说,也是统辖三村的县,发展还没有村子好。

前所未闻,见所未见。

真是糟透了。

既然来了,除了安顿下来,别无他法。

次日一早,他就派人去打扫,人太少,自己也需要亲自上阵。

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擦石狮。

门口的两尊石狮,历史悠久,常年经过风吹日晒,有些腐蚀。但从石狮的做工,衙门的布局,与周遭环境的对比,可以看出,这里曾经也是辉煌过的。至少,没有如此苍凉?

眼下,徐阶的心思却没有盯在门口两尊石狮身上。

“还是太过寻常,我们刚至驿馆时,还有刺客刺杀我们,证明范庆先前说的并不假。此地人胆大包天,朝廷命官也敢杀。但那日之后,竟是什么危机也未出现。”

“这便仿佛是,出现了更大的事情,让那想刺杀我的人,也顾不上刺杀。”

“过于寻常便不寻常了,县衙几年缺少县令,各司缺人是正常的,但是……”

徐阶扫了一眼,衙门内忙碌洒扫的几人,“几年没有县令的县衙里,他们几人见到新任县令来这府衙,没有惊讶,也没有惊慌害怕,更没有异常,客客气气,也没有倨傲怠慢。寻常接受,寻常生活,这就显得不正常了。”

夜,风寒露重。

王九九压着叶新在林子里亲嘴。

叶新力气不及他大,挣脱不开,“不是说今夜便攻打石城县,你……”

王九九脱下裤子,对着叶新的脸蛋“啵唧”亲了一口,猴急道,“干完再去,我们现在,只盼今日快活,不顾明日生死,能快活多少是多少。”

“嗯~那也得商量对策。”王九九那处对着他的脸,叶新偏过头去。

“霍……你没去过石城县吧,那处,也就靠近江口村的陈家村有点人气儿,石城县刁户虽多,不及我们人多。这块没有打的价值,就是占一块地,占着地势,呼……山险作防御好。”王九九费力把他的裤子也扒下。

“嗬……呼……”叶新不再挣扎,将手放在王九九发顶,剧烈喘息,咽了一口唾沫,“不要太粗暴,等我惯了再用力。”

王九九跨在叶新身上,那处抵在他嘴边,“给我口吧。”

丑时,中夜荒鸡鸣。

马蹄声夹杂着脚步声如雷鸣滚滚而来。

徐阶猛地睁开眼睛,警觉惊醒,坐起身。

寂静充盈天地间,偶尔两声三更前的鸡鸣啼叫着,仿佛方才听到的脚步声、马蹄声,皆是错觉。

他的心突突的跳起来,不由得发慌,竟是再也睡不着了。

悬梁蛛丝已除,素纸又糊在蓬窗上。

徐阶打开房门,寒冷刺骨的风灌进来,风阴冷的嚎叫着。

天,快要入冬了。

又是寂静的夜,又是狂袭的风,他独自醒着,于天地间。

那一日,也是这样的夜,没有月光,没有星星。

那一日,风大雨大,却并不刺骨。

那一日,陆炳踏马而来,手持红缨枪,如梦中人,如影如幻。

正如这吞噬一切的黑色,斗转星移的星辰,从沧海而来,如天地万古神帝降临人间,跨越神州,只为与他相见。

一颗心与另一颗心贴近,虽远在千里,却触手可及。

黑暗的缝隙中,射了一丝光线,继而缝隙越来越大,光束倾泻而下。

渴望救赎、

被救赎、

如此、而已。

徐阶灵与天地融为一体,吸了一口万物之灵,竟是觉得自己像是重生了,体内充盈着纯净、香甜。

只是这恬静的晚风没享受几刻,耳边再次响起了脚步声、马蹄声,“轰隆轰隆”地蹋在地上。

徐阶这回确信自己没有听错了。

脚步声、马蹄声越来越近,仿佛响彻耳畔。

声音齐停,王九九领头,破门而入。

徐阶立即冲到隔壁,叫醒熟睡的馆竹,一面摇晃着他,一面耳边呼唤。

馆竹呼噜打的震天响,盖过徐阶的声音。

徐阶直接一巴掌,扇其耳光。

馆竹从床上跳起来,睁眼看到徐阶,已习惯半夜遇袭。

二人翻窗,从府衙后门逃出。

王九九和叶新,抓了府衙的几个人,唯独没抓到县令,看到馆竹那屋门窗大敞。

窗户被风吹地“咣当”一声,砸在了窗柩上。

他当即派一小队人马追击,随后派人点了一把火,烧了石城县府衙。

熊熊大火遇风更加疯狂,四处乱窜,肆无忌惮地吞噬着一切,火舌在夜幕里张牙舞爪着,疯狂着,张扬着。

火光把天都照亮了,浓烟滚滚。

天由亮变黑,由黒变灰,由灰变亮。

天际泛起了鱼肚白,火也灭尽了。

贺婴到的时候,烟熏火燎的石城县令府破败不堪,徐阶也不知所踪。

卯时,陆炳着官服,入北镇抚。

“陆镇抚,石金怕是要死了!”说话的人正是陆松亲信之一兰州。

兰州高瘦,比陆炳高上半个头,锦衣卫所里,身高无所出其右。他的脸上没有肥肉,罩着一层青黄色的薄皮,骨骼硬朗,身体精壮且直,像根竹子。

那日,石金、喻希礼为议礼罪臣求情,石金被执行廷杖,二人皆被下诏狱。石金被拖下大殿的时候,鲜红一片血泊,在大殿里的御窑金砖上缀出一朵殷红妖艳的花。

“请太医了吗?”陆炳起身,前往诏狱查看具体情况,兰州跟随他。

“已经遣人去请了。”

“将御医郁太医请来。”

陆炳抵达诏狱,尚在牢狱口,一股腐臭以及鲜血的腥臭味道便扑鼻而来。

诏狱建在阴暗潮湿的地下,空气不畅,鼠虫四窜。里面常年整日不断的用刑审讯,曾经筋骨硬朗,不屈不折的朝中文武百官,只要进了这诏狱,再坚强的意志也能磨平。眼睛没了,耳朵聋了,舌头拔了,指甲掀了,这骨头也软了。

耳既无闻,口既无言者,手舞足蹈,拍牢狱大门,铁链叮当;耳既闻者,口既无言者,四肢尽断,手不能运,足不能行,匍匐咿呀;耳既闻者,口既言者,目既无视,惨呼饶命!

其中,仅靠一口气撑着的,与活死人无异,只能瘫在墙边。

诏狱里,嘈杂喧闹。

陆炳抵达石金被关的牢狱门口时,石金正腚朝天趴在草铺上。

喻希礼被关在旁边的牢狱中,二人受陆炳关照,未受新伤。

郁太医匆匆赶来,肩上背着药箱。

郁太医蹲下,掀开石金腚上的遮盖的衣物,屁股上的伤口无明显炎症,看起来已经渐渐愈合。

“这伤,未及筋骨。”

但是石金的面容看起来很痛苦,时不时痉挛抽搐着,手脚不自主“使劲儿”蹬着。

郁太医打开药箱,为石金把脉,观其脸色,掀其舌苔,听其喘息,翻其眼,按其四肢,一番诊断后,“只可惜……”

他摇了摇头,“腚后皮肤破损,扎了木刺,脸哭似笑、牙关紧闭、口难张大,是破伤风。”

郁太医用较粗的针灸针,对石金大椎、陶道两穴进针2.5寸,留针一柱香。

“玉真散三钱吞服,蝉衣一两水煎,每日针灸留针,余下听天由命吧!”

郁太医拔下针灸针,收拾药箱,准备打道回府。

陆炳上前扶石金,只见他牙关紧闭,颈项僵硬无法活动自如,头上仰。

“莫要碰他。”郁太医将药箱挂回肩上,摆了摆手。

只见被陆炳碰触的石金,头项强直,腰背反折,向后向曲如角弓状,胸部贴草铺持续僵硬,面唇青紫,呼吸困难。

“嗬……嗬……”石金嘴里发出骇人的喘息声。

沈炼携徐瑛,从延平府出发,往东北坐船经浦城,途经赣、闵、浙三地边界山口——仙霞岭古道,进入浙江,再走水路,一路北上。

此刻,他站在顺天府大街,一览繁荣盛景,行人接踵摩肩,马车川流不息。于心中感慨京城还是跟以前一样的热闹。

他抵达京师后,将徐瑛暂时安顿好,换了身官服,便进宫了。

在锦衣卫所门口,正巧遇到轮值回来的小六。

“沈炼,你回来了!”

“陆千户呢?”

“你问陆镇抚呀,他在诏狱里面!”

沈炼未进锦衣卫所,转身去了诏狱。

诏狱里的一间牢房,围了一圈人,陆炳也在里面。人群中间,地上趴着一个人,看起来快要死了,面青紫。

郁太医出牢门,陆炳注意到站在牢门口,与郁太医错身经过的沈炼,跟着郁太医一起出牢门。

陆炳:“回来了。”

沈炼拱手,“恭喜千户擢升镇抚。”

陆炳点头,算是打个招呼,转头深深看了一眼牢里地上的石金,回过头来,犹豫着,思虑一番后,问道,“子升,可好?”

这正是沈炼刚回京城,便匆忙来寻他的原因。

沈炼欲言又止。

“徐大人。”他停顿一下,表情凝重,“徐大人被调到石城县了。”

陆炳眉紧锁,有些不悦,又有些担忧。出诏狱,沈炼、竹青亦跟随。

诏狱外,媚而不热的阳光驱走了诏狱里的阴暗潮湿。几人呼吸到外面清新的空气,诏狱中被捏着鼻子、掐住脖子的感觉顿时消失不见了。

宫中刚得消息,仙霞岭矿工造反,已攻打至赣州,这石城县属赣州境界,子升此时跑到石城县,当不会出事吧?

他一脸严肃,“怎么回事?”

“是吏部发下来的调任文书。”

“什么时候的事?”

“就在您离开延平府后的第三天。”

“呵”陆炳冷哼一声,眼神冰冷如刀,寒光闪闪,咬牙蹦了一句,“吏部尚书汪鋐!”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

狩心游戏

别那么野

顶A校草的阴郁beta室友

春日陷落